蘇沐沐從來沒有問過南慕辰,對於南慕澤的處理結果。南慕辰也很配合地從來沒有提及。就算是曾經加害於二人的百里茹月,南慕辰也一併從來未對蘇沐沐有所說明。
關於南慕澤兵變一事,彷彿就像是根本沒發生過般,如同過眼雲煙散入無形。
可是南慕辰將養了整整兩個月才得意康復的事實,使得蘇沐沐在獨處時總是不由自主地思及,每次都是錐心刺骨般的痛。
“娘娘,小皇子已經睡熟了,還請娘娘將小皇子放到牀上去睡,否則時間長了,養出習慣來,沒人抱着小皇子該不肯睡了。”
聽了奶孃的話,醒悟過來的蘇沐沐忙將懷中的寶寶放到早已鋪好的小牀上。
由於蘇沐沐的一再堅持,這一對龍鳳胎,並沒有完全交予奶孃照顧,而是,每天由奶孃同蘇沐沐一併照顧,平時政務不十分繁忙的情況下,南慕辰也會加入換尿布,哄覺覺的行列中來。
剛開始,南慕辰還皇帝派頭十足地不同意蘇沐沐的決定,覺得至少孩子會影響夫妻間的生活。可是日子久了,被全家人團聚一堂的氣氛渲染,南慕辰樂在其中的,倒是喜歡得最是厲害。
“夫君,你也太偏心,就不能抱抱兒子?”
看不慣自從孩子出生,只挑女兒抱的南慕辰過於偏心,蘇沐沐抱着兒子發聲抗議。
“娘子,你怎能如此說爲夫。自從娘子誕下這一對兒女,你只偏心抱兒子,不肯抱爲夫的乖乖女,若是爲夫再不抱,女兒該有多可憐。”
抽動了下嘴角,蘇沐沐哀嘆出聲。
“夫君每日裡抱着女人親起來沒完,又要妾身如何抱?”
被蘇沐沐指控,南慕辰只好繳械投降。
“娘子,爲夫政務繁忙,哪裡抱過幾次女兒?不過,既然娘子說了,你我交換下,你抱抱兒子,我抱抱女兒可好?”
一孕傻三年的後遺症還沒有完全恢復,蘇沐沐聽了欣然同意。抱着兒子走上前去。
“好,交換。”
抱住女兒退後幾步,南慕辰笑得甚是得意。
“現在娘子抱着兒子,爲夫抱着女兒,不必交換。”
中了計的蘇沐沐站在護犢情深的南慕辰身側,哭笑不得連聲說好。
“算了,我可憐的兒子看來只有娘來疼了。”
將懷中孩子交與旁邊奶孃,被困在宮中多日的蘇沐沐輕聲向南慕辰央求。
“近日夫君傷勢已經痊癒,孩子們也都有奶孃看護。妾身想去藥莊看看,也順便瞧瞧多日未見的碧禾。”
聽到蘇沐沐提及碧禾,南慕辰轉過頭去看了看蘇沐沐,並沒有立即答允。
“娘子,還是再等些時日,由爲夫陪着娘子一起前去如何?”
奇怪於南慕辰的猶豫遲疑,嗅覺靈敏的蘇沐沐馬上發覺了異樣。
“難道碧禾出了什麼事?”
之前見過碧禾受傷,蘇沐沐痛到不能自已時的情形,南慕辰斟酌再三安慰到。
“沐沐,人死不能復生,還是莫要過分傷悲的好。”
鑑於從東臨歸來後,發覺陸琪總是異常的沉默,又聯繫到南慕辰所說的人死不能復生,蘇沐沐推斷下來,心內頓時明白過來。
“碧禾怎麼會?”
爲了蘇沐沐將養好身子,南慕辰一直壓下碧禾死訊,未曾與蘇沐沐細說,如今一旦提及,南慕辰便決定據實相告。
“當日碧禾押送成藥去到西紇,不想再回來的半路上被刺客暗殺,雖經多方查找,但依舊沒有追蹤到刺客線索,現在已經成了一樁無頭公案。不過,朕是絕對不會讓碧禾枉死的,遲早會將兇徒緝拿歸案,任憑娘子處置。”
也許是母子連心,蘇沐沐無聲的哭泣,卻引得襁褓中的嬰兒啼哭不止。“
“奶孃……”
聽到南慕辰召喚,小皇子的奶孃立即上前,躬身將蘇沐沐懷裡的嬰孩接過,抱離了二人身邊。
“碧禾不過是押送成藥去到西紇,爲何會有人要行刺於她?”
多時蘇沐沐方纔止住哭聲,擡起頭向南慕辰提出疑問。
輕手輕腳地起身,將懷中已然哄睡的女兒放到小牀上,南慕辰這纔回身重新落座。
“這也是爲夫極力調查的原因。只是現在爲夫現在剛剛收服了西紇與東臨,一切事項均需爲夫多方打理,所以一時調派不出過多人手。不過,前去調查的人回來稟報,恐怕此事……”
正聽得仔細,忽然南慕辰住了嘴不語,蘇沐沐不覺疑惑地望向南慕辰。
“怎麼?”
既然話已經說道這個份上,南慕辰也覺沒有必要,所以繼續說到。
“不過,恐怕此事是北旌指使刺客所爲,至於原因,還需要時日調查。”
想起自己有爹孃疼愛的一對兒女,再念及碧禾那剛剛出世沒多久,便失去母親的孩子。蘇沐沐再次淚如泉涌。
“碧禾的孩子呢?”
在南慕辰的心裡,碧禾的死有着爲國捐軀的悲壯,但是就是沒有孩子失去母親的概念。被蘇沐沐提問碧禾孩子下落,南慕辰支吾了半天,衝着門外招呼到。
“陸護衛。”
順從地從門外走來,臉色憔悴的陸琪沉默地來到近前。
“皇后正在問朕,陸護衛的公子是由何人照顧。陸護衛,你便自己告訴皇后知曉吧。”
不提已去的碧禾還好,只要一提及碧禾,陸琪的眼淚便斷了線的珍珠一般落下。
一個大男人站在面前無聲地落淚,看在蘇沐沐的眼裡甚至比殺了她還難受。
雙手伸出握住陸琪的大手,蘇沐沐泣不成聲。
“陸護衛,碧禾雖然明裡是本宮的侍婢,但是,在本宮的心裡,碧禾就是本宮的好姐妹,如今她爲國捐軀,孩子不能沒有孃親照顧。從今日起,請陸護衛將公子送來與小皇子和公主住到一處,從此,他們三人便以兄妹相稱。不知陸護衛可否應允。”
思念亡妻日漸憔悴的陸琪,聽了蘇沐沐的肺腑之言,感動得更是淚如雨下,許久哽咽回到。
“陸琪在這裡代碧禾謝過娘娘,更代犬子謝過娘娘厚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