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實,董凡對黃老來店裡看看也沒什麼把握,最多的可能還是看去哪個老東西哪裡去了。在這邊沒見到黃老,董凡也沒什麼失望的,一邊和小華聊着天,一邊到處看看。
“對了,那個店招放好了沒?”董凡突然想起別凡送給自己招牌的事。
“放心吧!等你來關心恐怕早就被人劈材燒了!陳哥送到老司徒那邊放着呢!”小華見到董凡此刻想起這些事,好笑的說道。
董凡呵呵一笑,看來自己這個老闆還真的有點不稱職啊!
“你去忙你的吧,晚上你過去吃飯吧!”這邊也沒什麼事要做的,小華便對董凡說道。
“行,那我先走了!”董凡想了想,自己在這裡也的確沒什麼用,便點頭同意了。
小華見到董凡同意了,便去同今天過來看進展的設計師討論去東西來。董凡看到小華又不管自己了,當下和陳哥告別便往司徒那邊去了。
“今天怎麼有空過來的嘛!?”司徒見到董凡來了,繼續泡着茶問道。
董凡在雅間坐下後,也不答司徒的話,直接就問道:“聽說過玉帽頂麼?”
“帽頂?我想想。”司徒聽了董凡的話,回想起來。
董凡見到司徒想着,便也不打擾,自己給自己斟茶起來。
“你看看,是不是你說的?”司徒站起來,出去拿了一本雜誌過來,翻到一頁便指給董凡看。
董凡看到上面有正有一篇關於玉帽頂的介紹,當下便仔細的看了起來。
其實,董凡都沒有發現,現在的自己不在是單單重視一樣東西是不是真假,也不在是隻看多少錢,而是拿到一樣東西,他會去深究這東西的形成的歷史,發展,演變的過程。
這纔是一個收藏家,應該有的態度。
當然了,一個黃老的教導,一個是董凡現在對這些東西的喜愛,還一個,則是別凡時不時的就喜歡拿東西對自己刨根問底。雖然說沒有正式端茶收徒,但董凡怎麼也不能讓自己的在別凡心中的形象坍塌不是?
“怎麼了?收到一件了?拿出來瞧瞧嘛!”司徒知道董凡問,自然有他的用意的,當下就追問道。
“嗯,是收到一件了,不過現在沒在身上。”董凡看着上面的介紹說道。
從這上面,董凡瞭解,這玉帽頂的結論是經過多次的考察得出來的。最先,對這東西,都只是當作爐頂,有人說是漢代就有了,也有人說是唐朝的,宋朝的等等。
然而進過考證,漢代和唐代是不成立的了。後來,也有人說這是宋代的玉紐,但因爲形狀實在是大不相同,所以也被否定了。
這種爭論在明代就有了,後來,明人沈德符在《野獲篇》中有記載:“近又珍玉帽頂,其大有至三寸,高有至四寸者,價比三十年前加十倍,以其可作鼎彝蓋上嵌飾也。問之,皆曰:“此宋制”。又有云:“宋人尚未辨此,必唐物也”。竟不曉此仍故元時物。元時除朝會後,王公貴人俱載大帽,視其頂之花樣爲等威,嘗見九龍而一龍正面者,則元主所自御也。當時俱西域國手所作,至貴者值數千金。本朝還我華裝,此物斥不用,無奈爲沽客所昂,一時竟珍之,且不知典故,動雲:“宋物”。其耳食者從而和之,亦可曬矣”。沈德符在否定了爐頂唐宋說後,明確提出了元代帽頂說,並且帽頂也是區分等級的一個標誌。明代去元不遠,其說順理成章,應該說有一定的可信度的。
明以後,隨着人們頭頂多用束髮之冠而不再用帽,於是把許多元代舊帽頂改爲爐頂使用,至使許多元代帽頂與爐頂相混雜,難以區分。另外,明代還仿此樣式製作爐頂,如明益宣王墓出土的那件白玉鏤空鴛鴦戲蓮紐,它與故宮舊藏的明代青玉獸面紋衝耳爐紫檀木蓋上的鴛鴦銜蓮蓋鈕形制基本相似,這也就是後世人們將此類玉紐都稱爲爐頂的原因。
董凡看完這才知道了這東西的詳細的歷史,很是滿意點合上了雜誌。
“看完了?”一邊一直沒說話的司徒見到董凡收起了雜誌,這才繼續出聲問道。
“嗯,這東西,還真有點意思!呵呵!”董凡笑着說道。
“下次給我帶來看看的嘛!”司徒卻還是纏着董凡要東西。
“行了,知道了!走了!”董凡沒想到在司徒這邊就有了結論了,當下一口就飲盡了司徒的好茶,然後就告辭了!
“你這傢伙!”司徒對董凡的行爲見怪不怪了,也不送董凡,繼續喝着茶,拿起雜誌,看起自己給董凡找出來的那一篇文章看去了。
出了司徒的門,董凡卻是在琉璃廠逛了起來。他還真的沒有好好逛過琉璃廠,上次和胖子也是走馬觀花的看了看,並沒有仔細的看。
董凡逛了一會,就被一個東西吸引了自己的目光。當下,便朝那個店裡走去。
店老闆是個中年的漢子,可能是因爲生活好還是怎麼樣,臉上顯得很是方圓。頭髮不多,但也不是禿頂,店裡面主要經營的是字畫,還賣一些其他的雜貨。
“您看要點什麼?”店老闆見到董凡進來了,當下就招呼起來。
店面不的,和董凡的不能比。
“隨便看看。”董凡淡淡的笑着迴應道。
“好勒,要什麼您說!”老闆很是和善,雖然話是這樣說,但還是陪在董凡傍邊。
店裡不知道是沒有請夥計,還是夥計不在,只有老闆一個人。
“這畫怎麼賣的?”董凡指着一副山水問道。
“您要給一萬八,大家都發!”店老闆笑着說道。
董凡指的那一副,就是現代的仿品,董凡似乎在哪裡見到過,但想不起畫作的名字了。
董凡點了點頭,沒有說話,又繼續看了起來。
走到門口,董凡假意的用腳碰到了自己看上眼的東西了。
“這東西挺有意思的,老闆還賣這個啊!?”董凡碰到東西后很自然往地上看去,笑着問起老闆。
“呵呵,一朋友的,放在這裡好長時間了。”老闆解釋到。
“這上面是龜吧!?”董凡聽了老闆的話,又問道。
“嗯,是啊!你有興趣?”老闆見到董凡興致盎然的,便走過來,拿掉放在上面的東西說道。
“呵呵,看着蠻吉祥的。”董凡蹲下去裝作很有興趣的隨便摸了幾下站起來說道。
“靈龜呢!長壽!那是當然了的!這東西買回去,上面配上一個架子,很有味道!”老闆見到東西是有興趣,便推銷起來。
“上面的沒有麼?差東西啊!”董凡點了點頭,又皺眉說道。
“呵呵,上面要是有,就不用擺這裡賣咯!”老闆笑了笑。
說到這裡,想必差不多猜出來是什麼東西了吧!?不錯,正是搖錢樹的底座。而且,正好能和董凡的東西配上!這一個陶土的靈龜底座,按照胖子給的照片,和董凡的研究,自己那搖錢樹的底座,正是這一類的。
“這東西怎麼賣啊!?”董凡想到這裡,出口問道。
“這東西,四萬八!您事事都發!”老闆很會討口彩。
“就這東西還要四萬八?我瞧着也不像是老東西!”董凡裝作很驚訝的問道。
“我跟你說吧!您真要,四萬,不少了!這可是真的漢代的老東西。您聽說過搖錢樹麼?這東西就是漢代的搖錢樹的底座!您說我要這個價貴麼?”老闆笑着給董凡解釋起來,雖然是還了價了,但董凡知道,這價沒得少了。
“關鍵我也沒搖錢樹啊!”董凡不死心的說道。
“那也沒辦法!但東西是老的不是?呵呵!放在家裡也是一吉祥啊!”老闆還是不鬆口。
“真沒得少了?要是一萬我還真買了!”董凡還是試探的問道。
“別!您還是看看別的吧!老闆又把上面放着的東西給放回去了,讓董凡看別的東西了。
董凡心裡一嘆:看來,誰也不比誰傻啊,好東西還是有人知道的!
(更新完畢!汗,頭疼了!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