衆文士聽了何玉的詩詞,再看看旁邊的蘇尋,一個個臉上都有點不自然。
剛纔何玉的詩詞雖然沒有華麗的辭藻,可也直白的說明白了一個事情,那就是在天地之間,要查明自己的錯誤。
當然,明眼人都能聽出來何玉話裡話外的意思也就是針對蘇尋而已。
“哈哈,何玉公子真是大才啊!”
“此詩詞不但朗朗上口,還很有寓意,比尋常人的詩詞不知道好多少!”
“了不起,了不起……”
何玉本來就有不少粉絲,這時候他所做的詩詞雖然不怎麼樣,但還是有不少奉承的人。
對於這些人還有何玉的詩詞。
蘇尋自然滿不在乎,和後世李白杜甫這一類大詩人比較起來,別說什麼狗屁何玉了,就算萬柳和墨齋兩個老傢伙加起來也不算什麼。
索性,他也懶得搭理這些酸溜溜的詩詞文人。
相反。
蘇尋走到了瘦西湖旁,憑着圍欄,望着面前江水在日光下盪漾,綠茵茵的樹木隨着夏風瑟瑟作響。
他看到,遠處的江水之上還有一片白帆正在緩緩飄過。
倒是頗有意境。
“好風光,好景色啊!”
蘇尋不禁出聲感慨,來到大漢皇庭之後,他也算體驗了一段時間的古代生活,在這個沒有手機沒有網絡的世界裡,他唯一的娛樂就是賺錢。
此刻看到面前如此美好的環境。
蘇尋還真有一種詩意迸發的感覺,隨口說道:“天門中斷楚江開,碧水東來至此回,兩岸青山相對出,孤帆一片日邊來。”
“好詩!好詩啊!”
“了不起啊,蘇尋公子真是一個大才之人啊!”
“如此大才,日後蘇尋公子定然是揚州第一才人啊!”
……
蘇尋剛纔看到如此美景,不由自主的隨口吟出了李白的《望天門山》。
此時此景雖然不是李白當年所在的天門山。
可蘇尋在心有詩意的情況之下,還真沒有想到要改地名的意思,索性也就給兩邊沒有名字的山起了個名字!
“天門?”
“好詩詞,好意境啊!”
“蘇尋先生的詩詞豪邁中帶有飄逸,讀此詩詞,讓人如臨其境,一輪紅日,萬頃碧濤,青山白帆真是讓人難以忘懷啊!”
萬柳先生連連點頭,對於蘇尋所念的詩詞頗有讚賞。
與此同時,墨齋先生雖然對於萬柳先生和蘇尋的關係不滿,可是當聽清楚蘇尋的詩詞之後,臉上也是青一陣白一陣的。
從專業詩詞的角度來講,蘇尋的詩詞的確要比何玉不知道強多少倍。
“師父……”
何玉同樣意識到了這一點,此刻看着蘇尋,他更是咬牙切齒的恨不得上去咬他一口。
不過反覆唸了幾遍蘇尋的詩詞之後。
他也不得不承認,就算再給他一次機會,他照樣說不出來蘇尋這樣的詩句。
“這個蘇尋,到底什麼來頭?”墨齋先生的眉頭皺成了一個川字,看着眼前的何玉,直接說道:“還有你和蘇尋之前有什麼仇怨?爲什麼要爲師幫你出頭?”
“這個……這個是因爲柳碧瑤……”
“弟子愛慕柳碧瑤很長時間了,上一次弟子和柳碧瑤在外吟詩,正好遇到蘇尋,蘇尋用一首詩來讓弟子丟臉所以……”
何玉知道墨齋先生的脾氣。
此刻雖然他和蘇尋之間有矛盾的原因不怎麼光彩,但他也只能無奈的承認。
“什麼?!竟然是因爲一個女人?!”
墨齋先生的臉色瞬間變了。
他本就是儒家老學究,思想封建古板,本來就對何玉和一羣大家閨秀千金一起吟詩有意見。
此刻聽說何玉和蘇尋爭風吃醋,自然臉色陰沉。
“弟子本來和柳碧瑤真心相愛,可是蘇尋非要橫插一手,所以纔有了矛盾!”何玉腦筋轉的很快,連忙編了一個理由。
“原來如此。”
“如此看來,蘇尋此人有才無德,並非好人啊?”墨齋先生這倒是點了點頭,說道:“也難怪,萬柳先生門下,能有什麼好人?”
“對對對,師父所言極是!”
聽到了墨齋先生直接對萬柳先生門下一陣羣體攻擊,何玉臉上也有點尷尬。
畢竟,他曾經也是萬柳先生門下的人,此刻被墨齋先生直接點名,多少有點不好意思。
“那麼師父……這一次的詩詞大會,難道就讓蘇尋贏了?”
即便如此,何玉的心裡面也滿是不爽。
“這一次只怕真的是蘇尋贏了,他的詩詞的確很不錯。”墨齋先生也是點了點頭。
墨齋先生算得上這一次詩詞大會之中最看不上蘇尋的人了,此刻連他都認可了蘇尋,蘇尋的名次自然沒有什麼說的了。
最後,在萬柳先生的強烈提議之下,蘇尋得到了這一次詩詞大會的冠軍。
其實蘇尋還真沒有把這一次詩詞大會的名次放在心上。
對於他來說。
有了各種生意之後,他可以有暫時花不完的錢。
有了方中和方謙的推薦,他在仕途之路上一定不會很差。
有了馮龍和張亮這兩個人的關係,他以後在揚州地盤上混跡也不會受到欺負。
因爲有這些人的保證,蘇尋完全不用擔心在揚州的事情,一個詩詞大會可能會增加他在揚州的政治資本和民間聲望。
如果真要說起來。
蘇尋能利用詩詞大會的唯一一個地方就是宣傳一下他們蘇家的生意和商品。
可想了想之後,他看到詩詞大會上的人一個個的穿着整齊,都是一副“謙謙君子”的樣子,反而感覺到有點不好意思了。
畢竟,在這樣的場景之下,他好像真的有點不好意思宣傳蘇家的生意了、
“現在我宣佈,本屆詩詞大會的勝出者,爲蘇尋蘇公子!”
最後,方中站了出來,笑盈盈的對着詩詞大會上衆人說道。
“恭喜恭喜!”
“這位蘇公子的確好文才啊!”
“貌似我還是第一次聽到蘇尋這個名字?難道他是第一次參加詩詞大會麼?”
“第一次就能拿到這樣的好名次,了不起啊!前途無量!”
衆文士紛紛出聲讚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