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70章 各色人等

在這個私港附近。說是這一帶最安全的地方也不爲過,居民是膠州營戰士地軍屬,附近駐紮着軍隊。海上也有膠州營同盟的力量

因爲周圍是這樣地情況。所以親衛地首領王海也頗爲地輕鬆。他現在也纔是二十出頭的年紀,對於和父母在一起觀賞海景休閒是沒有太大興趣地,何況這海景從小到大看了許多年。早就厭煩了。

王海和湯二兩個人距離這些人聚會的地方稍微有點距離,兩個人都是帶兵的武將。沒有太多的講究,在這個向陽避風的地方直接就或坐或趟。愜意地休息起來。

這邊能看到山下李孟軍帳那邊進進出出地人羣。王海打了個哈欠,低聲抱怨了句:

“難得咱們大人有個空閒,這滿山東地人就都找過來了。真是麻煩!”

湯二和李孟的關係畢竟不如王海那麼親近。在邊上只是嘿嘿笑了兩聲。卻沒有接口。這句話說完之後,王海卻來了精神,翻身從地上坐起,興沖沖地開口問道:

“最近周同知和寧師爺那邊的招兵籌劃已經是做出來了,屯田田莊那邊已經是發動,老湯,你這有消息嗎?”

說到這個,少言寡語的湯二也是來了興致。打趣的說道:

“大海,你是整天跟着大人在一起的。還來問我。別賣關子了。”

王海嘿嘿笑着卻故意端起來架子。閉嘴不說。湯二可有些哭笑不得,按理說兩人眼下也算是李孟的親信將領,一人負責馬隊。雖然職銜只是千總。可實際上地地位卻等同於馬罡、趙能等人。王海地情況也是如此。甚至在不明膠州營架構地人看來,王海的地位甚至還要高過其他的將領,這可是親衛大將。最核心地人物。

兩人地年紀都不算大,當然,就算是年紀最大地趙能眼下也不過快到四十歲而已。膠州營地軍將年紀普遍是年輕,王海和湯二平日裡在下屬面前也都是保持着個上司的威嚴氣度。繃着臉。此時兩人在一起閒扯可就是隨便多了。

王海始終不說,到最後卻笑着讓湯二把自己知道地說出來,自己來給補充。湯二仔細想了想,開口說道:

“這件事在濟南迴程地時候。大家就已經是議論過,膠州營現在是一萬三千左右的戰兵,此次徵兵是增加兩萬人,編成四個軍,登州軍八千人負責登州和萊州北部。青州軍一萬人,負責青州和本部這邊。兗州軍六千人鎮守兗州,老營九千人,負責濟南和東昌府。”

仔細地把這些都說完。湯二撿起塊小石子丟出去。笑着說道:

“咱們兄弟兩個還要跟着大人走,這幾天我已經是命令手下開始把一些粗重的物品開始整理了,不過去濟南和東昌府那邊也好。靠着河南北直隸近面,要買馬容易些。現在的坐騎。馱着披甲地騎兵來回衝鋒不了幾次,大海。我把我知道的都說了。你呢!”

相比於湯二高興。王海這邊地情緒卻不太高。有些悻悻地說道:

“還能知道什麼,你猜也能猜地到,馬罡和趙大哥那邊分守地參將。陳六哥提了鎮兗遊擊。都是號令一方的將軍。咱們兩個從千總到都司。一個親兵都司,一個馬隊都司。”

湯二看着王海這樣的情緒,知道這個原因。開口笑着安慰說道:

“在大人身邊沒有什麼不好的。也不是沒有打仗立功地機會,將來地日子還長,這纔算是到那裡啊!”

聽到湯二的這些話。王海點點頭。沒有再出聲,看着下面地帳篷。卻看到郭棟從下面的帳篷那裡出來。想起來一件事情。開口說道:

“兵器製造局那邊應該也要搬到濟南和兗州交界地地方去。說是那邊靠着萊芫和滕縣。煤鐵都是方便,那邊也是山東地繁華之地,河南、北直隸兩處地工匠也是容易招募些,聽我手下那些火銃兵說,眼下他們兵器製造局那邊一來要忙着趕工兵器,二來忙着搬遷選址。老郭都快累脫形了。”

萊芫素來有鐵礦。大明在萊芫有專門的衙門負責開採鐵礦。鍛造鐵器。並有礦監負責。資源也是十分地豐富,滕縣則是產煤。這個時代對煤的需求量並不是太大。儘管那邊有豐富的煤礦,可規模很一般。

這幾年有了發展的原因還是因爲膠州營地兵器製造局地大批量採購。銀子大把地花下去,見到有力可圖。這纔是逐漸開始招募工人。擴大生產。

李孟在帳篷裡面。從附近地軍戶家中搬來地桌子。在山上忙碌的廚子給他做了條烤魚。還有一盆羊肉。又有幾張麪餅,帶着全家老小來這海邊郊遊。其他人是在休閒和休息,不過李孟這邊卻清閒不下來,這個場合算是個非正式的場合,很多在公務上不能貿然提出地詢問或者建議之類地東西。都可以在這裡拿出來說說。

結果自從早晨過來。李孟就在軍帳裡面接待,沒有一絲空閒地時間,到了午飯地時候,上面那些家眷幾次下來相請。都沒有時間過去。索性是讓廚子單獨做一份飯菜,自己將就將就抓緊時間。

這下面的人要是在吃飯的時候見到上官,可是極爲失禮地事情。但這上面地人吃飯見下面地。可是不把屬下當外人,表示親近的意思,反正對李孟來說是方便。也就不講究那麼多了。

一早過來的,卻是港口上管事的鄭家的代表。恭恭敬敬地給李孟問好請安,然後說了下,說近鄭家準備在這靈山衛和鰲山衛之間地地方開設個船廠。消息是昨晚剛到地,先通知到李孟這邊,也算是討個彩頭。

去往日本和朝鮮地航線,在北方必須也要有個修船的地方。鄭家在這裡的選址也是正常。終究對李孟是好事,可以跟這些人學習,在航海和水手地方面得到些便宜,這還真是個高興的事情。

港口上也有膠州營的駐守人員。這人來報告地就相對簡單了些,無非是那一千一百多名選中地青壯,開始分成小枇跟着鄭家的船回到附福建。這名駐守地頭目倒是從起家的時候跟着李孟的老弟兄,年紀大了。來這裡守門,也有說話的資格和份量。小心翼翼地建議說道:

“大人,咱們自己掏銀子送人去那些南蠻子那邊,這些好兒郎還要給他們賣命,這買賣咱們做地是不是虧了,要是跟着久了,這些人還聽不聽咱膠州營的話呢?”

李孟先是問了個問題“那鄭家從頭目到水手都是那裡人”這名駐守在這裡的頭目稍一琢磨就回答道“都是他們福建人,聽說都是一個府裡面的”。李孟這才說道:

“咱們這些山東的漢子去那裡能受信用嗎,肯定要小心提防。既然不能同心。家人親眷又都在咱們手中,你說他們會聽誰的。”

這沒說完之後,那名守衛的頭目才恍然大悟,這些時間的叫到打下來。李孟對鄭家有了個判斷,雖然有巨大地實力。可卻沒有相應的格局和氣度。終究成不了什麼大局面,還真是沒有必要太擔心和太高估他們。

兵器製造局的郭棟進來之後。一來是說南京那邊監工。逢猛鎮這邊兵器製造地進度和情況,二來是把下面的人去萊芫地情況宴報,朝廷在重要的地方都有專門地官員和太監管理,特別是鐵礦這樣地資源。那邊的官員都是小吏。不敢和山東總兵鬧些什麼,可礦監許七卻是個麻煩角色,這鐵礦主要做主地就是這位太監,他對於靈山商行過來購買鐵礦石地商人們一直是百般刁難,所要賄賂

靈山商行和兵器製造局地人合計之後,發現要是按照這太監出地價錢,還不如在南京地武庫裡面直接購買成品划算。

而且靈山商行地人也是打聽明白了。據說這太監許七的後面是司禮監地某位大佬,得罪不起。郭棟一直是在這製造上忙碌,對膠州營其他地方面還真是很少接觸,生怕因爲延誤進度耽誤了事情,也顧不得面子,直接過來找李孟。一來是有請罪自責地意思,二來是問個處置。

“這樣地小事,理會他作甚,你先去把匠坊建起來。其餘的不用你來操心!”

郭棟惶恐異常。還以爲李孟生氣了。不過李孟卻是實實在在地和顏悅色的模樣。後面又有人在那裡等候着。也不好在這邊多耽擱,也只好躬身退下。

接着走進來的卻是孫和鬥。今日孫和鬥總算是穿上了長衫。勉強有些士子地模樣。李孟有些奇怪,孫和鬥眼下是兵器製造局裡面地位最高地兩個人之一,方纔郭棟來了,他有什麼事情?

第67章 相助第227章 不要想回去了第13章 從容出城第60章 瓷罐第9章 驚變遭難第170章 徐總管第169章 所見所聞所感第227章 不要想回去了第487章 砍瓜切菜 屠狗殺羊第221章 喜事臨門第328章 爲淵驅魚第365章 尚有不如 內外夾擊第384章 對峙 火銃屠騎 開戰第26章 鹽吃鹽第447章 將有大事第32章 商量第537章 紫金山書院 北戰第420章 推脫 驚懼 躲避第488章 未勝先憂 將敗已愁第302章 棄剿用撫 暗渡陳倉第398章 只能戰 鐵騎兵第417章 崩第498章 此戰將定第526章 齊王制度第27章 殺雞牛刀第189章 孫家三子 上門第196章 孫和鬥第66章 惻隱第488章 未勝先憂 將敗已愁第171章 姓費的洋人第241章 堅持第403章 喪家犬 膠州營 殺第262章 圍住第58章 花多了第527章 多頭並進第11章 進膠州城第13章 從容出城第25章 鹽竿子第421章 勝者得利 吳某來拜第188章 輕重第519章 迴應 助你上煤山第158章 鈔庫街第74章 我進爾退第27章 殺雞牛刀第371章 暗誹 士氣高漲第142章 柳大人第386章 殺紅了眼 仍然是孤軍第301章 枕邊重權 巧計出京第453章 崇禎十七年初第142章 柳大人第20章 沒那麼順利第57章 鳥銃第99章 老兵 相問第141章 八閩鄭掌櫃第479章 順軍初挫第164章 僵持第250章 敵不在外 相逢不如偶遇第293章 豆萁煮豆 亂世刀兵第157章 蹊蹺第110章 無畏 莽撞第26章 鹽吃鹽第394章 施威於人 趕上第313章 兵不如賊 先禮後攻第392章 唯有向前 彈如暴雨第357章 再戰第499章 鬨堂而散第407章 耀武 鎮怖 判斷 選擇第30章 有事相求第331章 萬事不如錢 拿人第345章 小事 大局 南直隸第353章 朱仙鎮大敗 私議 內宅第268章 歸鄉悲喜劇第534章 大勢所趨第528章 天下銀河匯濟南第369章 風雨來前的平靜第359章 打回去就是第355章 三營 淮揚軍 對陣第213章 山東人物第406章 英靈祭第257章 盡人事 小戰第201章 不解風情 男尊女卑第234章 既定事實 承認第527章 多頭並進第406章 英靈祭第19章 起始第410章 捷報所到第130章 鼓舞士氣第313章 兵不如賊 先禮後攻第462章 守城者攻 火炮殺敵第47章 自首第191章 河上第422章 一試便知 神秘厚禮第454章 下套 邊角之戰第501章 家中事 雙雄會第36章 年貨第310章 官賊使者 因緣巧合第513章 風向轉 人情變 李仙風第368章 人心趨利 大喜第89章 戰戰兢兢第43章 狹路相逢
第67章 相助第227章 不要想回去了第13章 從容出城第60章 瓷罐第9章 驚變遭難第170章 徐總管第169章 所見所聞所感第227章 不要想回去了第487章 砍瓜切菜 屠狗殺羊第221章 喜事臨門第328章 爲淵驅魚第365章 尚有不如 內外夾擊第384章 對峙 火銃屠騎 開戰第26章 鹽吃鹽第447章 將有大事第32章 商量第537章 紫金山書院 北戰第420章 推脫 驚懼 躲避第488章 未勝先憂 將敗已愁第302章 棄剿用撫 暗渡陳倉第398章 只能戰 鐵騎兵第417章 崩第498章 此戰將定第526章 齊王制度第27章 殺雞牛刀第189章 孫家三子 上門第196章 孫和鬥第66章 惻隱第488章 未勝先憂 將敗已愁第171章 姓費的洋人第241章 堅持第403章 喪家犬 膠州營 殺第262章 圍住第58章 花多了第527章 多頭並進第11章 進膠州城第13章 從容出城第25章 鹽竿子第421章 勝者得利 吳某來拜第188章 輕重第519章 迴應 助你上煤山第158章 鈔庫街第74章 我進爾退第27章 殺雞牛刀第371章 暗誹 士氣高漲第142章 柳大人第386章 殺紅了眼 仍然是孤軍第301章 枕邊重權 巧計出京第453章 崇禎十七年初第142章 柳大人第20章 沒那麼順利第57章 鳥銃第99章 老兵 相問第141章 八閩鄭掌櫃第479章 順軍初挫第164章 僵持第250章 敵不在外 相逢不如偶遇第293章 豆萁煮豆 亂世刀兵第157章 蹊蹺第110章 無畏 莽撞第26章 鹽吃鹽第394章 施威於人 趕上第313章 兵不如賊 先禮後攻第392章 唯有向前 彈如暴雨第357章 再戰第499章 鬨堂而散第407章 耀武 鎮怖 判斷 選擇第30章 有事相求第331章 萬事不如錢 拿人第345章 小事 大局 南直隸第353章 朱仙鎮大敗 私議 內宅第268章 歸鄉悲喜劇第534章 大勢所趨第528章 天下銀河匯濟南第369章 風雨來前的平靜第359章 打回去就是第355章 三營 淮揚軍 對陣第213章 山東人物第406章 英靈祭第257章 盡人事 小戰第201章 不解風情 男尊女卑第234章 既定事實 承認第527章 多頭並進第406章 英靈祭第19章 起始第410章 捷報所到第130章 鼓舞士氣第313章 兵不如賊 先禮後攻第462章 守城者攻 火炮殺敵第47章 自首第191章 河上第422章 一試便知 神秘厚禮第454章 下套 邊角之戰第501章 家中事 雙雄會第36章 年貨第310章 官賊使者 因緣巧合第513章 風向轉 人情變 李仙風第368章 人心趨利 大喜第89章 戰戰兢兢第43章 狹路相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