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八十八章 蛟龍入海(求訂閱!)

蔡攸是五月十八離開的京城,六月十三才到達的雄州。

這僅僅千里之路,快馬加鞭最多三天的路程,蔡攸竟然整整走了二十五天。

一路之上,蔡攸逢廟就跪拜,見神就燒香,據說用了整整一馬車的香火。

而不管是面對佛祖還是面對觀音菩薩,蔡攸都雙手拈香,閉目祈禱,口中唸唸有詞,乞求他們保佑,大宋之師旗開得勝,一舉收復燕京,讓他自己載譽而歸。

走到大名府時,蔡攸獲知宋軍兵敗白溝,突然病倒,而且是臥牀不起。

大名府留守趕緊找來一些美女日夜精心照料,蔡攸這才漸漸康復起來。

蔡攸到達雄州宣撫司時,趙佶下達的撤軍的手詔也正好剛剛傳來。

童貫接到命令之後,打算先退回到河間府,在那裡等待時機。

而蔡攸則很想回到大名府,繼續養病。

所有人都在做撤軍的準備。

只有收復燕雲的首倡者趙良嗣,很不甘心這麼失敗——他們如果就這樣灰溜溜的回去,他肯定會遭到臣僚們的白眼和嘲笑,更關鍵的是他的政治生命也將到頭了。

趙良嗣曾聽馬擴說過,李處溫現在是耶律淳的宰相,手握大權。

而多年前,趙良嗣與李處溫曾結爲莫逆之交,因此他想給李處溫寫封信勸他做內應,勸耶律淳投降。

趙良嗣來到宣撫司對童貫說:“我過去在遼朝時曾與李處溫結成莫逆之交,李處溫見天祚帝失德,曾想與我一同南奔大宋,我們還曾於燕京北極廟拈香爲盟,欲共圖滅契丹,如果李處溫收到我的書信,應該會爲咱們的內應。”

童貫聽罷,眼睛一亮!

其實,童貫和趙良嗣的處境是一樣的,甚至更遭——他們如果就這麼灰溜溜的回去,那麼童貫不僅政治生命結束,還得揹着這個大敗的恥辱一直進棺材。

所以,聽趙良嗣說還有李處溫這個希望,童貫馬上命令趙良嗣給李處溫寫信。

趙良嗣在信中寫道:

竊以爲,天厭契丹,自取顛覆,兵連禍結,彌歷歲時,舊君未還,新君孤立,擾攘之餘,仰惟勞止……

……

李處溫接到趙良嗣的密信之後,反覆看了好幾遍,感慨萬千,也動了降宋的念頭。

可李處溫覺得,勸降耶律淳,已經不太可能成功了。

因爲蕭乾和耶律大石將宋軍打敗,遼軍上下皆認爲宋軍不堪一擊,所以都要求跟宋軍決戰到底。

另外,漢臣之中,像左企弓等人也明確表態,寧肯降李衍、降金,也決不降宋——他們對大宋一肚子氣憤,認爲大宋破壞百年盟約,出爾反爾,很不誠信,耍小心眼,根本靠不住。

李處溫最着急的是他自己手中沒有武裝。

遼軍現在被分成了好幾塊。

除了防守居庸關、紫荊關、古北口等要地的遼軍,其餘遼軍大約分成了四部分。

一部分掌握在蕭幹手裡,主要駐紮在範村一帶。

一部分掌握在耶律大石手裡,主要駐紮在新城與白溝河一帶。

一部分掌握在郭藥師手裡,主要駐紮在涿州一帶。

還有一塊就是保衛燕京的軍隊,本來掌握在耶律淳手裡,但因爲耶律淳病重,實際上掌握在蕭普賢女和她女兒耶律答裡孛手裡。

沒有一點掌握在李處溫手中。

而沒有武裝就沒有左右形勢的力量,底氣也就不足。

李處溫認爲,當務之急是建立一支屬於自己的武裝,以備不時之需。

可建立一支武裝並不是一朝一夕就能完成的。

好在,李處溫手中有一筆錢,那是耶律淳交給他讓他招兵買馬用來抵禦女真人的。

李處溫準備用這筆錢招募勇士,建立他自己的武裝。

不久,李處溫便讓他的兒子李奭給趙良嗣寫回信,介紹一下燕京這邊的情況。

李奭在回信中說:

……今新君臥病,燕京紛亂,人心惶惶。蕭干與耶律大石以及蕭德妃手握重兵,殺氣濃重。亦有不少同志意欲南歸,奭將與之共議。相公亦深思遠慮,擇機而動。事關重大,不得不機密而行……

看了李奭的回信,趙良嗣很興奮。

趙良嗣不禁回想起,多年前他與李奭、馬柔吉和劉範在燕京北極廟灑酒明誓的情景。

那時,他們見天祚帝日益失去民心,便多次秘密謀劃,以圖擺脫契丹人對燕京的統治,光復漢家江山。

這麼多年過去了,趙良嗣實不知道他們是否還保有當年的那份熱情?現在,看了李奭的回信,趙良嗣感到很欣慰,進而對他們很有信心。

馬柔吉和劉範現在都在遼軍中任職,馬柔吉更是趙良嗣的族兄。

因此,趙良嗣又給馬柔吉寫了一封信,希望他“結義士,開城門以迎降,拘執契丹,轉禍爲福。”

隨後,趙良嗣就將李奭的回信和他的打算告訴了給了童貫和蔡攸。

對李處溫以及燕京的反遼義士們,童貫和蔡攸抱有很大的希望——他們都認爲,用不了多久,燕京一定會發生內變。

童貫和蔡攸可不是瞎猜,他們的幕僚們早已給他們分析過,耶律淳現在面臨着很大的壓力,既有來自李衍的壓力,也有來自女真人的壓力,現在又加上一重來自他們大宋的壓力,耶律淳一定支撐不了多久。

而且,馬擴還曾跟童貫和蔡攸說過,耶律淳現在重病纏身臥牀不起,估計生命即將走到盡頭了。

所以,童貫和蔡攸最終沒有離開雄州,而是在雄州坐等待燕京內部事變的發生。

果然!

沒過多久,李奭就給童貫傳來消息說,耶律淳駕崩了,北遼改由蕭普賢女當家。

童貫和蔡攸大喜,趕緊將這個好消息快馬加鞭告訴給了趙佶,同時密切關注事情的進一步發展,也就是等李處溫和燕京城中的義士獻出燕京城來。

可童貫和蔡攸等來等去,卻等來了一個噩耗——李處溫被賜死,李奭被凌遲處斬。

原來——

當初跟李處溫和李奭父子一塊擁立耶律淳的李處能,感覺李處溫這種私下通敵的做法太危險了,便躲到寺中剃度爲僧,堅決不參與李處溫父子獻城一事。

李處溫對此怏怏不樂,同時也意識到不能再拖拖拉拉的了,得儘快行動。

因此,李處溫督促兒子李奭說:“你要抓緊組建軍隊,加快步伐,越早咱們就越主動,越晚咱們就越被動。”

李奭點頭答應,隨後就召集他的主要幫手耶律策、高勰和馬諤商議。

耶律策是一名宮城護衛,高勰是一個衙兵都頭,馬諤是一名秘書少監,他們對李處溫父子準備將燕京城獻給大宋一事非常熱衷。

商量來商量去,李奭、耶律策、高勰和馬諤決定劫持蕭普賢女,然後逼蕭普賢女獻城。

當然,想劫持蕭普賢女的前題是,他們得有一支自己的武裝。

於是,李奭、耶律策、高勰和馬諤等人分頭聯絡,秘密以重金招募勇士,準備拉起一支三千人的武裝。

一切都在悄悄而緊張地進行之中。

這天,也就是耶律淳死後的第七天,涿州留守、常勝軍都管押郭藥師,從涿州來燕京弔唁耶律淳。

郭藥師是渤海鐵州人。

六年前,渤海人高永昌起兵叛亂,殺死東京留守蕭保先,自立爲大渤海國皇帝,控制了遼東五十餘州。

天祚帝派遣當時的宰相張琳前去討伐。

結果,張琳在瀋州被女真人擊敗。

後來,天祚帝又授予當時的燕王耶律淳都元帥之職,令他前去征討高永昌。

耶律淳在遼東招募饑民,組建了一支軍隊,號稱“怨軍”,意思是抱怨於女真人的軍隊。

這支隊伍共有兩萬八千多人,分爲前宜營、後宜營、前錦營、後錦營、乾營、顯營、乾顯大營和巖州營八個營。

怨軍成立後,接連發生叛亂,特別是去年正月,怨軍將領董小丑因爲征討利州不利,擔心受罰,而發生叛亂,最後被鎮壓處死,其手下將領羅青漢等隨後又率軍叛亂攻打錦州。

郭藥師看準時機及時出手,將羅青漢等叛亂分子殺死,立功脫穎而出。

後來,蕭乾和耶律餘睹率軍前來平叛,並受命徹底解決怨軍的叛亂問題。

耶律餘睹向蕭幹建議,將怨軍全都殺了。

蕭幹不同意,認爲怨軍中還是有些忠義之人。

蕭幹隨後對怨軍進行了大規模整編,只留下兩千人馬,編爲四營,分別由郭藥師、張令徽、劉舜仁、甄五臣四人統領,其餘人馬則分散派遣到各路禁軍之中。

從怨軍的短暫歷史來看,這是一支有着叛變傳統的隊伍。

耶律淳稱帝后,蕭幹推薦郭藥師來燕京擔任皇宮殿直,即皇帝的侍從官。

耶律淳將怨軍改名爲常勝軍,擢升郭藥師爲衛上將軍、都管押常勝軍、涿州留守。

從郭藥師迅速崛起的情況來看,說蕭幹是郭藥師的恩人並不爲過。

蕭幹聽說郭藥師進宮來弔唁耶律淳,便想趁機進一步拉攏郭藥師——現在的常勝軍,已被很善於擴張的郭藥師,擴編到了八千多人馬。

對於兵馬嚴重不足的北遼而言,常勝軍現在已經是一支不可忽視的力量。

郭藥師的政治嗅覺很靈敏。

他一進宮城,便感覺到了宮中的氣氛很緊張,形勢也很詭秘。

所以,弔唁活動一結束,郭藥師便立即出宮,連他在燕京的住宅都沒回,就直接出城,然後回涿州了。

蕭幹進宮沒找到郭藥師之後,便去郭藥師在燕京的家裡找。

可郭藥師的家裡只有幾個隨從,哪有郭藥師?

蕭幹一來氣,就將郭藥師的隨從叫來一一盤問。

無巧不成書。

蕭幹相貌猙獰,又威名赫赫,加上沒找到郭藥師心情又不好,所以,在盤問的時候,語氣嚇人了一些,還有些要打要殺之勢。

郭藥師的一個隨從,名叫傅遵說,害怕蕭幹打他,就檢舉說,“小……小人知道,太尉李處溫曾和大宋宣撫使童貫來回傳遞密信,李處溫企圖……企圖挾持太后納城投宋。給他們傳遞密信的人是……是趙履仁和劉耀,趙履仁已被大宋授予朝散大夫,劉耀被授予均州團練使,他們現在都在雄州宣撫司等待上任。”

蕭幹聽罷,大驚,連忙去將此事告訴蕭普賢女。

蕭普賢女命蕭幹立刻暗中佈置人馬,控制住李處溫父子及其同黨,別讓他們出城逃跑了。

李處溫父子這時其實已經準備的差不多了,李奭甚至已經跟手下人約定好,耶律策負責在宮內挾持蕭普賢女,高勰負責關閉並控制燕京各城門,馬諤負責聯絡勸降衆大臣,李奭負責聯絡宋軍,而宋軍一到,他們立即開城。

可就在這最後時刻,李處溫父子以及他們的黨羽被蕭幹捉了。

蕭幹從李處溫家中,共搜出三千付兵甲鞍具等軍隊裝備,錢財七萬餘貫,還有大量的金銀珠寶以及精美的瓷器玉器。

人贓俱獲,沒甚麼可說的,蕭普賢女當即就下令:“李處溫曾於國有功,留個全屍,李奭凌遲處斬。”

得知李處溫父子在最後關頭功虧一簣,童貫和蔡攸惋惜不已,然後趕緊將這個消息快馬加鞭告訴給了趙佶和王黼。

趙佶和王黼對李處溫父子在最後關頭功虧一簣也感到很惋惜。

(後來,北宋收復燕京後,趙佶下詔追封李處溫爲廣陽郡王,李奭爲保寧軍節度使,並令燕山府將李處溫本宅改爲一座宗廟,以紀念這對父子爲大宋收復燕京而做出的犧牲。)

雖然李處溫父子獻燕京一事沒成,可趙佶君臣通過李處溫父子得知,耶律淳死了,北遼由一介女流之輩掌權,而且燕地人心思宋,內部矛盾重重。

這讓趙佶又動了派大軍收復燕京的心思。

其實,趙佶不收復燕京也不行——他要是不收復燕京,那李衍勢必要去奪燕京,那樣一來,李衍可就從雲地逃出來了蛟龍入海,到那時,他們宋國可就危險了。

所以,宋國收復燕京勢在必行。

可要再次派大軍北上,趙佶面臨兩個難題:

一、錢從哪來?

二、誰來統兵?

……

第七十三章 要不然娘子同我等一塊離開?第一百章 侵略者的覺悟第八百三十八章 烏蘭巴托的夜(中)(求訂閱!)第四百章 逛青樓(求訂閱!)第八百二十七章 培養接班人(下)(求訂閱!)第七百零四章 任重而道遠(求訂閱!)第八百七十八章 世界大戰(一)(求訂閱!)第三百三十一章 不是神(求訂閱!)第八百零一章 趙構成爲廢人了(求訂閱!)第六十章 最被低估的高手(下)第三百九十五章 調虎離山(求訂閱!)第二百零七章 軒轅皇帝轉世(求訂閱!)第七百三十七章 你家康王有一個好母親啊(求訂閱!)第九百零二章 天道酬勤(求訂閱!)第三百零九章 位卑未敢忘憂國(求訂閱!)第三百二十章 親兵(求訂閱!)第三百五十七章 暴遣天物(求訂閱!)第一百八十八章 搶親(下)(爲掌門boss杜加更1/6)第九十二章 有人打她第六百九十四章 背水一戰(求訂閱!)第三百九十八章 雲想衣裳花想容(求訂閱!)第三百三十八章 小女婿(求訂閱!)第八百九十九章 蕭規曹隨(求訂閱!)第三百零九章 位卑未敢忘憂國(求訂閱!)第三百七十八章 悔不該當初不聽李衍的(求訂閱!)第二百四十六章 開府(下)(求訂閱!)第七百四十九章 英雄落幕(下)(求訂閱!)第六百四十四章 奇取汴梁城(終)(求訂閱!)第二百六十四章 共襄盛舉(求訂閱!)第六百九十章 宋宮(求訂閱!)第二百四十三章 開京條約(求訂閱!)第三百四十四章 誰射的(求訂閱!)第五百二十六章 放棄燕雲(求訂閱!)第四百七十六章 最後的決戰第四百八十六章 女皇帝(求訂閱!)第六百一十一章 不破不立(求訂閱!)第六十四章 歌舞神仙女,天下第一魁第一百六十四章 還請軍師成全(求訂閱!)第一百六十一章 四寇會(求訂閱!)第八百二十章 重獲“自由”(求訂閱!)第七百五十二章 和親(上)(求訂閱!)第六百零七章 驚弓之鳥(求訂閱!)第八百四十章 一路向西(求訂閱!)第四百零七章 貪得無厭(求訂閱!)第一章 這是我們寨主第十五章 辛苦惟存一片心第三百六十一章 大哥好風流(求訂閱!)第八百九十七章 最優秀的孫子(求訂閱!)第一百五十二章 過度解讀(求訂閱!)第六百四十八章 欺人太甚(求訂閱!)第十七章 穿窬之盜第三百八十五章 壯志難酬(求訂閱!)第六百三十四章 奇取汴梁城(四)(求訂閱!)第二百九十一章 大寨風範(求訂閱!)第一百四十九章 誘惑太大(求訂閱!)第八百九十四章 節哀(求訂閱!)第五百二十六章 放棄燕雲(求訂閱!)第七百七十三章 霸王條約(上)(求訂閱!)第七百二十八章 我可是有夫之婦(求訂閱!)第二百八十九章 當世第一女將(求訂閱!)第四百九十九章 表示?(求訂閱!)第五百零四章 提前慶祝勝利(求訂閱!)第三百八十一章 氣數已盡(求訂閱!)第四百七十六章 最後的決戰第七百八十七章 火槍(上)(求訂閱!)第一百九十二章 入夥二龍山(求訂閱!)第二百一十六章 一戰定勝負(求訂閱!)第七百一十二章 與衆不同(求訂閱!)第七百一十六章 這老李還真是風流(求訂閱!)第八百二十章 重獲“自由”(求訂閱!)第三百六十四章 皇命難違(求訂閱!)第四百八十四章 我們會爲別人生兒育女(求訂閱!)第七百二十三章 同命相連(求訂閱!)第七百九十章 朕會爲他改名爲李構(求訂閱!)第五百九十七章 清算(求訂閱!)第三百四十八章 割袍斷義(求訂閱!)第六百五十三章 賞罰分明(求訂閱!)第二百一十三章 原來我們什麼都不是(求訂閱!)第六百八十九章 增援(求訂閱!)第六百四十九章 早晚的事(求訂閱!)第六百六十二章 坐實趙佶女婿之名(求訂閱!)第五百零四章 提前慶祝勝利(求訂閱!)第三百八十一章 氣數已盡(求訂閱!)第八百六十八章 錦囊妙計(求訂閱!)第六百九十一章 府州折家(求訂閱!)第四百九十九章 表示?(求訂閱!)第二百零四章 要想學得會,先跟師傅睡(求訂閱!)第一百二十一章 直接決戰第一百七十一章 懷上了(求訂閱!)第二百二十一章 高麗國都開京羅城破(爲“囂張人賤”道友加更1/1)第八百三十三章 越來越富強(求訂閱!)第四百九十二章 徒謀(求訂閱!)第七百六十章 不死不休(求訂閱!)第三百四十八章 割袍斷義(求訂閱!)第四百八十一章 頂天立地的大英雄(求訂閱!)第一百二十九章 勝負(中)第五百八十章 禪位(求訂閱!)第四百七十章 蕭普賢女(求訂閱!)第三百二十三章 封樁庫(求訂閱!)第五十二章 開始不好帶了
第七十三章 要不然娘子同我等一塊離開?第一百章 侵略者的覺悟第八百三十八章 烏蘭巴托的夜(中)(求訂閱!)第四百章 逛青樓(求訂閱!)第八百二十七章 培養接班人(下)(求訂閱!)第七百零四章 任重而道遠(求訂閱!)第八百七十八章 世界大戰(一)(求訂閱!)第三百三十一章 不是神(求訂閱!)第八百零一章 趙構成爲廢人了(求訂閱!)第六十章 最被低估的高手(下)第三百九十五章 調虎離山(求訂閱!)第二百零七章 軒轅皇帝轉世(求訂閱!)第七百三十七章 你家康王有一個好母親啊(求訂閱!)第九百零二章 天道酬勤(求訂閱!)第三百零九章 位卑未敢忘憂國(求訂閱!)第三百二十章 親兵(求訂閱!)第三百五十七章 暴遣天物(求訂閱!)第一百八十八章 搶親(下)(爲掌門boss杜加更1/6)第九十二章 有人打她第六百九十四章 背水一戰(求訂閱!)第三百九十八章 雲想衣裳花想容(求訂閱!)第三百三十八章 小女婿(求訂閱!)第八百九十九章 蕭規曹隨(求訂閱!)第三百零九章 位卑未敢忘憂國(求訂閱!)第三百七十八章 悔不該當初不聽李衍的(求訂閱!)第二百四十六章 開府(下)(求訂閱!)第七百四十九章 英雄落幕(下)(求訂閱!)第六百四十四章 奇取汴梁城(終)(求訂閱!)第二百六十四章 共襄盛舉(求訂閱!)第六百九十章 宋宮(求訂閱!)第二百四十三章 開京條約(求訂閱!)第三百四十四章 誰射的(求訂閱!)第五百二十六章 放棄燕雲(求訂閱!)第四百七十六章 最後的決戰第四百八十六章 女皇帝(求訂閱!)第六百一十一章 不破不立(求訂閱!)第六十四章 歌舞神仙女,天下第一魁第一百六十四章 還請軍師成全(求訂閱!)第一百六十一章 四寇會(求訂閱!)第八百二十章 重獲“自由”(求訂閱!)第七百五十二章 和親(上)(求訂閱!)第六百零七章 驚弓之鳥(求訂閱!)第八百四十章 一路向西(求訂閱!)第四百零七章 貪得無厭(求訂閱!)第一章 這是我們寨主第十五章 辛苦惟存一片心第三百六十一章 大哥好風流(求訂閱!)第八百九十七章 最優秀的孫子(求訂閱!)第一百五十二章 過度解讀(求訂閱!)第六百四十八章 欺人太甚(求訂閱!)第十七章 穿窬之盜第三百八十五章 壯志難酬(求訂閱!)第六百三十四章 奇取汴梁城(四)(求訂閱!)第二百九十一章 大寨風範(求訂閱!)第一百四十九章 誘惑太大(求訂閱!)第八百九十四章 節哀(求訂閱!)第五百二十六章 放棄燕雲(求訂閱!)第七百七十三章 霸王條約(上)(求訂閱!)第七百二十八章 我可是有夫之婦(求訂閱!)第二百八十九章 當世第一女將(求訂閱!)第四百九十九章 表示?(求訂閱!)第五百零四章 提前慶祝勝利(求訂閱!)第三百八十一章 氣數已盡(求訂閱!)第四百七十六章 最後的決戰第七百八十七章 火槍(上)(求訂閱!)第一百九十二章 入夥二龍山(求訂閱!)第二百一十六章 一戰定勝負(求訂閱!)第七百一十二章 與衆不同(求訂閱!)第七百一十六章 這老李還真是風流(求訂閱!)第八百二十章 重獲“自由”(求訂閱!)第三百六十四章 皇命難違(求訂閱!)第四百八十四章 我們會爲別人生兒育女(求訂閱!)第七百二十三章 同命相連(求訂閱!)第七百九十章 朕會爲他改名爲李構(求訂閱!)第五百九十七章 清算(求訂閱!)第三百四十八章 割袍斷義(求訂閱!)第六百五十三章 賞罰分明(求訂閱!)第二百一十三章 原來我們什麼都不是(求訂閱!)第六百八十九章 增援(求訂閱!)第六百四十九章 早晚的事(求訂閱!)第六百六十二章 坐實趙佶女婿之名(求訂閱!)第五百零四章 提前慶祝勝利(求訂閱!)第三百八十一章 氣數已盡(求訂閱!)第八百六十八章 錦囊妙計(求訂閱!)第六百九十一章 府州折家(求訂閱!)第四百九十九章 表示?(求訂閱!)第二百零四章 要想學得會,先跟師傅睡(求訂閱!)第一百二十一章 直接決戰第一百七十一章 懷上了(求訂閱!)第二百二十一章 高麗國都開京羅城破(爲“囂張人賤”道友加更1/1)第八百三十三章 越來越富強(求訂閱!)第四百九十二章 徒謀(求訂閱!)第七百六十章 不死不休(求訂閱!)第三百四十八章 割袍斷義(求訂閱!)第四百八十一章 頂天立地的大英雄(求訂閱!)第一百二十九章 勝負(中)第五百八十章 禪位(求訂閱!)第四百七十章 蕭普賢女(求訂閱!)第三百二十三章 封樁庫(求訂閱!)第五十二章 開始不好帶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