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零五章 大賞

鄴城,史朝義和安慶緒打成了一團,倒是郭子儀等人卻完全在看熱鬧,估計此時如果安祿山和史思明在天有靈說不定還真會被氣的從棺材裡爬出來。

仗打到現在,大唐的勝利已經基本沒有什麼懸念了,是時候考慮戰後的事情了。

這一段時間,李豫其實已經做足了鋪墊工作,滿朝文武都知道,初唐的府兵制又要重建了。

這還真是非大魄力者不能做,所有爲此上書反對的大臣都被李豫毫不留情的撤官免職,有些平日裡小毛病不少不太乾淨的或者跟楊國忠同流合污來不及處理的直接流放到廣-西去搞開發,而有些平日裡名聲比較好或者真的是出於一片公心的,則統統扔到興慶宮去和李隆基作伴去了。

李豫經過這麼一場安史之亂,自信已經完全不懼怕那個曾經高高在上的皇爺爺了,那人現在就是一個享天倫之樂的普通老人,有沒有復辟的心不知道,但肯定沒那個力了。

當然,面子上的工程還是要做的,明面上上表恭恭敬敬的表示要還政,派了七八波的太監去請李隆基回甘露殿,可另一邊卻連夜將忠於他的士兵尤其是趙匡胤公孫瓚等跟大唐完全沒有關係的兵往長安調,李隆基除非是瘋了纔敢答應,連忙表示終生都不回甘露殿一步,態度那叫一個真摯,反正倆人也不知道是幾分真心,至少別人看起來那叫一個爺慈孫孝。

而伴隨着勝利的道來,緊接着就是一個十分嚴峻和棘手的問題,功臣。

因爲這場安史之亂,培養起來許多尾大不掉的功臣,最典型的就是實際已經掌控契丹的李光弼,根據之前說好的大唐甚至還割讓了遼東。

而除了李光弼以外,回紇的實力也大大的增加了,控制了西域,就等同於控制了絲綢之路,當然以現在回紇和大唐的良好關係來說西域控制在誰手裡並沒有太大的區別,借他們八個膽子恐怕他們也不敢用絲綢之路作爲要挾,去跟大唐談條件,但那畢竟是一個幾乎不弱於當年東突厥的草原大族了。

郭子儀的河朔軍也得到了大規模的擴編,而且河朔軍上上下下無不對老郭忠心耿耿,回紇人也對他敬佩有加,加上在江南聲望逆天了的張巡,擁有戰神之名的韓信,哪個也不是省油的燈,可以說這幾個人現在任何一個動了不該動的心思,所造成的破壞都不會比安祿山來的小。

眼看着事情到了這一地步,就連秦浩對歷史上李亨的做法理解幾分了。

韓信還算是比較好辦的,他手下的二十萬大軍中十萬是打跑安祿山之後新加入進來的散兵遊勇,剩下的十萬全是正兒八經的關中兵,關中兵肯定是不會背叛李唐的,況且人家韓信志不在此,人家是要打上吐蕃自己建國的,也正因此他纔沒有參加鄴城的決戰,而是領着十萬關中大軍趁現在這些人還聽自己的,追着松贊干布的屁股很是捅了幾下菊花,在他們逃回青藏高原之前又殲滅了數萬人,吐蕃已經虛弱到了極致。

正好,戰爭平定之後史朝義手裡的兵還有點多,一來是不放心此人,二來這契丹現在都變成自己人了,你在邊境放那麼多兵幹什麼?索性從其中劃撥了五萬人馬,兌現當初挖韓信過來時候的諾言,讓他自己在青藏高原上玩兒去吧,正好這五萬人都是史思明的突厥兵,突厥人奈苦戰,估計適應高原反應能比漢人快上一點。

很快,李豫犒賞的聖旨就發下去了,郭子儀,李光弼,顏真卿,張巡四人勞苦功高戰功卓越,命四人選拔精銳,進京面聖,舉辦大慶,李豫要封三公!

好吧,三公其實就是虛的,那並不重要,比如郭子儀,一口氣升到了正一品司空,但誰都知道正一品司空面對同三品的中書門下平章事沒啥可牛逼的,不過接下來的一句話卻很奇怪了:選有功將士三萬人,帶兵進京!

其餘人也大同小異,李光弼這個契丹大於越也被要求帶三萬有功將士進京,史朝義這個降將也如此,就連回紇王子也被如此要求。

這似乎並沒有狡兔死走狗烹的意思,況且接任郭子儀朔方節度使的是他的頭號大將,鐵勒族僕固懷恩,接手李光弼河東節度使的是李光弼親信中的親信,靺鞨人李懷光,而京城之中雖有已經被韓信訓練出來了的大軍十萬,但韓信本人卻不在,可以說這幾位一塊到了長安如果李豫想做一些不好的事情的話李唐江山隨時可以變天。

當然,史朝義是沒有這個待遇的,史思明的部隊大部分都是契丹人,隨便派個什麼人過來真不見得好使,於是盧龍節度使就變成了哥舒翰之子哥舒耀,因爲他老子在朝中當宰相,所以忠誠度應該有保障。

這做法,比起歷史上李亨用太監架空大將之權要高明出無數倍,也正因如此,自家長官雖是進京但將士們完全不擔心他們的生命安全,只覺得天子此舉必有深意,紛紛興高采烈的給長官祝賀,甚至於爭先恐後的想要加入這一支三萬人的部隊中去,因爲很明顯天子是要籌功的。

正趕上元旦佳節,又是大勝之日,秦浩心情大好之下又搞了幾個小法術烘托氣氛,長安城裡一片熱鬧非凡,爲了這一天李豫興奮的好幾天都沒睡着覺了,整條朱雀大街上都張燈結綵,禮部官員忙活了小半個月,讓整個儀式恢弘無比,當然,懂事的李隆基恰好生病了,當天並沒有從興慶宮走出來搶李豫的風頭。

一直等到繁複的大禮儀結束,李豫終於開始在幾十萬大軍的面前開始了他的演講,秦浩還無償的給他加了個擴音法術。

“朕勇敢的猛士們啊!朕要感謝你們,是你們的浴血奮戰,才讓我大唐重享太平,按說大勝之日,朕應該打開國庫大肆地犒賞,可惜啊,如今國家百廢待興,國庫的存銀也已經不多了,因此,朕一分錢也不會賞給你們。”

此言一出,場下數十萬大軍霎時間就亂成了一鍋粥,一時間都有些懵逼,尤其是各將領帶過來的精兵,頓時滿腦袋的霧水,您不賞我們把我們大老遠的溜京城來幹啥?逗悶子呢?

卻聽李豫這時候繼續大喊道:“但是!英雄血不會白留,朕要賞你們,每人二十畝永業田!”

嘩啦一聲,這下這幾十萬大軍炸的更徹底了。

第一百零七章 決戰(下)第二百七十八章 初見韓世忠第二百一十五章 爲何不死第二百三十九章 勝利之後(下)第一百五十二章 秦浩之死第二百八十九章 雲哥出手第三百零七章 半仙下餃子(上)第二百七十章 不要慫就是幹第一百四十二章 陳摶老祖第二百五十六章 雍丘城第三百零一章 安祿山之死(上)第二百五十六章 雍丘城第一百一十一章 天道吃屎去了?第六十八章 姚廣孝的心思第二百五十三章 韓信第一百三十三章 符彥卿拜相第一百一十章 賈詡第二百六十八章 沒完沒了第一百一十九章 受傷了?(上架第一更)第二百八十二章 府兵與募兵(上)第二百一十三 航海時代等等我第一百八十五章 明末之變(下)第二百五十二章 戰局第十六章 奸商崇禎第九十章 系統的真相(下)第二百九十四章 韓延輝第二百二十五章 強逼多爾袞第一百二十四章 耍無賴,敲竹槓(第六更爆發)第二百六十六章 我叫李扶搖第二百一十三 航海時代等等我第一百八十九章 崇禎的決意第一百一十四章 爭鋒第三十一章 初見皇太極第一百五十二章 秦浩之死第十章 遼東巡撫第四十三章 東江出戰第一百九十二章 突兀出現的牛人第二百七十章 不要慫就是幹第一百一十七章 京城風雨第二十三章 論優秀獵頭的做事方式第九十九章 出發,去太原第二十八章 心煩意亂二三事第二十五章 亡國與亡天下第一百四十二章 陳摶老祖第九十四章 避風頭第二百零七章 有火燒於東南第七十六章 棒子老虎雞吃蟲第一百六十四章 世界的打開方式不對第一百三十二章 臨朝稱朕第一百八十章 戰事結束第一百七十五章 周瑜=劉仁瞻?第一百二十九章 調教符太后(上)第九十七章 人禍大於天災第七十三章 請叫我拆臺小王子第六十七章 皇駕寺里老和尚第二百七十四章 所謂帝王第一百九十六章 西北大亂(下)第二百五十六章 雍丘城第一百九十一章 趙匡胤看宋史第二百七十六章 風波亭第二百五十三章 韓信第十八章 衝動的小代價第二百二十章 大城市的套路深(此章勿吃飯時看)第二百五十四章 江淮之變第二百二十四章 城頭變換大王旗第二百五十章 軍師第二百九十一章 小鋤頭揮啊第八章 拖延時間第二百七十章 不要慫就是幹第二百七十三章 趙匡胤在南宋第十五章 秦浩的底牌第一百三十章 調教符太后(下)第二百零九章 孝陵衛第六十二章 憋屈的宋江(端午加更)第七十八章 魔頭降世第二十二章 你到底哪頭兒的?第一百零三章 走投無路第四十五章 仙法第一百三十七章 刀尖跳舞第二百七十二章 柳暗花明第二百四十三章 靡不有初,鮮克有終第一百二十五章 吏部尚書姚崇(吐血爆更第七更)第二百六十六章 我叫李扶搖第一百四十章 再遇張三丰第八十八章 再見達摩克利斯第二十七章 家中噩耗第二十九章 虎氣第一百二十七章 又見佛道第二百八十章 暴擊第二百八十章 暴擊第二百三十七章 勝利之後(上)第三十八章 勸降與挖人第十八章 衝動的小代價第五十六章 勝天半子第一百八十一章 秦浩升級了第一百零三章 走投無路第八十八章 再見達摩克利斯第二百零八章 東南之變第一百八十三章 大風起浮萍第三十九章 和晁蓋談生意
第一百零七章 決戰(下)第二百七十八章 初見韓世忠第二百一十五章 爲何不死第二百三十九章 勝利之後(下)第一百五十二章 秦浩之死第二百八十九章 雲哥出手第三百零七章 半仙下餃子(上)第二百七十章 不要慫就是幹第一百四十二章 陳摶老祖第二百五十六章 雍丘城第三百零一章 安祿山之死(上)第二百五十六章 雍丘城第一百一十一章 天道吃屎去了?第六十八章 姚廣孝的心思第二百五十三章 韓信第一百三十三章 符彥卿拜相第一百一十章 賈詡第二百六十八章 沒完沒了第一百一十九章 受傷了?(上架第一更)第二百八十二章 府兵與募兵(上)第二百一十三 航海時代等等我第一百八十五章 明末之變(下)第二百五十二章 戰局第十六章 奸商崇禎第九十章 系統的真相(下)第二百九十四章 韓延輝第二百二十五章 強逼多爾袞第一百二十四章 耍無賴,敲竹槓(第六更爆發)第二百六十六章 我叫李扶搖第二百一十三 航海時代等等我第一百八十九章 崇禎的決意第一百一十四章 爭鋒第三十一章 初見皇太極第一百五十二章 秦浩之死第十章 遼東巡撫第四十三章 東江出戰第一百九十二章 突兀出現的牛人第二百七十章 不要慫就是幹第一百一十七章 京城風雨第二十三章 論優秀獵頭的做事方式第九十九章 出發,去太原第二十八章 心煩意亂二三事第二十五章 亡國與亡天下第一百四十二章 陳摶老祖第九十四章 避風頭第二百零七章 有火燒於東南第七十六章 棒子老虎雞吃蟲第一百六十四章 世界的打開方式不對第一百三十二章 臨朝稱朕第一百八十章 戰事結束第一百七十五章 周瑜=劉仁瞻?第一百二十九章 調教符太后(上)第九十七章 人禍大於天災第七十三章 請叫我拆臺小王子第六十七章 皇駕寺里老和尚第二百七十四章 所謂帝王第一百九十六章 西北大亂(下)第二百五十六章 雍丘城第一百九十一章 趙匡胤看宋史第二百七十六章 風波亭第二百五十三章 韓信第十八章 衝動的小代價第二百二十章 大城市的套路深(此章勿吃飯時看)第二百五十四章 江淮之變第二百二十四章 城頭變換大王旗第二百五十章 軍師第二百九十一章 小鋤頭揮啊第八章 拖延時間第二百七十章 不要慫就是幹第二百七十三章 趙匡胤在南宋第十五章 秦浩的底牌第一百三十章 調教符太后(下)第二百零九章 孝陵衛第六十二章 憋屈的宋江(端午加更)第七十八章 魔頭降世第二十二章 你到底哪頭兒的?第一百零三章 走投無路第四十五章 仙法第一百三十七章 刀尖跳舞第二百七十二章 柳暗花明第二百四十三章 靡不有初,鮮克有終第一百二十五章 吏部尚書姚崇(吐血爆更第七更)第二百六十六章 我叫李扶搖第一百四十章 再遇張三丰第八十八章 再見達摩克利斯第二十七章 家中噩耗第二十九章 虎氣第一百二十七章 又見佛道第二百八十章 暴擊第二百八十章 暴擊第二百三十七章 勝利之後(上)第三十八章 勸降與挖人第十八章 衝動的小代價第五十六章 勝天半子第一百八十一章 秦浩升級了第一百零三章 走投無路第八十八章 再見達摩克利斯第二百零八章 東南之變第一百八十三章 大風起浮萍第三十九章 和晁蓋談生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