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1章 誰可爲第一

“本官讀了這麼多年的書,從未聽說過‘顏苦孔之卓’這句話,今日倒是想看看你這‘顏苦孔之卓’從哪裡來的,本官答應了你,現在,該輪到你來說了。”

鄧京咬牙切齒,恨不能將徐謙生吞活剝,一雙眼眸陰惻惻地看着徐謙,就等着看徐謙的笑話。

徐謙不疾不徐,道:“‘顏苦孔之卓’這句話古已有之,確實是出自孔聖人之語,此句語出《揚子法言》,實非學生杜撰,這揚子法言,乃是先漢時楊雄所撰。”他冷冷一笑,繼續道:“楊雄是何人,就不必學生多言了吧,自秦焚書之後,孔子之學不絕如線,唯楊雄獨起而任之,故韓愈將其與孟子、荀子並稱。而司馬光尤好雄學,稱之爲正宗。便是程子、朱子這樣的聖人,也對雄學多有考據,理學之中的許多觀點,都出自《揚子法言》,而這《揚子法言》,程朱理學,本就脫胎於楊雄,其中許多考據,也都以揚子法言爲準,敢問宗師,敢問諸位大人,這《揚子法言》雖非四書五經,可是誰敢說它不是經典,又誰敢說它杜撰了聖人的言論。”

鄧京的臉色,已經很不好看了。

揚子法言,其實讀的人並不多,可是其地位卻如理學的開山鼻祖,因爲程朱在構思理學時,主要的論點論據都出自論語和這本書,所謂經考亭朱子論定者,則未遑及也。

這部書很是出名,地位雖然次於孔子弟子們編撰的論語,但是也絕對算是正統,只是因爲科舉要考的只是四書五經,還有程朱的集註,因而揚子法言也極少有人去讀。市面上流傳的書籍甚少,在座的諸位大人在做官之前一個個鑽研四書五經,哪有心思去看其他的書籍,等做了官,要忙的事就更多了,請客送禮,聽戲作詩,更是抽不開身了。

結果一大幫子的所謂進士們,竟是無一人知曉‘顏苦孔之卓’這句話。

可問題就在於。作爲一本僅次於論語之下事關聖人的書籍,揚子法言是絕不容忽視的,就算科舉不會拿這本書來做題,可是誰也不敢否認他的權威。

趙提學心念一動,對徐謙微微一笑。隨即道:“來,立即去尋《揚子法言》。”

只是這種書,哪裡這麼容易尋到?而徐謙卻如變戲法一般從袖裡抽出這部書來,微微笑道;“幸好學生隨身攜帶,還請大人一觀。”

衆考官見徐謙有備無患地抽出揚子法言來,一個個直吸冷氣,心裡不由想。這姓徐的一定是故意的,莫非他早就料到今日,所以順手也把這本書帶來?

鄧京的眼睛卻是紅了,他本來料定了徐謙是歪曲經義。誰知道這傢伙肚子裡還真有貨色,想到方纔的打賭,他連忙撲上去,搶過了書。狠狠地瞪徐謙一眼,道:“原來你是有備而來。否則爲何要隨身攜帶……”

徐謙打斷他,不客氣地道:“大人這是說哪裡話?行萬里路,讀萬卷書,學海無涯,書本自然要隨身攜帶,否則也配做讀書人嗎?學生帶着書在身上,難道也是錯嗎?若是如此,大人身爲朝廷命官,卻也是讀書人出身,大人不將書本攜帶在身,好隨時觀看,難道這就是對的嗎?”

一番義正言辭,固然是大家不信徐謙有這樣用功,又恰好帶的是《揚子法言》,這世上哪有這麼巧合的事?可畢竟人家的話很有道理,讀書人攜帶書本在身,好隨時看書,這本來就是應該鼓勵的事,難道因爲這個反而給予懲戒?

大家突然意識到,這像是一個陰謀,或者說,這句話本就是姓徐的故意留在了文章裡,莫非他是要引蛇出洞?可問題是,大家無冤無仇,你引蛇出洞做什麼?難道手癢,非要找個人來坑?

鄧京這時候真的嚇住了,他沒有想到自己會輸,現在人家連證據都送了來,他急匆匆地去翻閱揚子法言,徐謙提醒他:“此句在第一卷《學行篇》,最末尾的那一句,大人看到了嗎?”

鄧京照着他的話去做,果然看到那要刺瞎眼的一行話,他不由一呆,接着暈沉沉地坐在椅上。

擺在他的面前,似乎只有兩條路,第一條是信守承諾,然後抨擊自己的座師,彈劾內閣學士,當然,這等於是找死,而且絕對是欲仙欲死的那種。

至於第二條路,則是裝聾作啞,問題就在於,這裡這麼多人聽到他的承諾,他要是如此,以後還怎麼面對同僚?還蹦達個什麼勁頭?徐謙手頭又有個明報,若是將這件事大張旗鼓地宣揚一番,鄧京怕是除了去跳河,就無路可走了。

鄧京臉色蒼白如紙,最後勉強道:“不……不錯,確實是有這麼一句話,徐……徐生員,你待如何?”

徐謙的目光卻是看向各位大人,道:“諸位大人肯爲他作證嗎?”

此起彼伏的咳嗽聲又傳出來,大家很尷尬,卻都不約而同地把臉別到一邊去,當作什麼都沒有聽到。

正德十年的會試主考,乃是時任禮部尚書的毛紀,而如今這位毛大人已經入了內閣,是天下數一數二的權臣,現在徐謙讓他們來作證,這不是找死嗎?

證是不能做的,可是畢竟大家都是體面人,都顯得有幾分羞愧。

甚至有人心中想,若是明報明日拿這個來做文章,到時豈不是連自己也跟着喪盡顏面?做官最講的是清直,所謂直,就是不阿諛奉承上官,雖然每個官員都不免討好上司,可是這東西就像鈣片一樣缺什麼就要補什麼,越是骨頭軟,大家越是要把耿直的招牌貼在自己的臉上。

可一旦貼出來,自己若是無動於衷,人家肯定會說自己是軟骨頭。

就在大家惴惴不安的時候,徐謙突然嘆了口氣道:“其實方纔學生和御使大人的話不過是戲言而已,諸位不要當真,其實這本《揚子法言》也不過是學生偶爾讀到,這畢竟不是四書五經一般的經典,豈可以一本揚子法言而論學問高低?”

方纔還讓人提心吊膽,可是接下來卻又讓所有人鬆了口氣。

大家驚異地看着徐謙,陡然覺得這個傢伙居然可愛起來。

而這時候,徐謙也不宜久留,躬身作揖道:“宗師,諸位大人,貢院重地,學生不敢打擾,就此告辭。”

趙提學這才反應過來,忙擺出威嚴,慢悠悠地道:“唔,你去罷,這一次算你過關。”

那鄧京被徐謙幾乎要推下懸崖,卻又被徐謙一把拉了回來,此時心裡滿是慶幸,只要徐謙不追究這件事就好辦,畢竟這事涉及到了自己的宗師,誰也不敢出去胡說八道,這時也不敢輕慢,居然乾笑起來,道:“徐生員回去之後還需苦讀,切莫因爲有了一些成績就沾沾自喜。”

這口吻,倒像是他和徐謙很熟一樣。

徐謙也坦然受之,朝他作揖道:“謝大人提點。”說罷之後便旋過身去,施施然地離開。

整個明倫堂裡,直到徐謙不見了蹤影,依舊是鴉雀無聲,大家你看看我,我看看你,哭笑不得。

“咳咳……”趙提學將所有人的表情盡收眼底,慢悠悠地道:“諸位怎麼看?既然‘顏苦孔之卓’確實是出自經典,那徐謙的文章列入一等應當不成問題吧。”

鄧京立即道:“此子功底紮實,文章花團錦簇,方纔我等既有誤會,現在已經澄清,以吾之愚見,此人的文章莫說是列爲一等,便是列爲第一卻也名副其實。”

趙提學沉吟道:“只是有幾篇文章的實力也不在這篇文章之下,若是直接列其爲第一,只怕別人不服?”

鄧京的眼珠子轉了轉,隨即笑道:“我只是監考官,這等事實在插不上口,不過掄才大典,最重要的是對聖人的理解,若理解得透,書讀得通,纔是正經,若只是偶得一些奇思妙想,誤打誤撞的才子,就算是取了,對國家也未必是一件好事。罷……我言盡於此,到底如何,還要諸位考官自己拿捏。”

爲了避嫌,鄧京已經站起來,當先走了出去。

其他的監考官和同考官們在鄧京認爲徐謙可爲第一的時候都沒有表達反對,現在見鄧京避嫌,自然也紛紛站起,一個個魚貫而出。

明倫堂裡只剩下了六位閱卷官和趙提學,趙提學吁了口氣,環視諸人,慢悠悠地道:“諸位以爲如何?”

大家依然不吭聲。

趙提學又道:“若以文章而論,諸位認爲誰可爭得上游。”

“咳咳……”終於有個考官不禁咳嗽,隨即道:“下官以爲,徐謙與另外三份試卷各有千秋,怕是爭不出高下。”

其餘閱卷官紛紛頜首贊同,道:“不錯,不錯。”

趙提學此時也不客氣了,慢悠悠地道:“若是如此,徐謙的學識似乎更加廣博,這一句‘顏苦孔之卓’便可見其功底,是嗎?”

“大人說的很有道理……”

閱卷官們又是紛紛點頭。

第428章 水落石出第23章 坑爹坑隊友第8章 誰是賤役第281章 悍婦第228章 學堂第614章 謀反第350章 不求有功但求無過第471章 開拓進取第447章 事情真相第598章 祭孔第240章 妖孽第762章 內閣首輔大學士第331章 風暴第272章 泰山在上,受小婿一拜第538章 一封詔命第175章 進京第527章 新政如生意第298章 帝心難測第90章 挖坑者死於坑悲劇呀第355章 不殺不足以平民憤第323章 請戰血書第578章 殺機第267章 大考第642章 開宗立派第231章 好戲還在後頭第586章 翻桌子抄傢伙第310章 給你算筆賬第184章 陰刀子,下絆子第301章 皇帝奉天之寶第340章 怒火沖天第701章 雌威第657章 不做死就不會死第563章 聞名不如見面第450章 清算第116章 滾第261章 十大酷刑第217章 太后不好惹第742章 號角第282章 風暴第577章 暖閣爭議第357章 坑師賣隊友第118章 公心還是私心第90章 挖坑者死於坑第276章 有美玉於斯第427章 殺第632章 鄧大人又威武第680章 開府建牙第133章 人證物證第60章 手眼通天第88章 糖衣炮彈第495章 招討大將軍第452章 聖明第641章 大事第98章 宮裡的窩窩頭很好吃第284章 完了……第81章 考得有點過火了第621章 天子動怒第43章 一入仕途深似海第403章 比一比第268章 謎底揭開第490章 窮寇第344章 長江後浪第466章 滾滾長江東逝水第502章 京師震動第358章 算賬第631章 化外之地第584章 就怕太監有智商第187章 不作死就不會死第594章 徐謙的功勞第637章 光榮的作死第284章 完了……第111章 金錢如糞土第380章 你死我活第37章 背水一戰第290章 大丈夫不可一日無權第534章 民賊第630章 新政推廣第498章 交鋒第569章 大夫人和二夫人第720章 牛人第184章 陰刀子,下絆子第373章 好色第42章 遇貴人第576章 軍機第638章 你知不知道第636章 滿盤皆輸第428章 水落石出第347章 動手第458章 忠厚老實徐侍讀第756章 誰是有德之人第14章 別惹我第111章 金錢如糞土第508章 收復杭州第674章 各懷鬼胎第376章 毛紀是豬第145章 驚天動地第623章 天子要殺人第729章 降表第224章 陛下仁德
第428章 水落石出第23章 坑爹坑隊友第8章 誰是賤役第281章 悍婦第228章 學堂第614章 謀反第350章 不求有功但求無過第471章 開拓進取第447章 事情真相第598章 祭孔第240章 妖孽第762章 內閣首輔大學士第331章 風暴第272章 泰山在上,受小婿一拜第538章 一封詔命第175章 進京第527章 新政如生意第298章 帝心難測第90章 挖坑者死於坑悲劇呀第355章 不殺不足以平民憤第323章 請戰血書第578章 殺機第267章 大考第642章 開宗立派第231章 好戲還在後頭第586章 翻桌子抄傢伙第310章 給你算筆賬第184章 陰刀子,下絆子第301章 皇帝奉天之寶第340章 怒火沖天第701章 雌威第657章 不做死就不會死第563章 聞名不如見面第450章 清算第116章 滾第261章 十大酷刑第217章 太后不好惹第742章 號角第282章 風暴第577章 暖閣爭議第357章 坑師賣隊友第118章 公心還是私心第90章 挖坑者死於坑第276章 有美玉於斯第427章 殺第632章 鄧大人又威武第680章 開府建牙第133章 人證物證第60章 手眼通天第88章 糖衣炮彈第495章 招討大將軍第452章 聖明第641章 大事第98章 宮裡的窩窩頭很好吃第284章 完了……第81章 考得有點過火了第621章 天子動怒第43章 一入仕途深似海第403章 比一比第268章 謎底揭開第490章 窮寇第344章 長江後浪第466章 滾滾長江東逝水第502章 京師震動第358章 算賬第631章 化外之地第584章 就怕太監有智商第187章 不作死就不會死第594章 徐謙的功勞第637章 光榮的作死第284章 完了……第111章 金錢如糞土第380章 你死我活第37章 背水一戰第290章 大丈夫不可一日無權第534章 民賊第630章 新政推廣第498章 交鋒第569章 大夫人和二夫人第720章 牛人第184章 陰刀子,下絆子第373章 好色第42章 遇貴人第576章 軍機第638章 你知不知道第636章 滿盤皆輸第428章 水落石出第347章 動手第458章 忠厚老實徐侍讀第756章 誰是有德之人第14章 別惹我第111章 金錢如糞土第508章 收復杭州第674章 各懷鬼胎第376章 毛紀是豬第145章 驚天動地第623章 天子要殺人第729章 降表第224章 陛下仁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