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02章 權傾天下

京師裡的消息總是最爲靈通,再加上宮變牽涉的人多,紫禁城昨夜的炮聲隆隆,城中的廠衛四處,到處都是官軍,便是傻子都明白,昨夜出事了。

因此京師之中,一時之間氣氛緊張,尋常百姓人家總是最爲被動的,無論上層發生了什麼,他們的命運永遠都不可能掌握在自己手裡,無論是宮變成功還是失敗,他們唯一的要做的,就是接受現實。

不過顯然,作爲綿羊,他們也有自己的取樂之道,昨夜到底發生了什麼,自然成了大家津津樂道的話題。

好在昨天事兒太大,而且牽涉的人太多,直到情況的不少,緊接着,各種宮變的版本流傳出來。

坊間和士林的議論立即熱鬧起來,坊間就是如此,朝廷越是讓你閉嘴,你越是津津樂道,這些人往往在茶肆裡頭,一邊故作風雅的搖着扇子,先很緊張的說一句莫談國事,表示談國事是很危險的事,然後很刺激的開始議論起國事起來,這是一種很變態的心理,大明朝其實到了中後期,已經較爲開放,大多數時候,誰也沒興致管你說什麼,無論你怎麼罵,那也由你。可是民風開放,官府不舉,卻不說出個莫談國事出來,就顯得自己談起國事來不夠刺激,不做出一副好像你談了國事就要掉腦袋的緊張感出來,這國事談的還是有什麼興致?

而士林的清議又有不同,士林的讀書人就顯得囂張了許多,他們不但談國事。還最喜歡引經據典的引申,再然後就是別有用意的的含沙射影、指桑罵槐。罵完之後,嘴巴一抹。又繼續琢磨着舉業,研究一下怎麼混入自己罵罵咧咧過的朝廷隊伍,混進自己曾經鄙棄的官員隊伍,所謂吃肉要吃,罵豬也要罵,即是如此。

一場宮變,就提供了話題,當得知徐謙敕封郡王的消息傳出,整個士林和坊間的議論幾乎是一面倒。所有人痛斥祖宗之法成了草紙,被人隨意玩弄,京師這邊,畢竟偏於保守,大多數人,飽受理學薰陶,對於新事物,難以接受,對王學一黨。多少有點排斥,當然也有部分人是極力支持王黨的,可是畢竟是少數,很快。京師上下一片叫罵。

可是在如意坊,卻是大大不同,消息傳來。說是很快就有聖旨,不但敕郡王。還永鎮直浙,朝廷許以三衛的護衛。即是近兩萬人的武裝,除此之外,直浙大小事,皆送郡王府過目。

過目兩個人,並不是裁決,也就是說,直浙的官員,自然還是朝廷任命,而郡王府,只有推薦的權利,至於過目,也就是讓你知道而已,真正做主的,還是朝廷命官,不過郡王府,多少也能干涉一二。

這個權利,其實每個藩王都有,不過只是一個名目而已,實則用處一點都不大,因爲吏治大權畢竟掌握在朝廷手裡,朝廷命官當然是聽朝廷的,誰管你這郡王,多半大多數人,壓根就沒有將王府放在眼裡。

各種特權,只是名義罷了,沒有多少用處。

可是這放在徐謙身上,似乎有些不合適,首先你要明白,直浙遍佈王黨,到處都是王黨份子,官員是如此,士紳百姓也是如此,可謂是民心所向,表面上朝廷好像可以任命官員,但是不要忘了,你任何官員到了直浙,若是想罔顧王府的心意,王府只要透點風聲出去,就是牆倒衆人推的局面,保證你這官兒做不長,不但做不長,甚至可能還影響到你的仕途,壞了你的前程。

既然如此,誰敢把王府不放在眼裡?誰敢忤逆郡王的意思?

假若郡王府覺得直浙的某些政令不妥,直接下個條子過去,你還敢堅持嗎?你若是堅持,就算有朝廷撐腰,可是下頭的官員,直浙一京兩省四十九府兩百三十七縣的官員,誰會執行?你的政令執行不下去,還有人抽冷子就給你的政令潑髒水,陽奉陰違不說,還故意把你的事辦砸,你能怎樣?就算官場上的人不動手,這直浙士林也要將你罵的狗血淋頭,明報每日將你罵翻,百姓們以取笑你爲樂,你這官,還做不做?

所以,你得聽話,不聽話,你就完了,方獻夫和王道中二人的前車之鑑還在,你膽子再大,能忤逆他們?

權利來自於利益,當利益一致時,就會有人抱團,抱團之後,自然而然就會出現領袖,他的一言一行,就成了權利,更不必說,王府和海路安撫使司,和如意坊,和如意錢莊,和明報之間的關係緊密,海路安撫使司關乎着整個直浙的生業,如意坊是商賈的重要聚集地,如意錢莊,更是決定了士紳和商賈的生死,明報掌控了輿論,種種東西相加起來,幾乎可以預見,徐謙這郡王,必定是大明朝最有權勢的郡王,而且世鎮直浙四字,也絕不是空頭支票。

敕封郡王,當然就意味着新政終於塵埃落定,縱然有太多爭論,可是商賈和開明士紳以及相當多數的一批王學讀書人們終於在朝廷,找到了一個最爲穩固的代理人,這個人的權勢已經到達了巔峰,他能夠左右朝廷的國策,如此一來,未來的前景可期。

如意坊自己也做買賣,那就是賣地。

所謂賣地,就是將一些預期有價值的土地大肆收購,甚至於半個縣的土地一次交易就收入囊中,你不賣也不成,因爲人家開的價格太過公道,基本上是市價是一點五倍,假若你的土地原本只值三百兩,人家直接開出四百五十兩銀子出來,你賣不賣?

你若是不賣,想等着土地增值,那自然是很天真的想法,如意坊的原則是,要購大宗土地,就必須一次性全部買入,假若有一人不肯,那也絕不下手。

你一個人不賣,其他人卻是急着賣,不必如意坊出手,你的左鄰右舍,只怕就恨不得將你生吞活剝了。

而買下土地之後,就要進行包裝,包裝是要投入大筆銀子的,一次就是紋銀十萬兩砸進去,然後就是修路搭橋,再之後便是建設碼頭,還有鋪設地下水道系統,找平土地。再之後呢,就是將土地分爲數百上千份,再進行兜售。

這個時候兜售土地,大多數有兩種用途,一種是給人建房子用的,另一種就是開設工坊。

前者最近很緊俏,因爲直浙那邊,大量的商賈和士紳一夜暴富,甚至是一些精明的工匠,如今也是身價不菲,更不必說,大量的官眷的需求了,從前的時候,官員在直浙任職,賺了銀子,就寄回去,做什麼?買土地罷了。鐵打的營盤流水的兵,畢竟直浙不是你的家鄉,你無論在哪裡做官,終究還是要調任其他地方,所以老家購地最是保險,可是現如今,卻是大大不同,傻子都知道,直浙這邊投資的收益的利潤是種地的數倍甚至是十倍以上,因此,許多官員便將所有的銀子,都砸進了這裡,身家性命都在這裡,你無論調任到何處,當然都將直浙當做是你家了,這既然是你家,你又是腰纏十萬,當然要宅子。

直浙誕生了太多的暴發戶,更不必說新產生的一批高收入人羣,這些人羣,既有出色的掮客,也有一些小本經營者,更有技藝精湛的工匠,這些人有了銀子,當然就是買房子,可是各個城市早已人滿爲患,老城畢竟髒亂一些,而且龍蛇混雜,所以如意坊適時的推出了新的居住概念,即所謂新城計劃。

新城就是規劃處一大片土地,建設好所有的基礎設施,統一規劃之後,然後將土地賣出去,讓你們自己建房子,你要建房子,也不能亂建,得接受如意坊這邊的指導,儘量做到整齊劃一。

這種新城的好處就在於,不但交通便利,而且還擁有較爲出色的排水系統,住的也是舒心,不必擔心鬧市裡那般嘈雜,最重要的是,住在這裡,你的左鄰右舍,大多和你的身家差不多,甚至在新城裡,還專門有這學堂教授孩子讀書,巡捕司專設了專門人員巡邏。

如今這種新城,很是緊俏,如意坊在這方面,賺了不少,一年的進項,遠遠超過了上億的紋銀。

另外一種用途,就是工坊用地,工坊的建立,其實沒這麼容易,一方面,你對交通的要求比較高,另一方面,你還要考慮配套,你這絲綢作坊,不能孤零零的在某處開業,難道還要天遠地遠的去將紗坊的絲運來生產,還要從老遠的地方運來煤炭等原料?若是邊上沒有一個染坊,你莫非自己開一個染坊,就算你生產出了成品,不是還得有專門的成衣作坊來收你的絲綢,可是這個時代的交通縱然再好,畢竟也有侷限,人家成衣的作坊,自然寧願就近選附近的工坊收購棉布和絲綢,也不可能大老遠耗時耗力的尋到你頭上。

……………………

第676章 致命一擊第620章 努力爭取第496章 討倭檄文第81章 考得有點過火了第207章 好茶第416章 全家死光第475章 變天第651章 開足馬力第297章 天子出題第428章 水落石出第61章 不死不休第33章 誰纔是傻瓜第365章 夠狠第759章 目標首輔第658章 大局已定第661章 最最關鍵的問題第747章 誅殺黨羽第620章 努力爭取第78章 對決第641章 大事第257章 楊公威武第381章 死戰第571章 徐撫臺的幸福生活第518章 成親第347章 動手第491章 賊王第224章 陛下仁德第77章 師者如父第709章 征討第375章 拼命第629章 美好的前途第358章 漢賊不兩立第184章 陰刀子,下絆子第182章 朋友,你是來賣萌的嗎第633章 這是挑釁第109章 水太深第114章 大功第615章 委派欽差第505章 取而代之第337章 皆大歡喜第3章 贗品第74章 亡羊補牢 未爲晚也第690章 炮打紫禁城第51章 連中小二元第516章 禮教大防第584章 就怕太監有智商第129章 以血還血,以牙還牙第317章 天子多心第415章 抄家滅族第664章 棄子第548章 官人 我X第134章 牆倒衆人推第610章 老虎歸山第451章 賊就是賊第720章 牛人第393章 去死第717章 囂張部 堂第399章 男子漢當揚眉吐氣第79章 讀書人沒一個好東西第428章 水落石出第203章 聖駕出宮第260章 其人之道還治其人之身第220章 王八國戚第641章 大事第280章 聖德王太后第349章 瘋了,瘋了第71章 聽徐生員講道理第752章 安撫人心第634章 天價神木第39章 下筆如有神第166章 鄉試第169章 御賜第596章 學爭擴大第704章 連人都做不成了第357章 坑師賣隊友第242章 鳳顏大怒第68章 從此徐謙是路人第184章 陰刀子,下絆子第362章 風蕭蕭兮,君子不立危牆第503章 功勞太大第230章 生財第224章 陛下仁德第885章 報復第138章 小子 終於抓住你把柄了第256章 造孽啊第387章 無惡不作、令人髮指第136章 一封奏疏第566章 大勢已去第517章 真儒是也第295章 過關第471章 開拓進取第526章 皆大歡喜第52章 不畏強暴徐生員第546章 萬歲第79章 讀書人沒一個好東西第679章 哭笑不得第212章 皇親第199章 爲官第530章 殺雞儆猴第329章 皇家
第676章 致命一擊第620章 努力爭取第496章 討倭檄文第81章 考得有點過火了第207章 好茶第416章 全家死光第475章 變天第651章 開足馬力第297章 天子出題第428章 水落石出第61章 不死不休第33章 誰纔是傻瓜第365章 夠狠第759章 目標首輔第658章 大局已定第661章 最最關鍵的問題第747章 誅殺黨羽第620章 努力爭取第78章 對決第641章 大事第257章 楊公威武第381章 死戰第571章 徐撫臺的幸福生活第518章 成親第347章 動手第491章 賊王第224章 陛下仁德第77章 師者如父第709章 征討第375章 拼命第629章 美好的前途第358章 漢賊不兩立第184章 陰刀子,下絆子第182章 朋友,你是來賣萌的嗎第633章 這是挑釁第109章 水太深第114章 大功第615章 委派欽差第505章 取而代之第337章 皆大歡喜第3章 贗品第74章 亡羊補牢 未爲晚也第690章 炮打紫禁城第51章 連中小二元第516章 禮教大防第584章 就怕太監有智商第129章 以血還血,以牙還牙第317章 天子多心第415章 抄家滅族第664章 棄子第548章 官人 我X第134章 牆倒衆人推第610章 老虎歸山第451章 賊就是賊第720章 牛人第393章 去死第717章 囂張部 堂第399章 男子漢當揚眉吐氣第79章 讀書人沒一個好東西第428章 水落石出第203章 聖駕出宮第260章 其人之道還治其人之身第220章 王八國戚第641章 大事第280章 聖德王太后第349章 瘋了,瘋了第71章 聽徐生員講道理第752章 安撫人心第634章 天價神木第39章 下筆如有神第166章 鄉試第169章 御賜第596章 學爭擴大第704章 連人都做不成了第357章 坑師賣隊友第242章 鳳顏大怒第68章 從此徐謙是路人第184章 陰刀子,下絆子第362章 風蕭蕭兮,君子不立危牆第503章 功勞太大第230章 生財第224章 陛下仁德第885章 報復第138章 小子 終於抓住你把柄了第256章 造孽啊第387章 無惡不作、令人髮指第136章 一封奏疏第566章 大勢已去第517章 真儒是也第295章 過關第471章 開拓進取第526章 皆大歡喜第52章 不畏強暴徐生員第546章 萬歲第79章 讀書人沒一個好東西第679章 哭笑不得第212章 皇親第199章 爲官第530章 殺雞儆猴第329章 皇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