顧明蘭也不知道如何安慰自己大姐,這顧老太太就是一個這樣的人。現代講究隔輩寵,可這老太太子孫這麼多,她的寵要分到曾孫身上來就難了,更何況這兩個曾孫是她最不喜歡的兒子的後代?
顧老太太走了,螺絲也起了鍋。
再炒了一個蔬菜,四人就上了桌。
既然有更好吃的,孩子也不再去想那荷包蛋的事了,彷彿顧老太太就沒來過一般。可顧明蘭心中,對回顧家村更加沒了信心。
傍晚的事一直盤旋在顧明蘭的心中,對於自家大姐,她想當休婦回孃家都這麼大的反應,這還是一個知自己在朱家過得不容易,真心疼自己的親姐。如果換成顧老太太,她真的當一個休婦回了顧家,她會如何…也許她真的會把她沉塘。
顧明蘭洗漱後心思沉沉的睡了。
她炒的螺絲好不好吃,只要看這一家子天一亮就起牀的三個人就知道了。
“姐,怎麼起這麼早?”
見大姨起來了,春來是極興奮的:“大姨,我們去山邊的水田裡撿田螺吧。”
原來是爲着這來的啊?雖然前途未撲,可小外甥的萌勁,讓顧明蘭‘嘿嘿’樂了:“春來還想吃那田螺不成?”
昨天晚上炒的是小螺絲,今天她打算用冷水田裡撿來的大田螺做成風味田螺。以前她跟着一位做小吃的師傅去參加過美食節,風味田螺是他的拿手好菜。
“想吃想吃,我想天天都有得吃。”春來從來不知道這田螺竟然這麼好吃,他心想怪不得鴨子天天都吃不厭。
小春至也嚷着:“大姨大姨,我也喜歡吃。”
“好,你們喜歡就好,今天我們多撿點回來,等等我,我馬上就好了。天天想吃也容易,你只有想吃就去水裡摸些上來,放在盆裡飄好,讓你娘炒給你們吃就是了。”小孩子的願望就是那麼小那麼現實,昨天晚上炒螺絲的時候,就特意把要方法都教給了自己這便宜大姐。
雖然天還很早,可是一想到那風味田螺,顧明蘭的睡意也全跑了。能不能回顧家村是一回事,讓孩子們高興高興又是另一回事。
八月底清晨的田野各外的安靜,水稻已收割完,今年壬九月,所以收雜糧還差些日子,因此地裡這麼一大早基本上沒有人。四人沿着小路往山邊走,路上的露水打溼了她們腳上的草鞋。
一到田邊,春來就興奮的彎下腰撿上了一隻大田螺:“大姨,你來看,這裡有這裡有!這隻好大啊!”
顧明蘭彎下腰仔細一看,剛收割過的水稻兜下靠田埂的水草旁邊,東一隻西一隻果然長着不少的大田螺,雖然不算太多,可個兒挺大。
“來,我們一起撿起來放在桶裡。”顧明蘭笑着指揮小春來。
顧明華見兒子與妹妹都開始撿田螺了,於是把簍子放在小兒子手上:“春至,你拿這個,好好的在田梗上呆着,娘也去撿田螺,你自己小心點。”
田裡的田螺不少一隻只都個兒大,半個時辰後三人就撿了一大簍子。
也不知道這酒樓裡會不會要這田螺,顧明蘭想了想說:“大姐,今天我們就別撿了,早點回去讓它吐了泥,下午我們就去鎮上。”
顧明華想起自己奶奶昨天晚上一聽到螺絲二字的模樣心中有點擔心:“蘭子,你說這酒樓會收你東西麼?”
鎮上酒樓會不收?
就憑她顧家手藝,那老闆會不食貨?
顧明蘭自信滿滿的說:“你放心,總有老闆是個識貨人。除非是姐姐覺得我昨天晚上炒的螺絲不好吃,否則你不用擔心。”
不好吃?
顧明華覺得她不知道有多少年沒吃到過那鮮味了,昨天晚上兩個孩子吃得滿油通紅,卻還在叫要吃的樣子,一直在她的腦子裡。
只是顧明華不知道,自己的大妹什麼時候變得如此有本事,又如此有自信了。
顧家村離鎮上只有四五里路,走過去也只要小半個時辰,所以顧明蘭想趁着新鮮,今天就把它們送到酒樓裡去。
幾個人提着螺絲往家走,迎面走來了一個婦女:“華子,蘭子,你們這提着什麼?”
見是自己的大伯孃,顧明華立即叫了聲,顧明蘭也跟着打招呼:“大伯孃,我學着別人用這田螺做菜,覺得味道不錯,孩子吃了說還愛吃,就特意讓姐姐帶着來田裡撿些。”
“田螺?你們竟然吃起田螺?怪不得你奶奶一大早就在說,你們好吃是無底了,竟然與鴨子搶吃食了。”顧劉氏走近到到桶裡的大田螺懷疑的問:“這東西真能吃?這麼一個大殼,怎麼咬得爛呀?”
大伯父沒出息,所以他的媳婦顧劉氏也是個老實人。
雖然這大伯父一家不能幫上她們姐妹三分,可是關鍵時刻,沒有誰能不要親人與族人。說句最現實的話,當你老了死了時,你總不能讓你自己的兒子擡上山去吧?
聽到大伯孃問,顧明華立即熱情的說:“大伯孃,你還別說,這東西只要弄得清爽,那味道還真不錯。只是這殼內有不少的泥沙,要洗乾淨還真不容易,昨天二妹帶着春來在河邊可蹲了大半天才洗了一碗出來。當然,最重要的還是要炒得好,否則你一定不要吃。今天晚上侄女再做一碗,到時送給大伯與伯孃嚐嚐。”
顧劉氏一聽立即高興的說:“那好那好,也讓你大伯嚐嚐侄女的手藝。我們是窮人家,只要是能吃的東西,我可不賺它是賤物。”
四人沒走出幾步,又聽到顧劉氏與後面過來的人在說話:“大嫂,明華與明蘭那提着兩大桶是什麼呢?我剛纔去田裡的時候,看到她們在那山田邊掏換什麼。”
顧明蘭聽出來了,這是顧家的三嬸顧李氏的聲音。
“沒啥,就是昨天晚上娘說的那田裡的螺絲。聽明華說昨天孩子吃了覺得好吃,今天特地去了田裡撿些大的回來,再給孩子做一碗吃。”
“真的啊?”
顧李氏覺得不太對勁,要是爲了給孩子做着吃,用得着撿這兩大桶?
顧劉氏比較實誠想得不多,接着話:“這東西又沒什麼用,難道不是饞急了,給孩子們應應嘴麼?這有什麼真不真的?弟妹你忙,我去地裡了。”
聽到是三嬸的聲音,兩人到也不好趕緊走了,直到顧李氏趕上來兩姐妹打過招呼才繼續往前走。
可顧李氏不死心的問,眼中帶着探究:“明華,撿這麼多給自己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