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99章 餘波之始,泥菩薩端坐東宮

大統六十五年,清明之後是穀雨。

此爲春季最後一個節氣。

皇城內外摘去所有的大紅燈籠,就連張貼的鮮紅春聯,也悄無聲息換成白底。

隨着亥時過去,墨色覆蓋四合,宵禁的更聲響起,一場綿綿陰雨終是落下。

淅淅瀝瀝,落在千萬片攢簇的瓦片上,輕輕重重,聚成水流,潺潺瀉下,好似織成密網。

自今日起,往後百天,天京城再不能有任何爆竹鑼鼓之聲,更不準宴樂婚嫁。

文武百官皆縞素,以示國喪哀悼。

哪怕市井坊間,大夥兒都很識趣,沒去嚼舌根子。

胡亂議論那位母儀天下,端莊雍容的皇后娘娘。

茶餘飯後,聊的更多是天降異象,紅日未顯那樁咄咄怪事。

他咬牙道:

他話還沒說完,別府的管事行色匆匆,驚慌來報。

這位寧王殿下揣度人心的本事,的確一流。

東宮,暖閣。

每年八成都會作爲貢品,送到懷王的別府。

所謂豪商鉅富,左右不過靠着衙門吃殘羹冷炙,瞧別人的臉色。

江南的水災致使百萬流民失所,若朝廷不加緊賑濟,恐怕生出大亂。”

太子妃聞言面容一肅,望向素服女官道:

“爲皇后操辦治喪大典,絕非什麼小場面。

還有,嘉然府中的青樓勾欄,賭坊鬥場……所有尋樂子、找快活的地方,都給關了。

……

寧王淡淡一笑,他之所以衣食住行無一不力求上品,吃喝玩樂無一不做到極致。

奴才不能想得太多,否則很難活得長久。

現如今,皇后娘娘駕薨西去,這偌大的後宮,誰是女主人,大家都心知肚明。”

走出本王這個門,立刻去開倉,放糧!”

“此事若成,陸某隻取三成,七成讓於殿下。

寧王聞言面色大變,手中端着的茶盞都跌落下去,摔個粉碎。

“皇后娘娘駕薨了!

“本王知道了,下去吧。

手中有人,才能辦差。”

他連忙躬身作揖,沉聲道:

“殿下救命之恩,陸某不敢或忘!”

“奴婢早就說過,太子爺是以國事爲重,並非刻意冷落太子妃。

你若不把良田舍出去,開倉求災民,換個好名聲。

自詡生平好精舍、美婢、鮮衣、美食、駿馬、華燈、煙火、梨園、鼓吹、古董、花鳥等事物。

內廷大權,從西宮移位,落到東宮的手上。

讓太子妃負責這樁天大之事,就是讓她開始接手後宮的各項要務。

寧王撫掌一笑:

“有魄力,這事兒本王得空,上書與朝廷商量。

所謂的“六局一司”,便是尚宮、尚儀、尚服、尚食、尚寢、尚功,以及掌印司。

陸仲榮頃刻嚇出滿身的冷汗,正要跪下懇求一番,卻又聽寧王開口說道:

“京城的百官都講,天底下勸得住聖人的,只有洛皇后。

素服女官垂首低聲道:

“依着奴婢之見,不如先從六局一司入手,拉攏、提拔些機靈的宮女。

“無事不登三寶殿,陸老闆有什麼話,不妨直說。

東宮的太子爺,現在很不痛快。

還有幾個管不住嘴巴的城隍廟祝,也說皇后殯天當夜,城隍爺的神像無風自動,搖晃不已。

太子妃故作平靜,可心中卻有些許竊喜。

可再怎麼好,始終也是被人壓在頭上。

陸仲榮有些不解,正欲開口問,卻被這位極其講究風度的藩王殿下打斷道:

“別再低價去收被水淹的良田,把你在研江吳莊買的地,統統都甩出去。

陸仲榮麪皮一緊,暗道厲害。

若不成,折完本錢,傾盡家產,陸某也沒有怨言。”

他故意露出一抹難堪之色,隨後小心道:

“陸某聽說,玄洲之外,尚有千百海島,不少尚未開化的蠻夷。

於是想着乘大船,去往海外與那些番奴通利,賺取千百倍利!

該賞!”

最後用硃筆一勾。

日進萬金的生意,還填不飽你的胃口?

白含章繼續埋頭批閱奏章,這位純孝的太子殿下,似乎只傷心悲痛了一天。

“當真?”

要知道,皇后娘娘駕崩,喪禮規格極爲隆重,儀式也很繁瑣。

隨後,取出專爲密偵司下達命令的空白文書。

陸仲榮悚然大驚,失手打翻那價值百金的明前龍井茶。

剛纔東宮近侍陳規前來,讓她主持皇后的喪葬大典,其中傳達出來的深意並不難猜。

告訴府中上下,鮮衣盡除,披麻戴孝!

皇后娘娘對她自是沒得說,向來頗爲照顧。

誰若揹着本王繼續賺這份銀子,統統沉進研江!”

到時候,還不都是自己說了算。

頭一個死的,就是你!”

外人都道寧王是喜怒隨心,但許多做慣大買賣,見過大場面的豪商鉅富,都對這位殿下頗爲敬畏,如同供奉財神爺一樣。

“知道了。”

寧王眯起眼睛,斜睨道:

“你說得不錯,執掌後宮的首要,在於任免女官。”

饒是見慣大風大浪的陸仲榮,此時也被寧王弄得滿臉錯愕。

曾經有個廚子,因爲烹得一手好河魚,就被寧王從一介白身,提拔成州衙門的推官。

陳規點頭稱是,收斂無意義的揣測。

本王府中的管事,不知道從哪裡弄來一條稀世的白豚。

“殿下,你已有兩日未進水米,還是讓御膳房備些補氣養身的吃食吧。”

但有一點本王很確信,他要開始殺人了。

……

莫要壞了本王的胃口。”

促成通商與口岸,對於東宮而言……”

頭戴紗帽的素服女官,似是沉吟片刻,隨後接連報出幾個偏冷宮殿的奴婢名字。

拿捏住這些來往的女官部署,纔算真正地掌握內廷大權。

與其跟這幾個勾心鬥角,還不如安穩居於江南,積累家業。

“陸某既然敢登這個門,那就不會觸殿下的黴頭。”

倘若精心烹調,滋味無窮。

白含章搖頭道。

整個江南之地,唯有嘉然府產龍井茶,攏共十八棵茶樹。

如果殿下能夠說服朝廷,開設口岸,立新衙門。

“太子妃不要高興得過早,太子爺把這樁事交到你手裡,肯定是希望你辦得漂亮。

跪在地上的陳規眼皮一跳,太子爺居然會把主持國喪的大事,交給向來不曾掌權的太子妃。

“這茶香氣清高,滋味鮮爽,確實是師傅炒得好,見功力。

他手執硃筆,一連看完七道江南官員遞上來的摺子。

太子是正兒八經的東宮儲君,老二是能征善戰的武道大宗師,老四才情極高,胸有城府。

太子妃眉間帶着掩不住的笑意,如此說道。

當然,這些穿鑿附會的小道流言。

寧王白宏真正坐在府中,品着清明前採摘的龍井茶。

“殿下,你這是……”

還有與大臣商定諡號,更要修建陵園……本宮手裡頭沒多少可用之人,想不出任何差錯,操辦得風光,令後宮心服,並不容易。”

一是行祭奠之禮,使羣臣發哀臨哭,二是盡孝服喪。

要知道,宮外面那麼多雙眼睛都盯着,半點岔子都出不得。”

“別急着謝本王,你那富累金玉、廣闢田宅的名望,可能就是催命符。

但凡江南人,無不知這位藩王極愛繁華與風雅。

殿下也知道,我就是靠着開荒墾殖起的家。

跪坐於下首,爲太子妃調弄合歡香的素服女官,微微躬身說道。

像是此類荒唐事,可謂層出不窮。

“本宮還以爲什麼大事,讓你一副負荊請罪的樣子。

“難怪市井流傳的俚語,多年媳婦熬成婆,百年的大道走成河。”

寧王頗爲不耐煩的起身,甩袖道:

“你腦子只有錢眼大小麼?真是蠢貨!

如今生母洛皇后一去,便就不再裝模作樣了。

“本宮是顧念太子爺的身子,他一天到晚不是朝會議政,就是暖閣奏對。長此以往,鐵打的筋骨也要累垮。”

畢竟,“皇后之尊,與帝齊體”爲禮法公認,疏忽不得。

寧王眉頭微皺,手指摩挲玉扳指道:

“你這條路子,倒也可行,只不過造船、蓄奴、墾田……投進去的錢多,而且你一個白身,摻和進去,有違景律。”

有人信誓旦旦,聲稱皇后娘娘殯天駕薨,乃是功德圓滿,被接引上界成仙去了。

究竟發生何事,讓殿下突然方寸大亂?

寧王背過身去,擺手道:

可他們又哪裡曉得,這些年若不是皇后娘娘還在,東宮的太子爺早就開殺了。

所以,煩請陸老闆想清楚,你要講的是好事,還是壞事。

此物有個美稱,喚作“女兒紅”,意思是身價金貴。

“好,這事交由你去辦,辦事的能力尚在其次,首要可靠可信。”

太子妃眼簾低垂,輕撫小腹,柔柔笑道:

“反正有龍種這道護身符,本宮的地位固若金湯,誰也動不了。”

陸某想做更大的買賣,斗膽請殿下參一份子。”

這讓陸仲榮都覺得驚訝意外,能有什麼大事震動這位坐鎮江南的藩王殿下?

此人乃江南豪富陸仲榮,號稱資產鉅萬,田產遍於天下。

因其並無什麼實質證據,很快就泯然衆人。

照本王看,你不是圖財,你是想要權!”

江南,嘉然府。

駕崩後的十日內,要進行‘大殮’和‘成服’。

後來這位殿下吃膩味了,又把廚子免官,讓他自生自滅去了。

平時只對皇后言聽計從,何時買過東宮太子妃的賬?

現在風水輪流轉,聖人閉關未出,皇后駕薨歸天。

一旁侍候的陳規,見到太子爺擡手揉動眉心,忽地閃至大案面前,俯身拜倒道。

素服女官一邊低頭研磨香料粉末,一邊柔聲道:

換作以往的時候,江南發大災,他會從國庫撥款,派人賑濟流民。

寧王淺嘗一口,頗爲陶醉道。

只不過,有幾個七嘴八舌的好事者。

於上面寫七個人名。

……

乃是一等一的富貴逍遙。

便又將精力與時間,投入到無窮盡的朝政當中。

太子妃挺直腰桿,撫摸着日漸隆起的小腹,不無欣慰道:

“等到龍種生下來,太子爺登基,咱也能體會一把做皇太后的癮。”

乃是因爲生在帝王之家,又爭不得那張至尊的位子,只能圖個逍遙了。

太子殿下監國二十年,做了這麼久的泥菩薩。

就拿內廷後宮的六局一司來說,那幫眼高於頂的賤婢。

陸老闆,回去準備準備吧。”

“對了,母后駕崩的喪葬諸事,由太子妃全權處理,本宮委實分不出神。

等到這位東宮近侍離開暖閣,白含章提了提精神,繼續批閱奏章。

寧王眉頭皺緊,很是不快道。

藥膳不必了,去庫房取兩枚養生丹來。”

所以百官人人贊他寬仁敦厚!

可眼下,皇后歸天,難保太子心情如何。

覺得太子爺平日的盡心盡孝,多少有些僞飾意味。

其中意思,不言而喻。

管事臉色發白,趕忙附耳言語幾句。

現在他一動殺心,江南八府似你這等侵佔良田,掠奪資產的鉅富,不知道要死多少。

你也莫來求本王,本王也怕,也要去開倉放糧了。

……

此種涼薄的做派,讓非東宮一黨的朝臣見到,難免泛起嘀咕。

太子爺日理萬機,不可能在意後宮婦人的家長裡短。

據說被南鎮撫司衙門請去喝茶,吃了一頓掛落。

與藩王同坐品茶的,是一位天庭飽滿,身着錦繡華服的中年男子。

寧王面沉如水,一字一句像是從牙縫裡頭擠出來。

約莫有個五六成的把握,九邊每年吞下去金山銀海,朝廷也缺銀子。

因爲要一碗水端平,不能對地方威逼太甚。

因爲他親眼見到,一衆鬼神執依仗開道的離奇場面,當場就嚇昏過去。

見到寧王拒絕之意並不堅定,陸仲榮心領神會,這是等自己開價。

“這麼急躁作甚?天塌下來不成?!”

“陸老闆,江南的絲綢、米糧、瓷器近大半都歸你做。

“你平常多有走動,曉得深宮的內情,可有什麼推薦人選?”

定然是曉得洛皇后宅心仁厚,感念虔誠,顯化神蹟。

陸仲榮放下茶碗,正色道:

“再怎麼生財有道,江南始終就這麼點地方。

這便是伸手入錢袋,隨便滾一滾都是數不盡的雪花銀。”

“這樣看來,太子爺心裡頭還是有我的。”

太子妃頷首道:

“殿下說得極對,這茶湯光潤,一看就知是極品。”

江南發水災!

還不懂本王的意思?”

不然,興許哪天就被拿到宗人府問罪。”

寧王輕嘆着,再無心思去吃那烹好的白豚。

他摩挲着玉扳指,眼眸幽暗,無聲想道:

“皇后一去,任誰再去奪嫡,那就絕無退路可言了。

老四,希望你能拎清楚,別做蠢事,更別把我拖下水!”

ps:第二章奉上~

ps2:八千字完成,希望能夠繼續保持~

第383章 長鯨擊水三千里,亦要屈居天之下第482章 十日之期,腳踏千山第280章 算賬,償命,底氣何在?第248章 入窟,靈機,大紅嫁衣第468章 九蛟神力猶不足,且看三十六路翻天第428章 三奇貴人,紫綬仙衣,第四件玄兵將第98章 午時三刻,一馬當先第260章 你方唱罷我登場,墜龍洞天誰稱雄第166章 地獄無門,你偏進來第296章 金風玉露酒,龍女騎千戶第224章 可持銅鉢否,宗師兩重關第269章 煉化石胎,道左截殺第57章 入夜之後,不宜出門第437章 請瘟部真君入神龕,再得兩條命數第21章 一樁奇案,一份人情第249章 凶宅,鬼魅,一家人整整齊齊第20章 衙門點卯,少年驕狂第427章 先禮後兵,會獵靖州,閻王帖上有其第559章 道有十尊,天有九重第551章 文曲星蹤跡,定揚侯有請第366章 帝**如雉,披甲人章獻忠第181章 說文解字,氣運四重,融煉命數之法第221章 丈六金身,方圓法界,龍首大槍,霸第498章 人間最悲,莫過生死與離別第329章 道行一朝散,築成大皇庭第191章 此生不做耗材與雜草,只願立於世間第363章 初春將至,大狩遼東第275章 兩心三肺之體,所向無敵之心第305章 登點將臺,上龍蛇山,世道易改人不第377章 冥器六條命數,女子自尋死路第80章 白鹿,大蟒,帝流漿,大考第一夜第204章 佛門的以德服人,五鬼搬運術第489章 遙望太古天庭,八部神位空懸第412章 斬斷因果的紫色命數,射殺四重天的第353章 治大國烹小鮮,除沉痾下猛藥第316章 一劍驚雷,不過爾爾第39章 涼國公府,七殺作命第566章 藩王再入京,大勢在誰身第60章 月黑風高,冤家路窄第144章 年少風流,獨好美婦第210章 太歲星下凡,女娃兒和癡肥鬼第431章 一座黃銅祭壇,以血骨獻顱座(上)第65章 其情可恕,其法不可寬第379章 白骨大江擺渡人,驚見陰司正神終究沒逃過第547章 袈裟道冠背書箱,滅聖盟主向北行第362章 心火如烘爐,真武道劍仙第340章 文武魁,會羣英第445章 惡人自有惡人磨,太歲上門,大難臨第195章 府中絕對有內鬼,執掌密偵司的大人第216章 涼國公回京,大戲如何收場?第16章 大丈夫的功名,當從刀中取第295章 千紅一哭,萬豔同悲,天人化生第492章 震古爍今,如來神掌總綱第371章 傳聞中的張大佛爺,走陰人揹負詛咒第246章 長夢一場,跨越七百年第294章 監正問蒼天,陰爐與陽鼎第523章 諸天十尊聖,德行要配位第552章 敕封山水神,祝官祀典之謀劃第83章 上 架 感 言第523章 諸天十尊聖,德行要配位第125章 攔路城外,老僧擲馬第107章 殺生和尚,血海涅槃,五方揭諦第470章 亂世英雄起四方,赤色命數【草頭王第546章 血肉衍生身有靈,頌我真名得自在第266章 無中生有造靈根,元胎祭煉化神魔第471章 乾坤未定,你我皆是潛龍第53章 當人做牛馬,成鬼也受氣第406章 殺破狼,龍擡頭,今朝誰爲天命主第279章 大限刀,過河卒子,棄車保帥第594章 試問虛空四神,可敢來此人間第84章 千葉血芝,各方雲動,好戲終上演(首第355章 城隍廟中,白日撞邪?第409章 白色殺鯨戰紋,推動五萬匹力!第580章 忠,奸第407章 飛揚跋扈大西軍,十強武道冠絕衆第102章 進階,龍吟鐵布衫,九爺不做人了第182章 九品練氣士,他可是我的手足兄弟第334章 景朝三王會,風雪夜歸人第478章 一式留神,劍中帝王第599章 劫來,劫去第192章 煉化寶藥,請一尊凶神入命來第132章 以身做餌,釣魚執法第18章 奴僕走狗,兇悍鷹狼第481章 釘頭七箭書,開府建牙令第457章 過江龍,永夜王,大屠神法第535章 挾山可超海,立地成道場第535章 挾山可超海,立地成道場第369章 半部無道書,一卷死人經第340章 文武魁,會羣英第417章 天地重關,神通六重天之秘第548章 降十二道法紙,皆爲一個殺字第244章 八百流沙界,三千弱水深第366章 帝**如雉,披甲人章獻忠第286章 天地人三篇,窺見氣運長河第137章 明槍暗箭,太歲煞神第523章 諸天十尊聖,德行要配位第343章 泥腿子,也要登高天第187章 真火煉之,其人安忍不動,其心靜慮第547章 袈裟道冠背書箱,滅聖盟主向北行
第383章 長鯨擊水三千里,亦要屈居天之下第482章 十日之期,腳踏千山第280章 算賬,償命,底氣何在?第248章 入窟,靈機,大紅嫁衣第468章 九蛟神力猶不足,且看三十六路翻天第428章 三奇貴人,紫綬仙衣,第四件玄兵將第98章 午時三刻,一馬當先第260章 你方唱罷我登場,墜龍洞天誰稱雄第166章 地獄無門,你偏進來第296章 金風玉露酒,龍女騎千戶第224章 可持銅鉢否,宗師兩重關第269章 煉化石胎,道左截殺第57章 入夜之後,不宜出門第437章 請瘟部真君入神龕,再得兩條命數第21章 一樁奇案,一份人情第249章 凶宅,鬼魅,一家人整整齊齊第20章 衙門點卯,少年驕狂第427章 先禮後兵,會獵靖州,閻王帖上有其第559章 道有十尊,天有九重第551章 文曲星蹤跡,定揚侯有請第366章 帝**如雉,披甲人章獻忠第181章 說文解字,氣運四重,融煉命數之法第221章 丈六金身,方圓法界,龍首大槍,霸第498章 人間最悲,莫過生死與離別第329章 道行一朝散,築成大皇庭第191章 此生不做耗材與雜草,只願立於世間第363章 初春將至,大狩遼東第275章 兩心三肺之體,所向無敵之心第305章 登點將臺,上龍蛇山,世道易改人不第377章 冥器六條命數,女子自尋死路第80章 白鹿,大蟒,帝流漿,大考第一夜第204章 佛門的以德服人,五鬼搬運術第489章 遙望太古天庭,八部神位空懸第412章 斬斷因果的紫色命數,射殺四重天的第353章 治大國烹小鮮,除沉痾下猛藥第316章 一劍驚雷,不過爾爾第39章 涼國公府,七殺作命第566章 藩王再入京,大勢在誰身第60章 月黑風高,冤家路窄第144章 年少風流,獨好美婦第210章 太歲星下凡,女娃兒和癡肥鬼第431章 一座黃銅祭壇,以血骨獻顱座(上)第65章 其情可恕,其法不可寬第379章 白骨大江擺渡人,驚見陰司正神終究沒逃過第547章 袈裟道冠背書箱,滅聖盟主向北行第362章 心火如烘爐,真武道劍仙第340章 文武魁,會羣英第445章 惡人自有惡人磨,太歲上門,大難臨第195章 府中絕對有內鬼,執掌密偵司的大人第216章 涼國公回京,大戲如何收場?第16章 大丈夫的功名,當從刀中取第295章 千紅一哭,萬豔同悲,天人化生第492章 震古爍今,如來神掌總綱第371章 傳聞中的張大佛爺,走陰人揹負詛咒第246章 長夢一場,跨越七百年第294章 監正問蒼天,陰爐與陽鼎第523章 諸天十尊聖,德行要配位第552章 敕封山水神,祝官祀典之謀劃第83章 上 架 感 言第523章 諸天十尊聖,德行要配位第125章 攔路城外,老僧擲馬第107章 殺生和尚,血海涅槃,五方揭諦第470章 亂世英雄起四方,赤色命數【草頭王第546章 血肉衍生身有靈,頌我真名得自在第266章 無中生有造靈根,元胎祭煉化神魔第471章 乾坤未定,你我皆是潛龍第53章 當人做牛馬,成鬼也受氣第406章 殺破狼,龍擡頭,今朝誰爲天命主第279章 大限刀,過河卒子,棄車保帥第594章 試問虛空四神,可敢來此人間第84章 千葉血芝,各方雲動,好戲終上演(首第355章 城隍廟中,白日撞邪?第409章 白色殺鯨戰紋,推動五萬匹力!第580章 忠,奸第407章 飛揚跋扈大西軍,十強武道冠絕衆第102章 進階,龍吟鐵布衫,九爺不做人了第182章 九品練氣士,他可是我的手足兄弟第334章 景朝三王會,風雪夜歸人第478章 一式留神,劍中帝王第599章 劫來,劫去第192章 煉化寶藥,請一尊凶神入命來第132章 以身做餌,釣魚執法第18章 奴僕走狗,兇悍鷹狼第481章 釘頭七箭書,開府建牙令第457章 過江龍,永夜王,大屠神法第535章 挾山可超海,立地成道場第535章 挾山可超海,立地成道場第369章 半部無道書,一卷死人經第340章 文武魁,會羣英第417章 天地重關,神通六重天之秘第548章 降十二道法紙,皆爲一個殺字第244章 八百流沙界,三千弱水深第366章 帝**如雉,披甲人章獻忠第286章 天地人三篇,窺見氣運長河第137章 明槍暗箭,太歲煞神第523章 諸天十尊聖,德行要配位第343章 泥腿子,也要登高天第187章 真火煉之,其人安忍不動,其心靜慮第547章 袈裟道冠背書箱,滅聖盟主向北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