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21章 調兵遣將

關將軍召五軍將領議事,最先到來的,是北軍主將關興。

“關將軍請徑自入內,鎮東將軍等候多時了。”

關興聞言,向前走了兩步,然後又有些猶豫地問了一句:

“其他人來了沒有?”

“稟將軍,沒有。”

“哦。”關興點頭,“那就好。”

說完,他便舉步邁入議事廳。

果見鎮東將軍正坐在主位上思索着什麼。

看到關興進來,正欲站起來,關興連忙伸手:

“哎,莫要如此,莫要如此!”

看看周圍確實無人,關興這才鬆了一口氣:

“三娘啊,你是鎮東將軍,按理說到了這裡,我應該向你行禮。”

“但我又是你兄長,此時沒有其他人,私下裡你應該向我問好。”

“不如這樣,我們扯平了,扯平,我自己找個位置坐,你也莫要客氣了。”

說着,關興一臉便秘般地尋了位置坐下。

鎮東將軍見此,微微一笑:

“阿郎去年不是想讓兄長出任司隸校尉麼?誰叫兄長不願意?”

其實軍中改制的時候,阿郎就建議兄長讓出北軍主將之位。

一是爲了避諱,畢竟一箇中都護府統內外軍事,兩個舅兄還掌握着南北軍,一個忠心小弟趙三千統領虎騎軍。

此三軍,可是拱衛關中絕對主力。

若非南軍主將姓張,中都護府上還有一位右夫人也姓張。

恐怕天子就是再仁厚,心裡也會忌憚不已。

所以鎮東將軍剛纔對右夫人所說過的話,確實也是心裡話。

如果右夫人當真是完全站在中都護府這邊,纔是拎不清。

因爲這樣,只會導致宮裡對阿郎起了真正的猜忌之心。

真到了那一步,阿郎與天子這麼多年建立起來的情分,只會很快消耗殆盡。

宮裡那位想要扶持起魏延,以圖平衡,也就可以解釋得通了。

可惜的是,手段太過急切了些,魏延更是太不爭氣啊!

阿郎在改制之初,就曾建議兄長讓出北軍主將之位,出任司隸校尉,其實就是出於這個考慮。

司隸校尉相當於是司州刺史,可謂天下刺史之首。

比起在北軍擔任主將來,已經算高升了。

關興苦笑:

“那個時候,就想着改制後,好歹能領北軍再立些軍功,卻是沒有料到,這等事情,會來得這般快……”

鎮東將軍當然理解。

畢竟身爲武將,誰不想在戰場上殺賊立功?

關興沉默了一下,又問道:

“三娘,你實話告訴我說,此次前去,可有把握?”

鎮東將軍搖頭:

“兄長你也是領軍之人,當知道陣前之事,哪來的十足必勝之說?”

“不過我在陛下面前保證河東不失,卻也是實話。”

“賊子在軹關引而不發,目的不就是想要牽制住南軍麼?”

“故而在我看來,他們想必也是顧忌大漢鐵騎之銳,所以不敢輕易進入河東平地,與大漢相爭。”

“只不過上黨之地……”鎮東將軍沉吟,又再次搖頭,“上黨地形複雜,有利騎軍縱橫的平地,也有利步卒扼守的山地。”

“如果大軍真要進入上黨與司馬懿相爭,步騎皆進,就算是阿郎,只怕也不敢說自己能有十足把握。”

關興聽到這裡,臉上不禁露出有些擔心的神色:

“我擔心的,也正是這一點,你領軍到了河東,若是明文未至,千萬要小心,不可冒進。”

鎮東將軍卻是從關興的話裡聽出了另外一層意思,只見她眉頭一挑:

“阿兄這個話,是什麼意思?難道這一次你不欲與我領軍同行?”

關興嘆息:

“三娘此去,可以說,是要把整個中軍都帶走了,再加上後面明文肯定也是要趕過去的。”

說到這裡,他下意識地看了一眼外面,然後這才繼續說道:

“到時候你們夫婦領中軍在外,對外軍又有節制之權……”

關興不知怎麼說下去,又沉默了一下:

“你當也知道王翦領秦國全國之兵徵楚故事。”

有些話,點到爲止。

夫婦倆,忠心小弟,幾乎不受限制的兵權,太原北邊的平城還是食邑……

真要有心,重新立山頭那就是輕而易舉的事。

雖然說自己這個舅兄可能講不上什麼排面,但留在長安,好歹也算是個態度吧?

鎮東將軍默然,然後點了點頭,緩緩地說道:

“阿兄考慮的也有道理。”

她看向關興,又問道:

“阿兄不是一直盼望着領軍建功麼?這一次,說不定是個好機會,阿兄就這麼甘心放棄了?”

“依我看來,阿兄就算是想要從北軍中抽身退出,那打完這一仗再退也不遲。”

關興搖頭:

“算啦,話雖這麼說沒錯,但做人做事,又何須太滿?”

“這一戰若是贏了,那我恐怕就不能在短時間內從北軍中抽身。”

哪有打贏了仗反而要換將的道理?

就算是不考慮將領本人的意見,難道還不考慮底下將士的意見?

“而若是敗了,咳,當然,我自然是不覺得大漢會敗。我的意思是說,假如啊,假如真敗事,那我豈不成領軍無能,被迫離開的人?”

關興少有令名,在關家在蜀地被人嫌棄的時候,仍是一直受到丞相的看重,並不是沒有原因的。

關興把話說開,彷彿終於放下了心裡的石頭,他搖了搖頭:

“以前我還一直不服氣,畢竟你是女兒身,又嫁了人家,就算是頂了一個關索的名頭,但振興關家之事,終究還是得讓我來纔是。”

“哪知道現在看看,世人只知關家四郎之名,卻未聞關家還有一個關興。”

“這軍中啊,我是比不過你了,倒不如及早抽身,立足朝堂。”

“以後我們兄妹二人,一文一武,也算是大漢關家的一段佳話。”

鎮東將軍心裡的滋味本來還有些複雜,哪知聽到最後,卻又忍不住地笑了出來。

“阿兄能看得開,小妹倒是不好再說什麼了。卻不知阿兄這一次不打算前去,又讓何人領北軍?”

關興既然早就在考慮這個事情,自然是所決定:

“平北將軍馬仲華(即馬岱,借超三國志所載),南北二軍初建時,本就有西涼軍老卒。”

“雖說這些年已經不剩幾個了,但南北軍能建起來,馬家從涼州帶過來的那點騎卒,起了不少作用。”

“現在馬仲華是北軍軍中司馬,讓他領軍隨你前往河東,正是合適。”

“唔,平北將軍嗎?”

鎮東將軍沉吟了一下,目光閃了一閃,最終是緩緩地點了點頭:

“倒也是個好人選。”

之所以說是個好人選,不僅僅是因爲馬岱軍中老人的身份。

還因爲馬岱的身份。

斄鄉侯(即馬超)之女馬氏,嫁給了安平王(即劉禪之弟劉理)。

而趙老將軍的妻室,正是寵愛趙三千的趙馬氏。

很明顯,馬岱是個多方都能接受的人選。

就在這時,只聽得外頭侍衛喊話:

“虎騎軍趙將軍到!”

兩人擡頭看去,趙廣正腳下生風地進入議事廳。

趙廣得知自己這一回能領軍出征,本來滿臉的興奮之色,走路都恨不得要飛起來。

但他一看到主位上的關將軍,就如同被人揪住了後脖頸:

“末將拜見鎮東將軍!”

“坐吧。”

“謝將軍!”

隨後,武衛軍主將張翼,無前軍主將張就,突陳軍主將胡遵,也都先後趕來。

張翼出任中軍八軍之一的主將,很好理解。

此人不但是蜀地大族出身,而且還是在先帝平定蜀地時就投靠了大漢。

歷任梓潼、廣漢、蜀郡三郡太守。

最後出任庲降都督,雖然期間執法太過嚴厲,引起南中夷人的反彈,朝廷不得不把召回朝中。

但其人忠心爲國是不用置疑的。

至於張就,則是涼州大族的代表。

張就的父親張恭在涼州久有盛名,深受涼州士吏擁戴,最後帶領涼州士吏投降大漢。

張就性情堅韌剛烈,受朝廷之託,出使西域數年。

不但維護了漢室在西域的威信,同時也讓絲綢之路保持了通暢。

他從西域回來後,帶回了不少西域天馬,給大漢的養馬場注入新鮮血液。

在涼州某些豪族懷有二心時,又態度堅決地擁護大漢,不惜在族內進行清洗。

可謂是立場鮮明,經受住了種種考驗。

至於胡遵,則算是關中大族的代表。

胡遵乃是出自安定胡氏,蕭關一戰時,被馮都護逼降。

不過他雖然是降將,但在蕭關一戰最緊要的關頭,他卻是出乎意料地決定在魏軍反撲時與安定同存亡。

估計就連他自己都沒有想到,他的這一個決定,不但挽救了安定胡氏,而且還讓他一下子在大漢站住了腳跟。

胡遵出任突陳軍的主將,雖然算是大漢想要儘快地在關中樹立起一個榜樣。

但也足以證明大漢對他的信任。

看到人到齊,鎮東將軍緩聲道:

“軍情緊急,我就不說廢話了,想必大夥或多或少也聽到了上黨之事。”

“如今上黨危急,而能立刻救援上黨者,莫過於在座諸位所領的中軍。”

“故而我在陛下面前請命,親領中軍,以救上黨,此番召諸位前來,主要就是爲了告知諸位此事。”

雖然早有心理準備,但聽到鎮東將軍親口說出來,張翼等人還是有些吃驚。

“鎮東將軍,難道我們武衛無當突陳三軍,也要跟隨前往嗎?”

“沒錯!”

張翼張就胡遵三人面面相覷。

鎮東將軍眼眸一掃:“有什麼問題嗎?”

“可是將軍,武衛等三軍,還沒有完備……”

“但賊人也從來不會你們商量,讓你們都準備好了纔會進犯。”

鎮東將軍目光凌厲:

“蔣尚書也有些顧慮,說你們三軍練兵不足,如果就這麼帶過去,說不定會成爲累贅。”

“但我對他說,精卒從來就不是練出來的,是打出來的!”

她的目光,在三人身上一一掠過:

“作爲大漢中軍,如果你們自己都想着要準備好了再上陣,那在我看來,確實是累贅無疑。”

三人聞言,臉上頓時泛起羞愧之色。

同時有一股熱血直衝腦門:

“將軍,是吾等錯了。請將軍放心,待到了陣前,吾等必不會辱大漢中軍之名!”

鎮東將軍的神色這才稍霽。

這也是她非常佩服阿郎的一點。

軍中改制,可不是僅僅是把將士重新分營,再派何人領軍就算了。

而是要深入推廣早年南鄉軍的那一套體系。

是要效仿前漢強盛時,以良家子爲核心,組建起一支橫掃四方的虎狼之師。

而不是像魏賊那般,依靠苛法酷刑去強迫、驅趕將士作戰。

當然,這一切的前提,是要有足夠的良家子。

良家子不夠怎麼辦?

那就造出來,硬造!

開學堂,分田地,攤丁入畝,提升國力。

肢解不願意順應歷史潮流的守舊世家,把高高在上的世家子弟,強行降成普通良家子弟。

國力愈盛,民力愈足,良家子就越多——用後世的話來說,就是擴大中產階層。

這幾年來,就算是張翼等人,在耳濡目染中,也不知不覺,或多或少受到了這些宣傳的影響。

再加上軍中將領,終歸是有血氣的。

自然是受不得鎮東將軍這麼一激。

待衆人商議完畢,關興故意落在最後,看着別人都離開了,這纔對鎮東將軍說道:

“三娘,雖說請將不如激將,但武衛等三軍,確實多是新卒,倉促上陣,你還是要小心看着些。”

鎮東將軍微笑:

“阿兄,我自是知道這個道理。這一次究竟要不要讓他們當真上陣,還是要視情況而定。”

當真迫不得已,民夫都得緊急徵召。

更何況本就是身在軍伍他們?

“不過話說回來,就算是讓他們去輔佐北軍與虎騎軍,那也比輔兵強吧?”

看到鎮東將軍心裡有所打算,關興這才笑道:

“原來你是打的這個主意,那我就放心了。”

次日,待朝廷正式傳出消息,鎮東將軍緊急率領中軍東渡大河,救援上黨時。

關大將軍已經帶着親衛比大軍先行一步,前往河東。

就在上黨的陷落,導致關中震動,朝廷不得不緊急調兵的時候。

遠在草橋關,纔剛剛得消息的馮都護,極其失態地當衆破口大罵:

“魏延老匹夫,該死!”

“他媽的!”

“這個廢物!”

“簡直就是豬!”

“傻——嗶玩意!”

……

大罵了一陣,心頭惡氣絲毫沒有減半分的馮都護,咬着牙下令道:

“來人,立刻讓孟、句、李三位將軍過來見我!立刻,馬上!”

孟琰句扶還有李球三人得到急令,忙不迭地過來:“君侯……”

話未說完,馮都護就直接吩咐道:

“我現在要立刻前去上黨,你們三人……”

馮都護說着,眼睛在三人身上掃了一下,“馬上讓將士們收拾一番,回師關中。”

“然後,孟將軍你繼續守武關,句將軍和李將軍,帶着潼關的人馬,緊隨我之後,趕往上黨!”

“啊?”

三人都愣住了。

特別是李球,這兩個月來,一直在武關和草橋關之間奔波,督促後勤。

就等着最後進攻草橋關的時候,立個功勞。

沒想到這纔剛剛準備完畢,就回師了?

那我這兩個月是在幹嘛?

人幹事?

馮都護張了張嘴,想要解釋,但又閉上了眼,因爲他實在是說不出口。

最終是直接把公文往李球懷裡一塞,然後轉身過去。

忍了又忍,終究還是沒忍住,長嘯一聲:

“魏延老匹夫,我入你阿母的!”

老子當初就應該讓你陪着丞相去見先帝!

(本章完)

第0890章 王侯書生如何能與才高八斗相比?第0411章 雷第0005章 養點雞 吧第1207章 兩害取其輕第0253章 真假有誰知?第0650章 落定第0329章 老實人蔣琬第0578章 左右爲難第0202章 一波神操作第0092章 想親近而不可得第0503章 所算所思第0263章 來人第0660章 我不是針對你第1268章 加官晉爵後第0405章 不失漢節第1133章 丞相家眷第0316章 項莊舞劍,意在沛公第0073章 李神仙第0789章 吳國始亂第0559章 漢中第0810章 倒黴第0575章 兵臨祁山第1044章 局勢的變化第1223章 勸降,離心第1040章 宮闈之變(二)第0372章 臭味相投第0367章 國之大事,在戎在祭第0261章來的第407章 不知己不知彼第0587章 輕鬆第1281章 易勢,移民實邊第0439章 有用的哲學第0748章 誰吃誰?第1076章 爲國效力第0817章 擒賊第0474章 不懂就對了第1155章 潘氏第0317章 自取之第0025章 錢與權第0546章 別有所圖第1192章 情況有變?第0062章 我服了第0211章 家有女兒初長成第0417章 頂缸第0468章 丞相,你信嗎?第0259章 不負英雄之後第0743章 人的名,樹的影第0264章 北地走馬鮮卑兒第0466章 東州派第0910章 急報第0993章 出其不意第0645章 爭執第1144章 順昌逆亡第1226章 疏漏第0931章 別樣心思第0692章 天秤第1119章 還於舊都第1248章 玩一把大的第0212章 取名第0869章 涼州後事第0253章 真假有誰知?第0537章 無心插柳第0855章 摩托化的設想第0441章 祖傳的什麼什麼第0555 巡視第0448章 我有一個想法第0556章 司馬芝(先發一個大章,第二章晚點發)第1106章 順理成章第0275章 回來了第0485 聯手第0222章 月犯心星第0476章 南鄉諸事第0312章 爲了佳人第0431章 醫者仁心第0931章 別樣心思第0857章 南邊第0842章 陽謀第0244章 李家女郎第0473章 探獄第0409章 攻城第0497章 花鬘的心思第0160章 不讀清華北大可惜了第0540章 士徽第0324章 被人搶了第0024章 真的被坑了第1004章 功歸一簣第0854章 好人一生平安第0633 總覺得哪裡不對勁第0536章 人口問題第0152章 關姬回府第1132章 加官晉爵(二)第1176章 在其位,謀其政第0821章 甲騎具裝第1227章 取捨第0999章 叛變第1282章 流放第0943章 巧合第0607章 幫我站一會第0520章 泥鰍啊泥鰍第0734 紅燒肉
第0890章 王侯書生如何能與才高八斗相比?第0411章 雷第0005章 養點雞 吧第1207章 兩害取其輕第0253章 真假有誰知?第0650章 落定第0329章 老實人蔣琬第0578章 左右爲難第0202章 一波神操作第0092章 想親近而不可得第0503章 所算所思第0263章 來人第0660章 我不是針對你第1268章 加官晉爵後第0405章 不失漢節第1133章 丞相家眷第0316章 項莊舞劍,意在沛公第0073章 李神仙第0789章 吳國始亂第0559章 漢中第0810章 倒黴第0575章 兵臨祁山第1044章 局勢的變化第1223章 勸降,離心第1040章 宮闈之變(二)第0372章 臭味相投第0367章 國之大事,在戎在祭第0261章來的第407章 不知己不知彼第0587章 輕鬆第1281章 易勢,移民實邊第0439章 有用的哲學第0748章 誰吃誰?第1076章 爲國效力第0817章 擒賊第0474章 不懂就對了第1155章 潘氏第0317章 自取之第0025章 錢與權第0546章 別有所圖第1192章 情況有變?第0062章 我服了第0211章 家有女兒初長成第0417章 頂缸第0468章 丞相,你信嗎?第0259章 不負英雄之後第0743章 人的名,樹的影第0264章 北地走馬鮮卑兒第0466章 東州派第0910章 急報第0993章 出其不意第0645章 爭執第1144章 順昌逆亡第1226章 疏漏第0931章 別樣心思第0692章 天秤第1119章 還於舊都第1248章 玩一把大的第0212章 取名第0869章 涼州後事第0253章 真假有誰知?第0537章 無心插柳第0855章 摩托化的設想第0441章 祖傳的什麼什麼第0555 巡視第0448章 我有一個想法第0556章 司馬芝(先發一個大章,第二章晚點發)第1106章 順理成章第0275章 回來了第0485 聯手第0222章 月犯心星第0476章 南鄉諸事第0312章 爲了佳人第0431章 醫者仁心第0931章 別樣心思第0857章 南邊第0842章 陽謀第0244章 李家女郎第0473章 探獄第0409章 攻城第0497章 花鬘的心思第0160章 不讀清華北大可惜了第0540章 士徽第0324章 被人搶了第0024章 真的被坑了第1004章 功歸一簣第0854章 好人一生平安第0633 總覺得哪裡不對勁第0536章 人口問題第0152章 關姬回府第1132章 加官晉爵(二)第1176章 在其位,謀其政第0821章 甲騎具裝第1227章 取捨第0999章 叛變第1282章 流放第0943章 巧合第0607章 幫我站一會第0520章 泥鰍啊泥鰍第0734 紅燒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