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百三十二章 逆轉陰陽

“主公,此去汝陽城,不足五十里。”

“我袁公路親自出馬,區區白蓮軍,何足掛齒。兵分七路,圍剿白蓮。”

袁術金刀金甲,騎着高頭大馬,威風凜凜。

在袁術左右,有諸多山賊武將,巢湖鄭寶、天柱山梅成等山賊頭目,死心塌地爲袁術賣命。

漢末三傑之一的朱儁,擔任七路大軍主將,鎮壓白蓮教。

朱儁的絕活之一就是鎮壓農民起義,南陽一帶的黃巾軍被朱儁平定。

漢末三傑,皇甫嵩、盧植、朱儁,擁有鎮壓農民起義的特性,在攻打白蓮軍時有額外軍團加成。

朱儁手握汝南郡的山川河流圖,指揮七路大軍,從不同方向圍攻白蓮軍。

“任何一路兵馬遭到攻擊,其餘諸路兵馬合圍。”

“派出一支奇兵,潛至汝陽城外,以火爲號,內外夾擊,可破白蓮。”

朱儁在靠近汝陽城後,開始部署兵力。

“朱儁,大破白蓮軍之事,由我親自指揮。”

袁術闖入朱儁的營地,插手七路大軍。

“……”

朱儁面對咄咄逼人的袁術,被迫與袁術一起指揮七路兵馬。

畢竟這是袁術的大軍,朱儁是袁術請出山的武將。

“今夜三更,本將軍督戰,與袁遺裡應外合,這次必定擊敗徐天,報之前的仇。許褚、紀靈、北條綱成擔任先鋒,襲殺唐賽兒。”

袁術之前多次敗給徐天,這次總算是找到報仇的機會。

袁術七路大軍接近汝陽城,圍攻汝陽的白蓮軍面臨守軍裡應外合的危險,唐賽兒開始收縮兵力。

“主公。”

唐賽兒的營地,徐天帶着一羣文臣武將到來,即使唐賽兒也要恭敬行禮。

“除了因爲袁術返回汝南奪回的城池,汝南郡其他城池已經被白蓮教控制,你們做的不錯。”

徐天暗中來到汝南,汝南大部分城池都被唐賽兒、秦良玉拿下,只有汝陽城還有被袁術攻下的城池被袁家控制。

如果只有唐賽兒一個農民軍首領,那麼還無法盡佔汝南之地,秦良玉、潘鳳、淳于瓊、呂曠、呂翔等武將,也在其中立下戰功。

攻略汝南的軍師許攸向到來的徐天說明汝南的局勢:“袁術主力距離汝陽不足五十里,第二路橋蕤軍團、第三路陳紀軍團,兩路兵馬,不到二十里。袁術以七路大軍,佈下七絕陣,同氣連枝,一路受到攻擊,其他六路形成合圍。另外還有袁術作爲預備兵馬,又有許褚、紀靈、北條綱成三員猛將馳援,可以說是萬無一失。”

“說萬無一失,過於擡舉袁術了。至少他不知道我已經到了汝南。”

徐天帶來楊妙真、許定、孫策等武將,還有林芷兒。

這些武將、謀士,一個萬人敵,可敵萬人,十個人,那就是十萬大軍。

謀士的作用不比猛將差,比如破界郭嘉要是布出九幽酆都陣,那麼即使是五虎將,也不敢輕易進入九幽酆都陣。

曹魏五謀臣,與五虎將是同一個層次的組合。

林芷兒來到白蓮軍大營,帶着上官婉兒,開始佈陣。

謀士本身武力不強,需要藉助法術、陣法的威力。

林芷兒布完九宮八卦陣,天色漸暗,袁曹聯軍開始行動。

曹仁犒賞全軍,汝陽守軍大快朵頤,準備出城死戰。

牛金、史渙全身具裝,頭盔只露出一雙眼睛,牛金還戴着牛角頭盔,手握百斤大刀,忠心耿耿擔任曹仁的副將。

史渙是曹操的禁衛大將之一,不如許定、許褚、典韋,但武力不低。

“諸位將軍,務必小心。”

滿寵爲曹仁、牛金、史渙等武將踐行。

汝陽城的袁軍,高幹率領郭援、夏昭、鄧升等部將,與曹仁合作。

本來應該是死敵的曹軍武將、袁軍武將,難得合作,共同對付強敵。

曹軍留下滿寵守城,袁軍留下袁遺守城。

“我高幹不是怕死之人,此次出城,與袁術共破白蓮軍,不會甘於人後。曹仁,這次我們比試誰的兵馬斬獲最多,如何?”

袁紹的侄子高幹是一員大將。

歷史上,袁紹坐擁河北四州,其中袁紹、袁尚基本盤爲冀州,袁譚爲青州刺史、袁熙爲幽州刺史、高幹爲幷州刺史。高幹從幷州攻打曹操,結果鍾繇說服馬騰支持曹操,馬騰派出馬超、龐德,擊敗高幹。

高幹守城,即使是五子良將之中的先登樂進,也無法取勝,需要曹操親征,才能打敗高幹。

先後輸給馬超、龐德、曹操,高幹不算丟人。馬超、龐德、曹操,這些都是狠人啊。

此時高幹與曹仁暗中較勁。

“斬唐賽兒者,可算十萬首級。”

曹仁完善規則。

“好!”

高幹應允下來。

曹仁、高幹各帶十萬兵馬,在兩座城門後面集結,隨時與袁術裡應外合,夾擊白蓮軍。

滿寵、袁遺站在汝陽城的城門樓,等待袁術以火爲號。

“我們袁家四世三公,爲天下望族,徐天一介平民,卻進犯我們袁家的領地,此次必破徐天,揚我們袁氏威名。”

袁遺身着華麗紫衫,俯視下方的白蓮軍營地,白蓮軍營寨有火盆熊熊燃燒,白蓮軍騎兵在寨外巡邏,看上去與平時並無二樣。

汝南袁氏,不只是袁紹、袁術,還有袁隗、袁遺、袁譚、袁熙、袁耀、袁尚、高幹等人,可以說是漢末大家族之一,也是剛開始最有希望奪取天下的豪族。

滿寵眉頭緊鎖,卻沒有袁遺這般自信。

滿寵沒有沮授的觀星術、閻象的占卜術,無法預測兇吉。

不過袁術手底下的主簿閻象掌握占卜術,在出兵之前,提前預測兇吉,可化險爲夷。

這也是爲何滿寵、曹仁認爲可以出城與袁術裡應外合的原因。

如果閻象占卜結果是兇,那麼袁術會中止出兵。

袁術軍中,閻象以火燒灼龜甲,龜甲出現一條條裂痕,閻象再根據龜甲的裂痕來推斷兇吉。

這些裂痕形成彎彎曲曲而古老的甲骨文。

古代的占卜術多半是玄學,但這是閻象的技能,與沮授的觀星術有相似的效果,可以預測成敗概率。

袁術已經換上了三層金甲,準備出兵:“閻象,占卜結果如何?”

袁術身後的武將張闓、李豐、樑剛、樂就、梅成、鄭寶等人,無不看向閻象。

閻象算是袁術手下一名隱藏的高人,在出兵之前,閻象的占卜術起到的作用,甚至可以決定袁術大軍的生死。

朱儁也在等待閻象的占卜結果。

閻象神情凝重:“占卜的結果是‘大吉’,但……”

“哈哈哈,既然是大吉之兆,那麼我軍必勝,七路大軍齊出,斬唐賽兒,再破徐天。”

袁術得知閻象的占卜結果,大喜過望。

袁術還真怕閻象占卜出來大凶之兆,影響自己的部署。

閻象攔住袁術:“主公稍等,白蓮軍知道主公大軍壓來,必有防備,勝負不可知也,占卜結果卻如此順利,反而是異常。正所謂福兮禍之所伏,禍兮福之所倚……”

“哼,畏畏縮縮,如何成就大事?兵貴神速,我以七路大軍,一百二十萬大軍,如泰山壓頂,所以纔是大吉之兆。依照原定計劃,裡應外合,攻打白蓮軍!”

袁術不理會閻象,而是繼續出兵。

“或許是先生多慮了。”

漢末三傑排名最後的朱儁,見大勢已成,於是支持袁術。

“逆轉陰陽!”

白蓮軍的營地,林芷兒手指成訣,有陰陽兩種氣息縈繞在纖纖細指之間,使用從《周易》領悟的法術,混淆天時。

這個陰陽法術可以擾亂預測兇吉技能的成功率,甚至有可能出現相反的預測結果。

有矛就有盾,既然存在觀星術、占卜術等預知技能,就有逆轉陰陽這種剋制預知技能法術。

袁術軍中,閻象是一個棘手的人物,在林芷兒使用法術擾亂預測結果以後,閻象懷疑占卜結果,可惜袁術還是不夠信任閻象。

第六百四十四章 古之惡來第一百七十五章 少女貂蟬(4/4)第七百零二章 冉閔的專屬坐騎第七百零一章 司馬懿第五百零三章 文明邊界開放(日更4/5)第兩百四十六章 古之惡來(補更4/6)第五百九十二章 張飛VS列奧尼達第一百六十八章 冀州變局(1/4)第七百九十八章 國士無雙(兩章合一)第一百八十四章 虎牢關,羣雄會!第七十章 大破黑山第十八章 S級黃巾法術第八百七十四章 商紂王(兩章合一)第三百二十五章 兩國決戰第五百八十三章 獸人永不爲奴,除非……第八百七十四章 商紂王(兩章合一)第兩百二十六章 忽悠牛輔(補更2/6)第一百五十六章 東漢VS美利堅(日更1/4)第四百一十一章 出塞(日更4/5)第八百六十五章 活捉聖隕騎兵主將第三百八十一章 秦良玉破界(日更3/5)第五百四十三章 小早川隆景的屈服(5/5)第七百五十九章 小沛爭奪第三百九十七章 英格蘭的弓系英雄(日更4/5)第八百九十三章 大敗東吳(兩章合一)第三百一十五章 祈願,洛神養成計劃第八百九十七章 九黎兇悍,郭嘉瘋狂!第四百七十一章 鮮卑與烏桓(日更2/5)第七百五十五章 牧野古戰場第一百四十五章 高麗的隱藏英雄(日更2/4)第三百一十五章 祈願,洛神養成計劃第六百八十七章 紙上談兵的趙括第八百三十五章 暗度陳倉第七百四十六章 徐州士人衆第七百一十二章 陳宮的奇兵第六百五十八章 諸葛瑾第六百一十六章 隱藏英雄盡出第八百八十三章 韓信突破,涿鹿之戰(兩章合一)第六百四十一章 鬥將第四百三十四章 沒死第六百二十八章 霸爺VS管亥第五百一十一章 袁術七軍(日更2/5)第八十四章 李儒,借刀殺人第七百八十九章 突襲許昌第六十四章 成也蕭何,敗也蕭何第四十九章 合作第五百六十章 老當益壯廉頗第四百六十九章 血色睢陽城(日更5/5)第四百六十一章 土木達人公孫瓚(日更2/5)第四百六十一章 土木達人公孫瓚(日更2/5)第六百九十三章 令人絕望的魔化白起第一百三十章 犯強漢者,雖遠必誅!(三江加更8/12)第三百四十六章 我的神獸不可能這麼可愛(日更3/5)第兩百八十一章 秦良玉VS張燕(補更6/6)第一百四十六章 活捉李舜臣(日更3/4)第兩百一十六章 朱靈與高覽第四百五十五章 相互利用的袁氏兄弟(日更1/5)第一百八十二章 十八路諸侯(三)第五百六十三章 激戰文明守護獸第兩百二十七章 望先生救我(補更3/6)第七百五十六章 樂毅與諸葛亮第七百一十九章 俘虜第一百二十四章 建設常山國(三江加更2/12)第兩百四十五章 破界陳慶之(補更3/6)第四百五十五章 相互利用的袁氏兄弟(日更1/5)第三百二十一章 戰國美女織田市(兩章合一)第四百二十七章 劉虞舊部(日更4/5)第五百一十四章 滅國國戰與文明守護獸(日更3/5)第八百五十四章 打破平衡第三百七十七章 攝政王多爾袞(日更4/5)第七百零五章 唐賽兒的任務第兩百五十三章 少女甄姬(兩章合一)第六百六十四章 東瀛生涯無敗劍聖第一百零二章 張燕的虛實第兩百六十三章 金色謀略特性!(補更4/6)第五百八十六章 張遼成家,天賦提升第一百一十三章 援軍到來第五百五十八章 真田家族臣服第二十章 虎符,封官第三百一十一章 淘汰印度(二合一)第五百一十七章 收服公孫瓚(日更1/5)第一百七十四章 顏良文丑VS十常侍(3/4)第七百五十六章 樂毅與諸葛亮第七百八十一章 張郃、高覽的突破第八百一十五章 忠心不二於文則第一百八十七章 上將潘鳳,可斬華雄第十章 高傲的潘鳳第六百一十八章 武悼天王,乞活軍(三章合一)第兩百一十八章 沮授與田豐的約定第三百一十一章 淘汰印度(二合一)第兩百一十章 黃金火騎兵第七百零七章 唐賽兒VS曹仁(兩章合一)第四百五十二章 孫堅突破(日更3/5)第三百七十一章 SSS級組合技(日更3/5)第一百九十五章 虎牢關大戰(三)第八百二十七章 激戰聖女貞德第一百一十三章 援軍到來第六百七十四章 生子當如孫伯符第三百四十五章 洛神祈願(日更2/5)第五百三十七章 徐天VS上杉謙信
第六百四十四章 古之惡來第一百七十五章 少女貂蟬(4/4)第七百零二章 冉閔的專屬坐騎第七百零一章 司馬懿第五百零三章 文明邊界開放(日更4/5)第兩百四十六章 古之惡來(補更4/6)第五百九十二章 張飛VS列奧尼達第一百六十八章 冀州變局(1/4)第七百九十八章 國士無雙(兩章合一)第一百八十四章 虎牢關,羣雄會!第七十章 大破黑山第十八章 S級黃巾法術第八百七十四章 商紂王(兩章合一)第三百二十五章 兩國決戰第五百八十三章 獸人永不爲奴,除非……第八百七十四章 商紂王(兩章合一)第兩百二十六章 忽悠牛輔(補更2/6)第一百五十六章 東漢VS美利堅(日更1/4)第四百一十一章 出塞(日更4/5)第八百六十五章 活捉聖隕騎兵主將第三百八十一章 秦良玉破界(日更3/5)第五百四十三章 小早川隆景的屈服(5/5)第七百五十九章 小沛爭奪第三百九十七章 英格蘭的弓系英雄(日更4/5)第八百九十三章 大敗東吳(兩章合一)第三百一十五章 祈願,洛神養成計劃第八百九十七章 九黎兇悍,郭嘉瘋狂!第四百七十一章 鮮卑與烏桓(日更2/5)第七百五十五章 牧野古戰場第一百四十五章 高麗的隱藏英雄(日更2/4)第三百一十五章 祈願,洛神養成計劃第六百八十七章 紙上談兵的趙括第八百三十五章 暗度陳倉第七百四十六章 徐州士人衆第七百一十二章 陳宮的奇兵第六百五十八章 諸葛瑾第六百一十六章 隱藏英雄盡出第八百八十三章 韓信突破,涿鹿之戰(兩章合一)第六百四十一章 鬥將第四百三十四章 沒死第六百二十八章 霸爺VS管亥第五百一十一章 袁術七軍(日更2/5)第八十四章 李儒,借刀殺人第七百八十九章 突襲許昌第六十四章 成也蕭何,敗也蕭何第四十九章 合作第五百六十章 老當益壯廉頗第四百六十九章 血色睢陽城(日更5/5)第四百六十一章 土木達人公孫瓚(日更2/5)第四百六十一章 土木達人公孫瓚(日更2/5)第六百九十三章 令人絕望的魔化白起第一百三十章 犯強漢者,雖遠必誅!(三江加更8/12)第三百四十六章 我的神獸不可能這麼可愛(日更3/5)第兩百八十一章 秦良玉VS張燕(補更6/6)第一百四十六章 活捉李舜臣(日更3/4)第兩百一十六章 朱靈與高覽第四百五十五章 相互利用的袁氏兄弟(日更1/5)第一百八十二章 十八路諸侯(三)第五百六十三章 激戰文明守護獸第兩百二十七章 望先生救我(補更3/6)第七百五十六章 樂毅與諸葛亮第七百一十九章 俘虜第一百二十四章 建設常山國(三江加更2/12)第兩百四十五章 破界陳慶之(補更3/6)第四百五十五章 相互利用的袁氏兄弟(日更1/5)第三百二十一章 戰國美女織田市(兩章合一)第四百二十七章 劉虞舊部(日更4/5)第五百一十四章 滅國國戰與文明守護獸(日更3/5)第八百五十四章 打破平衡第三百七十七章 攝政王多爾袞(日更4/5)第七百零五章 唐賽兒的任務第兩百五十三章 少女甄姬(兩章合一)第六百六十四章 東瀛生涯無敗劍聖第一百零二章 張燕的虛實第兩百六十三章 金色謀略特性!(補更4/6)第五百八十六章 張遼成家,天賦提升第一百一十三章 援軍到來第五百五十八章 真田家族臣服第二十章 虎符,封官第三百一十一章 淘汰印度(二合一)第五百一十七章 收服公孫瓚(日更1/5)第一百七十四章 顏良文丑VS十常侍(3/4)第七百五十六章 樂毅與諸葛亮第七百八十一章 張郃、高覽的突破第八百一十五章 忠心不二於文則第一百八十七章 上將潘鳳,可斬華雄第十章 高傲的潘鳳第六百一十八章 武悼天王,乞活軍(三章合一)第兩百一十八章 沮授與田豐的約定第三百一十一章 淘汰印度(二合一)第兩百一十章 黃金火騎兵第七百零七章 唐賽兒VS曹仁(兩章合一)第四百五十二章 孫堅突破(日更3/5)第三百七十一章 SSS級組合技(日更3/5)第一百九十五章 虎牢關大戰(三)第八百二十七章 激戰聖女貞德第一百一十三章 援軍到來第六百七十四章 生子當如孫伯符第三百四十五章 洛神祈願(日更2/5)第五百三十七章 徐天VS上杉謙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