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99章 王守仁

南京兵部衙門的門子終於回到了大門前。

在這府門前,穩穩地停着一個轎子。

轎子很樸素,不過周圍的衛士卻不敢怠慢,一個個手按腰刀,神情緊張,讓人一望便可知道,坐在這轎子裡的,必定是非常人。

門子上前,恭恭敬敬的道:“伯爺請撫臺大人進去說話。”

王守仁因爲平叛寧王有功,正德時便被敕封爲新建伯,這位功績並不亞於楊一清的人,顯然混的遠不如楊一清,可見這世上的所謂聖賢,往往都命運跌宕。

只怕也正因爲如此,王守仁磨礪過多,性格才變得如此消沉。

徐謙從轎子裡鑽出來,撣了撣身上的官服和紗帽,旋即步入衙門,穿過前堂,進入後衙。

後衙裡很是樸素,待到了花廳,便可看到門口一人負手而立,幽幽的看着自己。

徐謙明顯的感覺到,這個目光投向自己的人,明明普普通通,甚至連站立都有些勉強,可是那一雙眸子,卻如一束光,讓人對此人,油然起敬。

“是徐撫臺嗎?”這人說話平淡,平淡的話語之中,卻又透着一股平易近人。

徐謙上前,長身作揖,道:“學生徐謙,拜過先生。”

這是弟子禮,徐謙自詡爲王學門人,雖然沒有光明正大的承認,可是天下人,誰不曉得他是王學的急先鋒,現如今,爲了新政需要。他並不避諱這個身份,既是門人。向王陽明行弟子禮,自然而然不存在什麼尷尬。

王守仁呵呵一笑,上前拉住他,道:“不必多禮,請進。”

徐謙朝他點點頭,進入花廳,二人分賓坐下,而王守仁。則是繼續坐在他的搖椅上,他的弟子劉彥斟茶上來,想要侍立一旁,王守仁朝他擺擺手,示意他到外頭等候,劉彥遲疑了一下,乖乖出去。

“久聞徐撫臺的大名。今日一見,果然是得志少年,只可惜,老夫已經老了,徐撫臺小小年紀,如今已是封疆大吏。少年英才,羨煞旁人。”

徐謙意味深長的看了王守仁一眼,道:“羨煞的是旁人,可是先生卻志不在此,所以想來。羨不到先生吧。”

王守仁微微一笑,既不承認。也不否認,只是淡淡的道:“老夫的心已經淡了,這世上有人建功立業,有人少年得志,天下,總得有那麼幾個,寧願默默無語,耐得住寂寞,去窮究天下道理之人。”

徐謙道:“只是不知,先生窮究天下道理,爲的是什麼?”

王守仁道:“只求靜心。”

徐謙微笑:“外間都說,王學非孔學,不知先生認可這種說法嗎?”

說到至聖先師,王守仁立即肅然起敬,道:“非也。”

徐謙道:“那麼子曰:齊家治國平天下,又曰,學以致用,不知先生是否認可?”

王守仁似乎看出了徐謙的小心思:“孔學求的是大治,所以要大治大同,要大治大同,就要先固本心,學而有爲,這沒有錯,可是徐撫臺此言,莫不是說老夫淡薄了名利,非效孔孟,實效老莊?”

孔孟之學和老莊之學的區別,就在於追求,老莊講究清靜無爲,說白了,就是要出世,去追求心中的道,這個道,和別人沒關係,只和你自己有關,所謂人本身的昇華。而孔孟則講究入世,孔孟之道,講究天下蒼生,即所謂讀書人應以天下爲己任,學而有成就要學以致用。

王守仁現在的狀態,倒是和老莊沒什麼分別了,他縱然被朝廷任命了南京兵部尚書,卻依舊還是蝸居在這洞天裡,對外頭的事,不聞不問,王艮等人推廣王學,他反而不悅,寫信斥責,這應該和他的生活經歷有關係,他是個人生跌宕起伏的人,看破了世情,人生大起大落之後,對名利,自然而然的有了一種厭倦之心。

徐謙這番話,就是隱喻王守仁自己不能知行合一,否則爲何要這般厭倦世俗呢?

王守仁捋須微笑,對徐謙的指責一笑置之,淡然道:“你的話,老夫不同意,聖人倡學以致用,也倡言傳身教,老夫年邁,只好言傳身教,倡導聖人之學。”

徐謙道:“那麼敢問,先生教導了幾個弟子?”

王守仁欣慰的道:“十幾人。”

徐謙又道:“可是江南遍地都是王學門人,先生如何看待。”

王守仁臉色冷下來:“他們學的不是王學。”

這句話,有點失身份的意思,按理說,王守仁這樣的人,不應該說這樣的話,因爲這話兒有點像小孩子賭氣,和我不和小芳做朋友差不多。

王守仁確實肚子窩火,王學經義,早被這羣混賬弄的面目全非,打着知行合一的旗號,今日把王學和禮議聯繫起來,明日又用來罵朝中的諸公,後天不順眼了,又拿來搞新政,這王學成了一個筐,但凡是抱有政治目的,對現狀不滿的人,統統把自己的私貨往裡頭鑽,而現如今,王守仁也看明報,再看明報裡那些所謂王學大儒們的文章,連他自己都傻眼,這是自己的主張嗎?這也和自己有關係?原來知行合一,你們這羣王八羔子是這樣的理解?

其實但凡是聖賢,都遇到過這種情況,無論是孔孟還是程朱,若是曉得後世他們所謂的門徒這樣折騰,怕是早就噴出一口老血來。只是他們比王守仁幸運。

因爲後世的人如何更改他們的主張,如何玩弄他們的學術,他們也看不到了,孔老爺子運氣最好,還給自己子孫弄了一張長期飯票,這張長期飯票能吃兩千年。

可是王守仁不一樣,王守仁還沒死呢,人都沒死,你們就這樣折騰,一個個打出自己的旗號,今個說新政就是知行合一,明天說幹掉舊學就是知行合一,後天大後天,莫非逛窯子嫖娼,都成了知行合一了?

王守仁氣啊,偏偏他給王艮、聶豹等人寫書信,斥責他們歪曲自己的思想,結果人家倒是回信了,很是認真的和你說,承蒙恩師教誨,我們現在很好,王學如何昌盛,恩師如何如何聖賢。至於其他事,他們絕口不提,因爲他們雖然學的是王學,可是他們畢竟不是王守仁,王守仁有王守仁的理想,他們終究還有他們的理念,這就好像幾個人都有共同的愛好,可是這並不代表,他們所有的行爲方式都是一樣的,愛好是一回事,甚至理念也是一回事,但是對同樣理念的理解,大家未必相同。

這就是王守仁的悲哀,他的悲哀之處就在於,他死的太晚。

徐謙對此,也只是莞爾一笑,旋即道:“那麼先生對新政如何看?”

提到新政,王守仁的臉色倒是平靜了,想了想,回答了兩個字:“善政。”

可見王守仁還是不糊塗的,他的思想並不僵化,雖然對這些人很是不悅,可是對新政的評價,卻還是公允。

什麼是善政,善政就是對人有利,能夠普羅大衆,使大衆得到實惠,用王學的話來說,新政的出現,就有它的道理,新政能得到用戶,自然也有它存在的基礎。

徐謙嘆口氣,道:“既是善政,若是能推及南直隸,先生認爲可以嗎?”

王守仁沉吟道:“凡事有好有壞,雖是善政,也有遺漏之處,至於推而廣之,未嘗不可,南直隸或許可以,湖北、湖南等地,或許就是弊政了。治大國如烹小鮮,凡事不可急進,唯有徐徐圖之,今日改一些,明日再改一些,十年二十年或有小成。”

能說出這番話,倒是讓徐謙對王守仁刮目相看,老傢伙思維很靈敏,更重要的是,這是個真正做過實事的人。許多讀書人,讀了幾本書,就以爲自己掌握了世間的真理,今日說這個行,明日說這個不行,要改變,要求新,結果往往,大家一起被這種傢伙坑了。真正的社會變革,永遠都是在不知不覺之間,浙江新政的成功,是因爲早有基礎,新政只是加快了這個過程,可是浙江行,別處未必就行,這裡頭牽涉的實在複雜,只想着一味換個所謂理論,換個思想,就能如何如何,這種人歷朝歷代多不勝數。

而王守仁就懂得這個道理,他看了徐謙一眼,道:“徐撫臺以爲如何?”

徐謙笑道:“先生所言是極,不過南直隸新政已是迫在眉睫,先生想來也知道,浙江新政之後,南直隸已經徹底紊亂,它不是湖南,因爲非湖北,眼下是不進則退,無論是府裡、縣裡還是鄉下,如今都是鬧得不可開交,若是再不處置,只怕殃及的只是百姓,學生此來,只是請先生略施舉手之勞。”

王守仁淡淡的道:“你認爲老夫會答應?”

徐謙正色道:“先生一定會答應的。”

………………

第二更到!這幾天老虎出門在外,時間比較緊,希望劇情不會讓大家不喜歡!

第444章 成事不足敗事有餘第628章 刮地皮也太狠了第576章 軍機第543章 坑死你的節奏第387章 無惡不作、令人髮指第94章 不識擡舉第336章 你完了第376章 毛紀是豬第295章 過關第194章 君臣奏對第85章 天子有父焉第257章 楊公威武第248章 逆轉第95章 不要臉就不給你臉第84章 讓你服氣爲止第359章 得理不饒人第338章 閣老被扒灰第595章 飲鴆止渴第551章 強買強賣第388章 人神共憤第591章 吃了我的給我吐出來第509章 血債只能血償第278章 善戰者死於兵 善泳者溺於水第618章 得饒人處且饒人第432章 驚天捷報第253章 拖下去喂狗第124章 是騾子,還是馬第708章 大動干戈第596章 學爭擴大第593章 如意算盤落空第486章 大變第17章 行善積德徐公子第634章 天價神木第9章 坑的是你第619章 高升第308章 人得而誅之第108章 做賊吃肉還要捱打第443章 你惹到我了第41章 縣試第一第624章 帝相爭執第184章 陰刀子,下絆子第258章 花兒原來是這樣紅的第134章 牆倒衆人推第682章 救駕第745章 殺人第370章 無毒不丈夫第641章 大事第697章 太子千歲第55章 你跑不掉的第99章 天子第650章 風捲殘雲第660章 戶部 內閣之爭第1章 東窗事發第654章 整死你第136章 一封奏疏第535章 順之者昌逆之者亡第444章 成事不足敗事有餘第32章 老成縣令第235章 反擊第492章 皇帝怒了第353章 國之利器第641章 升任尚書第366章 天官來了第652章 項莊舞劍第163章 有人要完蛋第123章 名利知多少第652章 事急矣第471章 開拓進取第103章 衝擊官府第79章 讀書人沒一個好東西第269章 錦繡文章第85章 天子有父焉第357章 死第589章 你們都要完蛋第483章 我即是聖第365章 夠狠第327章 恩旨第217章 太后不好惹第692章 臣萬死第212章 皇親第482章 非清非濁第425章 徐謙出品 整人專用第42章 遇貴人第384章 就是不給你面子第508章 收復杭州第681章 宮變第695章 伏誅第663章 要命第475章 變天第621章 天子動怒第431章 殺雞儆猴第580章 大發戰爭財第532章 瘋狂第500章 告捷第700章 美人心計第7章 心理太陰暗第618章 得饒人處且饒人第457章 楊廷和敢應戰嗎第479章 千秋偉業第542章 巨頭和巨頭的對決
第444章 成事不足敗事有餘第628章 刮地皮也太狠了第576章 軍機第543章 坑死你的節奏第387章 無惡不作、令人髮指第94章 不識擡舉第336章 你完了第376章 毛紀是豬第295章 過關第194章 君臣奏對第85章 天子有父焉第257章 楊公威武第248章 逆轉第95章 不要臉就不給你臉第84章 讓你服氣爲止第359章 得理不饒人第338章 閣老被扒灰第595章 飲鴆止渴第551章 強買強賣第388章 人神共憤第591章 吃了我的給我吐出來第509章 血債只能血償第278章 善戰者死於兵 善泳者溺於水第618章 得饒人處且饒人第432章 驚天捷報第253章 拖下去喂狗第124章 是騾子,還是馬第708章 大動干戈第596章 學爭擴大第593章 如意算盤落空第486章 大變第17章 行善積德徐公子第634章 天價神木第9章 坑的是你第619章 高升第308章 人得而誅之第108章 做賊吃肉還要捱打第443章 你惹到我了第41章 縣試第一第624章 帝相爭執第184章 陰刀子,下絆子第258章 花兒原來是這樣紅的第134章 牆倒衆人推第682章 救駕第745章 殺人第370章 無毒不丈夫第641章 大事第697章 太子千歲第55章 你跑不掉的第99章 天子第650章 風捲殘雲第660章 戶部 內閣之爭第1章 東窗事發第654章 整死你第136章 一封奏疏第535章 順之者昌逆之者亡第444章 成事不足敗事有餘第32章 老成縣令第235章 反擊第492章 皇帝怒了第353章 國之利器第641章 升任尚書第366章 天官來了第652章 項莊舞劍第163章 有人要完蛋第123章 名利知多少第652章 事急矣第471章 開拓進取第103章 衝擊官府第79章 讀書人沒一個好東西第269章 錦繡文章第85章 天子有父焉第357章 死第589章 你們都要完蛋第483章 我即是聖第365章 夠狠第327章 恩旨第217章 太后不好惹第692章 臣萬死第212章 皇親第482章 非清非濁第425章 徐謙出品 整人專用第42章 遇貴人第384章 就是不給你面子第508章 收復杭州第681章 宮變第695章 伏誅第663章 要命第475章 變天第621章 天子動怒第431章 殺雞儆猴第580章 大發戰爭財第532章 瘋狂第500章 告捷第700章 美人心計第7章 心理太陰暗第618章 得饒人處且饒人第457章 楊廷和敢應戰嗎第479章 千秋偉業第542章 巨頭和巨頭的對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