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91章 海關風波(上)

一直以來胤祚就是個強勢人物,儘管他行事算得上低調,既不跟朝臣們私下往來,門下奴才也不算多,可仔細一分析就會發現無論軍功還是政績,胤祚在衆阿哥里壓根兒就沒有敵手,再加上龐大的資產,以及名下的衆多產業,阿哥們根本就無法跟胤祚相抗衡,若是往日倒也沒什麼,至少在康熙老爺子的眼中,胤祚還是很聽話的,沒什麼攬權的嗜好,可現如今老爺子是要挑繼承人,問題就出來了:

不錯,胤祚確實是文武雙全,能力出衆,運氣更是好得有些離譜,對於繼承大位的候選人來說是個不錯的選擇,但是康熙畢竟不是昏君,他對於繼承人的挑選是極其慎重的,所要考慮的東西極多,遠不是光有政績、軍功就足夠的;再者其他阿哥也不是庸才,只是沒機會出頭罷了,康熙老爺子也想看看諸子中最出色的那幾個能有何表現,如此一來對胤祚的打壓就再所難免了。

這一點不但胤祚看出來了,其他幾個阿哥也不是傻子,自然能明白其中的關竅,能借着這個由頭狠狠地給胤祚一擊,又何樂而不爲呢?當然,要想直接攻擊胤祚是不可能的事兒,別說康熙老爺子那兒通不過,就算是老爺子有這個意思,要想在一向低調爲人的胤祚身上找出問題來都不是件容易的事情。正面攻擊行不通,迂迴就是必然的選擇——胤祚的門下奴才不好碰,可那些跟胤祚關係密切,而又把握着實權的大臣就成了大傢伙攻擊的靶子。

施世倫,領工部侍郎銜署理海關總署,位置顯赫不說,這職位的油水也是足的很,眼紅的朝臣可是多了去了,想取而代之的人不在少數。海關總署自打成立以來地位就有些詭異——按理來說海關總署即便不歸入戶部也該是獨立的一個部門,可當初海關總署是胤祚以工部主管阿哥的名義搞出來的,施世倫掛的可是工部侍郎的銜兒,自然是歸到工部管轄,再說施世倫爲官清正廉潔,朝臣們即便是私下有腹誹也不敢跳出來折騰,四、五年來施世倫始終穩坐着海關總署署長的位置。

施世倫是個能員幹吏不假,爲官清正廉潔也是真,康熙老爺子親封的“江南第一清官”自然是名副其實的,於政績、爲官之道上着實是無可挑剔的,但問題是再清的清官也是人,是人就難免有錯處——施世倫懼內早已是官場笑柄,懼內不是罪,瞞着老婆偷娶一房小妾也不是罪,可沒有明媒正娶就整出一窩孩子就有問題了,當然這時節沒啥子重婚罪一說,可問題是禮教擺在那兒,說重了,這是始亂終棄,說輕了,這是私德不修,有違君子之道。

康熙四十一年正月初六,新任左都御史何龍令上本明發奏章,彈劾施世倫,罪名是私德有虧,閨椎不修,始亂而終棄,有違君子之道。一時間朝野議論紛紛,不少守舊大臣紛紛上表要求免去施世倫海關總署署長之職,康熙老爺子沒有任何的表態,只是要施世倫上表自辯。

老施同志的事兒胤祚早就瞭然於心,當初到施府見到施世倫清貧度日就起了疑心——以施世倫的官位,一年的俸祿加上養廉銀足足有六千餘兩銀子,斷不致於過得如此清苦,其後,胤祚讓“鴻鵠”查了一下,才發現老施同志其實是個妙人兒:家有悍婦,感情不和,沒膽子休妻,壓根兒就不願見老婆,連當官都不願帶老婆同行,可又不敢迎娶小妾入門,於江寧當知府時沒少跟那些江南才子往來,搞個詩會、逛逛花船也是常事,不巧與某清館兒對上了眼,將其贖了出來,安置在別院,孩子都生了幾個了,卻始終沒膽子迎娶其進門,於是乎,老施同志的工資除了大頭要寄回晉江給老婆,剩下的還得給小老婆捎去,老施同志又沒有外快收入,那日子可就過得有些緊了。

這事兒原本也沒什麼大不了的,頂多就是個風流罪過,若是平日,即便朝臣們知曉也不會有人冒着得罪胤祚的危險去捅破此事,再說胤祚也讓“鴻鵠”爲此事打了些掩護,旁人原也難於察覺出來,不過壞就壞在“鴻鵠”出了叛徒,劉明奇身爲信息歸檔的負責人,自然是知道此事的,連帶着老八也知道了,趁着老爺子有心要削一削胤祚的權柄之機,自然是跟老四串通起來,打出了這張牌。

對於老四、老八的聯手,胤祚早就意料到了,也知道他們會發動門人對此事加以攻擊,其目的並不在於擊倒施世倫,而是要爭奪海關總署署長這個位置,從而給胤祚一個沉重的打擊。該如何應對,胤祚心中也早有了盤算——施世倫是肯定要保的,就算保不住他海關總署署長的位置,也不能讓施世倫沒了下場,這不但關係到海關的歸屬問題,還關係到胤祚自個兒的海運大計。

對策有三:以不孝有三無後爲大爲施世倫辯解,以其妻無所出而又有違婦道爲由,提請聖上賜婚,索性成全了施世倫,此其一也。以退爲進,辯解照舊,但讓施世倫挪個位置,免去被攻擊的命運,以他人出任海關總署署長一職,此其二也。壯士斷腕,保住施世倫,捨去海關總署之職位,坐看老三、老四、老八爲此職位去鬥個你死我活,趁機灑灑沙子,挑撥一下,此其三也。

上策固然是最佳結果,可惜很難——明擺着老爺子要削一削工部的職權,斷不會讓海關繼續留在工部名下;下策太被動,儘管能挑動兄弟們跟惡狗似地去打個你死我活,可到了末了無論最後誰勝了——把握了海關大權,對胤祚來說都不是件好事,海外貿易必然大受影響;唯一可取的只能是中策,讓海關獨立,推薦親胤祚的廉潔大臣出任海關總署署長一職位,這人選胤祚心中也有了底——直隸巡撫于成龍或是工部侍郎範時捷。此二人都是名滿熙朝的清官,資歷也夠,出任海關總署署長一職位誰也沒得話說,再者此二人都沒有介入到阿哥們的鬥爭中去,既不是哪個阿哥的門下,也沒有明顯的偏向性,老爺子那兒也看得過去。不過無論何策都需要施世倫的配合,這不,正月初七一大早,胤祚就大張旗鼓、擺開親王架勢前呼後擁地上施世倫家拜訪去了——此舉的目的就是個信號,表明胤祚打算死保施世倫。

“王爺,下官慚愧,實無顏立足朝堂。”老施同志情緒低落得很,將胤祚迎進了廳堂,剛落座就滿面慚愧地說道。

“文賢此言繆矣,聖人云:不孝有三無後爲大,文賢此舉並無大錯,本王已然上本爲文賢辯白此事,奏請聖上爲文賢賜婚。文賢斷不可自棄。”胤祚微笑着說道。

“多謝王爺擡愛,只是……”施世倫搖了搖頭,沒有繼續說下去。

只是人言可畏?嘿,這個咱早就清楚了,嘿,沒什麼大不了的。施世倫雖然沒將話說完整,胤祚心中卻是明白的,笑了一下道:“文賢誤矣,此舉是衝着本王來的,文賢不過是代本王受過而已,現如今文賢可如此……,風波必然平息,文賢也可迎得佳人歸,如此可成?”

施世倫低着頭想了一陣,點了下頭道:“王爺厚愛,下官不勝感激,就依王爺所示,下官這就上本自辯。”

“如此就好,本王也就放心了,本王還有事待辦,這就先告辭了。”胤祚見事已辦妥,也不多留,起身告辭而去。施世倫默默地送胤祚出了大門,也不多話,只是深深地鞠了個躬,一切都在不言中。

要想保住施世倫,還有一人是胤祚必須去見的,那就是老三胤祉。值此老四、老八聯手之跡已然初露之時,若是不能將老三穩住,胤祚的日子可就難過了——老三是沒什麼大本事,可好歹是位親王,手下筆桿子衆多,又管着禮部,用來造勢卻是不錯的,當然胤祚並不指望能將老三拉入自己的陣營,可拿些東西跟老三作個交易卻是不難——老三靠着海外貿易很是發了一把,不過船不多,即便賺也只能是胤祚的一個零頭。看着胤祚大發橫財,老三早就眼紅了許久,多次想着擴大自家船隊的規模,可惜始終無法如願,那船都控制在胤祚的手中,明言暗示都好多回了,可惜都是石沉大海,胤祚不是當沒聽到就是裝糊塗,總之就是不給船,讓老三鬱悶又無可奈何。

拉上阿哥們搞海運固然是爲了實現樣板效應,帶動民間的海運熱情,但並不意味着胤祚就想讓阿哥們都大發起來,那些傢伙手中錢多了可不是什麼太好的事兒,這其中就得有個度的問題,胤祚就是用船廠來控制這個度,既要讓阿哥們賺到錢,又不能讓他們賺狠了,免得引火燒身,只是這回爲了海關之事,胤祚也只能拿出一些甜頭讓老三償嚐了,雖說有些不情願,可也沒法子不是?

三阿哥胤祉最近可謂是春風得意,一舉從貝勒躍升爲親王,又收回了禮部的差使,加之老四、老八都分別派人上門送禮,極盡阿諛之能事,收穫頗豐,加之海外貿易帶來了鉅額的利潤,那小日子可是過得舒心極了,正月這幾天詩會、文會可是折騰了好幾回,今兒個又是趁着雪後初晴,聚集了京中的才子開起了詩文大會,正揮墨瀟灑間,聽管家來報:毅親王來訪,眼珠子一轉,頓時大笑起來,手一揮道:“開中門,本王即刻出迎。”

“六弟,請喝茶,這可是皇阿瑪賞的貢茶,哥哥一直捨不得拿出來用,也就是六弟來了,哥哥這才咬牙拿出來的,來,嚐嚐。”胤祉早已明瞭胤祚的來意,心中得意着呢,也不問胤祚要說什麼,將胤祚迎入廳堂之後,就一味地說着閒話。

靠!這死老三也他媽的成了演技派了,跟咱玩起這一手來了,孃的,到時候有你哭的。胤祚心頭大恨,可也沒轍,要怪也只能怪自己的來意太明顯了,壓根兒就瞞不住人,沒奈何,也只有挨宰的份兒,與其浪費時間跟老三兜圈子,還不如直接了當來得好,反正這會兒捱上一刀,後頭早已安排妥當,連本帶利都能撈回來,也不怕老三能跳出自己的手掌心。胤祚心中計較一定,笑了一下道:“三哥的茶是好,只是小弟卻無心享用,唉,這事兒整的。”

“嗯?啥事?六弟這話三哥咋聽得糊塗,還有人敢跟咱兄弟過不去?”老三裝出一副驚訝的樣子道。

孃的,裝、裝、裝,小樣,裝去吧,嘿,有你哭的時候。胤祚在心裡頭暗罵了一聲,臉上卻裝出一副驚訝的樣子道:“三哥不知道?四哥正琢磨着將海關收入戶部呢,唉,四哥那個人一本正經,就看不得兄弟們賺錢,真要是這樣,這海運可就有些懸了。小弟倒沒什麼,大不了不幹了,咱還有十幾個廠子,手頭緊一些也就算了,不過……”

胤祚話沒說完,潛臺詞就是,咱有錢,沒了海運一樣能活,你老三要是沒了海運,那小日子可就不太瀟灑了。胤祉也是個精明人,哪會不知道胤祚話裡的挑撥之意,雖也有些擔心海運被停,可到了底兒還是拿着胤祚的命脈,卻也不着急,只是笑着道:“不致於吧,老四這人雖有些矯情,卻也不會做出如此惡事,六弟言過了,哈哈,言過了。”

靠,老三滿精明的嘛,嘿,你不上當,咱也只好拿出點甜頭來了。胤祚笑了一下道:“呵呵,三哥說的也有理,不過卻也難說得很,這戶部管着鹽、鐵、糧,若是再加上海關,嘖嘖。哦,對了,小弟廠子裡剛造好了十艘大海船,這一時之間人手還搭配不起,唉,眼看着閒置也是閒置,怪可惜的。”

胤祚已然把話都挑得很明瞭,胤祉自然也能明白其中的關鍵——老四的戶部若是將海關也吞了進去,那戶部的實力將龐大到一個令其他各部都爲之側目的地步,別說是胤祉的禮部,即便是胤祚的工部都無法跟戶部相抗衡,這種局面可是胤祉不想看到的,雖明知胤祚這話明擺着是挑唆之言,胤祉也只能認了,除非他不想爭大位,至於胤祚所提出的十條大海船的交易籌碼還在其次。

胤祉不經意地皺了下眉頭,笑着道:“六弟過慮了,老四不是那種人,再說皇阿瑪聖明,斷不會任小人作祟的,呵呵……”

嘿,還不上鉤,好樣的,孃的,咱就再給你加加碼。胤祚笑了一下道:“小弟可是聽說八弟今兒個一早到四哥府上做客去了,不知道聊些什麼,呵呵,有些意思。”

胤祉愣了一下,才反應過來胤祚這話說得是啥意思——老八跟老四要聯手了,你看着辦吧。胤祉原本笑意盎然的臉頓時僵了一下,沒有吭氣,想了想道:“兄弟們相互串個門也算不得什麼,六弟過慮了吧?”

“啊,是啊,是啊,小弟還真是有些煩心過頭了,嘿嘿,得,小弟這不也到三哥家作客來了嗎?哈哈……”胤祚這話裡頭可是有話的——他們聯手,咱們不也能聯手嗎?胤祉眼珠子轉了一下笑了起來,樂呵呵地道:“那是,哈哈,那是,啊,對了六弟剛纔說的海關之事……”

小樣,憋不住了吧,嘿,看咱忽悠一下你。胤祚心中一陣得意,可臉上卻是一臉子的擔憂狀,幽幽地道:“三哥,您是管禮部的,當知道禮之一事事關朝廷臉面不是?唉,老施這事是有些不對,可不孝有三無後爲大不是?小弟今兒個也上了奏本,爲老施好生辯解了一番,唉,老施在朝中怕是有些不好呆了,不過老施着實是員幹才,總不能就此埋沒了,小弟琢磨着就先外放一下也好,三哥以爲如何?”

胤祚決口不提繼位的人選之事,只說將施世倫外放,明擺着胤祚上門就只是爲了保住施世倫而來,至於海關之事並不打算讓胤祉插手。胤祉在心中反覆掂量了一陣,也知道憑自己的實力沒法插手到海關之事裡頭,至於保住施世倫,卻是簡單得很,不過就是發動一下手中的禮部官員外帶些無聊文人造造勢即可,也費不了太大的勁,算不得難事,心中計較一定,笑呵呵地道:“六弟所言極是,文賢可是好官,斷不能叫小人作踐了去,這事兒三哥幫定了。哦,對了哥哥正好想起頭前門下奴才來報,說是又招了不少水手,正等船用呢,六弟你看……”

小樣,就知道你貪,嘿,先給你,回頭咱一把全撈回來。胤祚笑着道:“成,哥哥儘管派人去提船便是,別的沒有,船,小弟還有的是。”哥倆個相視大笑起來,好一派兄弟和睦的氣氛。

第338章 風雨過後是彩虹(上)第1章 都不是啥好鳥第129章 滅門奇案(二)第426章 水到渠成(上)第145章 木蘭圍獵(上)第68章 夜襲(四)第510章 京畿亂,風雲起(一)第484章 荷蘭人的末日(上)第77章 李衛?第316章 亂起(五)第363章 朕(上)第318章 渾水摸魚(二)第260章 兩道聖旨第390章 震懾第321章 艱難的抉擇(一)第463章 弘揚之煩惱第65章 夜襲(一)第309章 霧(上)第125章 海運第一案(下)第301章 釘子(上)第362章 較量(六)第328章 倒礽行動(三)第210章 科場弊案(二)第157章 螳螂捕蟬,誰是黃雀?(中)序章偷龍轉鳳第73章 比比誰更無恥第205章 打劫(下)第23章 仗你們打,錢咱自個兒賺(上)第35章 望月樓風波(四)第233章 出征第60章 禮物(下)第62章 衙門失火案(二)第54章 拉上老四背黑鍋(上)第418章 覆滅(二)第256章 上朝第125章 海運第一案(下)第218章 難得糊塗(下)第123章 海運第一案(上)第273章 撥雲見月(三)第150章 老八的反擊(中)第444章 《京師紀要》(下)第169章 劫婚第159章 獵人歸來第158章 螳螂捕蟬,誰是黃雀?(下)第103章 朝堂論戰(下)第6章 上書房考課第434章 蝴蝶的翅膀(二)第155章 爾虞我詐第261章 戰略轉折第216章 案子好破結案難第43章 昭莫多之戰(上)第72章 都是窮人?第425章 秋後算賬第307章 佈局(下)第216章 案子好破結案難第497章 人逢喜事精神爽第274章 一波三折(上)第51章 好事總是多磨的(上)第369章 宮裡的破事兒(下)第282章 上書房菜鳥第8章 拜壽賺錢兩不忘第463章 弘揚之煩惱第299章 誘捕(上)第37章 只審不判第386章 潛流(上)第452章 開局(二)第484章 荷蘭人的末日(上)第54章 拉上老四背黑鍋(上)第289章 驚魂一刻第17章 郭琇掛冠(上)第500章 今日之因第278章 賞罰莫辨(上)第152章 旁敲側擊第391章 博弈(一)第153章 打草驚蛇第96章 縱橫(一)第424章 勝利(四)第396章 等待第346章 徵西糧道第207章 一地雞毛(上)第456章 燃燒的大洋(上)第244章 八旗難題(三)第410章 收網(四)第91章 高層會議第417章 覆滅(一)第485章 荷蘭人的末日(下)第110章 京師亂(二)第48章 大內雙害第146章 木蘭圍獵(中)第329章 倒礽行動(四)第270章 錯綜複雜第173章 國策(下)第430章 宦海起波瀾(上)第172章 國策(上)第506章 官場地震(上)第481章 喋血之戰(三)第18章 郭琇掛冠(下)第269章 誰是黑手?第343章 噩耗傳來天下驚第150章 老八的反擊(中)
第338章 風雨過後是彩虹(上)第1章 都不是啥好鳥第129章 滅門奇案(二)第426章 水到渠成(上)第145章 木蘭圍獵(上)第68章 夜襲(四)第510章 京畿亂,風雲起(一)第484章 荷蘭人的末日(上)第77章 李衛?第316章 亂起(五)第363章 朕(上)第318章 渾水摸魚(二)第260章 兩道聖旨第390章 震懾第321章 艱難的抉擇(一)第463章 弘揚之煩惱第65章 夜襲(一)第309章 霧(上)第125章 海運第一案(下)第301章 釘子(上)第362章 較量(六)第328章 倒礽行動(三)第210章 科場弊案(二)第157章 螳螂捕蟬,誰是黃雀?(中)序章偷龍轉鳳第73章 比比誰更無恥第205章 打劫(下)第23章 仗你們打,錢咱自個兒賺(上)第35章 望月樓風波(四)第233章 出征第60章 禮物(下)第62章 衙門失火案(二)第54章 拉上老四背黑鍋(上)第418章 覆滅(二)第256章 上朝第125章 海運第一案(下)第218章 難得糊塗(下)第123章 海運第一案(上)第273章 撥雲見月(三)第150章 老八的反擊(中)第444章 《京師紀要》(下)第169章 劫婚第159章 獵人歸來第158章 螳螂捕蟬,誰是黃雀?(下)第103章 朝堂論戰(下)第6章 上書房考課第434章 蝴蝶的翅膀(二)第155章 爾虞我詐第261章 戰略轉折第216章 案子好破結案難第43章 昭莫多之戰(上)第72章 都是窮人?第425章 秋後算賬第307章 佈局(下)第216章 案子好破結案難第497章 人逢喜事精神爽第274章 一波三折(上)第51章 好事總是多磨的(上)第369章 宮裡的破事兒(下)第282章 上書房菜鳥第8章 拜壽賺錢兩不忘第463章 弘揚之煩惱第299章 誘捕(上)第37章 只審不判第386章 潛流(上)第452章 開局(二)第484章 荷蘭人的末日(上)第54章 拉上老四背黑鍋(上)第289章 驚魂一刻第17章 郭琇掛冠(上)第500章 今日之因第278章 賞罰莫辨(上)第152章 旁敲側擊第391章 博弈(一)第153章 打草驚蛇第96章 縱橫(一)第424章 勝利(四)第396章 等待第346章 徵西糧道第207章 一地雞毛(上)第456章 燃燒的大洋(上)第244章 八旗難題(三)第410章 收網(四)第91章 高層會議第417章 覆滅(一)第485章 荷蘭人的末日(下)第110章 京師亂(二)第48章 大內雙害第146章 木蘭圍獵(中)第329章 倒礽行動(四)第270章 錯綜複雜第173章 國策(下)第430章 宦海起波瀾(上)第172章 國策(上)第506章 官場地震(上)第481章 喋血之戰(三)第18章 郭琇掛冠(下)第269章 誰是黑手?第343章 噩耗傳來天下驚第150章 老八的反擊(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