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八章 敬江湖(大結局)

兩年後。

建平三年的冬至,一場細細密密的小雪,落在長安城千街百坊之間。

晨鐘響徹街巷,數萬百姓,站在朱雀大街兩側,沿街酒樓茶肆的圍欄和窗戶旁,文人士子齊聚,眺望着朱雀大街中央。

五馬並驅的車輦,從朱雀大街上行過,前方的西涼軍大將楊尊義,高舉大旗,上書‘肅’字。

車輦後方,是整齊排列的西涼鐵騎,武裝到牙齒,宛若一座座鋼鐵堡壘,都是剛從漠北草原的戰場上歸來,身上血腥氣尚未消散,無時無刻不震懾着天下宵小。

朱雀大街的盡頭,宮門大開,御林軍垂首而立,等着這架諸侯車輦。

太極殿外,文武百官分立左右。

年僅十二歲的大玥皇帝宋玲,手捧托盤,上面放着傳國玉璽,站在臺階上安靜等待。

今天,是宋氏帝王禪位的日子。

雖然規模很大,到場的王侯將相極多,但大殿外的氣氛,卻不怎麼樣莊嚴肅穆,也肅穆不起來。因爲與其說是禪位的儀式,倒不如說是許家的慶功宴。

西涼軍連續征戰近三年,收了南越,平了江南,又橫掃雙王相爭的北齊,雖然宋玲身上那件龍袍尚未脫下,但所有人都已經知道,這個天下姓‘許’了,現在所做的,不過是個必要的流程罷了。

沒人會在意宋氏怎麼想、宋玲會不會禪位,大勢之下,個人意志根本左右不了大局。

在許不令帶着西涼軍,滿載姜氏宗親,從漠北歸來那天,宋氏宗氏的老人,便‘滿心誠懇’地跑到肅王府上,表明‘宋玲年幼、難掌大局,希望肅王能入主皇城’的意願。

對於這個無理請求,肅王自然是嚴詞拒絕。

然後小皇帝宋玲,就召見肅王,當朝說起禪位的事兒。

肅王自然還得拒絕,甚至當場脫了蟒袍,說要告老還鄉,表明自己沒有圖謀皇統的想法。

再然後就是五大門閥、文武百官、三軍將士,在殿前跪請肅王繼位。

肅王迫不得已之下,只能勉爲其難地接受,並當場發話,會厚待宋氏宗親。

這下面有什麼彎彎繞繞的門道,所有人都清楚,看起來甚至有點假惺惺。

但肅王許悠心裡面,還是發自真心地不想登上龍椅。

許悠畢竟和宋暨稱兄道弟,父王許烈和宋氏帝王更是同生共死的交情,接受了宋玲禪位,無論這龍椅來的多麼正當,他跑來接‘侄子’的皇位,在史書上看來,都有點欺壓舊主、不忠不義的意思。

本來肅王許悠的意思,是先當攝政王混着,等他哪天閤眼入土了,再讓許不令來接受禪位。

但最後想了想,讓許不令接受禪位,對後世名聲也不好,還不如他這當爹的,直接把黑鍋背了,這樣許不令就是清清白白的太子身份,順理成章登基,也不用再搞這些假惺惺的玩樣兒自欺欺人。

渾厚鐘聲中,馬車穿過宮門,來到太極殿的臺階下。

肅王許悠從車輦上下來,滿頭白髮下的雙眸,看向廣場四周黑壓壓的人羣,眼中有幾分恍如隔世的味道。

當年,許悠和肅王妃手拉手離開長安的時候,他從未想過能再回來,更沒想過有一天,能站在這個位置,看着天下間的一切。

而在場覺得恍如隔世的,也絕不止許悠一人。

廣場右側的宮閣下,數百王侯公卿站在這裡觀禮。

五大門閥之首的蕭家家主,蕭庭蕭大公子,寒冬臘月手持摺扇,滿眼都是感嘆之色,搖頭晃腦道:

“以前我站在這兒的時候,還在拿姑姑買胭脂的銀子,賭許不令和人掐架輸贏,誰能想到短短几年的光景,他爹就變皇帝了。這我以後要是當了宰相,豈不是得整天對他點頭哈腰……”

穿着浩命服的孟花,拉着女兒的手,用胳臂肘撞了蕭庭一下:

“你能不能把扇子收了?”

“女人家懂個什麼?這叫風雅。”

“在場上萬人,就你最風雅,也不怕人笑話,還當宰相,你就適合當宰豬的。”

“嘿——要不是打不過你,我非得讓你明白什麼叫夫綱……”

……

蕭庭身側,是其他門閥的首腦。

陸紅信是陸紅鸞的兄長,許不令大舅子,瞧見肅王登基,自然滿懷欣慰。

幽州崔氏的崔懷祿,和夫人王氏,託‘後宅一霸’崔小婉的福氣,又變成了國丈,自然也喜笑顏開。

五大門閥四個都和許家是姻親,獨獨剩下的少府李思,明顯有點不是滋味,這些日子一直都在走動,想讓肅王許悠續絃立個皇后,至於能不能成,就不得而知了。

五大門閥的後方,是一衆王侯公卿。

鬆玉芙的老爹松柏青,如今還是國子監大祭酒。

南越君主陳瑾,因爲女兒陳思凝成功拿下許不令,如今受封郡王,不用擔心許不令秋後算賬,也算保全了陳氏,站在人羣中也是面帶笑意。

北齊君主姜凱,站在陳瑾的後面。

姜凱說起來也是個苦命人,空有世子的身份,卻沒有許不令的氣運,繼承北齊大統沒多久,還沒把內亂擺平,許不令就又又又找上了門,摧枯拉朽擊潰了雙王的兵馬。

姜凱是打心眼裡怕了許不令,眼見大勢已去,倒也乾脆,西涼軍還沒到歸燕城,直接就大開城門,單槍匹馬的出來投降了。

許不令挺欣賞姜凱,也沒爲難他,封了國公,善待了姜氏,也算落了個好結局。

在三擒三放的恩情下,姜凱直接沒了脾氣,到了長安城後,安安心心當起了鹹魚,完美詮釋了什麼叫‘樂不思齊’,沒事還去和人家九節娘娘套近乎,但結果如何,倒是沒人曉得。

除開這些王公貴子,在場幫許家打天下的江湖人也不在少數。

東海陸氏自不用說,肅王的親家,如今直接飛黃騰達變成了皇親國戚,陸百鳴的位置,直接和蕭庭等人並列,可見其尊貴。

劍聖祝六,作爲許不令的老丈人,如今也封了爵位,不過江湖人不太在意這個,只是在虎臺街開了家武館,傳承祝家劍學。

厲寒生性格比較孤僻,本來想回蜀地給髮妻守墳,但和清夜關係緩和後,清夜不想再離開親人,最終還是和老搭檔祝六一起,在武館裡當師傅。

北疆陳沖善戰陣功夫,和許不令北上伐齊,立下不少功勞,如今倒是入仕途當了武官,因爲一張破嘴特能嘮嗑,在官場上混得還風生水起。

餘下的,司徒嶽燼、林雨凇、左戰、左夜子、柳無葉等和許不令打過交道的江湖人,都在臺前觀禮。

老夫子一脈的徐丹青、梅麴生、二黑等人,向來比較仙兒,倒是沒過來。

而除開這些男人,在場的女子也不在少數。

陸紅鸞坐在偏殿裡,從珠簾後看着老大哥許悠的登基大典,懷裡抱着不到三歲的許怡。

雖然誕下了孩子,陸紅鸞的容貌和身段兒都沒有任何變化,許不令從漠北歸來後,爲了補償她懷胎十月的‘寂寞’,這些日子都在好好地陪着她,可能是昨晚被折騰得沒睡好,還稍稍有些走神兒。

蕭綺穿着世子妃的衣袍,端端正正站在珠簾後,瞧見肅王坐上龍椅,眼中也露出幾分如釋重負的神色。

這幾年打仗,蕭綺即是軍師也是後勤部長,跟着許不令走南闖北,付出比任何人都多,如今天下安定下來,可以退居幕後安心當個小女人,心裡自是輕鬆多了。

與兩個姐妹相比,一襲紅色宮裝的蕭湘兒,神色則要複雜許多。

今天蕭湘兒本不想過來的,可架不住衆姐妹的慫恿,還是跑過來了。

蕭湘兒在這個宮城裡待了十年,曾經做夢都想出去,誰曾想到,出去轉了一圈兒又跑回來。

從皇后變成太后,然後變成太皇太后,到頭來又變成了未來皇帝的女人,感覺出去這趟就和白跑了一樣。

崔小婉站在蕭湘兒的身後,雙手抱着湘兒的胳膊,笑眯眯地旁觀。雖然崔小婉也是從這座皇城裡跑出來的,卻沒蕭湘兒那麼多想法,無論在什麼地方,只要許不令在跟前就足夠了。

崔小婉的身後,是寧玉合和鍾離玖玖兩個死對頭,依舊是誰也不搭理誰,各看各的。

寧玉合江湖出身,如今不好意思當道士了,便跟着清夜一起潛心習武,年齡也不大,在陳思凝的刺激下,這兩年可謂突飛猛進。

鍾離玖玖的日子則要充實多了,技多不壓身什麼都會,除了研究醫藥、養身駐顏,閒時還在家裡弄了個‘動物園’,養着各種奇珍異獸。

六個大姐姐的遠處,五個小姑娘持着望遠鏡,站在一起興致勃勃地旁觀。

祝滿枝如今到了長安城,如願以償重新回到了狼衛,成了緝偵司的名譽主官,辦的第一件事兒,就是把當年那個,她辭職的時候說‘還有這種好事’的主薄調去養馬了。

除此之外,祝滿枝還是祝六所開武館的名譽館主,大有一統黑白兩道的架勢。

陳思凝自不用說,本事武藝高強,又和滿枝聊得來,從北齊回來後,也跑去緝偵司混了個位置,私底下,還在大業坊的狀元街上投資了家螺螄粉樓,專門推廣南越地道美食,結果就是隔壁的店鋪敢怒不敢言。

寧清夜本就和滿枝是好姐妹,而且也想在劍道上拔高一籌,免得被陳思凝完全壓下去,整天都泡在祝六的武館裡學習劍法。

鍾離楚楚武藝一向不高,但天賦還是有的,除開習武和學醫,還在魁壽街開了家舞蹈班,教豪門千金琴棋舞曲,也算是多才多藝。

鬆玉芙是小姑娘中唯一不會武藝的,愛好就是讀書和教書,在和蕭綺一起忙完打仗的事情後,回到長安,專門弄了個幼兒園,日子過得比在樓船上充實多了。

至於小夜鶯,因爲是許不令的貼身丫鬟,行軍打仗都跟在許不令身邊,白天幫忙處理軍務,晚上幫忙排解寂寞,回到長安則當管家,今天倒是沒來。

太極殿前小雪紛飛,隨着宋氏皇旗取下,換上肅王旗幟,肅王許悠坐在金殿龍椅之上,兩個朝代的新老交替,也就此完成了。

長安城外,傳來了數聲炮響。

而千街百坊間的市井百姓、文人世子,也在此時,慶賀起一個大一統的盛世王朝,就此緩緩走來……

---------

“肅王世子許不令,欺男霸女、逼良爲妻的事兒,到這裡就講完了……”

長安城坊市角樓附近,勾欄賭坊接連成片,潑皮閒漢圍在茶攤上,腳下放着火盆,聽着說書先生,講完了這個漫長的故事。

說書先生坐在茶攤上,杵着藤木柺杖,意猶未盡地說完後,拿起茶碗喝了口潤了潤嗓子,繼續道:

“接下來,爺給你們講個,一國太子,尋仙問道的故事,那太子可厲害了……”

“誒誒!”

坐在火盆旁的閒漢,正聽得興起,見說書先生準備換場子,有些不樂意了,意猶未盡地詢問:

“不對不對,你這沒講完啦。”

說書先生話語一頓,有些不滿地轉過頭來:

“什麼沒講完?都講到這裡了你還想聽啥?打仗啥的講了也沒意思,不如聽那混賬太子,欺師滅祖、四處強擄仙子的荒唐事兒……”

閒漢擺了擺手:“能坐這裡的,誰想聽打仗,不都是念着上不得檯面那點事兒。”

“對啊對啊……”

“你方纔好像漏了一個,那個小桃花呢?怎麼講到最後沒影了?”

說書先生放下茶杯,露出笑容,轉眼看向街邊房舍,含笑道:

“小桃花呀,呵呵……”

————

大業坊,青石巷。

小雪如柳絮,灑在不知多少代人來回的青石地磚上。

發黃的酒幡子,在風雪中搖搖晃晃,勾人酒香,似是融入老酒肆的一磚一木裡,未曾端杯,便讓人已經醉了。

頭髮大半雪白的老掌櫃,背駝了些許,但面容依舊精神,肩膀上搭着毛巾,在幾個大酒缸前兜兜轉轉,陪着鋪子裡唯一的酒客嘮嗑:

“聽鐘聲,在交接了,公子不過去,就不怕你爹收拾你?”

身着白衣的俊美公子,坐在靠窗的酒桌旁,面前放着兩碟小菜,一壺老酒。

【看書領現金】關注vx公.衆號【書友大本營】,看書還可領現金!

白衣公子眼神似醉非醉,手裡拿着一枚玉佩,玉佩上刻着一朵小小的桃花。

聽聞老掌櫃的言語,白衣公子收起玉佩,端起酒碗,喝了口辣喉嚨的斷玉燒:

“走個過場罷了,哪有喝酒有意思。”

老掌櫃呵呵笑了聲,拿着一壺溫好的酒,在酒桌對面坐下,給自己倒上了一碗:

“人都想陪着嬌妻美妾,但腳下這路,不能不走,也逃不掉。”

許不令勾了勾嘴角,沒有言語。

他,只是剛剛從北齊回來,被媳婦們輪傻了而已,需要緩緩,這事兒不好開口。

老掌櫃端起酒碗,和許不令碰了下,又說起近日的江湖事。

許不令一飲而盡,面帶微笑,安靜聆聽,時而也評價幾句。

酒未完,人未醉。

老掌櫃滿是皺紋的眼角擡了擡,看向了酒肆外:

“這鷹不錯。”

許不令放下酒碗,回過頭看向圍欄外,卻見院牆對面,站着一隻毛髮雪白的海東青,正歪着頭望着他。

巷子裡小雪紛飛,身着狐裘的高挑女子,也從巷口處緩步走來。

女子身材很高,可能與許不令眉毛齊平,杏眼朱脣,豔若桃李。烏黑長髮編成兩條辮子,垂在背後,背後掛着長條布包,裡面裝着兩截鐵槍。

許不令瞧見女子的面容和身段兒,稍稍愣了下,不過從那雙靈氣逼人的雙眸中,還是認出了來人是誰。

許不令站起身來,走到了酒肆外,看着迎面而來的女子,如釋重負:

“小桃花,這幾年你去哪兒了?我去北齊找你,到處沒找到。”

“去了海外。還有,我叫左邊。”

小桃花身段兒挺拔,鼓囊囊的衣襟,再也不似當年那個舔糖葫蘆的小丫頭,連聲音也變了。

不過沒變的是,她腰間依舊掛着個小荷包,荷包裡放着個銀元寶。

小桃花在酒肆前停步,彼此距離十步,中間隔着風雪。

她從背上把長條布包取下,兩截鐵槍拼接在一起。

許不令瞧見這一幕,微微攤開手來:

“來找我報仇?”

小桃花拼好鐵槍,寒鐵槍鋒斜指地面,擡眼看向許不令:

“大哥哥對我有恩,我不會殺你。但師父對我恩重如山,仇不能不報。我們打一場,往日恩仇,一筆勾銷。”

許不令眼神無奈,看着已經很有御姐範兒的大丫頭,搖了搖頭:

“好久沒聽到這麼狂的口氣了,你師父臨終前,和你說了什麼?給你找了個神仙師父?”

小桃花擰轉槍鋒,眸子裡不夾雜任何情緒,或者所以情緒都藏在心底,她平淡道:

“師父說,大哥哥也只是個凡人。師父和你較量過,知道你的上限,說我天資很好,最多兩年,就能趕上你。”

許不令上下掃了眼:

“你練了兩年,我也練了兩年,怎麼趕?你師父,誤人子弟有一手。”

小桃花微微皺眉,但眼中的自信並未散去,槍鋒擡起,指向許不令:

“大哥哥只是自學成才,我師承戰神左哲先,大哥哥莫要輕敵纔是。”

許不令見此,輕輕嘆了聲,轉而道:

“打完了之後做什麼?跟我回家?”

小桃花眨了眨眼睛,沉默片刻後:

“打完再說。”

“好。”

轟隆——

話語落,兩道身影,在風雪中沖天而起。

酒肆外,發黃的酒幡子,隨着二人帶起的勁風獵獵作響。

白鷹落在酒肆的圍欄上,和年邁的老掌櫃,一起擡頭看向天空。

趁着老掌櫃走神兒的功夫,白鷹還偷偷在老掌櫃的酒碗裡,啄了一口。

“酒咋樣?”

“咕咕——”

“呵呵,夠烈就好……”

……

所謂江湖,其實就是一間平平無奇的小酒肆。

有人來,有人走。

有人重歸於好,有人反目成仇。

因酒相識,故事便從這裡開始。

只要酒沒變,故事便永遠沒有結束的一天。

年年歲歲復年年,在酒肆裡看到的,無非是一場接一場的輪迴罷了。

許不令從天空落下,拿起桌上的酒碗,喝了半碗,又倒在了地上。

繼而伸出胳膊,接住從天而降的小桃花,扛着往青石小巷外走去。

清亮酒液融化雪面,滲入被江湖人,踩了不知多少年的青石路面。

這一碗酒。

敬江湖!

(全書完)

第二章 天乾物燥第二十七章 鷹指散人第十九章 鍾離老九(192/513)第十六章 算賬第八十二章 把盞言歡日,風停雨住時第三十四章 事急從權第五十一章 雙簧(5/65)第六章 戲精第二十五章 酒後方顯真性情第二十九章 宮裡宮外第七十一章 勢如破竹第七十八章 己所不欲勿施於人第六十九章 陸夫人的黑心小棉襖第五十六章 預料之中第八十七章 祝家往事(38/302)第五十一章 隨遇而安(237/543)第五十一章 無妄之災第七十一章 冤家路窄第二十七章 家國難兩全第四十五章 陸姨!第三十一章 泰山之力第五十六章 形勢不妙第六十九章 死麪首,你完了……第五十七章 恩怨信義亦難分第六十章 關門打狗?第三十四章 以牙還牙(254/583)第十八章 連哄帶騙(130/445)第二十一章 鍾離玖玖第六十章 以身作則(240/544)第六章 戲精第六十四章 據理力爭第二十章 無規矩不成方圓第二十九章 難言之隱第八十六章 白眼狼!第四十一章 一般第一百零三章 再會,大小姐!第三十六章 君子佩劍,以彰其德第七章 死到臨頭第六章 深宮怨鳳與白小蓮第四十一章 螳臂當車第七十章 守宮砂第八十章 參與感第二十六章 血戰之後第六十九章 臭道姑!第六十八章 乖~第三十四章 以牙還牙(254/583)第三十六章 自暴自棄(230/543)第四章 近朱者赤第四十六章 看不見的手第五十三章 大惡人第五章 江南煙雨第十八章 禽獸不如(117/429)第三十九章 順藤摸瓜第七十一章 問道於盲第八十章 桃花塢(218/538)第六十章 酒客第三十章 神仙難救第二章 隨風潛入夜第二十章 久別重逢(132/445)第四十三章 豬隊友第二十七章 酒不醉人第三章 真是愁死妹妹了第二十章 無規矩不成方圓第四十一章 螳臂當車第二十章 重回故地第三十七章 帶刺的公主第三十五章 岳陽樓第七十三章 往後的道路(153/460)第十一章 念念不忘感言第七章 畫中仙第五十二章 工具鳥第十五章 花舟(下)第二十九章 幹票大的第二十一章 天下初平第三十五章 風塵之地第四十四章 瘋婆娘(171/486)第四十六章 姨不吃醋第五十九章 涼涼第三十二章 金陵詩會(167/472)第五十五章 捕快與俠女第四十九章 隻手遮天第九十五章 朕,還沒死!第二十三章 相逢何必曾相識第十章 神堂峪第三十八章 飛揚跋扈第二十九章 事不過三第二十七章 螳臂當車第四十二章 風陵渡第三十一章 破曉第四十二章 故弄玄虛年度總結!第二十八章 給他個面子(盟主加更)第八章 夜會蕭綺(157/460)第六十九章 許不令的鴻門宴第八十二章 你對爲師做了什麼?(盟主加更)第三十章 嚴陣以待第二十六章 劍起第十四章 半次怎麼算?第二章 漫漫江湖路
第二章 天乾物燥第二十七章 鷹指散人第十九章 鍾離老九(192/513)第十六章 算賬第八十二章 把盞言歡日,風停雨住時第三十四章 事急從權第五十一章 雙簧(5/65)第六章 戲精第二十五章 酒後方顯真性情第二十九章 宮裡宮外第七十一章 勢如破竹第七十八章 己所不欲勿施於人第六十九章 陸夫人的黑心小棉襖第五十六章 預料之中第八十七章 祝家往事(38/302)第五十一章 隨遇而安(237/543)第五十一章 無妄之災第七十一章 冤家路窄第二十七章 家國難兩全第四十五章 陸姨!第三十一章 泰山之力第五十六章 形勢不妙第六十九章 死麪首,你完了……第五十七章 恩怨信義亦難分第六十章 關門打狗?第三十四章 以牙還牙(254/583)第十八章 連哄帶騙(130/445)第二十一章 鍾離玖玖第六十章 以身作則(240/544)第六章 戲精第六十四章 據理力爭第二十章 無規矩不成方圓第二十九章 難言之隱第八十六章 白眼狼!第四十一章 一般第一百零三章 再會,大小姐!第三十六章 君子佩劍,以彰其德第七章 死到臨頭第六章 深宮怨鳳與白小蓮第四十一章 螳臂當車第七十章 守宮砂第八十章 參與感第二十六章 血戰之後第六十九章 臭道姑!第六十八章 乖~第三十四章 以牙還牙(254/583)第三十六章 自暴自棄(230/543)第四章 近朱者赤第四十六章 看不見的手第五十三章 大惡人第五章 江南煙雨第十八章 禽獸不如(117/429)第三十九章 順藤摸瓜第七十一章 問道於盲第八十章 桃花塢(218/538)第六十章 酒客第三十章 神仙難救第二章 隨風潛入夜第二十章 久別重逢(132/445)第四十三章 豬隊友第二十七章 酒不醉人第三章 真是愁死妹妹了第二十章 無規矩不成方圓第四十一章 螳臂當車第二十章 重回故地第三十七章 帶刺的公主第三十五章 岳陽樓第七十三章 往後的道路(153/460)第十一章 念念不忘感言第七章 畫中仙第五十二章 工具鳥第十五章 花舟(下)第二十九章 幹票大的第二十一章 天下初平第三十五章 風塵之地第四十四章 瘋婆娘(171/486)第四十六章 姨不吃醋第五十九章 涼涼第三十二章 金陵詩會(167/472)第五十五章 捕快與俠女第四十九章 隻手遮天第九十五章 朕,還沒死!第二十三章 相逢何必曾相識第十章 神堂峪第三十八章 飛揚跋扈第二十九章 事不過三第二十七章 螳臂當車第四十二章 風陵渡第三十一章 破曉第四十二章 故弄玄虛年度總結!第二十八章 給他個面子(盟主加更)第八章 夜會蕭綺(157/460)第六十九章 許不令的鴻門宴第八十二章 你對爲師做了什麼?(盟主加更)第三十章 嚴陣以待第二十六章 劍起第十四章 半次怎麼算?第二章 漫漫江湖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