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09章 征討

下午的聽證廳裡,火藥味依舊濃重,和以往所謂之乎者也不同,就算是與會的儒學生員,態度也是出奇的堅決.

仁義道德,畢竟只是工具而已,不知道的以爲天下盡是腐儒,可是相信別人天真的人往往自己就本身天真可笑。

儒生天真,是因爲沒有牽涉到他們根本的利益,比如他們天真的相信所謂的‘教化’就能治國平天下,其實天真的並非是他們,只因爲朝廷實施教化的國策,才能最大化的讓天下的讀書人得到好處,至今單靠教化能不能使天下大治,這就不是他們考慮的問題了。而不知詳情的人,偏偏以爲這些讀書人不知世故,用所謂的大道理去治理國家,簡直就是蠢不可及,哪裡知道,對大多數讀書人來說,任何東西治理國家都不知道,重要的是這個東西是不是對自己有利,教化有沒有用他們不管,但是他們高舉教化的旗幟,只是藉此來牟取自己的利益而已。

再如大禮議,在別人看來,似乎這些和嘉靖對着幹的朝廷命官天真的可愛,實則卻是,對他們來說,皇帝老子認哪個爹幹他們屁事,他們之所以要挑起這場爭議,高舉所謂禮教旗幟,其實不過是藉此給新皇帝一個下馬威,遏制皇權而已,天真者以爲別人天真,其實這些被人看做是天真甚至有些傻得可愛的人,卻比大多數人都要精明的多。

王學的讀書人,在新政中受益良多,也就是說,他們本身就是新政的受益者,比如他們家底殷實,家族在直浙有自己的生意,又或者他們受僱於報紙之類的文職,而報紙大多時候,都離不開商賈們的支持。

所以對王學門人來說,新政和他們息息相關,倭國鎖國,簡介的影響到的也是他們的利益。

商賈們最是赤裸裸,振臂一呼,就是要求武力干涉。可是王學門人們,也就是在座的讀書人顯然吃相就沒有這麼難看,他們會想盡辦法,爲一切暴力行爲思索理論基礎。

下午多半是一些讀書人發言,亦是羣情激奮,惹來了不少掌聲。

次曰清早,各報開售,幾乎都是圍繞倭國的事務,其中有不少聽證廳裡的發言,都已刊載,除此之外,還有不少倭寇從前種種的斑斑劣跡。

直浙上下,已是瀰漫了一股同仇敵愾的氣氛。

與此同時,在半月之後,一個駭人的消息傳來,一艘途徑倭國海域,前往朝鮮的商船遇襲,船隻沉入大海,船員不知所蹤,消息一傳到直浙,立即炸開了鍋,嚴懲兇徒的聲音一浪高過一浪,幾個倭國的商行直接受到了衝擊,倭國位於杭州的一處地點裡,外頭已是人山人海。

雖然現在沒有派駐使節的習慣,不過由於交往的必要,還有商貿交往之中的諸多協調問題,倭國官方早已在杭州派駐了一個使臣,只是並沒有具體的權限,這位叫毛利恆的倭國使臣,此時已是面如土色,外頭人山人海,人頭攢動,若非巡捕傾巢而出守衛在外,只怕此刻,這些人就要衝進來,將他碎屍萬段了。

突然傳出船隻洗劫的消息,毛利恆第一個感覺就是不對勁,加之本來直浙就有反倭的情緒,使得事態一下子失控,他在杭州已有兩年,雖然在倭國,有許多輕視大明的言論,比如說大明雖是天朝上邦,可是並不商尚武,甚至有倭人放言,十萬倭軍,就可覆滅大明之類的豪言壯語,可是毛利恆卻沒有這樣的樂觀,越是在直浙呆的越久,他就越是深知這裡的可怕,數萬正在艹練的新軍,還有無數的艦船,數以千萬計的僱工,堆積如山的財富,只要一旦動員起來,後果就是災難姓的。

因此毛利恆屢次書信與國內往來,書信之中都是反對鎖國派的恣意胡爲,甚至認爲,假若任由事態發展,將會遭致滅頂之災,可是島內的情緒,卻非他所能左右。

現在……終於玩崩了。

毛利恆第一時間,就是命人前去巡撫衙門投遞名刺,希望得到浙江巡撫的召見,將事情澄清,甚至願意代表倭國,查清事情原委,若果有倭人牽連,必定嚴懲。可是顯然,名刺遞了去,卻是石沉大海,一點消息都沒有。

再加上外頭的情況,爲何會有這麼多人聚集,其實想一想,毛利恆就意識到,這一切可能都是安排好了的,一切都是蓄意爲之。

他的心頓時跌入了冰窖之中,面如土色。

他突然有一個預感,皇國此次,只怕在劫難逃,因爲根據種種的跡象,大明朝廷的動向或許未明,可是在這直浙,顯然已經有大動干戈的打算。

毛利恆猶豫再三,最後立即草擬了一封書信,書信很簡單,是讓島內立即做好準備,同時希望皇國能以國事爲重,立即派出使節前往燕京,儘量說明原委,讓大明朝廷,來約束直浙這邊曰益膨脹的野心。

毛利恆的做法是相當明智的,只是明智歸明智,他未必認爲這有什麼作用,或許書信一到,島內的各大名們,還有佔據優勢的鎖國派,已經巴不得奮力一戰了吧。

他心裡嘆了口氣,苦思良策之時,這時候,有人進來了。

人是巡捕們放進來的,乃是一名海路安撫使司的武官,這個人毛利恆打過一些交道,正是特地從雙嶼港趕來參與政協會議的這王直,王直穿着一身戎裝,還有一件欽賜的麒麟服,這件麒麟服,還是去年的時候,因爲清除倭寇餘孽有功,天子特地嘉許賞賜,平時都捨不得穿,今曰卻是穿在身上。

毛利恆連忙迎上去,道:“王大人有失遠迎。”

說起來王直和他的關係不錯,毛利恆曾在雙嶼港呆過一些時間,所以私下有不少交情。

王直卻是面無表情,道:“事態緊急,閒話少敘,本官奉命前來,是特來通知你的。”

毛利恆心裡打了個突突:“通知,通知什麼?”

王直道:“鑑於貴國目中無人,拒絕通商,毀壞我大明合法商港,焚燬海路安撫使司貨棧,屢教不改,多次規勸亦是變本加厲,又襲擊我大明商船,海路安撫使司與直浙各地巡撫、知府會商,決心對貴國倭寇予以肅清……”

毛利恆嚇了一跳,道:“事情還沒有調查清楚……”

王直不耐煩的打斷他道:“事情已經十分明顯,是倭寇行兇,而貴國縱容包庇,既然你們不剿,那麼只好海路安撫使司來剿,海路安撫使司奉命剿賊,其中重中之重,就是清除倭寇餘黨……”

毛利恆感覺到無力,卻仍是抱着最後一絲希望:“能否給予一點時間,我願意上呈回國,讓本國諸侯清剿倭寇。”

這是毛利恆最後一顆救命稻草,如果王直同意,他無論如何都要回到倭國去,想盡辦法交出一些所謂的‘倭寇’出來。

王直面無表情,道:“很好,我這裡,恰好有一些倭寇的花名冊,你若是將這些人的人頭敬上……”

毛利恆幾乎已經聽不到王直接下來的話語了,飛快的接過花名冊去看,這一看之下,頓時身如篩糠,因爲花名冊之中的所謂倭寇,接近半數,都是一些鎖國派的頭目,其中有皇族,有大名,甚至有不少高僧,這些人,都是倭國的重要人物,足足一百多人,都是舉足輕重。

爲了平息大明怒火,將這些多人交出來,可能嗎?

絕無可能!

毛利恆心涼到了極點,無力的將花名冊垂下。

王直冷笑,道:“怎麼樣,先生以爲如何?”

毛利恆擡起眼睛,道:“倭國乃是大明藩國,雖非永不征伐之國,可是平時的歲貢,也都及時,兩國一衣帶水,乃是盟邦,上國爲何苦苦相逼?”

王直正色道:“正因爲一衣帶水,所以不忍貴國被倭寇肆虐,既是上國,就更應當承擔責任,替你們剿滅賊寇,這即是爲了大明的安寧,對貴國也很有好處。”

這簡直就是歪理,不過所謂強權即是公理,反正嘴巴在你身上,他咬死了這些人是倭寇,大明是協助倭國王庭平寇,道理上依舊牢固的很,你能怎麼說?

毛利恆臉色蒼白如紙,道:“既然如此,那麼只好兵戎相見了。”

王直笑了笑,道:“如果毛利先生希望駐留於此,我們會保障你的安全,假若你要回國,海路安撫使司也有義務將你送回,不知你有什麼打算?”

毛利恆道:“我要去燕京。”

王直不置可否,道:“悉聽尊便,若是先生信任我們,我們可以派船護送,以免先生髮生危險。”

毛利恆以爲,自己嚇唬一下去燕京,對方會服軟,可是見對方無動於衷,知道自己就算去告‘御狀’,人家也早有應對了,只得苦澀一笑,道:“好意心領,不必客氣。”

………………………………

第713章 嘉靖的殺機第5章 欠債還錢第665章 殺人不過頭點地第391章 老東西,你老了第570章 門生故吏第433章 出名了第729章 降表第180章 三個人第212章 皇親第676章 羣起攻之第27章 志向高遠第680章 開府建牙第563章 聞名不如見面第138章 小子 終於抓住你把柄了第140章 帝心難測第165章 滾出去第363章 脫離了低級趣味的人第278章 善戰者死於兵 善泳者溺於水第212章 皇親第566章 大勢已去第509章 血債只能血償第471章 開拓進取第520章 恩賞第355章 總督與巡撫第16章 家大業大第82章 提學點案首第200章 貓吃老鼠,老鼠吃象第457章 楊廷和敢應戰嗎第359章 得理不饒人第454章 封賞第585章 刺刀見紅第616章 情義第215章 太后賢德第91章 班門弄斧第635章 暗潮第236章 內閣之爭第246章 你知罪嗎第190章 大禮包第16章 家大業大第158章 一腳踢開第116章 滾第163章 有人要完蛋第657章 不做死就不會死第187章 不作死就不會死第177章 御劍第478章 徐學士成香餑餑第197章 升官發財第404章 這就是水平第3章 贗品第401章 久別重逢第561章 某個孩子他爹第496章 討倭檄文第419章 聖旨已下第728章 魚死網破第713章 嘉靖的殺機第561章 某個孩子他爹第354章 置之死地而後生第503章 功勞太大第583章 人心第657章 不做死就不會死第560章 格殺勿論第273章 我再拜第731章 不成了第473章 捅的就是馬蜂窩第430章 閉嘴第634章 插朋友幾刀第659章 召開廷議第40章 少壯不努力 老大徒傷悲第35章 學海無涯苦作舟第78章 對決第748章 送你上路第677章 楊一清垮臺第300章 點翰林第440章 倭人斃命第243章 學生遵旨第79章 讀書人沒一個好東西第597章 地主家也沒有餘糧第684章 手握軍權第69章 讀書人的節操第535章 順之者昌逆之者亡第258章 花兒原來是這樣紅的第158章 一腳踢開第539章 求仙天子第637章 法不責衆第133章 人證物證第718章 打的就是你第246章 你知罪嗎第605章 至德至賢第400章 慶生悲劇呀第192章 帝心難測第689章 有聖旨第395章 其實 你死的並不冤第10章 前程第214章 有功要賞第514章 主政一方第522章 大勇第489章 敕命第308章 人得而誅之
第713章 嘉靖的殺機第5章 欠債還錢第665章 殺人不過頭點地第391章 老東西,你老了第570章 門生故吏第433章 出名了第729章 降表第180章 三個人第212章 皇親第676章 羣起攻之第27章 志向高遠第680章 開府建牙第563章 聞名不如見面第138章 小子 終於抓住你把柄了第140章 帝心難測第165章 滾出去第363章 脫離了低級趣味的人第278章 善戰者死於兵 善泳者溺於水第212章 皇親第566章 大勢已去第509章 血債只能血償第471章 開拓進取第520章 恩賞第355章 總督與巡撫第16章 家大業大第82章 提學點案首第200章 貓吃老鼠,老鼠吃象第457章 楊廷和敢應戰嗎第359章 得理不饒人第454章 封賞第585章 刺刀見紅第616章 情義第215章 太后賢德第91章 班門弄斧第635章 暗潮第236章 內閣之爭第246章 你知罪嗎第190章 大禮包第16章 家大業大第158章 一腳踢開第116章 滾第163章 有人要完蛋第657章 不做死就不會死第187章 不作死就不會死第177章 御劍第478章 徐學士成香餑餑第197章 升官發財第404章 這就是水平第3章 贗品第401章 久別重逢第561章 某個孩子他爹第496章 討倭檄文第419章 聖旨已下第728章 魚死網破第713章 嘉靖的殺機第561章 某個孩子他爹第354章 置之死地而後生第503章 功勞太大第583章 人心第657章 不做死就不會死第560章 格殺勿論第273章 我再拜第731章 不成了第473章 捅的就是馬蜂窩第430章 閉嘴第634章 插朋友幾刀第659章 召開廷議第40章 少壯不努力 老大徒傷悲第35章 學海無涯苦作舟第78章 對決第748章 送你上路第677章 楊一清垮臺第300章 點翰林第440章 倭人斃命第243章 學生遵旨第79章 讀書人沒一個好東西第597章 地主家也沒有餘糧第684章 手握軍權第69章 讀書人的節操第535章 順之者昌逆之者亡第258章 花兒原來是這樣紅的第158章 一腳踢開第539章 求仙天子第637章 法不責衆第133章 人證物證第718章 打的就是你第246章 你知罪嗎第605章 至德至賢第400章 慶生悲劇呀第192章 帝心難測第689章 有聖旨第395章 其實 你死的並不冤第10章 前程第214章 有功要賞第514章 主政一方第522章 大勇第489章 敕命第308章 人得而誅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