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6章 蔡伯喈

何進跑去找了何皇后,在她面前訴說劉豐欺人太甚,何皇后又找漢靈帝哭訴,直搞得漢靈帝一陣頭大。

對於朝中大臣,漢靈帝向來都不怎麼理會,一直都是個合格的昏君。但是對於自己的這個皇后,漢靈帝卻是頗爲忍讓。不得不下旨,訓斥劉豐一頓。

劉豐接旨後,也沒有什麼特別的想法。因爲明着是訓斥他,但是暗中卻是讚賞他的所作所爲。

這些事情朝中大臣也看得明白,劉豐在朝中的地位越發穩固。除了何進不時跟劉豐鬧鬧小矛盾,再沒有人敢跟劉豐對着幹。

又是一個例行的早朝,諸位大臣全都恭敬地站立,迎接着漢靈帝上朝。如同往日一樣,叩拜結束後全都平身聽令。

“有本啓奏,無事退朝。”

張讓尖銳的嗓音,劉豐一開始還不習慣,但是現在聽久了,竟然也沒有什麼異樣的感覺,很符合後世經常講的“吐着吐着就習慣了”。

“陛下,蔡伯喈大人已經回京多時,望陛下恩准他參與續編《東觀漢記》,有他相助也能早日完成這段史事記載。”盧植出列向漢靈帝請命,他也是參與人之一,知道蔡邕有真才實學,現在工作量繁重,正是需要人手的時候。

對於這種小事,漢靈帝一向都懶得理睬,基本都是由張讓直接代理的。漢靈帝每次都在一旁閉目養神,只有重大決定的時候,才需要漢靈帝來拍板釘釘。

經過這麼長的時間,劉豐大概也猜測出了,漢靈帝和張角一戰,肯定是傷了自身根基,所以到現在都不能痊癒。

那次擊敗張角之後,漢靈帝並沒有追擊,確定張角的生死,這是劉豐最爲肯定的地方。後來跟人打聽得知,漢靈帝之前的確沒有嗜睡的習慣,一切都是從雒陽一戰之後纔開始的。

張讓正要同意盧植的奏請,但何進也躬身出列,對着漢靈帝地一拜。

“啓稟陛下,那蔡邕乃極爲狂妄之人,回京的時候五原太守王智爲他送行,沒想到他竟然口出狂言,辱及當今聖上與朝中諸位大臣。由他執筆續寫《東觀漢記》,既不能增益聖上的仁德,又令我們蒙受毀謗議論。”

“嗯?真有此事?那就趕出……”閉目的漢靈帝睜開了眼睛,他雖然不想做什麼名垂千古的聖皇,但是也不想做一個遭後人唾罵的昏君。

“啓稟陛下,臣有話說。”

劉豐也是先行一禮,這是跟皇上說話前的規矩。

滿朝文武也就劉豐,敢打斷漢靈帝的話,他急着打斷漢靈帝的話,因爲有些事在皇帝口中說出,便沒有轉換的餘地。只有漢靈帝說出口前,才能讓他改變主意。

劉豐猛地一聽蔡伯喈之名,根本不知道是誰,但是聽到何進直呼蔡邕的時候,才恍然醒悟原來是個三國名人,他是東漢時期著名的文學家、書法家。

當然劉豐對於書法可謂一竅不通,所以這不是劉豐記住他的原因。能記住他的名字,還要歸功於他的女兒,三國時期鼎鼎大名的才女——蔡文姬。

蔡琰,字文姬。雖然才高八斗,但是生錯了女兒身,一生孤苦身不由己。文姬歸漢的故事,更是在後世廣爲流傳。

劉豐在後世每每讀起的時候,總是嘆息她命運的悲苦。現在既然有機會幫她父親一把,劉豐自然是毫不猶豫。

“愛卿,有話直說,我們君臣之間,不必拐彎抹角。”漢靈帝一點也沒有責怪劉豐打斷他的話,要是別人這樣可就不是這種結果。

“那日在大將軍府,我見過蔡大人一面。那時大將軍跟他很親近,還向他索要墨寶,不知道大將軍可記得此事?”劉豐之前不認識蔡邕,但是現在聯想到當日,何進的確是要過字帖,便不難推斷出那人的身份。

何進臉色一沉,知道那天到場的客人很多,這種事是瞞不過去的,便如實回答:“確實如此。”

“爲何大將軍那時不覺得蔡大人狂妄?”

“這……”何進一時沒有想好怎麼回答。

劉豐又接着說道:“只是因爲蔡大人沒有同意,所以大將軍懷恨在心,這才栽贓陷害他吧!”

何進神色明顯有些慌亂,他被劉豐說中了心中所想。

這些事,朝中有些大臣也是看的明白,但是沒有一個人敢說,因爲這就是和何進作對。

當今朝中大臣,也只有劉豐有這個能力跟何進掰手腕。

漢靈帝面色一冷,少不得將何進臭罵一頓,準了盧植的奏請,着蔡邕續編《東觀漢記》。

下朝之後,劉豐在皇宮巡視一番,便直接回了他自己的府邸。

衛尉寺和光祿寺都已經步入正軌,不再需要他時時盯着,如果有重要的事情,會立即有人到他府上通知他。

劉豐剛剛回到府上,便有護院通報,蔡邕求見,已經等候多時了。

管家程韋知道蔡邕只是一個不大的史官,便直接安排在偏廳了。

劉豐得知後,立即親身去請蔡邕到正廳招待。

對於純粹的文學家書法家,劉豐心中其實頗爲佩服,再加上蔡邕這個人,也確實值得人尊敬。

他不畏強權,在漢靈帝面前,都敢實話實說,一點都不溜鬚拍馬,所以才惹怒了漢靈帝被流放多年。

“見過衛尉卿光祿勳大人,今日朝上多虧了劉大人。”

蔡邕對着劉豐一禮,直到現在劉豐還是兼任着九卿之二的職位,漢靈帝竟然沒有拿掉的意思。

他雖然沒有資格上朝,但是盧植一下朝,便告訴了他這個好消息。雖然盧植以前看劉豐不爽,但是時至今日,他不得不感嘆,跟劉豐兄弟相稱,是自己佔便宜了。

劉豐趕忙回了一禮:“蔡大人客氣了。你高風亮節,豐心中欽佩萬分,只要是我能幫得上的地方,自然不會袖手旁觀。”

主人客人都很客氣,氣氛自然融洽無比,兩人相談甚歡。蔡邕臨去的時候,邀請劉豐第二日去他府上一觀。

劉豐自然不會拒絕,因爲他也想看看,歷史上聞名的才女蔡文姬。

第199章 鎮殺烏丸兵第91章 漢室召見第157章 解圍滎陽第136章 貂蟬上門第236章 酸棗會盟第32章 基情無限第247章 華夏帝國第6章 三寨主第133章 狐狸精第156章 雲氣生第185章 老道士來襲第15章 仙術第88章 又見血陣第189章 亂世將現(求訂閱)第142章 雷霆之怒第198章 爲騎兵挖坑第172章 先秦屍王第180章 弘農楊家第122章 技能失效第178章 弘農王府第243章 董卓敗亡第237章 華雄在此第177章 小姐姐抱回家第200章 貂蟬的戰鬥第248章 華夏文明第28章 落日弓第182章 穩定弘農第69章 武力之謎第17章 雙喜臨門第182章 穩定弘農第10章 九幽洞第197章 閉營不出第218章 好事成雙第39章 末將於禁第150章 武將技第7章 命療術第134章 夜入皇宮第14章 三刀定乾坤第163章 你已經死了第206章 再徵叛軍第151章 飛天騎士第54章 陳宮和潘璋第230章 蒼天帝劍第180章 弘農楊家第143章 大年夜第116章 坑的就是你第236章 酸棗會盟第36章 流亡第112章 悲催的劉南第231章 靈帝駕崩第160章 軟玉在懷第22章 桃子三兄弟第45章 李典歸心第108章 進宮面聖第6章 三寨主第95章 袁家兄弟第18章 救治黃敘第70章 入陣強化第35章 青州戰神第8章 愉快地分家第157章 解圍滎陽第37章 泰山鮑信第4章 月黑風高殺人夜第54章 陳宮和潘璋第200章 貂蟬的戰鬥第107章 一刀見差距第232章 對決左慈第89章 末日異象第218章 好事成雙第67章 那一戰的風情第107章 一刀見差距第18章 救治黃敘第234章 董肥豬第157章 解圍滎陽第94章 漢末三將第134章 夜入皇宮第76章 敗朱儁第68章 意外第198章 爲騎兵挖坑第91章 漢室召見第25章 大軍壓境第95章 袁家兄弟第114章 心照不宣第36章 流亡第57章 初到潁川第244章 岌岌可危第207章 典韋突至第217章 錦帆賊第110章 帶兵上青樓第181章 碾壓第33章 敘舊第65章 大賢良師第229章 妖道張魯第172章 先秦屍王第48章 戰前準備第63章 人中呂布第42章 目標滿寵第197章 閉營不出第134章 夜入皇宮第113章 興師問罪
第199章 鎮殺烏丸兵第91章 漢室召見第157章 解圍滎陽第136章 貂蟬上門第236章 酸棗會盟第32章 基情無限第247章 華夏帝國第6章 三寨主第133章 狐狸精第156章 雲氣生第185章 老道士來襲第15章 仙術第88章 又見血陣第189章 亂世將現(求訂閱)第142章 雷霆之怒第198章 爲騎兵挖坑第172章 先秦屍王第180章 弘農楊家第122章 技能失效第178章 弘農王府第243章 董卓敗亡第237章 華雄在此第177章 小姐姐抱回家第200章 貂蟬的戰鬥第248章 華夏文明第28章 落日弓第182章 穩定弘農第69章 武力之謎第17章 雙喜臨門第182章 穩定弘農第10章 九幽洞第197章 閉營不出第218章 好事成雙第39章 末將於禁第150章 武將技第7章 命療術第134章 夜入皇宮第14章 三刀定乾坤第163章 你已經死了第206章 再徵叛軍第151章 飛天騎士第54章 陳宮和潘璋第230章 蒼天帝劍第180章 弘農楊家第143章 大年夜第116章 坑的就是你第236章 酸棗會盟第36章 流亡第112章 悲催的劉南第231章 靈帝駕崩第160章 軟玉在懷第22章 桃子三兄弟第45章 李典歸心第108章 進宮面聖第6章 三寨主第95章 袁家兄弟第18章 救治黃敘第70章 入陣強化第35章 青州戰神第8章 愉快地分家第157章 解圍滎陽第37章 泰山鮑信第4章 月黑風高殺人夜第54章 陳宮和潘璋第200章 貂蟬的戰鬥第107章 一刀見差距第232章 對決左慈第89章 末日異象第218章 好事成雙第67章 那一戰的風情第107章 一刀見差距第18章 救治黃敘第234章 董肥豬第157章 解圍滎陽第94章 漢末三將第134章 夜入皇宮第76章 敗朱儁第68章 意外第198章 爲騎兵挖坑第91章 漢室召見第25章 大軍壓境第95章 袁家兄弟第114章 心照不宣第36章 流亡第57章 初到潁川第244章 岌岌可危第207章 典韋突至第217章 錦帆賊第110章 帶兵上青樓第181章 碾壓第33章 敘舊第65章 大賢良師第229章 妖道張魯第172章 先秦屍王第48章 戰前準備第63章 人中呂布第42章 目標滿寵第197章 閉營不出第134章 夜入皇宮第113章 興師問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