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1章 記憶的歷史 印證

木雲瑤本來頗爲的心慌,可看到李孟慎重神色,反倒是覺得有些過了,禁不住開口勸解道:

“京師京營,宣府,薊鎮兵馬衆多,防守應該無礙,或許還能打個勝仗呢,讓那些韃子賊兵有去無回。”

這話倒是有些寬慰的意思,李孟心中苦笑,心想要是能打勝仗,對方就不會這麼大搖大擺的突進來了,他一邊吩咐說“你那邊去盯着些各處來的消息文告”一邊急忙的出了院子,去佈置相關的事宜。

膠州營立刻是把狀態提高到了臨戰,各隊士卒軍官都是緊張戒備,同時膠州營也派出快馬想着馬罡和趙能處送信,互相通報消息。

巡撫和總兵的命令在第二天也是由快馬送來,李孟這邊還是那種老安排,讓他確保所守備地方的平靜,沒有作戰的任務。而駐紮在登州府的大軍則是開始調撥移防,有的去往山東和北直隸的邊境要地,佈置防守和增援。

山東地面上本就是因爲四月份的那些揭帖鬧的人心惶惶,東虜韃子稱帝建國大家雖然都是裝作不當回事,可實際上人人都覺得心中惴惴,稱帝建國,這就等於無視大明朝廷的尊嚴和權威。

現下對方的大軍又是進入京畿之地,各處天災,陝西的亂民鬧得又是這麼厲害,莫非這天真要變了,凡是有見識的人心裡面或多或少的都有類似的想法,只是不敢宣之於口,或者是存着幾分僥倖。大明多災多難,幾百年也就挺過來了,沒準這幾年也是暫時地,挺過去

就好了。

這個挺過去

,顯然是癡心妄想了。消息不斷的通過各種渠道傳到這邊來,領兵的是多羅郡王阿濟格,女真八旗兵和蒙古兵有人說四萬。有人說十萬,還有人說二十萬的,昌平陷落,順義陷落。京畿附近的一個個城市都是被韃子兵打了下來。山東和北直隸邊境地山東兵馬一日數驚。

將領們甚至約束不住收下的兵馬,據說還有炸營的事情發生,韃子兵在所謂地京畿重地,天下兵馬最精最多之處,縱橫往來,彷彿是關外的草場一般。

李孟心裡面也是緊張非常,他不知道女真韃子兵在歷史上,這次入關有沒有打到山東過,女真韃子不要說是十萬、二十萬。林雷就算是四萬兵,自己也難以抵抗,該死戰還是該另尋出路。

他在這邊考慮,有兩點卻是他壓根沒有想到的,一是山東全省最少有八萬兵馬。二是如果女真韃子來了。和孔有德一樣去主動投降。李孟這幾年下來,也算是看過官兵到底是什麼樣子了。不值得倚靠。同樣的,來自現代解放軍隊伍地他,對於漢奸這個身份那是想都不去想,跟祖宗(或許沒有出生)丟人啊!

在河北邊境地兵馬驚惶不安,馬罡和趙能的隊伍卻在逐漸的回收,靠攏到膠州那個方向,準備在必要的時候合兵一處。

李孟這時候真切的發現膠州的位置確實是死地,沒有足夠的船隻,大海等於是死路,偏偏此處是半島的邊緣,有三個方向都是臨海沒有戰略縱深,而陸地的方向又都是多山,對方地優勢兵力壓過來,連個迂迴的地方都沒有,只能是死戰。

而且登萊都是貧瘠之地,又經常遭遇兵災,無論是兵源,糧草都很有限,何況在登州還駐紮着朝廷的幾萬兵馬,民間的資源更是稀少了。李孟已經是打定了主意,要是以後有機會,一定要換個地方。

可如今怎麼辦,來了之後,也只有死戰了!

不過,最壞的情況並沒有發生,到了八月之後,東虜女真韃子帶着擄掠來地財物和十幾萬人口,在喜峰口北面地冷口出關,返回關外,京畿的險情得以解除。

全天下人都是鬆了一口氣,看來還真是天佑大明,駐紮在邊境地軍隊也是撤回了駐地,這次京師兵部始終沒有調兵勤王,只是調度京師和附近邊鎮的軍兵迎戰抵禦,儘管沒有什麼勝仗。

可山東兵馬着實是嚇得不輕,東虜女真的兵馬最近的時候打到了大城一帶,那邊距離山東,快馬加鞭只需要一天時間就能趕到。

快要九月初的時候,李孟才把自己這邊的部署重新恢復原來的樣子,但是即墨和靈山衛這邊鹽場生產始終沒有停下,陸地上刀光劍影打生打死,鄭家的船隊卻好像無事一般,照常的來拉鹽販運。

這倒是讓李孟頗爲的羨慕,海上霸主的日子就是從容啊,不過在豫西那邊的青鹽生意卻停了,已經有兩個多月沒有一船的鹽運送過來,好在有了和福建那邊的生意之後,影響倒也是不大。

更換自己的駐防地,說起來簡單,可實際上牽扯的方方面面太多,先不提移防要經過的種種手續,手下的兵丁都是萊州府本地人,六千多士兵,牽扯的是後面差不多幾萬家人,這可不是說動就能動的,只能是從長計議,眼前能做的,還是練兵。

在九月中旬,去往京師送信的那名信使終於是回到了膠州城,來回路上竟然是耽擱了半年左右的時間。

這名信使是李孟的親兵,自從和王海去過京師運送銀子之後,也算是熟悉了路程,李孟也就不願意再用吳同知的信使了。

結果這名親兵信使的遭遇也頗爲的有趣,去往京師之後,卻發現劉太監的宅子已經是空了,這名信使對京師也並不熟悉,也不可能去那些衙門裡面打聽秉筆太監劉福來到底是搬到何處去了。

劉太監的宅子所在的地方是京師富人居住的地帶,少有做官的人,信使在附近打聽了下,唯一得到的消息就是劉太監出京了,去往哪裡,卻都是語焉不詳。

既然問不到什麼消息,信使就準備回去,誰想到韃子這時候進入京畿,京師全城戒嚴,閒雜人等不得出城,一下子就被困在了裡面。接下來的日子,形勢自然是越來越差,出城更是不要想。

到了後來,全城抽調民壯修繕城池工事,住在客棧裡面的這位信使,雖然說路引手續都是齊全,可也逃不過這次抽調。累死累活的在京師忙碌了幾個月,一直到韃子帶着擄掠的戰利品離開京畿,這纔是得以回來。

現在李孟系統有個頗有意思的規矩,就是凡有外界的消息過來,在李孟所在的正廳稟報,這都是正常的規矩。

不過和從前有些不同的是,李孟的身後放一架屏風,木雲瑤坐在屏風之後,一同聽取外面的稟報和消息,這些消息對於女孩來說或者是她來分析,或者是對於她來說是個瞭解外面的渠道。

李孟這邊的事情也在外面傳揚開來,有些口滑的叫做“垂簾聽政”……

這次的信使回來也是如此,在京師呆了那麼久,總是有許多要問的問題,聽到劉福來不知道何處去的消息,過後,木雲瑤私下問李孟道:

“會不會是捲了銀子跑掉!?”

這個問題讓李孟禁不住笑了出來,木雲瑤雖然有家庭和教育的薰陶,對政治這方面先天比別人要敏感和深刻許多,但畢竟是個年紀不大的女孩子,有些事還是看不明白,他笑着說道:

“若是劉太監跟我要五萬兩白銀,你說我該處置?”

木雲瑤琢磨了下,回答道:

“京師之中有這般奧援乃是重中之重,自然要籌措給他。”

“正是如此,反正都要給他,劉公公怎麼會跑掉,要不然何必在信上提那個借字。”

聽到李孟這麼說,女孩卻是若有所思……

大明的行政系統還是完備異常,東虜女真纔出冷口,中斷了一段時間的邸報、塘報和文告,以及各種手續文書又是朝着各處分發出去,不過即便是多羅郡王阿濟格領兵在北直隸橫衝直撞的時候,還是有命令,旨意和奏摺來往四方,但是某些次要的東西就被放棄了而已。

女真韃子入關,天下震動,不過這件事情餘波還未平息,卻又有一件大事發生,闖王高迎祥的大營在西安府附近被陝西巡撫孫傳庭的部隊截住,雙方大戰四天四夜之後,官兵用火攻,大敗闖王軍,活捉了高迎祥。

高迎祥是何等人,是天下亂民反賊的共主,被目視爲陝西亂軍的代表人物,盧象升就在自己的奏摺裡面說過“陝賊闖王者,誰能當之。”李孟和那些江湖草莽之輩多有交道,在這些人的眼中,將來這高迎祥沒準是要作龍庭當皇帝的。

誰想到這樣一個人物,居然被官軍打敗,並且捉到京師去千刀萬剮了,看來這些反賊氣數已經是喪盡。

第57章 鳥銃第380章 士無良 夜行船 蠻兵驕第489章 言善 填壕第108章 奇遇第160章 討價還價第351章 下不成 無力感 抓來問第389章 大亂第260章 重回德州 大勝大功第442章 得益者 去永平第514章 河南之政 牛佺第27章 殺雞牛刀第536章 初定之後第257章 盡人事 小戰第449章 誘殺第7章 正義感第289章 責任之內 新戰心怯第379章 薊州 刀與筆 名正言順第103章 家宅平安第372章 內撫 疑點 洋人第90章 文武殊途第508章 理所當然的大勝第329章 爲家 爲天下 爲誰第302章 棄剿用撫 暗渡陳倉第499章 鬨堂而散第322章 李家坡 炮灰填河第188章 輕重第272章 楊四第495章 大潰敗第448章 平靜的前奏第291章 無處下口 古今相通第203章 敵衆我寡第389章 大亂第397章 大戰開場第23章 我的責任第170章 徐總管第34章 漲價及插曲第238章 大時代的序幕第281章 米粒之光 養虎做患第250章 敵不在外 相逢不如偶遇第28章 造福一方第8章 賺錢了第95章 假戲真做第495章 大潰敗第264章 不可能知道的改變第74章 我進爾退第191章 河上第112章 豫西第520章 兩道命令第443章 煎熬之路第81章 認親 忠心 巴結第1章 穿越第107章 後面多了一個人第401章 困獸 轟殺 合圍第446章 索性火併 殺將 嚇城第210章 家有急事第143章 剋扣規矩第188章 輕重第50章 設卡厘金第519章 迴應 助你上煤山第197章 陷害 不知世情第232章 後宅第450章 謀定 懸殊 輕而易舉第380章 士無良 夜行船 蠻兵驕第1章 穿越第428章 缺銅 營改團第238章 大時代的序幕第503章 天搖地動 大炮火海第24章 掃除第111章 識字 洛陽 沒品第65章 潦倒的宦官第534章 大勢所趨第72章 急躁急切第431章 六百里加急 倭銅第280章 子侄應孝 無雲亦龍第283章 草木皆兵 破竹不成第165章 侄少爺第395章 李將軍到第10章 家中無人第215章 遲來的道賀者第529章 買田作進身之階第215章 遲來的道賀者第396章 夜 雙營 殺的前奏第95章 假戲真做第58章 花多了第177章 大禮第510章 雖勝不喜 紛紛來降第248章 穩第476章 殺牲前行 芒刺在身第491章 牆內外第334章 父子 開礦 厘金 移罪第65章 潦倒的宦官第84章 禍端第445章 戰小疑多 步步麻煩第337章 點驗兵馬的張主事第141章 八閩鄭掌櫃第302章 棄剿用撫 暗渡陳倉第178章 回膠州第444章 大車和馬匪第117章 跳河第403章 喪家犬 膠州營 殺
第57章 鳥銃第380章 士無良 夜行船 蠻兵驕第489章 言善 填壕第108章 奇遇第160章 討價還價第351章 下不成 無力感 抓來問第389章 大亂第260章 重回德州 大勝大功第442章 得益者 去永平第514章 河南之政 牛佺第27章 殺雞牛刀第536章 初定之後第257章 盡人事 小戰第449章 誘殺第7章 正義感第289章 責任之內 新戰心怯第379章 薊州 刀與筆 名正言順第103章 家宅平安第372章 內撫 疑點 洋人第90章 文武殊途第508章 理所當然的大勝第329章 爲家 爲天下 爲誰第302章 棄剿用撫 暗渡陳倉第499章 鬨堂而散第322章 李家坡 炮灰填河第188章 輕重第272章 楊四第495章 大潰敗第448章 平靜的前奏第291章 無處下口 古今相通第203章 敵衆我寡第389章 大亂第397章 大戰開場第23章 我的責任第170章 徐總管第34章 漲價及插曲第238章 大時代的序幕第281章 米粒之光 養虎做患第250章 敵不在外 相逢不如偶遇第28章 造福一方第8章 賺錢了第95章 假戲真做第495章 大潰敗第264章 不可能知道的改變第74章 我進爾退第191章 河上第112章 豫西第520章 兩道命令第443章 煎熬之路第81章 認親 忠心 巴結第1章 穿越第107章 後面多了一個人第401章 困獸 轟殺 合圍第446章 索性火併 殺將 嚇城第210章 家有急事第143章 剋扣規矩第188章 輕重第50章 設卡厘金第519章 迴應 助你上煤山第197章 陷害 不知世情第232章 後宅第450章 謀定 懸殊 輕而易舉第380章 士無良 夜行船 蠻兵驕第1章 穿越第428章 缺銅 營改團第238章 大時代的序幕第503章 天搖地動 大炮火海第24章 掃除第111章 識字 洛陽 沒品第65章 潦倒的宦官第534章 大勢所趨第72章 急躁急切第431章 六百里加急 倭銅第280章 子侄應孝 無雲亦龍第283章 草木皆兵 破竹不成第165章 侄少爺第395章 李將軍到第10章 家中無人第215章 遲來的道賀者第529章 買田作進身之階第215章 遲來的道賀者第396章 夜 雙營 殺的前奏第95章 假戲真做第58章 花多了第177章 大禮第510章 雖勝不喜 紛紛來降第248章 穩第476章 殺牲前行 芒刺在身第491章 牆內外第334章 父子 開礦 厘金 移罪第65章 潦倒的宦官第84章 禍端第445章 戰小疑多 步步麻煩第337章 點驗兵馬的張主事第141章 八閩鄭掌櫃第302章 棄剿用撫 暗渡陳倉第178章 回膠州第444章 大車和馬匪第117章 跳河第403章 喪家犬 膠州營 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