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72章.民心所向.

……

……

說到這裡,宋啓禮面現感慨,悠悠道:“我與兄長皆是周首輔的學生,而周首輔教給我們最重要的一個道理,就是這個世界由立場決定一切!當你選擇了自己的立場,就相當於已經選好了自己的未來道路!你的盟友是誰、你的敵人又是誰,你的想法是怎樣,在決定立場的那一刻起就已經註定了!

所以,人生於世,最緊要之事就是選擇立場,尤其是面對大是大非之際,你的立場決定着你的未來命運!如果站錯了立場,那就是思緒混亂、盟友贏弱、敵方勢大,可謂是九死一生,若是站對了立場,那就是頭腦清晰、盟友強力、敵方孱弱,自然是有勝無敗!”

隨後,宋啓禮帶着最後一絲期望,向宋嵩公問道:“宋家主,農務改革新政的廢續之事,自然是至關緊要,也關係着大是大非,那麼在你看來,我們‘周黨’應該站在何方立場才能穩勝不敗?你又應該站在何方立場才能自保無憂?還有那位趙閣臣……他所選擇的立場,又是哪個?”

宋嵩公認爲這是一個送分題,當即答道:“興州宋家乃是縉紳之家,當然是要選擇縉紳的立場,‘周黨’也唯有選擇支持縉紳的立場纔可以穩勝不敗,至於那位趙閣臣……我也仔細研究過農務改革新政,感覺他應該是站在平民百姓的立場?但據說趙俊臣是一位貪官,不應該在乎民心啊!”

聽到宋嵩公的這般回答,宋啓禮終於是對宋嵩公徹底失望了,只覺得這個人的能力與見識皆是不足爲道,絕對不能重用!

宋啓禮緩緩搖頭,道:“錯了!在大是大非的問題面前,‘周黨’唯有站在民心所向的立場之上,纔可以穩勝不敗,宋家主你當然也是如此!重點是……究竟什麼纔算是民心所向?是那些平民百姓的想法與死活嗎?並不是!平民百姓固然是在數量上佔據大多數,但他們沒有影響力,沒有實力,無法引起關注,輿情走向完全受到縉紳們的掌控,百姓們只能盲目跟風,所以唯有縉紳纔算是民!也唯有縉紳的想法纔算是民心!”

表態之際,宋啓禮的語氣非常篤定。

在中華歷史之中,李自成揭竿而反、推翻明朝的事蹟,無疑是應該記上濃墨重彩的一筆,再怎樣強調這件事情的重要性也不過分!

若是拋開李自成推翻明朝的桉例,自古以來的屢次農民起義皆是以失敗告終,百姓們從來沒有真正的掀翻皇帝、改朝換代,王朝更迭總是豪族世家之間的遊戲,就是一家豪族取代了另一家豪族當皇帝罷了,普通百姓的反抗最多也只能算是導火線而已。

當然,朱元章也是平民百姓出身,最終還成爲了明太祖,但他的成功本質上是民族之爭,而非是階級之爭。

但這個歷史時空,李自成的起義被崇禎皇帝迅速撲滅了,完全沒有掀起任何水花,史書之中就再也無法尋到百姓們造反成功的任何記載。

如此一來,在宋啓禮這種自詡是飽讀詩書、洞悉世間真相的豪族子弟心中,自然是無比輕視平民百姓的作用。

頓了頓後,宋啓禮緊緊盯着宋嵩公,表情嚴肅的勸戒道:“所以要切記,雖然你是縉紳一員,但不論你平日裡究竟是如何與百姓相處,欺壓也好、善待也罷,都一定不能把自己視爲是平民百姓的敵人,而是要自詡爲百姓們的領導者與引導者,因爲他們依附於你,思想也受你操控,所以你就是他們的代言之人!”

宋嵩公終於是後知後覺,明白了自己錯在何處,連忙糾正道:“對!對!我們縉紳纔是代表着平民百姓的立場,絕對不是趙俊臣!我們就是平民百姓!我們就是民意!趙俊臣只是想要爲百姓們謀一條活路罷了,也配代表民心所向?!”

宋啓禮輕嘆一聲,繼續道:“至於趙俊臣的立場,至少在農務改革這件事情上,他並沒有多少私心,如你所言一般,他確實是想要爲平民百姓謀一條活路,但平民百姓毫無影響力,也無法爲他提供支持,所以就不能算是代表民心所向,只能說……他是站在大局與公利的立場之上思考問題的!”

話到此處,宋啓禮似笑非笑、面帶譏諷,道:“但……這世間之事,有時候就是這般諷刺,民心所向與大局公義皆是好詞,但很多時候卻是截然相反的兩件事情!若是兩者爭鋒相對,我還是認爲站在民心所向的立場纔是穩勝不敗的一方!”

就在宋嵩公連連點頭讚歎這般高論之際,宋啓禮的表情則是前所未有的嚴肅,再次問道:“宋家主,你覺得我爲何要刻意耗費時間精力,與你長篇大論的講訴這些道理?”

宋嵩公微微一愣,依然是茫然搖頭。

宋啓禮皺着眉頭耐心解釋道:“我剛纔說過了,立場決定一切,而咱們所選擇的立場乃是穩勝不敗,所以我希望你可以繼續堅定自己的立場,絕對不能動搖!我這段時間屢次誇讚李家家主李慈的心機手段,也並不是虛情假意,這個人非常清楚自身立場,也非常善於利用自身立場爲自己謀取好處,你不要光顧着妒恨他,也要學一學人家的長處。

若是我所料不差,趙俊臣接下來一定會選擇殺雞儆猴的手段對付興州縉紳,而李家就是首當其衝!當趙俊臣對李家趕盡殺絕之後,也一定會拿出李家財產,交由興州境內的其餘縉紳勢力進行瓜分,趁機向天下縉紳表達善意,以示自己並不想與縉紳階層爲敵!

而我擔心你對李慈心存妒恨,又貪圖李家的豐厚家產,到時候會中了趙俊臣的離間之計,如果讓趙俊臣的奸計順利得逞,我們苦心佈置的計劃效果也會大打折扣,所以才刻意向你講訴這些事情與道理,明白了嗎?”

宋嵩公終於明白了宋啓禮的深意,一時間愈發是欽佩宋啓禮的深謀遠慮,再次連連點頭道:“您說了這麼多,我也不是榆木疙瘩,哪裡還有不明白的道理!您放心,既然咱們的立場是穩勝不敗,我就一定不會貪圖小利、動搖立場。”

見宋嵩公終於開竅,宋啓禮也終於是稍稍安心。

在宋啓禮眼裡,宋嵩公實在是太蠢了,就是一個榆木疙瘩,明明是一點就透的道理,竟然還讓自己耗費了這般多的口舌才終於有所領悟。

出於這般恨鐵不成鋼的想法,宋啓禮在端茶輕飲之後,緩聲提醒道:“兄長他這幾年利用吏部的職務之便,送給了你們興州宋家好幾個貢生名額,我也見過了那幾位貢生,其中有兩個好苗子,也算是有些見識,分別是祖輝與祖耀,雖然他們並不是宋家主的嫡子,但希望宋家主平日裡更多重用他們做事,也更多重視他們的意見……羣策羣力嘛!當他們在興州宋家執掌實權之後,咱們兩家的關係也就可以更進一步了!”

這一次,宋嵩公倒是立刻聽懂了宋啓禮的言下之意,知道宋啓禮看不上自己的才智,不由是極爲尷尬。

再加上宋啓禮隨後就不再講話,只是自顧自的一味飲茶,宋嵩公就愈發是覺得尷尬,很快就起身告辭了。

*

看着宋嵩公的離去背影,宋啓禮輕哼一聲,然後繼續淺飲香茗。

先是啃食了一個大豬蹄子,然後又與宋嵩公長篇大論浪費了不少口水,宋啓禮這個時候自然是急需茶水解渴解膩。

就這樣,又過了一炷香時間之後,宋啓禮終於是盡了茶興,就起身領着長隨成虎離開了雅間,準備返回自己的住所休息。

然而,當宋啓禮離開雅間之後正準備下樓之際,卻突然發現隔壁雅間開着房門,雅間之內也坐着一人,就像是自己剛纔一般正在埋頭啃着一隻豬蹄,可謂是津津有味。

看到這般情況,宋啓禮當即是心中大驚!

在興州境內的各方勢力結束了宴席之後,宋啓禮就包場了青山閣的整個二樓,按理說隔壁雅間不應該出現任何客人才對!

宋啓禮一向是信奉“事以密成”的原則,再加上他此次坐鎮興州所行之事乃是涉及機密,剛纔召見宋嵩公也是爲了密談,所以身邊就只帶着一名長隨成虎,完全不清楚隔壁雅間究竟是何時出現了另一位食客,更不清楚這位食客剛纔有沒有聽到自己與宋嵩公之間的談話內容。

爲了以防萬一,宋啓禮當即是扭頭看向成虎示意,讓成虎去詢問這位食客的身份來歷。

但不等成虎邁步進入雅間,這位食客已經主動擡頭,向宋啓禮發出了邀請:“宋先生,許久未見,甚是想念,何不趁機一敘?”

也像是宋啓禮剛纔一般,這位食客在啃食豬蹄之際沾了滿臉的油漬,但宋啓禮依然是一眼就看出了此人的身份。

赫然是剛剛纔進入興州府城不久的趙俊臣!

趙俊臣爲何會現身於此?

是巧合?還是故意等着自己?

如果是故意等着自己,那趙俊臣又爲何會提前知曉自己身在興州的事情?甚至還可以準確知曉自己的行跡位置?

最重要的是,趙俊臣究竟有沒有聽到自己剛纔與宋嵩公的那場談話?

思及此處,宋啓禮的思緒再也無法保持平靜,但還是勉強擠出一絲笑意,道:“沒想到趙閣臣在這裡,好巧!多年未見,確實想念,當然要趁機一敘!”

說完,宋啓禮就邁步進入了房間,略顯侷促的坐在了趙俊臣的身旁。

而趙俊臣則是依然埋頭啃着豬蹄,也依然是津津有味,完全不顧儀態。

宋啓禮突然覺得,這般情景很有即視感,只不過自顧自啃食豬蹄之人從自己變成了趙俊臣,而忐忑等待前者表態之人則是從宋嵩公變成了自己。

宋啓禮選擇刻意在宋嵩公面前啃食豬蹄,是爲了迅速拉近關係、平息宋嵩公的心中怨氣,而趙俊臣選擇刻意在宋啓禮面前啃食豬蹄,卻明顯是存着示威之意。

與此同時,宋啓禮也在心中暗暗寬慰自己,認爲趙俊臣也許並沒有聽到自己剛纔的講話內容。

畢竟,宋啓禮剛纔講話之際雖然沒有刻意壓低聲音,但也沒有刻意擡高聲音,趙俊臣身在隔壁雅間最多也就是聽到了隻言片語罷了,絕不可能聽清全部內容,也絕無可能僅憑隻言片語就推測出“周黨”的全盤計劃。

就在宋啓禮自我寬慰之際,趙俊臣也是三下五除二的啃完了豬蹄。

幾乎是與此同時,許慶彥像是不久前的成虎一般,爲趙俊臣端來了清水、胰子、與手巾,趙俊臣同樣是慢條斯理的擦洗乾淨了面龐與手上的油漬。

再然後,趙俊臣終於是開口講話了。

而趙俊臣的話語內容,當即就讓宋啓禮心中一涼、如墜冰窟。

“像是宋先生一樣,本閣也是無肉不歡的性子,只是不似宋先生一般善於品味,但品嚐了這家酒樓的黃豆燉豬腳之後,卻必須要承認宋先生的評價,哪怕是在京城之中,這一道菜也算是罕見美味了!”

很顯然,趙俊臣全程旁聽了宋啓禮與宋嵩公之間的密談內容!簡直是一字不落!

發現這一點之後,宋啓禮愈發是心中震驚與慌亂。

自己這個時候究竟應該如何反應?

總不能出言抨擊趙俊臣的偷聽之舉不是君子所爲吧?

*

原來,趙俊臣根據吳三桂所提供的情報,早就知曉了宋啓禮親自坐鎮興州主持局勢的事情。

待趙俊臣直言拒絕了呂文升的接風宴之後,卻發現興州境內的官員與縉紳們依然選擇前往青山閣聚宴議事,就派人秘密監視、觀察動靜。

興州境內的官員與縉紳們乃是一邊吃宴一邊談事,自然是耗費時間更多,等到趙俊臣與幕僚們商議好了具體對策之後,這場酒宴依然是遠遠沒有結束。

趙俊臣收到消息之後,推測宋啓禮一定也有赴宴現身,所以就親自前來了青山閣,原本是想等到酒宴結束之後派人攔下宋啓禮、趁機與宋啓禮相見,然後再根據見面之際的具體情況,以決定自己究竟是應該與他談判交涉,還是應該向他示威警告。

誰曾想,待這場酒宴結束之後,趙俊臣卻發現宋啓禮很快就悄然返回了青山閣、還包場了青山閣的整個二樓,又派出了身邊長隨,似乎還有另一場秘密會晤即將發生。

於是,趁着成虎離開青山閣召見宋家家主宋嵩公之際,趙俊臣就讓人與青山閣秘密交涉,半是利誘半是威脅的借用了宋啓禮隔壁的雅間。

這個時代的酒樓上層,不同包間之間皆是木質隔板,原本就無法隔絕聲音,再加上酒樓之內還有杯盞等物可以作爲聽筒使用,所以趙俊臣就不顧形象的蹲在牆角、貼着耳朵,全程偷聽了宋啓禮與宋嵩公之間的談話。

再然後,也就有了如今的這場碰面。

*

注意到宋啓禮正在全力掩飾內心驚慌之意,趙俊臣依然是態度溫和,笑道:“既然你我二人皆是喜好美食,往後就應該多多接觸交流纔對!若是宋先生還知曉更多美食,也可以盡數推薦於本閣,本閣極是信任宋先生的品味與見識!嘿!宋先生乃是當世大才,別說是美食這種小道了,對於‘民心所向’這四個字的理解,也同樣是讓本閣自愧不如啊!”

看着趙俊臣悠然自得、好似是可以隨意拿捏自己的姿態,宋啓禮反而是激起了心中傲氣,也迅速平息了心中的慌亂情緒。

“周黨”與“趙黨”之間,圍繞農務改革新政所展開的這場傾軋,明眼人皆是看得明白,雙方已是敵我分明,不必是遮遮掩掩!

★ttkan★co

“周黨”針對趙俊臣的佈局計劃,也是一如既往的陽謀手段,只要趙俊臣還想要維護農務改革新政,就一定會與天下縉紳爲敵,只要趙俊臣還會與天下縉紳爲敵,“周黨”的計劃佈局就一定會實現,而且以趙俊臣的眼光見識,也一定可以看明白這一點,同樣是沒必要刻意掩飾!

這樣一想,宋啓禮欣慰發現,自己與宋嵩公的談話內容就算是被趙俊臣盡數偷聽去了也無所謂,都是大家心知肚明的事情,也就是捅破了最後那一層窗戶紙罷了。

思及此處,宋啓禮的心情也就愈發平靜了,當即是毫不退讓的微笑答道:“說是大才不敢當,但若是閣臣喜好美食一道,鄙人也願意爲閣臣推薦幾道佳餚……至於別的事情,當然也可以相互交流心得,鄙人榮幸之至!”

看到宋啓禮迅速恢復了冷靜與自矜,趙俊臣不由是面現激賞,但下一刻已是表情嚴肅,緩緩道:“好!既然如此,本閣想與‘周黨’做個交易,這一局你們接下來就不要下場插手了,本閣無論如何也要守住農務改革新政,但也不願意與天下縉紳爲敵,希望你們可以盡力配合。”

“哦?若是交易的話,閣臣的要求實在是太高了,但您是否擁有足夠的價碼,可以說服我們半途而廢?”

宋啓禮並不介意與趙俊臣交涉與交易,至少可以趁機試探趙俊臣的底線。

更何況,這世上一切東西皆是標着價碼,只要趙俊臣的開價足夠高,任何事情都可以談。

“周尚景的性命,夠嗎?”

趙俊臣再次拋出了一顆驚雷。

……

……

第1012章.死後也是工具人.第五百七十九章.熱鬧的朝議(二).第1394章.敵我分析.第1020章.與此同時.第1126章.秘密生意.第1343章.下定決心.第1112章.狗咬狗(六).第1249章.各方決斷(二).第四百八十二章.劫數(二).第一百八十四章 .黨爭(七)二更第1003章.政治交易(二).第1233章.必須是,也只能是(六).第四百九十三章.風波(四).第五百零一章.沈常茂的妥協.第1187章.風雲際會(四).第六百七十七章.前狼後虎.第1340章.退兵停戰.第七百二十章.事態詭譎.第二百零二章.七皇子朱和堅的算盤.第二百六十四章 .再一次第1030章.火藥桶與掌控.第1296章.在握(五).第1128章.會館談話.第1280章.手腕(七).第七百七十二章.各方的反應(二).第1217章.變數.第六百六十四章.傳喚.第六百九十三章.計劃進行中(三).第四百七十六章.爭鋒(上).第1296章.在握(五).第一百七十四章.趙家來人(下)第1021章.許慶彥的災難.第七百四十三章.章晟德的表態.第九百四十五章.你剛纔說誰?.第七百零一章.李如安的崛起.第1041章.德慶壽辰(四).第1218章.審問.第一百二十五章 .風起雲涌.第八百五十三章.戲與餌(二).第七百一十六章.態度.第九百二十二章.解散戰兵新軍(二).第八百三十四章. 真作假時假亦真.第六百九十八章.計劃進行中(八).第二百二十八章.這是一門學問(下).第二十章造勢與作秀中第1394章.敵我分析.第二百七十三章.風驟起!.第1279章.手腕(六).第九百零二章.捷報傳天下(一).第十一章蝗蟲與貪官中第九百三十四章.遇襲(一).第1401章.幾處變數.第1430章.態度反轉.第1239章.必須是,也只是能是(十二).第1009章.重返廟堂(三).第十五章.秋闈弊案(下).第二百一十一章.不同的底線(上).第十八章.賺錢大計(下)一更第二百三十五章 .對質.第一百二十四章 .會試之前.第六百八十四章.消息.第1421章.兩把刀子.第1267章.遼東劇變(十七).第一百章.反派角色(上).【第一更】第六百六十五章.敵友.第五百八十八章.黃有容(中).第九百九十二章.問與答(一).第一百八十四章 .黨爭(七)二更第八百零六章.狼煙起(四).第九百零九章.京師大震(二).第1256章.遼東劇變(六).說一下近況。第四百一十三章 .逆轉(中).第1262章.遼東劇變(十二).第九百二十三章.真相(三).第六百二十一章.“公正”(上).第1312章.以退爲進.第一百二十三章 .冰火兩重天(下).第九百二十章.密信.第一百二十三章 .冰火兩重天(下).第三百三十二章 .京城此時(上)第八十一章.國泰民安(上).第八百九十一章.請君入甕.第十九章造勢與作秀上第1198.明與暗.第九百三十三章.李賀的崛起.第一百五十二章.攻訐(中).第1448章.大亂鬥(八).第三百零八章.人才?.第1050章.各方的表演(完).第六百七十九章.牢房之中.第六百七十八章.我要見趙大人!.第一百九十章 .黨爭(十三)二更.第九百零六章.捷報傳天下(五).第七百六十四章.遠在京城的變故(一).第1119章.提議.第2000章.進與退.第九百三十五章.計劃的真相.第1438章.皆爲正義(七).第五百九十六章.預兆(上).
第1012章.死後也是工具人.第五百七十九章.熱鬧的朝議(二).第1394章.敵我分析.第1020章.與此同時.第1126章.秘密生意.第1343章.下定決心.第1112章.狗咬狗(六).第1249章.各方決斷(二).第四百八十二章.劫數(二).第一百八十四章 .黨爭(七)二更第1003章.政治交易(二).第1233章.必須是,也只能是(六).第四百九十三章.風波(四).第五百零一章.沈常茂的妥協.第1187章.風雲際會(四).第六百七十七章.前狼後虎.第1340章.退兵停戰.第七百二十章.事態詭譎.第二百零二章.七皇子朱和堅的算盤.第二百六十四章 .再一次第1030章.火藥桶與掌控.第1296章.在握(五).第1128章.會館談話.第1280章.手腕(七).第七百七十二章.各方的反應(二).第1217章.變數.第六百六十四章.傳喚.第六百九十三章.計劃進行中(三).第四百七十六章.爭鋒(上).第1296章.在握(五).第一百七十四章.趙家來人(下)第1021章.許慶彥的災難.第七百四十三章.章晟德的表態.第九百四十五章.你剛纔說誰?.第七百零一章.李如安的崛起.第1041章.德慶壽辰(四).第1218章.審問.第一百二十五章 .風起雲涌.第八百五十三章.戲與餌(二).第七百一十六章.態度.第九百二十二章.解散戰兵新軍(二).第八百三十四章. 真作假時假亦真.第六百九十八章.計劃進行中(八).第二百二十八章.這是一門學問(下).第二十章造勢與作秀中第1394章.敵我分析.第二百七十三章.風驟起!.第1279章.手腕(六).第九百零二章.捷報傳天下(一).第十一章蝗蟲與貪官中第九百三十四章.遇襲(一).第1401章.幾處變數.第1430章.態度反轉.第1239章.必須是,也只是能是(十二).第1009章.重返廟堂(三).第十五章.秋闈弊案(下).第二百一十一章.不同的底線(上).第十八章.賺錢大計(下)一更第二百三十五章 .對質.第一百二十四章 .會試之前.第六百八十四章.消息.第1421章.兩把刀子.第1267章.遼東劇變(十七).第一百章.反派角色(上).【第一更】第六百六十五章.敵友.第五百八十八章.黃有容(中).第九百九十二章.問與答(一).第一百八十四章 .黨爭(七)二更第八百零六章.狼煙起(四).第九百零九章.京師大震(二).第1256章.遼東劇變(六).說一下近況。第四百一十三章 .逆轉(中).第1262章.遼東劇變(十二).第九百二十三章.真相(三).第六百二十一章.“公正”(上).第1312章.以退爲進.第一百二十三章 .冰火兩重天(下).第九百二十章.密信.第一百二十三章 .冰火兩重天(下).第三百三十二章 .京城此時(上)第八十一章.國泰民安(上).第八百九十一章.請君入甕.第十九章造勢與作秀上第1198.明與暗.第九百三十三章.李賀的崛起.第一百五十二章.攻訐(中).第1448章.大亂鬥(八).第三百零八章.人才?.第1050章.各方的表演(完).第六百七十九章.牢房之中.第六百七十八章.我要見趙大人!.第一百九十章 .黨爭(十三)二更.第九百零六章.捷報傳天下(五).第七百六十四章.遠在京城的變故(一).第1119章.提議.第2000章.進與退.第九百三十五章.計劃的真相.第1438章.皆爲正義(七).第五百九十六章.預兆(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