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7章 雄心立生

第67章 雄心立生

能不能敵遼騎,這個問題趙孝騫也沒有答案。

趙孝騫一直固執地認爲,決定戰爭勝負的關鍵因素是人,不是武器。

再快的子彈,也打不到火雲邪神的狗頭,但只要實力夠強,踩腳趾都能讓火雲邪神慘叫。

遼國,一直是歷任大宋官家的心病,也是高懸在大宋頭頂上的一柄利劍,沒人知道它何時會落下。

但沒落下的這百餘年,卻時刻壓得大宋君臣喘不過氣來。

趙煦不是昏君,親政以後,他確實有進取之心,他想做出一番超越前人的功績,但他也需要信心,需要與遼國對抗的籌碼。

今日,他好像找到了這個籌碼。

一個奇怪的東西,用火藥激發後,竟能擊五十步之遠。

據趙孝騫說,如果槍管內壁刻劃膛線,換上一種尖錐型的子彈,甚至能打更遠,兩百步三百步也不是沒可能。

趙煦不懂什麼是“膛線”,也不懂什麼是尖錐型的子彈。

但他懂距離,懂射程。

如果這種火槍真能打到三百步外,從此以後,大宋何懼遼騎?

前日與趙孝騫奏對的畫面,在趙煦的腦海裡浮現。

大宋的軍隊,確實到了改變的時候了,如果宋軍士氣軍心高漲,人人皆願爲國而捨生,再配上這種可擊三百步的火槍,遼國並非不可敵。

每年那一筆屈辱的歲幣,也不必再交了。

“朕沒看錯人,子安果然有大才!”趙煦激動地望向趙孝騫。

“官家謬讚了,臣愧不敢當。”

趙煦盯着手裡的燧發槍,道:“子安可知,其實我大宋有軍器監,與火藥有關的兵器,多達十餘種,元豐六年,大宋與西夏一戰中,便已用上了火蒺藜,毒煙球等火器……”

趙孝騫點頭:“臣知道。”

“明明有火器,在戰場上卻仍不如人意,子安可知爲何?”

趙孝騫想了想,道:“火藥的問題?”

趙煦嘆道:“沒錯,是火藥的問題,軍器監所用之火藥,用俗話來說,便是兩個字,‘沒勁’。”

這話夠俗,但一聽就懂。

其實火藥軍事化的運用,大宋開國便有了,只是造出來的火器由於火藥配比原因,顯得不夠霸道。

所以大宋的各種火器在戰場上的用法,是以“燃燒”爲主,而非“爆炸”,或者說,就算能爆炸,威力也達不到有效殺敵的效果。

如果宋軍的火器真那麼厲害,大宋早特麼統一華夏了,犯得着每年憋屈地給遼國送歲幣?

趙孝騫造的也是火器,但趙煦剛纔一言便道中了關鍵。

真正有創意的不是燧發槍,而是擊發鐵丸的火藥。

趙煦激動的也是這個,趙孝騫找到了威力最霸道的火藥配比。

火藥有了最佳的配比,那麼用在戰場上,跟以往可就大不一樣了。

趙孝騫是聰明人,他知道趙煦不會無緣無故跟他聊火藥。

從懷裡掏出一張紙,上面只寫了三行字,是他在玉清宮配火藥時事先寫下的。

“官家,此爲火藥最佳配比之方,臣願獻予官家。”趙孝騫雙手奉上。

趙煦接過配方,仔細看了一遍,然後折起鄭重地放入懷中,滿意地笑了。

“子安,有大功於社稷!”趙煦用力地拍着他的肩。

不誇張的說,懷裡的這張配方,足以改變一個時代。

“官家,臣改良後的火藥配比……十分霸道,若欲大量配製,還請官家挑選可信之人,否則配方若流傳於外,臣恐埋下禍患。”趙孝騫低聲道。

趙煦嚴肅地道:“今日見燧發槍之威,朕已知其厲害,若流傳出去,或會反噬於己,子安放心,朕不會大意的。”

走到趙孝騫面前,趙煦認真地道:“子安,好好做事,好好做人。讓那些不滿的朝臣們看看,朕任用宗親的決定是沒錯的,朕的兄弟,比朝臣們更有才華,更能報效社稷。”

“讓那些老朽快入土的老傢伙們看看,咱們年輕人能做出怎樣的豐功偉業!”

利器在手,立生雄心。

誠如趙顥所預料的那樣,因爲趙孝騫的火藥,趙煦突然對大宋的未來有了信心。

…………

皇宮裡,君臣雄心萬丈。

而皇宮之外,卻掀起了一場狂風暴雨。

趙孝騫深夜被刺一案,不會輕易揭過去,必須要嚴查,這是趙煦親自向開封府和大理寺,皇城司下的旨。

此事實在太過惡劣,對標榜君子政治的大宋君臣來說,無異於朝臉上猛扇了一記耳光,絕不能忍。

開封府和大理寺急了,趙孝騫在玉清宮埋頭造槍和火藥時,汴京城卻差役盡出,從城內集市到民居,從王侯府邸到朝臣官衙,差役們到處走訪,尋找兇手線索。

皇城司也是精銳盡出,魏節親自帶隊。

相比開封府和大理寺的走訪,皇城司辦案可就沒那麼斯文了。

案發的第二天,皇城司便傳訊了十幾名舊黨官員,沒有證據,沒有線索,只因這十幾名官員曾經看趙孝騫不順眼,參劾他的奏本遞得最多,便成了皇城司的懷疑對象。

最無辜的卻是一位熟人,蘇轍。

沒錯,皇城司第一個拿問的就是蘇轍。

至於原因,趙孝騫遇刺之前,便是與蘇轍在青樓飲酒,皇城司還打聽到當時趙孝騫與蘇轍有過爭執。

而蘇轍,又是衆所周知的鐵桿舊黨。

這個……不懷疑你懷疑誰?第一號嫌疑犯沒跑了。

無辜的蘇轍,沒招誰沒惹誰,只不過在青樓喝了一頓酒,莫名其妙便進了皇城司冰井務的監牢。

…………

戶部尚書,蔡京府。

蔡京不到五十歲,但他的人生很精彩。

這位被後世痛罵的奸臣,實際上是正經的科考出身,進士及第,他出使過遼國,也當過起居官,還當過幾年開封知府。

被新黨罵過,也被舊黨排擠過,混得最差時,被貶到地方當民兵隊長。

混得最好的話,應該就是現在了。

趙煦親政後,正是需要人手之時,蔡京被調回了汴京,一躍而成了戶部尚書。

直到此時,蔡京終於看清了形勢,他知道,未來的大宋是新黨的天下。

於是,原本遊走周旋於兩黨之間的牆頭草,如今赫然成了最堅定的新黨一員。

立場絕不可再變,否則戶部尚書當不長久。

下了官衙的蔡京此刻坐在府邸的中堂裡,雙手交叉擱在胸前,疲憊地闔目養神。

蔡攸悄然走進中堂,見蔡京在堂內假寐,於是又轉身打算悄悄離開。

蔡京未睜眼,卻似乎知道蔡攸進了堂內。

“攸兒從太學回來了?”蔡京問道。

蔡攸轉身行禮:“是,孩兒剛回府。”

蔡京嗯了一聲,道:“讀書重要,人脈也重要,不能待在家中只知讀書,而不聞窗外事,那是腐儒所爲。”

“是,孩兒受教。”

蔡京這才睜開眼,看着蔡攸淡淡地道:“你與楚王世子搭上了交情,這份交情要記得時刻維護。”

“老夫觀之,此子不凡,攸兒多與之來往,未來必有受益。”

第154章 來都來了第689章 生死一線第107章 反貪風暴第336章 宗親宮宴第396章 遼國軍情第248章 封賞聖旨第130章 爵封郡侯第27章 新賬舊賬第317章 全軍覆沒第388章 熱心村民第372章 天降橫財第62章 君臣奏對第132章 姻緣玉成第482章 歸來如舊第423章 退無可退第316章 高端獵人第542章 微服出宮第77章 校場試槍第208章 意料之外第235章 終戰休兵第378章 惡官酷吏第47章 政治紅利第308章 滿朝譁然第585章 再度分田第546章 不亦抽乎第672章 殺兔儆馬第275章 佈局設套第659章 再收名將第665章 奔襲涿州第239章 歸心似箭第644章 校場實戰第201章 雙面活爹第322章 熱血天子第185章 信息炸裂第172章 拿問到堂第438章 水落石出第280章 恩怨難辨第695章 最後體面第710章 驚天殺器第665章 奔襲涿州第81章 生母馮氏第160章 高端獵人第88章 意外之死第267章 由守轉攻第482章 歸來如舊第182章 帝王意志第53章 站隊大勢第287章 求偶者衆第436章 捷報入京第819章 刀兵奪權第634章 帝王猜疑第641章 大戰將啓第261章 查辦御史第767章 提審二王第453章 回營探俘第593章 恭喜官人第451章 密奏入京第750章 風向不對第8章 力挽狂瀾第258章 諫止封賞第319章 財去財空第78章 新式戰法第146章 初見趙佶第377章 緊急軍情第391章 大治之始第789章 快意恩仇第50章 官封實權第78章 新式戰法第16章 豈曰無鹽第581章 靈魂交流第509章 善後收尾第637章 世子醉酒第244章 整整齊齊第792章 試探拉扯第14章 其志甚偉第715章 君臣爭執第171章 朋友之義第622章 必有痕跡第72章 醉後社死第189章 迎親回府第49章 又見佳人第757章 芳心暗許第123章 父子翁婿第21章 君臣又見第77章 校場試槍第603章 謀逆不赦第219章 絕境傳訊第143章 遼使離京第130章 爵封郡侯第236章 不幹人事第251章 都知劉單第163章 揚長而去第485章 歸家團聚第653章 克破河間第47章 政治紅利第256章 生財新道第338章 疑竇頓生第189章 迎親回府第374章 人禍如虎第231章 針鋒相對
第154章 來都來了第689章 生死一線第107章 反貪風暴第336章 宗親宮宴第396章 遼國軍情第248章 封賞聖旨第130章 爵封郡侯第27章 新賬舊賬第317章 全軍覆沒第388章 熱心村民第372章 天降橫財第62章 君臣奏對第132章 姻緣玉成第482章 歸來如舊第423章 退無可退第316章 高端獵人第542章 微服出宮第77章 校場試槍第208章 意料之外第235章 終戰休兵第378章 惡官酷吏第47章 政治紅利第308章 滿朝譁然第585章 再度分田第546章 不亦抽乎第672章 殺兔儆馬第275章 佈局設套第659章 再收名將第665章 奔襲涿州第239章 歸心似箭第644章 校場實戰第201章 雙面活爹第322章 熱血天子第185章 信息炸裂第172章 拿問到堂第438章 水落石出第280章 恩怨難辨第695章 最後體面第710章 驚天殺器第665章 奔襲涿州第81章 生母馮氏第160章 高端獵人第88章 意外之死第267章 由守轉攻第482章 歸來如舊第182章 帝王意志第53章 站隊大勢第287章 求偶者衆第436章 捷報入京第819章 刀兵奪權第634章 帝王猜疑第641章 大戰將啓第261章 查辦御史第767章 提審二王第453章 回營探俘第593章 恭喜官人第451章 密奏入京第750章 風向不對第8章 力挽狂瀾第258章 諫止封賞第319章 財去財空第78章 新式戰法第146章 初見趙佶第377章 緊急軍情第391章 大治之始第789章 快意恩仇第50章 官封實權第78章 新式戰法第16章 豈曰無鹽第581章 靈魂交流第509章 善後收尾第637章 世子醉酒第244章 整整齊齊第792章 試探拉扯第14章 其志甚偉第715章 君臣爭執第171章 朋友之義第622章 必有痕跡第72章 醉後社死第189章 迎親回府第49章 又見佳人第757章 芳心暗許第123章 父子翁婿第21章 君臣又見第77章 校場試槍第603章 謀逆不赦第219章 絕境傳訊第143章 遼使離京第130章 爵封郡侯第236章 不幹人事第251章 都知劉單第163章 揚長而去第485章 歸家團聚第653章 克破河間第47章 政治紅利第256章 生財新道第338章 疑竇頓生第189章 迎親回府第374章 人禍如虎第231章 針鋒相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