第12章 恩怨(二)

柳若姒跟着柳二老爺和柳二太太來到柳老太太的院子裡,早有丫頭通報進去,門邊的小丫頭們爭先打起簾子,請三人進去。

見了柳老太太,柳二老爺、柳二太太和柳若姒都忙行禮問安。

“起來吧。”柳老太太斜倚在榻上,微微擡了擡手,說道。

“你今天回來的早!”等柳若姒三人站起身,柳老太太又問柳二老爺道,不知是忘了還是怎地,並沒有發話讓三人坐下。

作爲柳家他這一輩中文采最出衆,也是最得過世的柳老爺子賞識的柳二老爺,在柳老太太面前,卻是並不得寵的兒子。柳老太太出身雲州的世家大族,十幾歲嫁入柳家,先生了柳家大老爺。之後,她又接連生了兩個閨女一個兒子,兩個閨女都站住了,那個兒子卻夭折了。

如今,柳家的這兩位姑太太,大姑太太已經因病去世,留下一雙兒女。二姑太太雖在世,卻隨着夫家在外,幾年難得見一面的。

在這之後,柳老太太就又接連生下了柳二老爺和柳三老爺。柳二老爺年幼時,柳老太太對他也是好的。

柳老太太和柳二老爺之前第一次,也是最大的一次齷齪,就是柳二老爺娶親的時候。

柳家和祁家也是門當戶對,如果仔細計較起來,祁家的門第還要高些。柳二老爺和柳二太太的這門婚事,柳二老爺自己是極歡喜的,柳老太爺也很是支持,能娶到祁大學士的女兒進門,柳老太爺很是欣慰。

然而,柳老太太卻是不同意的。而且,她還將這種不同意很明顯地表達了出來。當時的具體情形如何,柳若姒並不知道,但聽家裡人無意中透露中來的三言兩語,她也能猜到,當初,柳老太太曾經激烈地反對過。

但是,柳老爺子做了主,柳老太太的反對,最後也就不了了之了。

母子間的嫌隙卻似乎從此種下了。

柳老太太對柳二老爺和柳二太太總是淡淡的。等到柳老太爺過世後,柳老太太的這種傾向,就愈發的明顯。

柳二老爺和柳二太太對此自然有所察覺,兩人並沒有怨言,反而更小心地服侍柳老太太,凡事都不違逆。

“回母親的話,”柳二老爺在柳老太太跟前,從來都竭盡禮儀,“今天翰林院的事情少,回來的早些。母親今天可大安,聽媳婦說,母親的寒腿症又犯了。要不要請崔院判來診視診視?”

“老毛病了,請誰來看都是一樣。崔老也挺老大年紀了,別輕易麻煩他。等開春兒,我這腿自然就好了。”柳老太太瞥了一眼柳二老爺,說道。

“那就試試媳婦淘換來的膏藥。”柳二老爺忙道。

“今兒個已經打發人去催了,明天就送到。”柳二太太笑着道。

柳老太太不置可否,不過看她的臉色,就知道她對此事算是準了。

“老太太過些天的大壽,按着三弟信上說的,再過幾天,也該到了……”柳二老爺就笑着道。

這卻是柳老太太愛聽的話題,就見她臉色和悅了不少,一面這才吩咐讓柳二老爺三人坐下。

柳若姒和柳二太太在柳二老爺身後就都笑了笑,過來的一路上,這三口人就商量了,要柳二老爺撿着柳老太太愛聽的話說。

“老太太年紀大了,什麼實話實話,無所不說,難道還能讓她老人家操心些雜事?就該撿着讓她老人家開心的事多,這纔是孝道。”柳若姒當時是這麼勸柳二老爺的。

對柳若姒的勸說,柳二老爺算是聽進去了。

等柳若姒、柳二老爺和柳二太太在柳老太太榻前坐了,就有大丫頭帶着人送了茶上來。

柳老太太的屋子裡,有四個一等的大丫頭服侍。這帶人送茶上來的,就是其一的芍藥,柳老太太身邊最得意的人。在柳家,柳老太太屋子裡得臉的丫頭,自然是又一種體面。比如這芍藥,就連柳若姒、柳若媛姐妹們見了,都要稱呼一聲芍藥姐姐。

這屋裡說了一會話,柳大太太帶着柳若媛和柳若娟就來了。柳若媛已經重新梳洗過,換了套桃紅色的襖裙。出乎柳若姒的意料,卻偏在她的意料之中,柳若媛是高高興興來的,似乎是那場風波根本就沒發生過一樣。

看來,是她跟柳玉江說的話起了作用。要不然,柳若媛就是不說什麼,身上肯定也要戴出幌子來,給她找不自在。而自她和柳二老爺、柳二太太進門,柳老太太也沒提上午的事,這肯定也是柳玉江說了話。

柳老太太這裡本就好說,難得的是柳若媛能這樣。柳若姒不經意地上下打量了柳若媛一番,最後目光停在柳若媛的頭上。

柳若媛的頭上新添了一隻金釵,看那釵頭銜着的珠子,雖比不上柳若姒的,卻也價值不菲。

想來,是有這隻釵的功勞吧。柳若姒心中暗暗地想。不然,柳若媛豈是好打發的。

柳家的姐妹幾個,每月都有固定的月錢,至於釵環首飾衣衫脂粉,都有定例,一式幾份,大體相同。不看她們的相貌,只看着打扮,就能看出是一家子的姐妹。

當然,各房裡另外添置的,又要另說了。除了柳若姒這裡,長房柳大太太和柳大奶奶的妝匣只是一般,是極少另外給女孩子們添置什麼東西的,全靠公中的供給。正是因此,柳若姒看着柳若媛的金釵眼生,就能判斷出是新添置的東西。

柳若娟的頭上還是那幾樣釵環,而柳若姒今天也只戴了兩樣柳家姐妹都有的。

柳若媛一來,自然又偎到柳老太太身邊去坐了,柳若娟跟着柳大太太,也挨着榻邊坐了。

隨後柳大奶奶帶着三個孩子來了。

柳老太太臉上的笑容更加慈和。

“大郎那?又去了哪裡?二郎也該回來了。過完年第一天去上學,散學的早。”柳老太太就問道。

第45章 謝禮第173章 助力第58章 放生林第283章 客人第60章 冤家第140章 沒臉第176章 請柬第319章 執迷第256章 插刀第109章 師徒第293章 說出舊事驚煞人第317章 起風第二六三章 好意第78章 提議第90章 外室第117章 用計第371章 撲朔迷離第238章 僥倖第218章 魄力第二六六章 其人之道第77章 協定第146章 危機第39章 發作第312章 心病第236章 酸意第282章 心事第198章 私弊第325章 滿月第271章 衝突第221章 並非巧合第298章 父子兄弟第365章 遺折第173章 助力第95章 答應誰(二)第379章 解惑第75章 說破第366章 他想第335章 商議第67章 妥協第32章 家宴第49章 懷疑第84章 藉口第319章 執迷第327章 決意第255章 冊封第294章 疑點重重第236章 酸意第154章 贗品第212章 真假第113章 算計第37章 遠客第345章 喜樂第258章 回門第108章 王府第107章 拜訪第188章 魏家姑娘第109章 師徒第197章 生事第82章 發落第323章 新年第191章 隱憂第105章 閒言第一八九章 芷亭第64章 親疏第284章 警告第21章 第一次交鋒第17章 新芽第64章 親疏第341章 恃寵不驕第151章 囑託第344章 不同的立場第305章 榮光第120章 心照不宣第35章 山雨欲來第132章 老太太的心思第167章 風雲變幻第237章 亂子第172章 拒絕第331章 驅逐第209章 算計第二六零章 婆媳第135章 侯府第二六四章 公務第186章 世子第253章 新婦第163章 求親第234章 尷尬第82章 發落第237章 亂子第186章 世子第258章 回門第三二六章 寵愛第84章 藉口第230章 暗流第106章 決定第99章 清查第39章 發作第279章 救人一命第281章 姨娘第376章 緣由
第45章 謝禮第173章 助力第58章 放生林第283章 客人第60章 冤家第140章 沒臉第176章 請柬第319章 執迷第256章 插刀第109章 師徒第293章 說出舊事驚煞人第317章 起風第二六三章 好意第78章 提議第90章 外室第117章 用計第371章 撲朔迷離第238章 僥倖第218章 魄力第二六六章 其人之道第77章 協定第146章 危機第39章 發作第312章 心病第236章 酸意第282章 心事第198章 私弊第325章 滿月第271章 衝突第221章 並非巧合第298章 父子兄弟第365章 遺折第173章 助力第95章 答應誰(二)第379章 解惑第75章 說破第366章 他想第335章 商議第67章 妥協第32章 家宴第49章 懷疑第84章 藉口第319章 執迷第327章 決意第255章 冊封第294章 疑點重重第236章 酸意第154章 贗品第212章 真假第113章 算計第37章 遠客第345章 喜樂第258章 回門第108章 王府第107章 拜訪第188章 魏家姑娘第109章 師徒第197章 生事第82章 發落第323章 新年第191章 隱憂第105章 閒言第一八九章 芷亭第64章 親疏第284章 警告第21章 第一次交鋒第17章 新芽第64章 親疏第341章 恃寵不驕第151章 囑託第344章 不同的立場第305章 榮光第120章 心照不宣第35章 山雨欲來第132章 老太太的心思第167章 風雲變幻第237章 亂子第172章 拒絕第331章 驅逐第209章 算計第二六零章 婆媳第135章 侯府第二六四章 公務第186章 世子第253章 新婦第163章 求親第234章 尷尬第82章 發落第237章 亂子第186章 世子第258章 回門第三二六章 寵愛第84章 藉口第230章 暗流第106章 決定第99章 清查第39章 發作第279章 救人一命第281章 姨娘第376章 緣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