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四十六章 西州

在民部的推廣下,新的高產農作物在全國推廣的很快,可以預見人口在未來十年會有一個比較明顯的增長。當然這不是眼下要討論的問題,李世民心裡對高昌的定位,其實早有想法。正因爲如此,下面的大臣纔不好開口。

迎合上意這種事情,在這時代還是比較丟人的。跟皇帝對着幹,那纔是高風亮節。皇帝做的對,那是理所當然的,沒必要捧着他。皇帝做錯了,就該噴他。

這年代的士大夫比較有節操,所以就算知道李世民心裡怎麼想的,一般也不會站出來拍皇帝的馬屁。在這個時候的士大夫看來,歷史的教訓告訴他們。皇帝不能慣着,得防着。不然的話,搞不好又出一個隋煬帝來。

能制衡皇帝的原因,不外是士族門閥在這個時代的強勢。當然在貞觀一朝的中後期,隨着魏徵等人的老邁,李世民的強勢已經很難有人能抗衡了。

既然無法抗衡,那就不說話就是了。免得被民間物議流言潑一身的髒水,留下罵名。

羣臣沒人站出來說話,就算是長孫無忌,也不敢輕易站出來說話。這麼說吧,新舊門閥之間的利益,開始出現了交錯。這也是爲何後來的李治,要廢掉太原王氏的皇后時,長孫無忌和褚遂良死活阻撓的原因。

新舊貴族之間,從最初的對抗,到後來的媾和,這個過程花費的時間並不長。利益是最穩定的紐帶!即便李世民推出了科舉,推出了印刷術,打破了知識壟斷。有一點無法改變,李世民自己都是門閥的出身。

大臣們不說,李世民很失望,只好自己開口:“朕擬設西州,以安西域。”

開疆拓土這種事情,對於每個皇帝來說,都是無法抗拒的誘惑。因爲他不是躺在前任皇帝的基礎上吃老本,這是可以祭告太廟的偉業,是皇帝政績的最佳體現。可以青史留名不說,還能泰山走一趟封禪。

李世民要做千古一帝,這種嘴邊的肉,怎麼可能不吃?誰攔着他泰山封禪,誰攔着做千古一帝,絆腳石就必須搬走。

高昌太遠了,道路太難行了,士大夫們和他們所代表的門閥貴族,並不是很感興趣。因爲覺得無利可圖不說,朝廷還要花費巨大。那種破地方,丟給蠻夷野人又如何呢?

這種思維不是現在纔有的,過去就有。對於中國人來說,不適合耕種的地方,其實都沒啥保留價值。就算適合耕種,距離中央集團太過偏遠,投入和產出的利益不大,也沒啥吸引力。漢朝打通西域,主要開始爲了對付匈奴這個宿敵,再者就是絲路的利益巨大。

到了唐朝,在羣臣看來,如果西域諸國安分守己,沒必要親力親爲去守着西域吧?這種思維到後來明顯不成立,你不搞人家,人家也要搞你的。所以纔要徹底把西突厥幹趴下。不然就無法保障絲路的暢通,因爲利益一致,朝野才同意開邊。

現在還沒到那個時候,所以利益還算有保證。考慮到投入的問題,還是有人站出來反對了。誰呢?魏徵!這個人很特別,歷史地位很高。

面對如此強勢的李世民,羣臣都沒出來反對的時候,魏徵站出來了。

“陛下初即位,文泰夫婦首來朝,其後稍驕倨,故王誅加之。罪止文泰可矣,宜撫其百姓,存其社稷,復立其子,則威德被於遐荒,四夷皆悅服矣。

今若利其土地以爲州縣,則常須千餘人鎮守,數年一易,往來死者什有三四,供辦衣資,違離親戚,十年之後,隴右虛耗矣。陛下終不得高昌撮粟尺帛以佐中國,所謂散有用以事無用,臣未見其可。”

以上是原文,翻譯成白話的意思,大概就是鞠文泰和皇帝有舊情,現在他死了,放過他的兒子,恢復高昌國,其他小國都會被陛下的仁德感動的。

如果要設一個州呢,至少要一千的兵力守衛,三五年換一次,在路上就得死掉三四成。最終朝廷無法從高昌獲利,花了錢得不到好處的事情,臣不認可。

魏徵說的是不是誇張了點呢?應該說是有點,但是誇張的程度不大,所以才體現出李誠在西征大軍中行軍時做出的貢獻巨大。

面對魏徵的勸諫,李世民黑着一張臉不說話。讓他放棄高昌,不可能的。所以李世民忍着不悅回了一句:“卿身體不好,回家去養病吧。”

魏徵說的對不對呢?看起來很有道理,放在整個歷史來看,如果當局者都這麼想的話,今天的中國也就是在黃河流域。類似的案例在明朝也有一次,朱棣死後,文臣鼓吹放棄交趾,也就是現在的越南。

魏徵神色暗淡的舉着笏板:“臣老邁,請乞骸骨。”

李世民更加不快了,一個人總是給你掃興,你喜歡的起來麼?強忍着要發怒的情緒,當着文武百官的面,李世民依舊和顏悅色道:“愛卿哪裡話來,朕可離不開愛卿放輔佐。”

換成一般矯情的人,可能會繼續堅持,但是魏徵卻沒有,只是一次就默默的退下。

魏徵反對無效,李世民乾剛獨斷,羣臣沒有異議。

“一個朝代開疆拓土,不僅僅是君王的榮耀,也是輔佐臣子們的榮光。從這個意義來說,魏徵是個值得敬佩的人。他的觀點或許不可取,但他是個有堅持的人。”這是後來李誠對魏徵的評價,當然是說給李治聽的。

“一個國家如果沒有人敢發出不同的聲音,那距離危機也就不遠了。人,要聽的進去不同意見,你可以不接受他的觀點,可以不認同他說的每一個字,但是你一定要讓人家說話。”這是李誠告誡李治的又一個道理。

李世民下令擬旨,羣臣都在,三省皆無異議,高昌立爲西州,正式成爲大唐的一個州。

這是一個自上而下,不斷開拓進取的時代。儘管有很多反對的聲音,但是依舊無法阻止大唐君臣往前走。高昌的定位決定之後,李世民又做了一個在羣臣們看來微不足道的決定。

李誠平妻武順,賢良淑德,才情卓著,特賜誥命……。李二,還是說話算話的。

唐軍在高昌一直呆到五月底,總算是等到了朝廷派來的官員,帶來了朝廷關於設立西州的旨意。這個時間,比歷史上要提前了很多。關於如何在沙漠中行軍的內容,侯君集讓李誠寫了一個東西,也被信使帶了回去。

這樣以來,這次來西州上任的官員,隨行人員的損失,意外的不足一成。十個裡面,都沒攤上一個倒黴蛋。之所以會有這麼好的效果,關鍵是一副地圖。李誠親手繪製的地圖,還有指南針。當然這個指南針,是李誠送給裴行儉的。

作爲李誠來說,在高昌這段時間呆的並不算特別愉快,因爲他要不斷地生病,而且這個鬼地方也沒啥好玩的。要不怎麼薛萬均會被人抓到把柄呢?似乎除了女人,也沒啥好玩的。

李誠的後軍大概是個例外,因爲軍紀良好,後軍的營地外面,聚集了大量的本地人。做什麼生意的都有,自然也不乏自帶設備搞生產的女人。士兵們發泄精力的渠道主要有兩個,一個是在球場上橫衝直撞,一個是軍營不遠處的一片民宅裡。

只要不擾民,李誠對士兵們還是很寬容的,吃的喝的,都盡力弄最好的。相比之下,前軍,中軍的軍紀,就要糟糕多了。經常會發生一些糟心的事情,但是不歸李誠管,所以也就當着沒看見。

作爲領軍的將領,李誠算是潔身自好了,除了兩個走的時候給點錢打發的胡姬。其餘的事情一概不碰,大小酒宴,一概不參加。安心的在軍營裡“養病”。

關於留守將領的問題,李誠出了個抓鬮的主意,朝廷的官員來了之後,這個問題就擺在桌面了。留誰,這是個問題。於是侯君集把一干將校都召集過來,夠資格留下的,抓鬮決定。

這個全憑手氣,沒法子的事情。所以,衆將校也沒什麼意見。不過侯君集這傢伙有點討厭,之前非要發表一番演講,內容無非就是留下來的人不要泄氣,有機會做班超哦。

李誠聽了歪歪嘴,你忽悠傻子呢?要不,你留下來?還是讓你的侄子侯三留下來?侯三明明是有資格抓鬮的,爲何人都沒在場呢?

李誠還在心裡吐槽的時候,一個人站了出來,這個人原來是個大帥比,現在曬黑了很多,臉上也多了一些滄桑。這個大帥比叫裴行儉,他站出來朝侯君集抱手道:“卑職自請留守!”

“我反對!”李誠開口了,主要是覺得內疚了。這裴行儉不是被自己忽悠瘸了吧?儘管他在歷史上就是在西域建功立業的,但這個時空完全沒必要在西域受苦不是?

現場一陣安靜,所有人的視線都對着李誠,行軍總管反對自己的部下留守西域?這種上司,給我來一打。

裴行儉深呼吸,衝李誠抱手道:“自成先生,裴某心意已決。長安隨好,但卻無用武之地。”李誠淡淡道:“閉嘴,想打仗在長安也有的是機會。”

侯君集臉色變得的難看了,瞟了一眼李誠:“自成,這個……。”

第二十一章 缺乏互信第一百九十一章 不能說第二百九十章 牛皮糖第一百三十四章 要吃肉,肥中瘦第五百三十二章 鐵板一塊第五百六十五章 送別第一百六十九章 今亮?第三百六十一章 勝第一百七十六章 省親第一百九十八章 種荷花第四百六十九章 聽話和不聽話第五百四十六章 拒人於千里之外第五百四十二章 “寬宏大量”李世民第三章 差點作死第十二章 除夕第四百六十七章 我真傻第一百四十章 國之脊樑也第五十章 絕佳的選擇第五百零三章 被躺槍的倒黴蛋第一百八十二章 大婚第一百八十章 熱鬧第五百二十九章 送不出去的妹子第五百四十四章 崔慎行問計第五百九十八章 後繼有人第一百六十四章 非我族類第一百九十九章 藍田房第一百八十章 熱鬧第二百一十三章 慘慘慘!第三百零八章 許敬宗的擔憂第五百零二章 狙殺第三百一十四章 聰明反被聰明誤第五百五十二章 空氣的問題第四百六十六章 故作姿態第三百二十一章 別無選擇第五百二十三章 脈絡清晰了第一百六十四章 非我族類第四百九十章 白松陵的不安第二百九十三章 說了也沒用第五百二十六章 留與不留第四百七十八章 難兄難弟續集第四百一十二章 情真義重第四十四章 不聽話,打屁股第四百四十一章 孺子可教第八章 火炕第二百七十五章 本心,是非第四百六十三章 橫衝直撞第五百七十四章 無法理解的怪人第三百六十六章 修羅場第四百一十七章 不得不低頭第五百一十二章 難逃青史詬病第一百六十七章 專業毀套路第二百五十章 牛進達第五百六十三章 爛泥扶不上牆第二百零一章 開門揖盜第五百八十三章 釜底抽薪之策第六百零三章 李世民病重第二百四十章 希望第三百四十九章 不情之請第二百四十二章 鹽山第五百五十六章 煙消雲散第二百六十九章 保護對象李誠第一百四十四章 孩子王第四百九十九章 誰嚇唬誰第五十一章 一夜成名第一百四十七章 大奸臣第七十九章 生意大火第二百九十三章 說了也沒用第一百零二章 重啓聯姻計劃第三百零四章 最有錢的個人第四百九十二章 反擊的力度第二百八十六章 表達一下不滿第二百六十八章 捷報!第四百一十三章 驚着了第四十七章 一言不合賞宅子第四百九十章 白松陵的不安第四百六十三章 橫衝直撞第四百八十六章 這買賣做得第三百一十章 賣身之門第四百七十三章 有你什麼事,滾第四百零一章 不是來講道理的第三百二十章 沆瀣一氣第二百三十九章 不用栽贓了第五百八十七章 炙手可熱第三百八十八章 涼爽工程第四十六章 心急的李世民第五百零四章 花大錢,說句話就走第四百零三章 衆議第四百三十五章 這功勞搶定了第四百六十六章 故作姿態第八十章 熬夜看書第二百九十三章 說了也沒用第四十章 牆頭第三百一十八章 看不到未來第四百五十八章 短暫的寧靜第三百五十五章 展現實力第四百三十七章 兵貴神速第三百四十四章 主辱臣死第三百九十二章 目的何在第三百一十四章 聰明反被聰明誤第三百七十章 陌生的感覺
第二十一章 缺乏互信第一百九十一章 不能說第二百九十章 牛皮糖第一百三十四章 要吃肉,肥中瘦第五百三十二章 鐵板一塊第五百六十五章 送別第一百六十九章 今亮?第三百六十一章 勝第一百七十六章 省親第一百九十八章 種荷花第四百六十九章 聽話和不聽話第五百四十六章 拒人於千里之外第五百四十二章 “寬宏大量”李世民第三章 差點作死第十二章 除夕第四百六十七章 我真傻第一百四十章 國之脊樑也第五十章 絕佳的選擇第五百零三章 被躺槍的倒黴蛋第一百八十二章 大婚第一百八十章 熱鬧第五百二十九章 送不出去的妹子第五百四十四章 崔慎行問計第五百九十八章 後繼有人第一百六十四章 非我族類第一百九十九章 藍田房第一百八十章 熱鬧第二百一十三章 慘慘慘!第三百零八章 許敬宗的擔憂第五百零二章 狙殺第三百一十四章 聰明反被聰明誤第五百五十二章 空氣的問題第四百六十六章 故作姿態第三百二十一章 別無選擇第五百二十三章 脈絡清晰了第一百六十四章 非我族類第四百九十章 白松陵的不安第二百九十三章 說了也沒用第五百二十六章 留與不留第四百七十八章 難兄難弟續集第四百一十二章 情真義重第四十四章 不聽話,打屁股第四百四十一章 孺子可教第八章 火炕第二百七十五章 本心,是非第四百六十三章 橫衝直撞第五百七十四章 無法理解的怪人第三百六十六章 修羅場第四百一十七章 不得不低頭第五百一十二章 難逃青史詬病第一百六十七章 專業毀套路第二百五十章 牛進達第五百六十三章 爛泥扶不上牆第二百零一章 開門揖盜第五百八十三章 釜底抽薪之策第六百零三章 李世民病重第二百四十章 希望第三百四十九章 不情之請第二百四十二章 鹽山第五百五十六章 煙消雲散第二百六十九章 保護對象李誠第一百四十四章 孩子王第四百九十九章 誰嚇唬誰第五十一章 一夜成名第一百四十七章 大奸臣第七十九章 生意大火第二百九十三章 說了也沒用第一百零二章 重啓聯姻計劃第三百零四章 最有錢的個人第四百九十二章 反擊的力度第二百八十六章 表達一下不滿第二百六十八章 捷報!第四百一十三章 驚着了第四十七章 一言不合賞宅子第四百九十章 白松陵的不安第四百六十三章 橫衝直撞第四百八十六章 這買賣做得第三百一十章 賣身之門第四百七十三章 有你什麼事,滾第四百零一章 不是來講道理的第三百二十章 沆瀣一氣第二百三十九章 不用栽贓了第五百八十七章 炙手可熱第三百八十八章 涼爽工程第四十六章 心急的李世民第五百零四章 花大錢,說句話就走第四百零三章 衆議第四百三十五章 這功勞搶定了第四百六十六章 故作姿態第八十章 熬夜看書第二百九十三章 說了也沒用第四十章 牆頭第三百一十八章 看不到未來第四百五十八章 短暫的寧靜第三百五十五章 展現實力第四百三十七章 兵貴神速第三百四十四章 主辱臣死第三百九十二章 目的何在第三百一十四章 聰明反被聰明誤第三百七十章 陌生的感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