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章 天師道反

有了大致的決定,接下來只要以皇帝名義下詔就可以了。

劉軒除了想要讓孫策頂住黃巾軍南下的路線外,提議這個年輕人,也是想看看自己淬鍊過的六璽,能否在一定程度上〖鎮〗壓住孫策。

就和呂布得到他的冊封后與整個漢朝龍氣聯繫起來,不曉得孫策會是什麼情況?是也聯繫到了一起,還是根本無法起到作用?

他知道孫策那裡還有一部分龍氣,唯一的變數也是這份龍氣,不曉得到時候會發生什麼奇異之事?

心中轉了兩轉,對於沒有發生的事情他也難以得出結論,看着幾位朝廷重臣離開,劉軒也從金華殿中走了出來。

仰頭一瞧,月亮已經高高的掛在了天上,劉軒這才意識到天色已經很晚了,宮門怕是也早就關上了不過那些人也不必擔心出不去,鍾繇知道衆臣來宮中議事,肯定給留了門,這些大臣不離開,鍾繇也必須守着不能休息。

有此可知,那黃門侍郎也不是什麼輕巧的職位。

擡眼又瞧了瞧漆黑的夜空,劉軒突然問曹苞:“對了,那袁遺似乎和袁紹更親近一些?”

曹苞一愣,不過還是很快回答:“那袁遺的揚州刺史之位,就是袁紹上表替其求去的。”曹苞年紀雖然不大,但是也知道自己要服侍皇帝,可不僅僅是做那端茶遞水、穿衣跑腿的工作,也許對於政務沒什麼自己的見解,對於軍事也半點不懂,但是對於這朝廷下面各個官員之間的人際關係,一定要記的滾瓜爛熟。

要是他自己恐怕還做不到這一點,但是劉軒給曹苞找了一個好老師,張讓!

就在入冬之前,劉軒帶着張讓時似乎是無意間說了一句:“曹苞這個年輕人不錯,張讓你以後要多指點指點。”

那老宦官立刻就明白了皇帝的意思,加上皇帝不但不追究他以前的罪過,如今也一步步的恢復了他的身份和地位,眼下擔任大長秋的張讓,雖然權勢不如當年強橫,但在這內宮中也算是頂尖的人物,活的還算瀟灑,如今皇帝有了吩咐,自然要竭盡所能的辦好——他明白自己的這一切都是誰賦予的。

曹苞這段時間跟着張讓學習,首要學習的就是朝廷內部的人際關係,年輕宦官還記得第一天,張讓就對他說了幾個名字:曹操、呂布、荀或、荀攸、郭嘉、劉曄、劉備、張遼!

“這幾人乃是當今天子的親信,日後你想要在皇帝身邊過的好,記住這幾人是絕對不能得罪的!”

除了是皇帝器重這一點之外,這幾人是真正的實權派。

其中呂布、曹操、張遼手中有兵,劉備乃是皇叔身份,又遙控禁軍(劉備的兩個義弟都在禁軍當中,這事情可瞞不過張讓這人精)。

荀攸、荀或兩人各掌一部,而六部在皇帝的提拔下地位已經超過了九卿,同時又削弱了三公的權力,其中荀攸掌民生、荀或掌百官升遷任免,可以說朝廷最重要的三部分都被皇帝掌握在了手中。

自荀或升任吏部尚書那天起,朝廷基本就是皇帝說的算了,皇帝想最什麼,朝廷諸公再也難以與其對抗~不說旁的,就只吏部被皇帝掌控在手,若他們還想提拔自己的親信,就不能與皇帝對着幹。

否則惹惱了皇帝自己被免官不說,連帶着自己親近的那一派人也早晚會被清除出去吏部已經定下規矩,一年一考覈,根據官吏這一年的表現決定升遷和任免,表現差的要麼罰傣要麼降職,若是做的太不好直接去官也不稀奇。

如今朝廷漸漸緩過了那口氣,倒是也不在乎一些小官小吏的流動了,因爲隨着朝廷掌控西北,一部分文人也瞧出朝廷氣數未盡,他們也願意繼續在朝廷下面任職…起碼在朝廷下面當官,級別要比在地方上高一些,待遇也能好那麼一點。

更重要的是,朝廷這邊絕對不拖欠工錢糧餉,該發多少就是多少。天下人也都知道長安周邊連續兩年豐收,朝廷也的確有這個底氣。

大部分無非是爲了混口飯吃,朝廷這邊待遇好,自然有人願意來。

所以劉軒也就有了足夠的底氣進行罷免和升遷任用,讓官員開始流動,免得整個朝廷自下而上的成了一潭死水。

這些道理,曹苞只是半懂不懂,張讓也沒希望他能全明白,只是要他記得自己重點提的那些人就是。

“另外,太傅袁院以及三公,這幾人野心太大,又各自有派系在身後,並不爲陛下所喜。你以後與這些人交往要小心謹慎,莫要走的太近了。”

劉軒對於這幾位的態度,粗略看來似乎很是恭敬客氣,但張讓早就瞧出,若不是手上沒有趁手的人,皇帝怕是早就把這幾位給替換掉了。如今教導曹苞,乾脆就一股腦的都說了出來。

說完了朝廷中的情況,隨後又將天下諸侯的情況與曹苞說了說。

“益州牧劉焉、荊州牧劉表、兗州刺史劉岱!這些人雖然是漢室宗親,但看其作態,恐怕不臣之心早已有之,在皇帝面前提起的時候,也莫要說什麼一家之人之類的話,免得惹陛下不開心。”

曹苞點了點頭,本來他對於一家人這個概念是頗有好感的。因爲他入字後就得到曹騰的提拔和幫襯,那時候就覺得果然只有一家人對一家人最好。

後來遇到了曹操,曹操對他也不錯,雖然見面不多,不過多會詢問自己的生活情況,讓他倍感親切。

不想今天張讓居然教導他“一家人,也不是全信得過的,這讓他一時片刻難以接受。不過曹苞有一點好,那就是縱使不理解,他也不會直接無視張讓的教導,反而是記在心中慢慢思考。

“除卻這幾人,天下大半都入了袁家的手了”

具體的情況,曹苞也聽張讓分析了一番,他也就得知袁家雖然佔據了數州之地,而且一眼瞧去似乎是三兄弟各據一方,但實際上根本就是袁紹與袁術之間較勁,袁…那就是一個擺設。

就因爲有了這番教導,劉軒今日問起的時候,曹苞才能第一時間回答出來,劉軒聽了後笑了笑:“張讓教的倒是不錯,你以後無事的時候就多去陪他說說話,他估計時日也無多了,這段時間你能學來多少就學多少吧!”

劉軒曾經也考慮過教導張讓修煉,不過這老頭的身子實在太弱了,即便是開始修煉也不見得能夠練成。

何況劉軒對於張讓並沒有太大的好感,這貨以前做的那些事情讓他也很是忌憚,劉軒留他性命不過是看在他久在宮中,對於許多事情經驗豐富,劉軒想要借用他的經驗來度過最困難的那段時期罷了。如今朝廷已經掌控在手,張讓的作用已經不大,留着也是沒用,保他安享晚年已經算是仁至義盡。

倒是曹苞這小子,若好好培養,以後可以成爲內宮第一人,幫自己處理一些雜七雜八的內宮瑣事。

眼下來看,曹苞還處在死記硬背的狀態中,不過也不着急,本來這種事情就不是一個年輕人能夠迅速掌握的。能夠當一個隨身移動的參考資料,己經足夠。

“孫策現在是居於袁術帳下,如今封其爲揚州牧,就等於增加了袁術的勢力,那袁紹定然不會同意……”

摸了摸下巴,劉軒突然發現自己無意間點燃了一個火藥桶,也許長江那裡,還不等黃巾軍打過去,袁術和袁遺就要先打上一陣——當然,爲了避免天下人說什麼難聽話,袁術不可能親自出手,加上朝廷這次下的詔令,袁術也有了合適的理由以及藉口。

孫策與袁遺,似乎沒什麼干係,但實際上這也是袁術與袁紹兄弟倆的正式交鋒。

“這樣也好!”劉軒想了想,只覺得這個結果雖然不是自己故意促成的,但真要按照這個方向發展,比什麼都強。

袁紹與袁術勢力太龐大,就算自己有信心以後將他們給滅掉,但也不是一朝一夕的事情,若能就此削弱兩人的實力也是一件好事。

“倒是那黃巾賊,這一次怕是無人能制了。”

孫策與袁遺真打起來,估計一時片刻也不會參與到圍剿黃巾賊的戰鬥中去,不過劉軒認爲黃巾賊也絕對不會打到南方去因爲他們要是轉頭向南,就等於逼迫袁遺與孫策聯合,相比起來讓他們兩家自顧自打生打死,黃巾軍在一旁等待機會更好。

不過即便如此,不讓黃巾軍南下的計劃也算是達成,雖然過程有點偏離預計,但結果終歸沒錯。

反正只要讓黃巾軍的勢力被控制住就異,因爲劉軒突然有一種感覺:“與黃巾軍的戰鬥恐怕是長期的,並非一時片刻就能結束的!”

不過他纔有這種感覺,突然聽到身後傳來一陣雜亂的跑步聲,一回頭,遙遙可見鍾繇帶着劉曄急忙忙往自己這裡跑,一邊跑一邊還口呼:“陛下!”

停下腳步,等二人近前,劉曄連喘口氣的功夫都等不及,立刻就道:“陛下,漢中天師道也反了!”

第88章 張修第77章 朝堂變換伊始第88章 出兵西域第63章 進京?第132章 提拔升遷和新皇宮的名字。第50章 白虎第118章 古怪的兵馬第60章 恍然第100章 趙雲第93章 我回來了!第90章 馬騰的心思第48章 寶鼎第55章 大漢的將軍第7章 好處第2章 殺雞儆猴第68章 新的法門第71章 遠征軍第88章 出兵西域第60章 邁向宇宙時代的重要一步第2章 遭遇第61章 牡丹第78章 呂布的畫戟第80章 想學功法得先立功第5章 疑惑第54章 先取何處?第42章 好日子第77章 戴克裡先的抉擇第153章 徐庶第8章 帝國的情況第107章 將領選擇第45章 幾處調整第32章 王司徒第119章 張飛的麻煩第49章 先發制人第72章 應急之舉第32章 人選第92章 西北平定第4章 人情第82章 龐統出巡第20章 機緣第11章 突破的契機?第59章 井底之蛙第66章 新鎧甲第34章 煉器司第52章 羅馬人到來第96章 都收拾掉第96章 都收拾掉第28章 順帶第17章 倚天之威第63章 黃巾大將第2章 殺雞儆猴第28章 遊戲?第16章 三國之勢?第54章 管亥第21章 凝氣成蛋第32章 王司徒第108章 阿醜第93章 我回來了!第24章 一舍一得第23章 入口第133章 龍宮第62章 萬年公主第67章 大戰前夕第39章 孫權第3章 爲了情報第12章 兵權第23章 入口第143章 金牌保鏢第5章 倚天第79章 戰道第5章 倚天第83章 劉備的龍氣第78章 呂布的畫戟第90章 三年五載第24章 門第19章 拐帶第45章 神之國度第40章 不必急於一時第125章 河北的文武第74章 虎衛第15章 左慈再現第40章 不必急於一時第2章 殺雞儆猴第151章 臥底?第22章 目標秦皇陵第17章 涼州刺史董第1章 燃燒的遠征第26章 硬闖第30章 九卿的調整第8章 大漢的軍力第36章 吳國第45章 照辦就是第38章 長生第61章 大勢第7章 好處第160章 資源儲備?第45章 照辦就是第2章 藥方第125章 河北的文武第92章 救出公孫瓚
第88章 張修第77章 朝堂變換伊始第88章 出兵西域第63章 進京?第132章 提拔升遷和新皇宮的名字。第50章 白虎第118章 古怪的兵馬第60章 恍然第100章 趙雲第93章 我回來了!第90章 馬騰的心思第48章 寶鼎第55章 大漢的將軍第7章 好處第2章 殺雞儆猴第68章 新的法門第71章 遠征軍第88章 出兵西域第60章 邁向宇宙時代的重要一步第2章 遭遇第61章 牡丹第78章 呂布的畫戟第80章 想學功法得先立功第5章 疑惑第54章 先取何處?第42章 好日子第77章 戴克裡先的抉擇第153章 徐庶第8章 帝國的情況第107章 將領選擇第45章 幾處調整第32章 王司徒第119章 張飛的麻煩第49章 先發制人第72章 應急之舉第32章 人選第92章 西北平定第4章 人情第82章 龐統出巡第20章 機緣第11章 突破的契機?第59章 井底之蛙第66章 新鎧甲第34章 煉器司第52章 羅馬人到來第96章 都收拾掉第96章 都收拾掉第28章 順帶第17章 倚天之威第63章 黃巾大將第2章 殺雞儆猴第28章 遊戲?第16章 三國之勢?第54章 管亥第21章 凝氣成蛋第32章 王司徒第108章 阿醜第93章 我回來了!第24章 一舍一得第23章 入口第133章 龍宮第62章 萬年公主第67章 大戰前夕第39章 孫權第3章 爲了情報第12章 兵權第23章 入口第143章 金牌保鏢第5章 倚天第79章 戰道第5章 倚天第83章 劉備的龍氣第78章 呂布的畫戟第90章 三年五載第24章 門第19章 拐帶第45章 神之國度第40章 不必急於一時第125章 河北的文武第74章 虎衛第15章 左慈再現第40章 不必急於一時第2章 殺雞儆猴第151章 臥底?第22章 目標秦皇陵第17章 涼州刺史董第1章 燃燒的遠征第26章 硬闖第30章 九卿的調整第8章 大漢的軍力第36章 吳國第45章 照辦就是第38章 長生第61章 大勢第7章 好處第160章 資源儲備?第45章 照辦就是第2章 藥方第125章 河北的文武第92章 救出公孫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