誠然靠一位女子做大樹來遮蔽蔭涼這種話說出來有些傷自尊,就像立志要成爲江湖大佬的熱血少年初入江湖還沒來得及成爲大哥的心腹,反而先穿上了大嫂給織的小棉襖,好在餘唯不是什麼江湖大嫂,她是一個年紀不比徐自安大多少的美麗姑娘,只不過這個姑娘的肩頭承載着滿院愧葉。
徐自安默默站在湖畔柳條下,柳條輕輕拍打着他的臉畔,將前面那個愈走愈遠的身影描繪的有些模糊,看着那個明明被清麗陽光包裹卻彷彿還在黑夜中獨行的身影,徐自安突然感覺有些孤單。
白航的麻煩他插不上手,朱小雨化身瘋狗的偉大狂咬事業又無需他插手,何安下需要在客棧櫃檯前迎接那人來人往,他好像也只能在人來人往中獨自前行。
和餘唯一樣。
“餘唯,餘唯。”
徐自安輕輕呢喃了這個名字幾句,不知爲何笑着搖了搖頭,似乎想要搖去對方肩上的孤單,微微擡眉,少年看了眼前方被雨水打過的屋檐,將小黃傘垂在身畔,沿着湖畔柳條向迴路走去,路過一處開着粉嫩梨花的果園,少年停下腳步,看着那院低矮籬笆遮不住的朵朵梨花,很自然想起了某位同梨花一樣可愛而美麗的女孩。
“也不知何時才能再見對方?”
徐自安輕輕嘆息一聲,隨即想到對方的身份,還有身份後可能會帶來的未知,嘆息漸漸變成悵然。
“還是不見………爲好啊。”
……………
巷口丁香般的姑娘離開後,夏雨也隨着對方離開,接下來數日裡徐自安在夜燈下讀古書在星光旁望舊書在客棧裡勤補棋術,然後毫無意外的還是與天地真元互不相見,十八處識竅也很神奇的還是一處未開,不知道是不是天公厭惡他心中冥石的氣息,所以遲遲不肯掀起遮住這些世間最美好事物的那半面琵芭,又或者說當初墨守爲他散去的識海迷霧,只是少年臆想出來的一個美麗幻覺?
他應該修行了,就是天賦所困也要被金石打開,勤奮如此多年始終尋不到路徑,這不正常。
徐自安也知這不正常,可他真的無能爲力。
時間伴隨朝陽明月緩緩流逝,棋評測開啓了,沒錯,總算,終於,好不容易的開啓了。
考覈場地還在天南殿,就是試前大宴舉行的地方,這座一直做爲大離國宴盛典的大殿在被京都民衆用目光期盼了無數回後,今日總算是真正向世人開啓了它的大門。
因爲經歷一次試前大宴的擁堵,徐自安這次很聰明的選擇起早,天剛矇矇亮,他便已經洗漱準備完畢,封刀被布條包裹的像是一根系在背上的扁擔,舊書他想了好久,還是決定放在客棧裡,只是藏的很深,比餘鎮藏銀兩的暗格還深,餘唯向他承諾過清夜司會爲他遮住一片樹蔭,但同冥石一樣,能晚些被人們發現,還是儘量晚一些比較好。
棋評測上一定會發現很多事,他的身份一定會在棋評測上暴露,徐自安不敢保證自己經過棋評測後還能留多少底牌,只能選擇把最危險的放在最後。
小黃傘當然垂在腰畔。
出了房間,下了樓梯,遇到同樣起的很早的何安下,何安下見到他後愣了愣,拿出手中算盤搖了幾下,下意識問道。
“您這是準備退房?”
“我要去考試。”
“我還以爲您是要退房呢。”
徐自安低頭看了看自己這一身如同搬家的行頭,沉默片刻窘迫道。
“我覺得咱們還是邊走邊說吧。”
……………
君翁客棧每日都會爲客人們提供早點,可做早粥的大廚不會起這麼早,倆位少年一邊啃着不知那家攤位前的大白包子,一邊穿過命有各種好聽名稱的官道深巷小衚衕,達到天南大殿時,黎明竟還沒消。
站在某處亭臺前,徐自安揉了揉一晚沒睡好的眼睛,看着前方一列列密密麻麻的馬車和數不盡到底有多少數目的人頭,還有散落在各處青石道間的零食與蔬瓜果皮,回頭與同樣詫異的何安下相顧一笑,心中暗暗感慨道。
“起這麼早竟然還是晚了,果然任何時代任何場合裡,看熱鬧的吃瓜羣衆永遠都是熱情最大的人。”
或者說不是熱情,而是好奇。
國師大人某日垂釣之餘心血來潮,以棋評測爲題給天下試子開了一個不着調的玩笑,他敢開世人的玩笑,世人卻不敢跟他也開玩笑,不過倒是滿足了京都城內那些民衆八卦的慾望,數日來,圍繞在街頭巷尾小茶樓裡的閒人們硬是靠着天馬行空的想象力,將一個棋評測推敲出了不知道多少個版本,或瘋狂或奇妙或大膽或嚴肅或同樣不着調………
今日,就是驗證世人想象力是否能猜對的重要日子,同樣,也是國師大人告訴世人,你們的想象力永遠跟不上本國師翅膀的精彩時分。
當然,肯定會有些人猜對一些。
比如說何安下。
徐自安很想趁這個時刻趕緊再請教一下何安下關於四劫殘局裡生死劫與連環劫的關係,可想了想即便自己知道這些棋盤上的學問,沒有識念真元作爲行棋支撐也沒有什麼用,於是只好放棄,如果何安下推算的正確,這屆棋評測裡關於識唸的渾厚以及細膩將是最重要的一環,自己根本不知道識唸到底是個什麼稀奇事物,問的再多似乎也無任何意義。
難道真如餘唯所說那般,棄權?
徐自安擡頭看着遠方越來越溫度的一輪盛陽,有些失落的想到。
那天餘唯穿雨巷而來同他相談的事情不多,徐自安都記得很清楚,除了對小黃傘的喜歡和對徐自安無需擔心後顧之憂的交代,還有一句就是勸說他直接棄權…………
這或許是因爲餘唯很清楚徐自安身體狀況的一種冷靜分析,但換個思路想又何嘗不是一種無奈下的選擇,餘唯一定知道棋評測更多內幕,她給的介意肯定最爲理性,冒着先帝條規與被朝廷貴人們猜疑的危險也要插手躍溪試,清夜司絕對不想成爲一個笑話,在這種情況下餘唯還勸徐自安棄權,只能代表即便是清夜司………也不怎麼看好少年在棋評測上的表現。
也可能是清夜司早已經安排好另外一種讓徐自安進入南溪書院的方法,所以並不擔心他在棋評測上究竟會不會有成績。
只是,這難免會成爲一個笑話,畢竟第一次亮相就直接被棄權,難保不會被世人嘲笑。
好不容易捱到了京都城,一出場先成爲滿城笑話,這種感覺很不美麗。
如何將笑話變爲神話,這是個很值得深究的命題。
徐自安覺得沈離是個神話,同神話一起同檐這麼多年的自己,便是成不了什麼神話,也不至於淪落到笑話的份上,那樣,沈離會覺得很丟人。
他也會覺得很尷尬。
積存了一夜水露的青石板很快被各種步履鞋靴踩出泥濘,徐自安與何安下從人羣中艱難擠出一條血路,在一張長桌前向負責棋評測秩序的禮部官員遞交了赴試文貼,清夜司那個深似血跡的印章讓負責審覈的官員好一陣蹙眉,直到後面排隊試子紛紛不滿才厭惡着擺手讓他進入。
徐自安注意到自己進入後,那位官員喚來一位同僚代頂職崗,自己則匆匆忙忙向天南殿深處走入,臉上神情嚴肅隱晦,似乎有許多警惕疑惑隱在其中。
他知道對方如此慌張警惕是因爲自己文貼上的印章,試前大宴時,負責值守的將士看見他那張文貼也是同樣表情,不過當時大宴主要注意力放在寧青魚身上,那位軍將又恰巧是徐澤大統領的下屬,大青山中,許庶大統領嚴禁任何中路軍將士與清夜司刻意刁難,那位軍將事後也只是將此事報給了軍部,並沒有外泄。
所以直到此時,朝中的人也只知曉清夜司有逾規之舉,卻不清楚到底將手段放在了那裡,又放在了那位少年身上。
徐自安沒去想這些風雨欲來的事情,也沒有思考應該做些什麼未雨綢繆的準備,這些會牽扯朝政內綱的事不是他如今能解決,餘唯已經告訴他清夜司會被他足夠的庇護,他就相信對方,只要做好眼下的事就行。
眼下事是什麼事兒?
棋評測………
很讓人頭疼的眼下事啊。
黎明前的黑夜已經散去,朝陽掙脫朝霞升起,光芒萬丈,徐自安站在巍峨華麗的大殿前,看着眼前映着晨曦輝光的明亮玉階,玉階旁柱臺精美無比,心神突然感覺一陣恍惚。
接下來,他要踏上這道長如登天的玉階,走進棋評測大殿,然後………一頭闖進前方未知的風雨中,尋找出沈離當年留下的真相!
這條路註定荊棘密佈,註定舉步爲艱,註定與風雨同路,他可以選擇退出,如沈離這些年所做的事一樣尋覓到一處安靜村落裡安穩度過,然世上總有些事要尋,比如真相,也也總有事要做,比如是非。
他相信沈離。
這就足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