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15章 秦博到來

大概關中,或者說長安,對大漢確實有某種加持作用。

吳國每每派使者前來長安尋找馮君侯的時候,總是不能第一時間見到人。

朱據過來的時候,跟在馮君侯屁股後面吃了半年的冷風。

現在校事府的秦博來了,又是聽得鎮東將軍府的人說, 君侯巡視幷州去了。

不過相對於朱據來說,秦博顯得沒有那麼急躁。

得知馮君侯暫時外出不在長安,他又前去拜訪朱據。

朱據得知校事府派人前長安,不由地有些皺眉:

“吾與校事府素無干系,此人上門做甚?”

雖然這兩年校事府行事,低調了許多。

但由於前些年所做下的惡事, 不知得罪了多少人,朝中不少人仍是對校事府咬牙切齒不已。

在朱據看來, 但凡校事府出來的人, 能不惹就儘量不惹。

“將軍,可要小人前去拒絕他?”

親衛看到朱據有些厭惡的模樣,問了一句。

朱據猶豫了一會,這才嘆了一口氣:

“算了,校事府深得陛下寵信,不宜得罪,還是請他進來吧。”

“諾。”

秦博進來後,姿態倒是放得比較低,對着朱據就是行了一禮:

“校事秦博,拜見將軍……”

“秦校事不必如此。”朱據忍着心頭的不適,“請坐吧。”

“謝過將軍。”

“不知秦校事是喜歡喝湯茶還是清茶?”

所謂湯茶,自然是以前的喝法,茶葉末混着薑末膏油乃至鹽等物煮沸。

而清茶,則是單純由制好的茶葉泡沸水而成。

大漢境內,雖說茶葉漸漸流行, 但能喝得起茶的,基本都是有些閒錢的人家。

糧食的增產, 進一步推動圈養家豬的發展,吃肉再不是富貴人家的特權。

鄉下地主老財吃肉都成了日常。

故而湯茶清茶皆有人飲之。

至於像吳魏兩國,雖也有飲清茶,但多是與漢國有商隊往來的人家。

剩下的,基本還是喝湯茶。

秦博出自校事府,自然知道清茶與湯茶的區別。

但見他回答道:

“朱將軍不須麻煩,小人飲清茶即可。”

待下人捧着清茶上來,秦博拿起茶杯飲了一口茶,又打量了一下週圍,這才說道:

“將軍這個院子,雖不算大,但卻也別緻,特別是這茶,口感甘甜,委實不可多見,看來將軍在長安的日子,過得真是不錯。”

朱據看着此人似乎話裡有話,皺眉道:

“秦校事多慮了,吾哪裡懂什麼茶,這茶,不過是馮君侯送我的,我平日倒是更習慣喝湯茶。”

“眼下開春,戰馬需要復膘,不宜騎行,外面冰雪融化,地面泥濘,故而這些日子吾多是在整理騎戰的心得,沒有外出。”

“我又不懂得軍陣之事,將軍與我說這個,我也聽不懂。”

秦博擺了擺手,故作不在意的模樣:

“其實我這一次前來長安,是因爲陛下對鐵甲騎軍有些疑惑,這才特意派了我過來給將軍帶個話。”

聽到是陛下的意思,朱據連忙站起來:“不知陛下有什麼旨意?”

“朱將軍請坐,請坐。”秦博連忙也跟着站起來,“不須如此,你要這樣,我站着也不好問話不是?”

“是,是。”朱據終於客氣起來,對着秦博說道,“秦校事也請坐。”

兩人再次坐下後,秦博這才繼續開口道:

“陛下得知朱將軍已經開始跟着漢軍習騎戰之法,很是高興。依某看來,待朱將軍學成歸來,想那魏賊精騎,何足道哉?”

朱據謙虛道:

“秦校事過獎了。不過依我看來,漢國的鐵騎,確實有過人之處,比魏賊精騎,猶勝幾分。”

想起這些日子所看到的漢國鐵騎,朱據不禁有些心神激盪:

“若是大吳能仿漢國建起騎軍,不說能穩勝魏賊精騎,想來至少也能不落下風。”

聽到朱據這麼一說,秦博臉上亦是喜形於色,連連擊節:

“那就好,那就好。”

待讚歎完之後,秦博這才問道:

“只是朱將軍所言的,仿漢國建立騎軍,是如何個仿法?可是全盤從漢國買入馬匹武器盔甲?”

朱據不疑有他,點頭道:

“最好如此。馬匹自不必說,除卻從漢國買入,怕是也沒有其他地方可買。”

“再說兵器盔甲,依吾這些日子觀察,漢國騎卒所用的兵器盔甲,極是精良。”

“哪怕是一個曲長,所用馬刀居然是百鍊斬馬刀,普通長刀與之相擊,不過數下,便被砍斷,實是鋒利非常。”

聽到朱據這麼一說,秦博微一皺眉,眼中閃過一絲懷疑,不過他臉上卻是恰到好處地顯出驚訝之色:

“區區一個曲長,就能用百鍊斬馬刀?這,這,怎麼可能!”

朱據點頭苦笑:

“若非親眼所見,吾亦難以相信。”

說到這裡,他不禁長嘆了一口氣,“怪不得漢國這些年來,屢戰屢勝,光在兵器上,就勝魏國多矣!”

前漢爲何能一漢當五胡?

有很大一部分原因,就是前漢士卒所用的兵器及強弓硬弩,勝胡人多矣。

再加上國力強盛,又再壓胡人一頭。

故而這才能大殺四方。

以前未至漢國,只道漢**中所用,與大吳差不了幾分。

沒想到如今親眼看到漢**中兵器,這才知道,漢**中所用,相比於大吳與魏國,竟是隱隱類似前漢對胡人的那種優勢。

感受到這一點的朱據,內心極爲不安。

看到朱據這般模樣,秦博不禁好奇問道:

“不知比當年陛下在武昌所鑄刀劍如何?”

朱據搖頭嘆息:“雖不想承認,但事實就是,漢**中,就算是普通士卒所用刀劍,就足以與陛下在武昌所鑄刀劍相比。”

秦博一愣。

陛下曾讓人採武昌山銅鐵,鑄千劍萬劍,各長三尺九寸。

這批刀劍,比起普通刀劍,強上許多。

陛下甚至還從這批刀劍裡,拿出一部分與漢國換了不少毛料。

沒想到朱據竟然說漢軍普通士卒的刀劍,就能與那批刀劍相提並論。

這怎麼聽怎麼不靠譜呢?

若是漢軍普通士卒所用兵器,就如此厲害。

那當年陛下怎麼能換回毛料?

更別說漢軍軍中曲長就能用上百鍊斬馬刀這類的話。

這可能嗎?

莫不是當真欺吾不懂軍中之事?

別的不說,一把百鍊斬馬刀,那可就是世人眼中的寶刀。

在大吳少說也值數萬錢是五銖錢,不是大錢。

莫說是曲長,就是一般的將領都用不起。

這朱子範出身吳地朱家,向來輕視錢財,花錢大手大腳。

以前就聽說,他經常得到陛下的賞賜,再加上俸祿豐厚,居然經常不夠用。

想起陛下常常爲府庫不足而發愁,再想起校事府爲了陛下,爲充盈府庫費盡了心思。

朱子範這些人,又如何什麼叫民間疾苦!

秦博心裡冷哼,臉上神色卻是不變,配合着朱據的話,連連點頭:

“原來如此,怪不得,怪不得漢軍能屢勝魏賊。”

言畢,他又嘆了一口氣:

“陛下這一回派我過來,正是因爲看到朱將軍信中所言,這一具鐵甲騎軍所費,實是太多,所以有所疑惑。”

“此時聽到朱將軍這麼一說,原來確實是有原因的。”

沒曾想朱據聽到秦博這麼一說,不禁就是有些着急:

“陛下是嫌鐵甲騎軍所費太多?”

秦博這個時候,如何會泄露口風,但見微笑道:

“此乃軍中之事,吾如何得知?陛下讓我過來,可沒叫我與朱將軍討論這個。”

陛下是讓我去和馮君侯討論,可不是與你討論。

再說了,若是與你說得太多,壞了校事府的事怎麼辦?

看到秦博打馬虎眼,朱據更急:

“鐵甲騎軍乃是國之重器,漢人以三千之數,就能破魏賊十萬之衆,可見戰力之強。”

“我大吳師從漢國,未經實戰,最好還是一切按漢國要求來,否則,萬一有差,則悔恨不及。”

秦博聞言,只是打了個哈哈:

“朱將軍,我說過了,軍中之事,吾如何知曉?朱將軍有任何問題,皆可送信給陛下,向吾說這些,又有何用?”

朱據一再追問,秦博只是不言。

兩人話不投機,秦博於是起身告辭。

朱據在秦博走後,又細細地想了一下秦博方纔之言,越發覺得陛下似乎對鐵甲騎軍另有想法。

他在庭院來回走動了一會,一邊喃喃自語:

“不行,陛下派吾來漢國,就是爲了習得漢國騎軍戰法,而鐵甲騎軍,則是重中之重。”

“陛下遠在吳地,不知此間要害,這等軍國大事,吾須得跟陛下詳細說清楚才行。”

下定決心,他又立刻寫信,信中強調了漢軍兵器盔甲之優,建議孫權第一批鐵甲騎軍最好完全按漢國標準組建。

他卻是不知,秦博說不懂軍中之事,又有意無意透露了孫權的意思,不過是試探朱據的看法而已。

待他以孫權的名義打探出了朱據的真實意思,心裡就已有了計較,於是開始安心等待馮君侯的歸來。

馮君侯回到長安的日期,比想像中的要遲一些。

即便如此,他仍沒有時間去九原,而是從雁門直接回轉。

得知吳國又派出了使者秦博過來,馮君侯有些疑惑:

“天子又沒遷都,吳國派出的使者,不是應該去漢中麼?老是往長安跑做什麼?”

替馮君侯留守長安的張大秘書,捧出不少文件,放到馮君侯面前。

這些都是他離開長安時處理過的政務,現在送過來,是爲了讓他瀏覽,以便知道發生了什麼事。

政務有秘書團,軍務有參謀團。

除非特別重大事件,否則,這兩個部門就足以應付絕大部分的事情。

看到眼前的一大堆文書,馮君侯覺得有些不耐:

“晚些再看,你只跟我說一下這段時間有什麼大事?”

他邊說,邊推開眼前的文書,“纔剛剛回來,累個半死,沒心情看這些。”

張大秘書勸道:

“知道你累,所以這些都是我特意挑出來的,你好歹看看。不然的話,待天子過來,問起關中的事,你什麼都不知道,好意思麼?”

馮君侯打了個呵欠,“有什麼不好意思?蕭規曹隨,只要不驚擾百姓,地方安定,就是好事。”

“再說了,丙吉憂牛喘而不問橫道死人,乃是因爲各有所司,吾設秘書署,正是爲此。”

“若是天子日後問起關中諸事,汝可答之,若是問起關中軍中,三娘可應之。至於吾,可替陛下籌謀關東河北。”

“滿嘴胡言!”張小四聽到馮君侯的話,嘴裡埋怨,臉上卻滿是歡喜,甚至還幫着馮君侯把文書收拾到一旁。

挨着馮君侯坐下,雙手放到馮君侯的肩上,柔聲道:“這些胡話,在屋裡說說就行,可別到外頭宣揚,不然讓人笑話了去。”

馮君侯閉上眼,享受張小上的揉捏,漫聲道:

“怕什麼?有本事他們去勸皇后不要摻和朝中之事?”

“嗤”了一聲,語氣裡充滿了不屑,“滿世界的工坊,裡頭多少婦人?”

“他們拿着毛料去賺錢的時候怎麼不說這些話?”

婦人出來打工補貼家裡,所得工錢未必就比男子差,這已經是大漢的共識。

所謂經濟決定上層建築,由工坊而起,越來越多的婦人蔘入到經濟活動當中。

再加上大漢數百年來的規矩,誰敢說要學魏國,讓後宮婦人不得干政?

怕不得被皇后唾一臉。

魏賊攻伐漢中,老孃陪着天子親臨漢中鼓舞將士的時候,你怎麼不叫我回錦城躲一躲?

再說了,現在大漢纔多少人口?

這紡織之事,本就是婦人專長。

讓婦人出來幹活,就能多出一半勞動力。

這年頭,男子就得當牲口用,女子要當男子用。

馮君侯能有什麼辦法?

“還是說說,吳國又派使者過來做什麼吧。”

“能做什麼?還不是爲了鐵甲騎軍的事?”

馮君侯睜開了眼,奇道:

“這騎軍之事,吾又沒有什麼隱瞞,該教的都教了,吳國還不滿意?”

張小四一聽,忍不住地笑出聲來:

“妾覺得啊,這一回吳國使者過來,倒是希望阿郎對朱子範隱瞞了什麼呢。”

馮君侯坐正了身子,問道:“怎麼回事?”

“這一回吳國使者過來,似乎與那個朱子範不太對付?”

張小四停下揉捏,側頭想了一下:

“剛來的時候,他倒是上府拜訪過一次,只說他叫秦博,有一些關於鐵甲騎軍的事情,想要與阿郎相商。”

“至於具體是想怎麼談,他沒有詳說,我也沒有細問,畢竟這種事情,還是要你來決定。”

馮君侯點頭:

“秦博是吳國校事府的人,校事府在吳國,可沒有什麼好名聲,朱子範與他不對付,也是很正常的事情。”

不過對另一件事,他微微有些不解:“只是這鐵甲騎軍的事情,不是由朱據負責麼?怎麼他也來插一手?”

張小四輕笑一聲:“所以妾才說啊,說不得,那秦校事希望阿郎對朱子範隱瞞一些關於鐵甲騎軍的事呢!”

馮君侯看看如同偷了母雞一樣的小狐狸,覺得她似乎知道些什麼,又或者,她似乎猜到了一些什麼。

第0238章 深入陰平第0390章 歷經磨難(二合一大章)第0298章 決定修路第0824 名將第0982章 安排第0429章 我在這裡等你第0430章 雙姬第0313章 紙和墨第0171章 老流氓第0346章 重逢第0307章 流言之始第0673章 家族大事第0929章 幷州邊事第0533章 問策第0529章 涼州事第0468章 丞相,你信嗎?第0814章 危險悄至第1307章 草原第0557章 識人第0570章 戰備第1271章 乞骸骨第0795章 趙馬氏第1263章 攻天井關第1064章 餘波(四)第0026章 黃月英的心結第0274章 屯糧第0679章 公孫徵第0200章 馮郎君莫慌第1158章 波瀾微起第1106章 順理成章第0750章 計劃之外第1209章 破城第0335章 兄弟談心第0775章 最後的準備第0860章 關中與涼州第0458章 論北伐第0127章 貯青料第1209章 破城第0799 大度的正室第0791章 戰前第0043章 坐歪的屁股第0580章 唯快不破第1209章 破城第0563章 最後的嘗試第1098章 背黑鍋第0076章 跟對人很重要第0307章 流言之始第0349章 不宜回府第0367章 國之大事,在戎在祭第0635章 阻於城下第0117章 關城守將第0799 大度的正室第0930章 試驗第0753章 右取第0683章 往南第990章 斬盡殺絕第0580章 唯快不破第1122章 悲觀不相通第0563章 南鄉見聞第1288章 玄學與現實第1278章 馮明文的師承第0431章 醫者仁心第0462章 從嚴從重的處罰第0652章 身份和地位第1305章 九原瑣事第0149章 軍資第0455章 比試第0044章 與王平的第一次見面第0113章 郎君踐諾日,妾身叩首時第1169章 索頭部第0794章 返回第0243章 不知名女郎第0069章 種族的分隔第0622章 內幕消息第0083章 純粹的人第0746章 勝餘第0324章 被人搶了第0671章 奸商第0738章 私定第0468章 丞相,你信嗎?第1173章 聯手第0650章 落定第0090章 我已經十六歲了呢!第0571章 舊情第0686章 月氏城第0670章 我有一個計劃第0325章 土鱉的進化第0650章 落定第0622章 內幕消息第0246章 黃崇第0096章 紛紛擾擾說漢中(中)第1230章 襄陽之戰(二)第0957章 巧言令色者,須得巧言令色之人對付(一)第1029章 笑裡藏刀第0169章 畫風不大對第0953章 真假難辨第0721章 設局第0166章 甜味第1056章 長安問後事開個單章向大家做個說明
第0238章 深入陰平第0390章 歷經磨難(二合一大章)第0298章 決定修路第0824 名將第0982章 安排第0429章 我在這裡等你第0430章 雙姬第0313章 紙和墨第0171章 老流氓第0346章 重逢第0307章 流言之始第0673章 家族大事第0929章 幷州邊事第0533章 問策第0529章 涼州事第0468章 丞相,你信嗎?第0814章 危險悄至第1307章 草原第0557章 識人第0570章 戰備第1271章 乞骸骨第0795章 趙馬氏第1263章 攻天井關第1064章 餘波(四)第0026章 黃月英的心結第0274章 屯糧第0679章 公孫徵第0200章 馮郎君莫慌第1158章 波瀾微起第1106章 順理成章第0750章 計劃之外第1209章 破城第0335章 兄弟談心第0775章 最後的準備第0860章 關中與涼州第0458章 論北伐第0127章 貯青料第1209章 破城第0799 大度的正室第0791章 戰前第0043章 坐歪的屁股第0580章 唯快不破第1209章 破城第0563章 最後的嘗試第1098章 背黑鍋第0076章 跟對人很重要第0307章 流言之始第0349章 不宜回府第0367章 國之大事,在戎在祭第0635章 阻於城下第0117章 關城守將第0799 大度的正室第0930章 試驗第0753章 右取第0683章 往南第990章 斬盡殺絕第0580章 唯快不破第1122章 悲觀不相通第0563章 南鄉見聞第1288章 玄學與現實第1278章 馮明文的師承第0431章 醫者仁心第0462章 從嚴從重的處罰第0652章 身份和地位第1305章 九原瑣事第0149章 軍資第0455章 比試第0044章 與王平的第一次見面第0113章 郎君踐諾日,妾身叩首時第1169章 索頭部第0794章 返回第0243章 不知名女郎第0069章 種族的分隔第0622章 內幕消息第0083章 純粹的人第0746章 勝餘第0324章 被人搶了第0671章 奸商第0738章 私定第0468章 丞相,你信嗎?第1173章 聯手第0650章 落定第0090章 我已經十六歲了呢!第0571章 舊情第0686章 月氏城第0670章 我有一個計劃第0325章 土鱉的進化第0650章 落定第0622章 內幕消息第0246章 黃崇第0096章 紛紛擾擾說漢中(中)第1230章 襄陽之戰(二)第0957章 巧言令色者,須得巧言令色之人對付(一)第1029章 笑裡藏刀第0169章 畫風不大對第0953章 真假難辨第0721章 設局第0166章 甜味第1056章 長安問後事開個單章向大家做個說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