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人,俗話說,君子不立危牆之下!”
爲了說服方謙,蘇尋可謂是苦口婆心。
那句話怎麼說來着,文人迂腐,以前只是在書上看到過,現在親眼遇到,感覺就像吃了蒼蠅一般,噁心的不行。
人家都全副武裝打到你門前了,你還打算跟人家講道理?
殊不知人家早就想衝進來殺光,搶光了。
蘇尋勸道:“大人,您也說那些人是被蠱惑了,現在他們士氣大盛,你這會兒去和他們講道理,他們都是一些窮苦人民,沒讀過書,哪裡聽得懂你的道理?”
說不定等他一到牆頭,一支冷箭過來,一命嗚呼。
蘇尋雖然不在乎方謙的死活,但一旦方謙人沒了,揚州城雖然不至於大亂,但好歹很定會亂。
而且城外又有亂民虎視眈眈,這確實不是一個好消息。
秦家主附和道:“是啊太守大人,要三思啊!”
唉!
方謙聞言,也是贊同的點點頭,但還是爲難極了,他無奈道:“那你們說,我們該如何是好?”
這話一落,在場衆人紛紛沉默。
不是沒有辦法,相反,辦法還很多,但無一不是會觸碰到他們的利益。
在場的大多數都是商人,雖然也有一些有官職在身,但似乎都不想當出頭鳥。
忽然,方謙說道:“那些流民估計也只是求財,要不然,我們給他們一些錢糧,再動之以理,勸他們退去?”
“......”
這話一出,在場衆人均是傻眼了。
啥玩意?
認慫?
送錢糧?
先不說那些人同不同意,單單就城外的那麼多亂民,這肯定不是一個小數目。
而你說官府出?
你覺得這可能嗎?
本來官府就不富裕,就算有心也沒辦法,而此刻方謙說的辦法,無非就是讓在座的各位出。
還是那句話,誰家的錢都不是大風颳來的,揚州又連連災難不斷,先是捐糧,這還沒過多久,現在又要捐?
你臉怎麼那麼大呢?
而且城外那些亂民,在這些世家的眼裡那就是賤民,上次是看在還要再揚州立足,給方謙面子。
但可一可二不可三, 多來幾次,不說其他,他這太守估計也當不下去了。
而且,就算你給了錢糧,人家就一定會退去嗎?
人都是貪心的,看見你認慫了,就會更加得寸進尺,會要的更多。
而且城外那些亂民都是窮苦人家,又被人蠱惑,一旦嚐到了甜頭,你覺得還會退去?
要腳想想都知道不可能好吧!
“不可!”
秦家主急忙否決。
蘇尋解釋道:“大人,現在給那些亂民送錢糧,無非就是漲了他們的氣焰,如此做法,他們不但不會退去,相反,他們會更加得寸進尺,會要的更多,到時,大人是不是繼續縱容他們?”
“蘇公子說得有理!”
婁家主也是點頭附和,道:“雖說這點錢我們擠擠還是能拿得出來的,但就像蘇公子說得,這就能打發掉他們嗎?”
“就算他們收了錢糧後真的撤退了,但嚐到了甜頭,你又能肯定他們不會捲土從來?”
“是啊是啊!太守大人三思啊!”
“不能縱容那些亂民啊大人!”
“......”
有人開頭,其他人也是紛紛呢勸解起來。
至於他們抱着什麼心思,那就只有他們自己清楚了。
“我倒是贊同太守大人的話!”
一直沉默的徐龍田突然開口,衆人驚訝的看向了他,完全不懂他是什麼意思。
方謙眼睛一亮,總算有人贊同自己的意見了。
在他想來,那些亂民無非就是求財罷了,只要給他們一些錢糧,再勸說一番,那麼就會退去,皆大歡喜。
但在場的衆人都不願意,這會兒終於有人贊同他的想法了。
徐龍田不管衆人的想法,自顧自道:“只要太守大人開口,我徐家願意全力支持!”
看徐龍田說的認真,一點也沒有開玩笑的意思。
不說是蘇尋,就是秦家主和婁家主此時也是一臉懵逼。
這還是往常那個鐵公雞,只進不出的徐龍田?
蘇尋也是沉默了起來,對方如此反常,怎麼看都覺得不對勁。
但人家好歹也是揚州城的老牌家族,揚州城破了,他也討不了好,那麼,他這麼做的原因是什麼?
真的只是慫嗎?
蘇尋搖了搖頭,說他慫,蘇尋不怎麼信,就這種三天兩天敢明目張膽的派人來刺殺他的,而且還是經營多年的徐家家主,要說他如此不堪,蘇尋肯定是不信的。
他擡頭深深的盯着對方的臉,試圖看出一些變化,但要令他失望了,後者只是在悠閒的喝着茶,彷彿剛纔的話不是他說得一樣。
見有人先點頭了,方謙多了幾分自信。
但一個人肯定是不夠的,要說在場衆人與他關係最好的,那麼非屬蘇尋不可了。
於是,他把注意打到了蘇尋的身上。
他說道:“蘇公子,徐家主已經表態了,你看......”
但要讓他失望了,熟歸熟,但不帶這麼坑人的,只見蘇尋搖了搖頭。
這不是給不給面子的事,而是這絕對不能這麼做,要真這麼做了,揚州城離破城不遠了。
要知道,城外除了一些亂民,其中還有一些真正見過血的賊寇,一旦城破,傻子都能想到後果。
他這麼說,肯定是希望蘇尋贊同他的想法的,而蘇尋現在與秦家還有婁家都有着交情,只要蘇尋同意了,那麼其他兩家就好說了。
就算不行,也可以讓蘇尋去勸說。
而且,這些大家族同意的話,那些小家族更不用說了。
他就是打着這個主意。
蘇尋正色道:“我不知道徐家主打得是什麼主意,但如果大人真的想讓揚州城內的百姓像城外那些亂民一般造反,我可以同意大人的辦法。”
果然,蘇尋的話音一落,方謙的臉色冷了下來,似乎沒想到蘇尋會反駁自己。
這還是之前一直奉承自己的公子哥嗎?
難道是因爲上次的事情還在記恨他?
也不怪他這麼想,從發生了上次的事之後,蘇尋幾乎很少上門,除了因爲柳碧瑤的事,還有上次給自己提議的時候。
而且兩次都沒有多說什麼,說完事情就離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