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四十八章 陳橋兵變:宋王,趙匡胤!

宋州城,王宮內,一員大將正在與年幼的後周皇帝柴宗訓談話,柴宗訓卻唯唯喏喏。

這員大將身材雄壯,渾厚有力,十歲左右的柴宗訓在他面前,完全不敢多言。

又有一員武將進來,對與柴宗訓交談的武將附耳道:“主公,前方傳來消息,夏軍與八旗軍,已在中牟鎮一帶展開隊形,即將分出勝負。”

“我知道了。”大將又對柴宗訓說道,“還請陛下靜候佳音,末將爲陛下取得中原,以報世宗對我的提拔之恩。”

大將起身,帶着幾員部將離開。

柴宗訓雖然還是個孩子,但他已經隱隱聽說,自己的命運。

然而,雖然貴爲後周天子,他卻無法掌握自己的命運,只能逆來順受。

柴宗訓不禁垂淚:“父皇,你若在此,他豈敢這樣對待孩兒……”

後周大將率領部將來到宋州城的街道上,徑直走向兵營。

宋州城的市井間,已經起了一個傳說——出軍之日,當立點檢爲天子。

後周大將卻面無表情,彷彿沒有聽到謠傳。

宋州城的營地內,十五萬後周大軍已經蓄勢待發,所有武將,不約而同看向到來的主將。

“夏軍與八旗軍決一雌雄,這正是奪取汴京的時機,此次出征,只許成功,不許失敗!”

“喏!”

十五萬後周大軍齊聲迴應,聲勢震天動地。

一個二十多歲的後周武將突然出列,振臂高呼:“今皇帝幼弱,不能親政,現在我們的地盤,都是殿前都點檢大人親自帶兵打下,有誰知曉?!與諸侯相爭,唯有殿前都點檢大人可以做到!不如先擁立殿前都點檢大人爲皇帝,然後再出兵,奪取汴京!”

有人帶頭,又陸續有後周武將響應:“天子闇弱,諸侯林立,唯有殿前都點檢大人,能取得天下!”

“我昨日做夢,夢見今日殿前都點檢大人黃袍加身,紅光升騰似火,街巷充滿異香,此乃天意!”

“請殿前都點檢大人,登基帝位!”

一羣后周武將紛紛起鬨,手下將士的情緒也很快煽動起來,擁立主將。

二十出頭的後周武將直接將事先準備好的黃袍披在後周大將的身上,主動伏身:“萬歲!萬歲!”

十五萬後周將士,有樣學樣,紛紛拜於庭下,山呼萬歲,排山倒海:“萬歲!萬歲!萬萬歲!”

後周大將站在十五萬後周將士面前,享受被十五萬大軍擁立,位列至尊的成就感。

成爲皇帝,代天牧民,這種感覺令人沉醉。

怪不得那麼多武將和諸侯,前赴後繼,也要奪得帝位。

三國袁術,在死之前,也要過一把皇帝的癮。

帝位,是無數男人的夢想。

但他知道,現在還不是陶醉的時候。

在宋州周圍,還有諸多強大的諸侯,他還不能稱帝,否則容易遭到羣起而攻之。

而且,還有一個令他不安的人,可能存活於這個世界上,那就是周世宗——柴榮。

他假裝出爲難的樣子:“你們貪圖富貴,所以立我爲天子。但我還不能稱帝,只能稱王。如果你們能夠聽從我的命令,我就答應你們。但如果不然,我不能當天子。”

十五萬大軍在帶頭武將的安排下,齊聲喊道:“惟命是聽!”

宋州的後周勢力,發生了空前的兵變,十五萬大軍進入城內,迫使後周皇帝柴宗訓禪位!

這場所有人都提前預料到的兵變,還是發生了,儘管發生的時間,因爲種種原因,已經推遲了許多。

叛軍佔領王宮,剛纔還在與後周大將交談的皇帝柴宗訓,被符太后抱在懷中。

年輕貌美的符太后看到後周大將帶兵進入宮中,雖然早就料到了這一場兵變,但符太后還是有些歇斯底里,劈頭蓋臉呵斥:“趙匡胤,你可忘記,當年是何人提拔你到這個位置!”

後周大將趙匡胤一臉冷漠:“正是因爲知道,因此我纔會推遲了三年,才發動兵變。”

趙匡胤是結束五代十國的皇帝,但這是因爲後周的皇帝柴榮英年早逝,趙匡胤才能發動陳橋兵變,建立宋朝。

否則,如果柴榮沒有英年早逝,那麼結束五代十國的,可能不是趙匡胤,而是柴榮。

柴榮的能力,很強,非常強。

趙匡胤也是柴榮一手提拔的大將,本來趙匡胤是柴榮的部將。

五代十國,重武輕文,武將兵變,和家常便飯一樣頻繁。

皇帝輪流做,明年到我家。

柴榮死後,主少國疑,趙匡胤就有了陳橋兵變、黃袍加身的契機。

趙匡胤正是在柴榮死後,與符太后、柴宗訓還有一羣后周的文武大臣穿越到宋州一帶。

爲了拉攏後周的文臣武將,趙匡胤又隱忍了三年,打下宋州等地盤,完全更換自己的心腹掌握兵權,趙匡胤這個時候才發動兵變。

當然,趙匡胤推遲陳橋兵變的時間,還有最主要的一個原因——這個世界,柴榮可能沒死!

柴榮穿越過來的時間點,不一定與趙匡胤一樣。

趙匡胤對柴榮的感情相當複雜。

一方面,柴榮對趙匡胤有知遇之恩。

另一方面,趙匡胤在柴榮死後,立即着手篡位,與曹操、司馬懿等人行爲並無區別,反而更加果斷——五代十國,武將叛亂再容易不過了。

所謂陳橋兵變,趙匡胤被迫黃袍加身,趙匡胤自己不可能不知道,甚至是趙匡胤一手策劃。

如果周世宗柴榮在這個世界沒死,趙匡胤還真不敢與自己以前的主公交戰。

這就是趙匡胤爲何來到這個世界後,遲遲不敢發動兵變的原因,而且還在不斷打聽柴榮的下落。

直到現在,趙匡胤還是無法打探到柴榮的下落。

或許柴榮在哪一場戰鬥中,已經兵敗身亡。

又或者,柴榮小時候穿越過來,被山賊殺死了。

總之,趙匡胤確定找不到柴榮之後,又親自帶兵攻下衆多城池,終於決定發動兵變,廢掉柴宗訓,名正言順稱王。

至於稱帝,等佔據整個中原之後,再稱帝,也爲時不晚。

趙匡胤在帝皇之中,不算是最前面一檔,與秦皇、漢武、唐宗還差了一點意思,戰功方面則不及成吉思汗。

不過,趙匡胤在一衆皇帝之中,也很強了。

要是趙匡胤沒有這點隱忍能力,也不會成爲中原的大諸侯之一。

符太后繼續呵斥:“呸,趙匡胤,你欺負孤兒寡母,算什麼本事!要是我的夫君還活着,他一定不會放過你的!”

“來人,好生安置二人,要是他們少了半根毫毛,你們皆是死罪!”

趙匡胤揮手,令人將符太后、柴宗訓帶下去軟禁。

即使柴榮已經死了,趙匡胤也不會殺了柴家。

他趙匡胤,有自己的處世之道。

何況,柴榮說不定還在這個世界,還活着。

留下符太后、柴宗訓,以後還有迴旋的餘地。

趙匡胤一步步走上石階,坐在龍椅上,望着空蕩蕩的大殿。

只要他打下整個天下,那麼將會君臨天下,普天之下,莫非王土,率土之濱,莫非王臣!

“柴榮啊,柴榮,你到底死了,還是活着?”

趙匡胤閉目,想到以往的主公柴榮,不禁露出苦笑。

要是今後與柴榮對陣,趙匡胤還真不好意思見他。

“主公,是時候稱王,然後帶兵攻下汴州了。”

三弟趙光義帶着文武大臣,前來恭賀趙匡胤。

趙光義看向趙匡胤所坐的龍椅,眼神中流露出一絲狂熱。

趙匡胤年長趙光義十二歲,趙匡胤死後,未必是趙匡胤的兒子即位,而是有可能由弟弟趙光義繼位,正如孫策、孫權的故事。

趙匡胤捕捉到趙光義對皇位的狂熱,陷入沉思。

趙匡胤在這個世界聽說了“燭光斧影”的故事。

公元976年十月壬午夜,趙匡胤召其弟趙光義飲酒,共宿宮中,喝退左右,宮中只剩下趙匡胤、趙光義二人。

席間有人遙見得燭光之下,趙光義時而離席,有迴避之狀,又聽見太祖引柱斧戳地。

隔日清晨,趙匡胤被發現在萬歲殿逝世。

後晉王趙光義繼位,史稱太宗。

因此記載寥寥,“燭光斧影”的真相,無人知曉。

但有人猜測,趙光義迫不及待登上帝位,於是殺了趙匡胤。

後來,趙匡胤的兒子也死的莫名其妙,對趙光義的皇位形成威脅的人,都沒了。

這些事情合在一起,不見得是巧合。

趙匡胤不禁懷疑這個弟弟對自己的忠心。

而且,趙光義的用兵能力,着實一般。

高梁河之戰,宋國、遼國大戰,趙光義身中兩箭,在呼延讚的保護下,乘坐一兩驢車一夜狂奔七十公里,逃到涿州,宋軍大敗。

趙光義又被稱爲“高粱河車神”,其駕車技術爲北宋一絕。

從此,有宋一朝,失去燕雲。

“陛下?”

趙匡胤陷入沉思時,趙光義和一衆後周武將提醒趙匡胤。

“從即日起,吾即位爲宋王,以宋州爲都城。爾等隨我出兵,攻取汴京,橫掃中原!”

趙匡胤暫時放下對柴榮的擔憂、對趙光義的猜疑,自立爲宋王,率領十五萬宋軍,向努爾哈赤勢力佔據的汴京行軍。

第二百九十二章 玉璧城血戰第五百七十三章 了結,五代十國的恩怨!(4000字)第一百一十三章 李績與魏徵第四百五十章 歸義軍第二百三十五章 父子局,楊家軍內戰!第一百九十四章 明朝夜不收!第六百零六章 孫臏與龐涓!第五百七十四章 肉食者鄙,未能遠謀!(4000字)第五百三十九章 武舉開始!(6000字)第二百五十一章 高桂英的決定第二百零九章 後宮之爭第六百零六章 孫臏與龐涓!第四十五章 南唐後主李煜第三百三十一章 杜牧與李白新書《網遊三國:開局毒殺劉皇叔》已上傳第三十七章 大敗金兵第三百六十七章 柴榮與楊妙真的逆天屬性第一百一十七章 陳勝、吳廣第二百二十三章 馬其頓方陣第三百八十五章 秦瓊、羅士信VS英布、王彥章(上)第七百一十一章 決戰玉門關!(4000字)第七十章 遇險第六百二十五章 荊軻刺秦(4000字)第二百一十一章 刺殺秦檜第三百一十五章 天下第二猛將!第六百六十一章 宋武帝,卻月陣!第二百三十一章 吾心即是宇宙,心學大師出手!第三百二十八章 蘭陵王高長恭第五百六十三章 晏子使楚第四百七十四章 馬超破城第五百五十七章 天可汗,李世民!第五百三十章 銀槍效節軍譁變第五百三十四章 張飛的蹤跡(4000字)第一百三十章 匈奴漢國覆滅第四百五十六章 梨花槍法的奧秘第四百零三章 第三代北府軍!第二百一十五章 不世出的天才,周亞夫第四百九十四章 蠻王孟獲第五百九十一章 給秦王政送女裝第二百九十一章 八風營與玄甲軍第三百零一章 蜀漢內鬥第四百章 北齊敗亡第五百八十一章 宋國與魯國名將第二百三十三章 第二次科舉(求訂閱)第二百八十七章 張須陀的絕望第二百九十五章 墨家與名家第六百零九章 平定涼州!第一百一十九章 女真兇猛第五百六十二章 俘虜秦良玉第二十二章 乞活第一百四十一章 江左名士第一百二十八章 長安聚會,唐玄宗第一百六十八章 白袍兵變第二百六十七章 王陽明,逆轉陰陽!第六百七十九章 五虎將大戰李存孝!第五十一章 陳宮,火牛計第四百二十章 孫吳韓白,衛霍李嶽第七百一十一章 決戰玉門關!(4000字)第一百零二章 女真武將的天賦【求訂閱】第三百六十六章 周世宗柴榮(下)第六百三十三章 關羽的征程第一百九十二章 乞活軍,冉良!第五百二十五章 決戰後樑!第三百七十四章 討伐高歡第五百三十七章 難知如陰,動如雷震!(5000字)第七十一章 莫欺少年窮第一百七十四章 火燒藤甲兵第五百一十三章 遊擊大師彭越第七百二十四章 劉秀氣運的終結第一百五十二章 闖王李自成第二百七十章 大明於少保第六百二十五章 荊軻刺秦(4000字)第一百六十七章 收編唐軍第六百四十八章 孫堅投奔!第九章 射人先射馬第七百零三章 迎娶三女第一百六十八章 白袍兵變第八十三章 黑甲秦軍第三十章 李時珍後人第四百三十三章 縱橫家張儀第十四章 南宋叛臣第六百零八章 遊俠季布!第二百三十九章 不戰而屈人之兵第三百零五章 父慈女孝第一百四十三章 史思明的兇殘第二百零一章 郭淮一桃殺三士第一百六十三章 西域,安西都護府第六百零三章 我乃大漢霍去病!第四百三十七章 將門之後第六百五十章 宋武帝劉裕!第六百三十四章 關羽與班超第七十九章 北宋種家軍第三百一十章 在下羅貫中第七百二十章 朱棣VS皇太極第十七章 二級村莊第五百零三章 蒙家軍第二百一十三章 王禎農書第三百九十四章 北宋禁軍第六百二十一章 大風起兮雲飛揚!第一百六十七章 收編唐軍
第二百九十二章 玉璧城血戰第五百七十三章 了結,五代十國的恩怨!(4000字)第一百一十三章 李績與魏徵第四百五十章 歸義軍第二百三十五章 父子局,楊家軍內戰!第一百九十四章 明朝夜不收!第六百零六章 孫臏與龐涓!第五百七十四章 肉食者鄙,未能遠謀!(4000字)第五百三十九章 武舉開始!(6000字)第二百五十一章 高桂英的決定第二百零九章 後宮之爭第六百零六章 孫臏與龐涓!第四十五章 南唐後主李煜第三百三十一章 杜牧與李白新書《網遊三國:開局毒殺劉皇叔》已上傳第三十七章 大敗金兵第三百六十七章 柴榮與楊妙真的逆天屬性第一百一十七章 陳勝、吳廣第二百二十三章 馬其頓方陣第三百八十五章 秦瓊、羅士信VS英布、王彥章(上)第七百一十一章 決戰玉門關!(4000字)第七十章 遇險第六百二十五章 荊軻刺秦(4000字)第二百一十一章 刺殺秦檜第三百一十五章 天下第二猛將!第六百六十一章 宋武帝,卻月陣!第二百三十一章 吾心即是宇宙,心學大師出手!第三百二十八章 蘭陵王高長恭第五百六十三章 晏子使楚第四百七十四章 馬超破城第五百五十七章 天可汗,李世民!第五百三十章 銀槍效節軍譁變第五百三十四章 張飛的蹤跡(4000字)第一百三十章 匈奴漢國覆滅第四百五十六章 梨花槍法的奧秘第四百零三章 第三代北府軍!第二百一十五章 不世出的天才,周亞夫第四百九十四章 蠻王孟獲第五百九十一章 給秦王政送女裝第二百九十一章 八風營與玄甲軍第三百零一章 蜀漢內鬥第四百章 北齊敗亡第五百八十一章 宋國與魯國名將第二百三十三章 第二次科舉(求訂閱)第二百八十七章 張須陀的絕望第二百九十五章 墨家與名家第六百零九章 平定涼州!第一百一十九章 女真兇猛第五百六十二章 俘虜秦良玉第二十二章 乞活第一百四十一章 江左名士第一百二十八章 長安聚會,唐玄宗第一百六十八章 白袍兵變第二百六十七章 王陽明,逆轉陰陽!第六百七十九章 五虎將大戰李存孝!第五十一章 陳宮,火牛計第四百二十章 孫吳韓白,衛霍李嶽第七百一十一章 決戰玉門關!(4000字)第一百零二章 女真武將的天賦【求訂閱】第三百六十六章 周世宗柴榮(下)第六百三十三章 關羽的征程第一百九十二章 乞活軍,冉良!第五百二十五章 決戰後樑!第三百七十四章 討伐高歡第五百三十七章 難知如陰,動如雷震!(5000字)第七十一章 莫欺少年窮第一百七十四章 火燒藤甲兵第五百一十三章 遊擊大師彭越第七百二十四章 劉秀氣運的終結第一百五十二章 闖王李自成第二百七十章 大明於少保第六百二十五章 荊軻刺秦(4000字)第一百六十七章 收編唐軍第六百四十八章 孫堅投奔!第九章 射人先射馬第七百零三章 迎娶三女第一百六十八章 白袍兵變第八十三章 黑甲秦軍第三十章 李時珍後人第四百三十三章 縱橫家張儀第十四章 南宋叛臣第六百零八章 遊俠季布!第二百三十九章 不戰而屈人之兵第三百零五章 父慈女孝第一百四十三章 史思明的兇殘第二百零一章 郭淮一桃殺三士第一百六十三章 西域,安西都護府第六百零三章 我乃大漢霍去病!第四百三十七章 將門之後第六百五十章 宋武帝劉裕!第六百三十四章 關羽與班超第七十九章 北宋種家軍第三百一十章 在下羅貫中第七百二十章 朱棣VS皇太極第十七章 二級村莊第五百零三章 蒙家軍第二百一十三章 王禎農書第三百九十四章 北宋禁軍第六百二十一章 大風起兮雲飛揚!第一百六十七章 收編唐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