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世間有很多的事情,都屬於那種,你本身不喜歡,但你不得不做出選擇,公羊春秋的邏輯,陳曦並不是很喜歡,但長遠來講,陳曦只能選擇這個,同樣結果正義陳曦也不喜歡,但滿寵尚在,這個起碼能兜底。
“有些事情,站的層面,以及站的立場不一樣,得出來的結論會有很大的差距,而我現在站的層面要說確實是很高了,但立場的話,我見證了漢帝國如何衰敗,所以這麼多年過去了,我依舊站在曾經的立場上,萬民終歸是爲了求活。”劉備帶着幾分認真看着陳曦說道。
在這件事上,劉備其實也不太認同皇甫嵩,但還是那句話,你連皇甫嵩都打不過,你造反又能如何?
也只是死地求活罷了!
不管是什麼廟裡面都有冤死的鬼的,可這廟裡面的惡神你掀翻不了,那你就只能選擇求同存異,硬衝是解決不了任何問題的。
皇甫嵩的存在,在某種角度講,就是大漢朝這個大廟之中的惡神。
“也是,在這一方面,我也持有着相同的觀點。”陳曦點了點頭。
好吧,陳曦在這一方方面的立場和劉備其實有很大的差別,他並不完全站在百姓的立場上,陳曦選擇公羊春秋、選擇結果正義,只是因爲這樣能獲取到更多百姓的支持,能讓天下更爲安穩,進而實現更大的繁榮,但這世間之事,很多時候,是論跡不論心的。
故而陳曦說自己站在萬民的立場上,倒也是完全正確的。
“唉,有些時候,有些事情明明已經看到了錯誤的痕跡,但卻不能去主動變更。”劉備看着陳曦帶着幾分失落。
“因爲有些玩意兒其實靠着這種錯誤在運行的。”陳曦心平氣和的說道,“畢竟有些事情實屬是想法是壞的,但現實的社會大環境將這件事逼成了好事,比方說現在在北疆發生的事情。”
劉備聞言頗爲無語的看着陳曦,北疆那件事也能算是想法是壞的嗎?
陳曦笑了笑,沒說什麼,北疆在草原上修柵欄這件事真要說其實是壞事,最起碼從現實角度講,確實是壞事,好吧,是陳曦借鑑的未來對象其實是壞事,但做成了之後,對於國家,對於普通百姓而言其實是好事。
這玩意兒在後世也發生過,但從根子上講,當時幹這件事的人,並沒有安着什麼好心,但社會大環境讓抱着壞心思的人,幹了一件好事。
這種在草原修柵欄的行爲,最後讓牧民徹底完成了圈地,有了自家牧場和公共牧場的概念。
要知道在曾經所有的牧場都是公共牧場,沒有什麼自家的牧場,所以擁有很多牛羊的牧民會自然而然的侵佔,好吧,這都算不上侵佔了,算是牛羊的自然流動,然後吃着吃着,就自然開始了兼併。
遊牧本身就是這樣的存在,更何況在別說是遊牧了,就算是農耕文明,在封建時代其土地也會朝着地主的方向流動。
北方草原形成大型遊牧的過程,也是這樣的邏輯,公共的牧場會自然而然的歸屬於牛羊最多的勢力,然後自然而然的形成大型的部落,之後發生的事情就跟中原世家搞的事情一樣。
我都這麼強大了,自然要吸收周邊,自然要構建私兵,自然要對抗中央,同理,北疆的胡人形成強大的部族之後,自然也會朝着外部擴張,開始朝周邊侵略,然後就形成了新的胡人集團。
這也是古代北方胡人沒有辦法剿滅的原因,你好不容易將對方殺光了,就會有新的部落遷徙過來吃這片牧場,然後再次崛起和你打。
同樣,這也是古代北疆沒辦法設立郡縣的原因,說白了不就是去往那裡的官僚其實沒辦法管理本地人,本地牧民出事了會自然而然的找當地的牛馬最多,實力最強的那位進行處理。
就跟大多數中原百姓出了問題,會找本地鄉老進行調解,而不是鬧到縣衙對峙公堂。
造成這種行爲的,一方面是這些勢力天然需要把控底層的司法和道德解釋權,另一方面也在於隱性的人身束縛問題上。
可北疆這邊修籬笆將牧場圍起來之後,對於底層牧民而言,就有了私產,不,準確的說是恆產這個概念。
所謂是有恆產者,有恆心,這話是放之四海而皆準的道理,不僅僅對於中原人如此,對於胡人也是如此。
光腳不怕穿鞋的的邏輯也是基於這一點,而北疆的胡人有了屬於自己的牧場概念之後,確定這是受到長安保護,由封建帝制鐵拳加了鋼印的文書作保,他們乾的第一件事就是確定自己的牧場位置和狀態,然後要做的就是將敢於跑到自家牧場來吃草的玩意兒全部變成自己的!
沒錯,牛羊多的家庭敢跑來他們家的牧場吃牧草,那就屬於侵佔私產了,那就有法理可以依靠了,你吃我家牧草,我吃你家牛羊!
畢竟哪怕是身在底層,被剝削的人,也是想要爬上去當個人上人的,以前被你剝削,現在有了明確的規定,憑什麼還要被你剝削,老子背後有偉大的漢帝國,我要去告你!
搞別的事情,不好說清楚,但搞這個,縣令很容易就能判清楚,畢竟是真的有界碑,有立杆的,很好說清!
哪怕是形成了官僚系統的慣性,這種容易解決,還能算政績的事情,官僚也還是喜歡做的,畢竟惠而不費。
這麼一來,只用了不到十年時間,北疆原本應該自然而然的形成的胡人部落,全變成一個個吃自家牧場,守着自家牧區過日子的本地人。
畢竟能守着自家的牧場過日子,誰想要到處跑啊,而且確定了這是自家的牧場,隔壁張三李四的牛馬敢過來吃一口,那都是死罪!
從某個角度講,這一套徹底掘了北疆胡人的根,只要北方在這邊的政府,能守住牧場的私有,保證各家家產的明確化,不讓牛馬數量最多的大戶隨便兼併,那麼北疆用不了兩代人就沒有胡人了。
遊牧?笑話,遊個屁,每一塊上好的牧場都是有主的!
懂不懂以賀軫、華晨爲首的某些老兵拿着自己的爵位在最肥美的公共牧場上搞上五千畝,然後租給當地人,一邊自己養牛羊,一邊吃租子的快樂,要不是有這種逆天的優勢,華晨、賀軫等人哪來的一年十萬出頭到二十萬的金晃晃的五銖錢!
靠他們打工,打工能賺這麼多?
想啥呢,全靠吃時代紅利和爵位自帶的對外實封圈地才能這麼爽,而且將不想幹活,只想吃紅利的老兵封到北疆進行圈地,然後出租給本地人,對於國家、對於老兵、對於本地人而言可謂是三贏。
漢室解決了北方胡人遊牧的誕生根基,老兵屁事不幹,每年都能領到錢,畢竟本地人的牛馬不去那裡吃草,國營牧場也會過去吃,橫豎有錢,只是多少的問題,而對於本地人而言,租大佬的牧場,可以避免被勒索。
畢竟能混到去北疆圈牧場的基本都是懶狗,屬於是不想搞封地,在國內實封只有四分之一,覺得多少有些虧,讓他們自己去搞封地,他們又不願意出國,於是找關係找到陳曦這裡,進行國家代持,陳曦都無語了。
有時候陳曦都覺得自己太寬容了,但誰讓這些人真的能找到能和陳曦搭上話的傢伙過來求求情,而陳曦本着有簡單解決的方案,也就順手解決了,畢竟從泰山年間,陳曦主政的時候,就跟着于禁在泰山當衙役的,到現在也有好些個沒死呢!
雖說因爲能力的問題,這些人之中的大多數混到十級爵位左右就上不去了,但到年節的時候,這羣人帶點禮物過來拜一拜陳曦,陳曦還能真不開門裝作不在?開什麼玩笑。
陳曦又不是真的不近人情,甚至真要說一年四季見得世家的狗東西太多,偶爾見幾個蠢蠢的自己人,陳曦不僅不覺得有問題,還覺得自己其實是在陶冶情操,畢竟各大世家的擬人生物實在是太多了。
草他大爺的,華歆在見到超模雲氣之後,居然敢來問陳曦,這個要不要搞成稅?一點點的積累起來,以備不時之需,臥槽,陳曦沒當場將華歆的狗頭打爆,已經是陳曦有修養了,問題是一年四季大多數時候,陳曦遇到的都是這種擬人生物,陳曦能怎麼辦,過年看點蠢蠢的猴子也挺好。
故而就有了非常離譜的國家代持部分爵位賞賜的操作……
畢竟作爲知道軍功爵制度死穴的傢伙,不可能在國內本土給十級爵位左庶長真搞上7400畝,從一開始就說好了,高級爵位的田畝賞賜會有回扣,故而纔有陶同當年十三級爵位只拿到了兩千畝的實封。
雖說在陳曦看來兩千畝實封也挺離譜的,但對於賴在國內的劉備麾下的老兵來說,其實也挺虧的,畢竟九級爵位持封地文書就可以在南方、北方、中亞等地方圈上他個幾平方到上百平方公里,而一平方公里足足1500畝,所以對於很多賴在國內的老兵來說很虧。
而且目前賴在國內的老兵,基本都是劉備麾下,雖說有官職方面的補償,但人類在吃飽之後,總是會想點別的,要整點別的好處。
然後就有老兵,好吧,關羽的手下王五,求到陳曦這裡,說是能不能自己在國內實封了1800畝,剩下的五千多畝給封到國外,他也不求國外分封幾倍於國內了,就將那本來的五千多畝整到國外,給他圈上就行。
陳曦當時就問王五,你這怎麼想的,你五千多畝封到國外也沒什麼意義,你也不過去,你封他幹嘛?你要真需要封地,你持着封地文書,在國外圈他個一百平方公里,也沒有人管啊。
王五表示,其實他也不想出國搞分封,國內這大環境老好了,吃穿用度啥都有,而且生活可太快樂了,再加上要啥都有,他根本不想去外面搞分封,在國內養老就是了,他這個人就喜歡宅家,就喜歡故土,就喜歡在老家裝人上人,所以分封這個他就沒想過。
然後陳曦就問,既然你不想分封,你爲啥要找個地方將那五千畝搞出來?你又不去,你搞那個幹什麼。
王五表示自己是窮人,上面四個當哥的都餓死了,所以多少有些浪費不好的念頭,也就是所謂的,雖說那五千多畝我用不上,但我還是要的。
陳曦表示無語,但也懶得糾纏,表示這個不是什麼問題,然後讓王五去找劉備,讓劉備問一下有多少老兵有這個想法。
然後在國內的老兵都有這個想法——雖說給我在國內實發了這麼多,我很爽了,但是一想到有一部分被扣了,需要我出國搞封地才能實發,我就很心痛了,所以如果可以的話,請發給我。
不過這個只涉及劉備麾下的老兵,所以陳曦在元鳳六年試運行了新的計劃,也就是簡單粗暴北疆圈地,國家代持方案。
十三級爵位國家給你在國內實發兩千畝,那麼剩下的六千畝給你發在北疆,國家給你代持,然後根據今年別人租借你田畝的情況,給你發點產出的錢,基本上六千畝,一年能發十二萬錢,平均一畝地二十文。
全靠天吃飯,你們什麼都不用管,就這麼個產出,你們願意讓國家代持,國家就給你們代持,你們不願意代持,想要像華晨那樣勞心勞肺,親自去北疆搞青儲,然後給別人賣青儲料,一年賺個三四十萬錢,也行。
然後大多數老兵都選擇代持,甚至存在部分老兵四五年時間,光記得領錢,時至今日壓根不知道那塊理論上屬於自己的牧場在什麼位置,嗯,這種老兵數量相對比較少,大多數老兵拿到錢之後,還會去看看理論上屬於自家,但自傢什麼都不用管的牧場在啥地方。
不過也正因爲這些大夫爵、卿爵的老兵,依靠這個方式合理的在大牧場插旗的操作,進一步落實了北疆當地百姓的私產,因爲沒有比挨着這些人搞界碑更合理的了,畢竟這羣人不會在乎本地勢力,只會考慮今年吃我家牧場的本地人要給我上繳多少錢。
說是平均一畝地二十文錢,但這可是有上下起伏的。
故而本地人要是真的讓這些實質意義上的軍爺搞不到錢了,那鐵拳真的會砸過來的。
不過這年頭北疆的歸化百姓才逐步放歸,現階段在北疆這邊,擁有大牲口最多的勢力其實是各大國營大牧場,所以大多數時候,其實是陳曦給這羣人在發錢,嗯,找了一個還算合理,其他勢力看了覺得確實沒什麼問題的方案在發錢,等以後迴歸市場,懶狗的日子就未必那麼好了。
肯定會有一些本地人玩手段,看看能不能少交點錢,到時候就得靠這些從戰場上下來的老兵加強管控了,本地縣令因爲制度問題搞不定什麼的,利益相關的老兵,說不定可以從另一方面進行搞定。
從某種角度講,陳曦花費了一些錢,真正做到了三贏,甚至連胡人大部落的生態位都被國營超級大牧場給侵佔了,後續只要這套操作的根基不被毀壞,北疆基本不可能再誕生遊牧部落了。
可不管怎麼說,這個手段從根子上講,其實是個噁心人的惡政,純純是本着禍害底層,可誰能想到,這種惡政因爲部落形態下的剝削過於離譜,反而成爲了善政,在社會層面整出來了正向反饋。
對於這種玩意兒,陳曦自然選擇接受,管他本心是什麼,結果是好的就行了,追求本心啥的,等以後閒了再說。
“子川,我有時候真的好奇你是怎麼看待這個時代的。”劉備帶着幾分感慨說道,“在你出現之前,這個世界有很多的東西很爛很爛,爛到我都覺得不改不行的程度,而你出現之後,這些東西明顯的開始了向好,直到現在好到我都難以置信的地步,但你依舊覺得他們很爛。”
“倒也不是覺得都很爛。”陳曦乾笑着表示自己並沒有覺得非常爛,“只能說是算不上太好,達不到讓我滿意的程度,可惜受限於我的現實狀況,我無法讓這些東西達到我心目之中的理想水平,這就很難受了。”
有理想是好的,有能力去實現理想那更好,但自己的能力發揮到極限,依舊無法達到理想,就讓人很難受了,陳曦所面對的現實之中,有一項就是他知道怎麼達成自己的理想,也知道需要哪些拼圖,但現實不支持!
“你的要求太高了,你真的沒有必要苛責自己,你現在隨便拉一個經歷過二十年前的中年人,問問他們,他們都會給你一個正向的回答。”劉備拍着陳曦的肩膀說道,他之前就注意到一個很奇怪的事情,陳曦居然會陷入舉棋不定的狀態。
這玩意兒爲什麼是個惡政,但卻產生了驚人的好效果,你們可以查一下,然後投票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