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0章 紅星廠的技術引進(第一更)

電力機車上的電機有很多種,最主要,也是最重要的則是牽引電機,那是電力機車的核心動力源,一節車一般有六個牽引電機。

這樣的大電機,技術含量高,價值不菲,紅星廠暫時肯定不會給唐飛去做,而是有固定的牽引電機供應商。

除了牽引電機之外呢,還有其他的電機,如主冷電機,從陳貴鴻剛纔的語氣之中能聽出來,似乎除了之前的主冷電機之外,還有其他種類的電機將給唐飛去做。

“陳哥,你就別吊我的胃口了,快和我說一說。”

陳貴鴻道:“領導批覆了,再向你們採購兩千臺主冷電機,另外,還有兩個型號的電機給你們試做,暫時先做幾臺樣品,裝車驗證之後,估計會大量向你們採購。”

兩千臺!

還有新電機給自己去試做!

聞言,唐飛心中一陣欣喜,這一趟來得真值,居然有這麼大的訂單。兩千臺主冷電機超乎了唐飛的預料,原本以爲紅星廠將再訂購一千至一千五百臺,沒有想到是兩千臺。

另外,居然將兩種其他型號的電機給自己去做,這雖然只能算是中小型號的電機,但每一臺賣好幾千塊是肯定的。

自己將這兩種電機做成功了,後續肯定會有大量的訂單,因爲這兩種電機在每一節車上都要用好幾個。

“陳哥,太感謝你了。”

陳貴鴻道:“不要謝我,主要是謝總工力排衆議,他堅持將那兩種電機交給你們去試做。”

謝振華!

在心中,唐飛對謝振華的好感再次大增,這是一個值得自己尊敬的領導,數次都幫了自己的大忙。

唐飛不知道,謝振華堅持這麼做,將那兩種型號的電機給唐飛他們去試做,只要還是上次看了《清江日報》的緣故,連美國人都引進唐飛的變頻調速技術,謝振華知道,唐飛他們的調速電機的綜合性能世界一流。

這樣一家掌握着調速電機關鍵技術的電機制造企業,不給他們做,給誰做呢。在謝振華極力主張之下,纔有了這兩種電機給唐飛他們去試做的批覆。

上面的領導已經批覆了,但並不意味着馬上能簽訂單,還需要擬定合同。陳貴鴻同唐飛做了溝通,明天過來籤正式合同。

唐飛爽快答應,反正也不急着這一天,明天就明天。

第二天,唐飛如約到了採購中心,同陳貴鴻簽訂了兩千臺主冷電機的採購合同,也簽訂了另外那兩種型號電機的試製合同。

新電機的試製,紅星廠沒有提供具體的設計圖紙,而是隻提出相關的技術性能要求,安裝接口尺寸等等。

這是謝振華的意思。

謝振華不希望又製造出和原來供應商一模一樣的電機,而是要求唐飛研發設計,做出更出色的電機。

重新研發兩款電機,唐飛表示在技術上沒有絲毫壓力,自己不但有羅東這樣的電機領域的權威專家,還有三名專門的電機技術人才,肯定能研發性能非常不錯的電機。

訂單簽訂之後,唐飛開足馬力生產。不但繼續給紅星廠做主冷電機,也開始研發那兩款電機。

當然,大建設也一直在進行,兩棟大廠房,地基已經完成,建築工程隊的工人們已經在安裝鋼製構架,照這樣的進度,估計再有一、兩個月這兩棟廠房的主體就能完工。

紅星廠呢,除了正常的科研生產之外,重點是技術引進,希望引進西門公司的一款電力機車。

這是一款在歐洲市場上比較成熟,技術含量也比較高的交流電力機車,比目前的韶山電力機車要領先一代。

這樣的談判,涉及到大量技術上的問題,謝振華幾乎成了紅星廠的主要代表,有一些事情,尤其是技術上的事情,連常勁林都要諮詢一下謝振華的意見。

從去年開始,紅星廠就開始和西門子公司接洽,一年多過去了,現在開始進入實質性的階段,很多問題暴露出來,分歧也比較大,謝振華感覺很煩躁。

作爲重生者,唐飛比較清楚的記得當年的事情。

在技術引進這件事情上,紅星廠是吃了啞巴虧的,付出了巨大的代價之後,最終還是未能引進人家的核心技術。

沒有核心技術,紅星廠只能造一個車殼子,電力機車的核心部件需要西門子公司提供,這種局面好像持續了很多年。

紅星廠的工程技術人員,經過很多年的刻苦鑽研,才基本研究透對方的技術,和國內另外一家大型電力機車廠合作,最終才成功的生產出後來的和諧系列電力機車。

看着紅星廠和西門子公司在接洽,在進行一輪又一輪的談判,唐飛常常在想,我要做一點什麼呢。

是眼睜睜的看着紅星廠付出巨大代價吃了啞巴虧,還是適當的“提醒”一下呢。

唐飛擔心自己人微言輕,自己的話人家紅星廠的高層們不一定會聽。這是唐飛一直保持觀望態度,遲遲沒有行動的主要原因。

直到有這麼一件事情,唐飛才決定去試一試。

週末的時候,唐飛和李雪燕一起吃飯,在市中心一家環境不錯的西餐廳,這應該是清江市開的第一家西餐廳。

這家餐廳的生意還不錯,唐飛點了牛排,沙拉,開胃湯和甜品等,和李雪燕一邊吃着,一邊聊着。

“飛哥,你不知道,我爸最近可忙啦,每天清早去上班,很晚纔回來,我看着就心疼。”

唐飛道:“是技術引進的事情吧。”

“嗯。”李雪燕道:“廠裡面成立了一個工作小組,我爸爸和謝總工都是副組長,忙得很。”

李雪燕又補充道:“他們不但忙,好像壓力還很大,因爲西門子在一些關鍵和核心技術上並不讓步,只同意由他們提供這些關鍵和重要零部件,我們紅星廠進行組裝,而不提供具體的技術圖紙。”

這肯定不行。

沒有關鍵和核心技術,只能造一個車殼子,關鍵和重要的零部件還得依靠別人,相當於受制於人。

唐飛道:“和肯定不行,既然要技術引進,那就必須連同他們的關鍵和核心技術一起引進過來。”

李雪燕搖一搖道:“聽我爸說,這很難,希望不大。”

倒也不是不能理解,西門子如果將關鍵技術給了紅星廠,那他們就喪失了在電力機車方面的技術優勢。

西門子公司肯定追求利益最大化,既要收了紅星廠的高昂技術轉讓費,又不給關鍵和核心零部件的具體的技術圖紙,而是由他們提供零部件,紅星廠只負責裝配,最終在紅星廠組裝成電力機車。

紅星廠。

就算今天是週末,幾個領導也沒有休息,正在小會議室中召開一個碰頭會,交流一些關於這次技術引進的意見和看法。

謝振華感慨的道:“和人家幾輪接觸下來,我才發現我們在技術上的差距,人家是交流電力機車,我們的是直流電力機車,期間的差距很大啊。”

常勁林是一把手,在企業管理上他是行家裡手,但在技術上比謝振華要差一些。

常勁林道:“老謝,和大家說一說,我們的技術差距在哪裡呢?”

謝振華道:“我們採用的是直流電機,人家採用的是交流電機,這是最大的差別。採用的電機不同,則控制的方式就不同了,直流電機利用電機電樞端電壓變化,從而實現調速;而交流電機是採用VVVF(變壓變頻調速)進行調速的,通過VVVF調速的方式,控制的範圍寬了,且交流電機比同體積的直流電機發揮的功率要大,所以他們在技術上的優勢很明顯。”

“另外,控制系統不同,我們知道,電力機車的控制系統是電力機車的核心之一,除了牽引交流電機之外,控制系統最重要。我們採用的控制系統是電子櫃和微機櫃。而人家採用的是分佈式網絡控制系統,領先一代,控制系統方面的優勢我就不說了。”

大家聽謝振華講完,會議室之中陷入了短暫的沉默。

良久之後,常勁林堅定的道:“這樣看來,我們要不惜一切代價,一定要引進他們的全套技術。”

謝振華苦笑。

李衛斌則道:“常總,現在我們的分歧主要在覈心和關鍵技術上。電力機車的牽引電機系統,電力機車的控制系統等,全是電力機車上的核心技術,西門子公司不同意向我們轉讓這些技術。”

有領導氣憤的道:“這搞什麼名堂嘛,關鍵技術不轉讓給我們,那豈不是我們只能造一個車殼子,關鍵的東西還是要依仗人家。”

確實是這樣。

這個會議,開了很久,最終也沒有形成什麼結果,只能再努力,將希望寄託在西門子公司的再一次談判上,希望下次談判的時候能化解分歧,達成自己的目的。

紅星廠在開會,西門子公司的幾個人也在開會。

他們下榻在清江大酒店,幾個人利用週末的時間,總結前面幾輪的談判結果,商討下一輪該怎麼做。

如果紅星廠有領導在旁邊,聽了他們談話的內容,估計上吊的心情都有了。

…………

第275章 零的突破第520章 系統再升級第157章 試騎活動第289章 3G通訊第52章 告急第428章 登門感謝第514章 發動機之艱第668章 美國人感到有一點害怕第250章 真的完成了!第22章 想做接線頭第465章 壟斷的野望第571章 九方動車公司生產開工第27章 親自設計第63章 勞服公司的大學生第229章 唐飛的條件第538章 楊成林的新職務第91章 我要做電機第239章 驚喜的發現第219章 試一試運氣第385章 試乘體驗第479章 買下四合院第480章 軍方上門第124章 來給你送錢的(第五更)第22章 想做接線頭第4章 問題解決第359章 陳貴鴻的憋屈第699章 系統的新功能第736章 12億5000萬美元第357章 進展神速第345章 頂牛第392章 謝振華相約第583章 七成份額第711章 代號“翔龍”第72章 入主勞服公司第92章 嚴重質量問題第177章 聯合驗收第417章 對策第520章 系統再升級第606章 由系統研發第687章 設局第285章 好幾個億的訂單第163章 定規矩第492章 媲美“全球鷹”第583章 七成份額第756章 24架“翔龍”無人機第220章 競爭對手第109章 PKRB電機第677章 來自美國的制裁第572章 第二列動車組第539章 進展不錯第12章 關鍵是人在哪裡第287章 威爾遜的期望第648章 三駕馬車第493章 首列動車組進車第37章 紅星廠出事了第384章 真是沒有想到第506章 情況還好第309章 唐飛主動打過來的電話第101章 第一臺電機第500章 前往京城開會第477章 年輕的少校第572章 第二列動車組第601章 真正的幸運兒第318章 老子不伺候了第231章 控制系統第214章 順利落車第422章 第一臺第472章衣錦還鄉第8章 先進的生產理念第53章 先做十萬個第736章 12億5000萬美元第334章 事情錘實第651章 雙雙受益第494章 九洲重工的無人機方案第322章 放大招第116章 勝出第346章 一份調令第68章 二選一第439章 九方動車公司第690章 一定要調查清楚第562章 聯調聯試第693章 開始反擊第238章 原來是三林公司第345章 頂牛第145章 唐飛要“撿寶”第448章 上市前夕第182章 USB2.0第182章 USB2.0第652章 世界五百強第321章 不作不死第219章 試一試運氣第703章 3G通訊設備業務受挫第234章 高波來了第66章 李衛斌的反應有點大第418章 代工生產第417章 對策第145章 唐飛要“撿寶”第141章 亂彈琴第672章 會訂購多少列動車組第656章 目標160億美元
第275章 零的突破第520章 系統再升級第157章 試騎活動第289章 3G通訊第52章 告急第428章 登門感謝第514章 發動機之艱第668章 美國人感到有一點害怕第250章 真的完成了!第22章 想做接線頭第465章 壟斷的野望第571章 九方動車公司生產開工第27章 親自設計第63章 勞服公司的大學生第229章 唐飛的條件第538章 楊成林的新職務第91章 我要做電機第239章 驚喜的發現第219章 試一試運氣第385章 試乘體驗第479章 買下四合院第480章 軍方上門第124章 來給你送錢的(第五更)第22章 想做接線頭第4章 問題解決第359章 陳貴鴻的憋屈第699章 系統的新功能第736章 12億5000萬美元第357章 進展神速第345章 頂牛第392章 謝振華相約第583章 七成份額第711章 代號“翔龍”第72章 入主勞服公司第92章 嚴重質量問題第177章 聯合驗收第417章 對策第520章 系統再升級第606章 由系統研發第687章 設局第285章 好幾個億的訂單第163章 定規矩第492章 媲美“全球鷹”第583章 七成份額第756章 24架“翔龍”無人機第220章 競爭對手第109章 PKRB電機第677章 來自美國的制裁第572章 第二列動車組第539章 進展不錯第12章 關鍵是人在哪裡第287章 威爾遜的期望第648章 三駕馬車第493章 首列動車組進車第37章 紅星廠出事了第384章 真是沒有想到第506章 情況還好第309章 唐飛主動打過來的電話第101章 第一臺電機第500章 前往京城開會第477章 年輕的少校第572章 第二列動車組第601章 真正的幸運兒第318章 老子不伺候了第231章 控制系統第214章 順利落車第422章 第一臺第472章衣錦還鄉第8章 先進的生產理念第53章 先做十萬個第736章 12億5000萬美元第334章 事情錘實第651章 雙雙受益第494章 九洲重工的無人機方案第322章 放大招第116章 勝出第346章 一份調令第68章 二選一第439章 九方動車公司第690章 一定要調查清楚第562章 聯調聯試第693章 開始反擊第238章 原來是三林公司第345章 頂牛第145章 唐飛要“撿寶”第448章 上市前夕第182章 USB2.0第182章 USB2.0第652章 世界五百強第321章 不作不死第219章 試一試運氣第703章 3G通訊設備業務受挫第234章 高波來了第66章 李衛斌的反應有點大第418章 代工生產第417章 對策第145章 唐飛要“撿寶”第141章 亂彈琴第672章 會訂購多少列動車組第656章 目標160億美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