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42章 我趙晉後悔了!

燕雲十六州的戰事,怎麼說呢。

確實是真打。

至少嶽單是真心想奪取燕雲十六州,而鎮北軍這麼些年來,也一直被銘刻上了一個嶽字,且如今趙室幼帝着實難以服衆。

再加上虞棄文和郝照等人也完全尊嶽單爲王。

鎮北軍的軍心便上下通齊。

嶽王說戰,那便戰。

更何況,鎮北軍中一些眼光卓著的謀臣和將軍已經看出,鐵脊軍是鐵了心不尊趙室,只循藩王李汝魚的命令。

李汝魚死了,鐵脊軍便成了徐驍和君子旗的鐵脊軍。

自然可戰。

若是拿下燕雲十六州破了鐵脊軍,就算嶽王爺依然只是大涼的王爺,我鎮北軍兒郎也是爲國平叛,如果嶽王爺有心做那第二個大涼太祖,那麼我等鎮北軍兒郎,便可做那開國功臣。

何樂不爲。

鐵脊軍就很單純。

他們只知道一件事:李汝魚死在趙晉手上。

一般士卒或許對這個感觸不深,但那些中高層將領,很大一部分都是當年觀漁城鐵騎南下的精銳,以及襄陽老卒。

他們想要大涼趙室給一個說法。

趙室沒有。

既然如此,那還有什麼好說的。

反正鐵脊軍從最早到如今,一直被外界認爲是李汝魚的軍隊,李汝魚一死,大家遲早是被清算的命。

與其坐以待斃,爲何不爭上一爭。

說到底,家國大義再大,也不能讓所有人都放棄小家之情。

螻蟻尚且偷生。

不過燕雲十六州的戰事,隨着從蜀中西軍送出兩封署名蓋章的公文到嶽單帥府,到開封鐵軍都統制府後,倏然間就平靜了下來。

幾乎是同一天,雙方根本沒有彼此通氣,攻城的撤兵,守城的整頓。

戰事驟停。

那兩封公文,是高麗仙和霍姓武將署名蓋章。

只說了一件事。

但這一件事,卻讓鐵脊軍的徐驍、君子旗乃至於白起震驚莫名,嶽單亦是如此。

當然,同樣的內容,以摺子的形式送遞去了臨安。

畢竟表面上,西軍霍姓武將和高麗仙,依然尊臨安趙室的趙禎爲帝。

是臣,當然是上摺子。

於是天下的目光,倏然間便凝聚到了那一行字上:西域之外,雄師十萬有餘,國號徵,疑爲先鋒,半月抵境。

……

……

北蠻草原,在雲州之北百里外的一座重鎮上,矗立着一座臨時帥府。

嶽單坐在椅子上,面目凝重。

披甲的虞棄文、郝照亦是如此,依然穿着便服的白衣槍王神色倒還淡然,畢竟他早已沒了雄心,他現在只是作爲一個武將,遵循着嶽平川的遺命而已。

嶽單揚了揚那封從蜀中來的文書,看向虞棄文,“天地大變之後,這一天終於還是來了。”

有些早。

在嶽單和虞棄文先前的預測推演中,東土雄師若要前來,加上情報收集刺探、戰前動員等耗費的時間,至少還需要一兩年。

如今卻出現了雄師。

顯然在東土那邊發生了一些事情,導致東土雄師提前出兵。

這些事很可能和女帝東去有關聯。

虞棄文凝重的點頭,“確實來了,區區十餘萬人倒是不足爲懼。”

區區……不足爲懼……

兩個詞,足以彰顯這位儒將的底氣。

然而他確實有資格說,而且帳中諸人沒一個人覺得有何不妥,須知這段時日燕雲十六州的戰事策略,幾乎全是出自虞棄文之手。

嶽單的方天畫戟和白衣槍王的槍確實厲害,然而兵道都一般。

而郝照麼,守城天下無雙。

不過整體戰場的大規模謀略,其實比起嶽單好不了多少,甚至還稍遜一籌。

鎮北軍就依靠着虞棄文一個的兵道謀略,硬生生在燕雲十六州和鐵脊軍打了個旗鼓相當,須知鐵脊軍領軍之人是君子旗和徐驍,甚至還有白起!

當然,也不能因此忽略鎮北軍的百戰不懼。

郝照點頭,“確實如虞將軍所言,十萬人餘人,西軍便可硬撼,然後高麗仙和霍將軍也說過,這極有可能只是先鋒部隊。”

這纔是最駭人聽聞的地方。

十萬餘雄師,僅僅只是先鋒,那要是加上中軍和殿後的,豈非得有數十萬之巨?

甚至百萬也不是不可能。

須知大涼天下出戰之時,若有雄師十萬,那麼一萬餘人的先鋒便不足爲奇。

嶽單點點頭,“若是如此,西軍哪怕是霍將軍和高麗仙,在絕對兵力劣勢下,哪怕佔據天時地利人和,也難以阻東土雄師。”

百萬東土雄師,幾乎要十倍於西軍,如何打?

虞棄文苦笑,“若真是如此,那麼大涼天下若是不想成爲第二個大理,就只有一條路可以選擇。”

衆人對視一眼。

大家都知道那條路:西軍、鎮北軍、鐵脊軍、禁軍聯手!

但當下局勢,怎麼可能做到。

女帝不在,就算這四支軍隊聯手,那也只是聯形不合心。

戰力大減。

嶽單沉默了許久,忽然擡頭問白衣槍王,“張叔,當年我父親究竟是如何說動你,讓你一位槍王甘願在這鎮北軍當一個籍籍無名的老卒。”

白衣槍王笑了笑,“朋友耳。”

嶽單也笑,“我知道,但朋友之外,還有原因。”

白衣槍王收斂了笑意,沉吟良久,最終才說:“他曾說過一句話,任你是過往帝王、將相,可既再生大涼,便是大涼天下人,過往雲煙隨它去,我等便做那問心無愧,何須再尋過往輝煌。”

起身,意味深長的看了一眼虞棄文和郝照。

“這句話,兩位將軍不也聽過麼。”

說完欲出門。

“張叔何去。”

“取槍。”

“取槍何去。”

“蜀中。”

說完走出了帥府。

嶽單看向虞棄文,虞棄文笑了笑,嶽單又看向郝照,郝照沒有笑,只是按劍起身,“末將無所長,若命有一刻在,則東土來敵不破城。”

嶽單長身而起,“那便南下,過燕雲十六州,去往蜀中!”

補充了一句:“北蠻殘師,亦往!”

虞棄文大笑,“善!”

郝照領命起身,“我去傳令。”

嶽單長嘆了一口氣,“可惜了,如今大涼四軍僅能聯形,不能合心。”

少了一個人啊。

女帝不在。

遺憾的是,如今連李汝魚也不在了。

……

……

開封。

徐驍、君子旗、白起、夏侯遲等人齊聚一堂。

衆人沒有說話。

但大家的心思都明白。

沉默了幾乎接近一個時辰,徐驍看向君子旗:“傳令?”

君子旗點頭。

徐驍便長身而起,對守在門外的傳令兵道:“傳我命令,八百里加急,燕雲十六州各駐軍,若鎮北軍依然攻城,則開關門,棄城南下,若鎮北軍只是南下不攻城,則盡便利之事。”

傳令兵訝然着奔去。

傳完令,徐驍對衆人苦笑一聲,“也不知道他什麼時候回來。”

李汝魚沒死之事,隨着守望之地來了一對姓楚的父女,在座的幾人都已經知曉,當然,王妃謝晚溪等人也已知曉。

畢竟毛秋晴都回來了。

白起看向西方,“也許快了罷。”

身爲殺神,他自然看清楚了當下局勢,也看清楚了李汝魚的用意,他的詐死,就是在等這個機會,只要他一回大涼,作爲女帝代言人的他,很可能成爲四軍統率。

但想讓趙室退出皇權之爭,怕還是不可能。

除非他有更雷霆的手段。

幾日之後,燕雲十六州出現了奇怪的現象:鎮北軍揮師南下,前幾日還打死打活的鐵脊軍,竟然也並排行軍。

雙方井水不犯河水共同南下,去往開封然後進入蜀中。

雖然軍令不敢違。

但鎮北軍和鐵脊軍士卒之間,可沒少怒目相向,甚至也爆發了小規模的鬥毆,倒是沒鬧出人命。

但隱憂依然在。

鎮北軍和鐵脊軍,註定不可能同心禦敵了。

……

……

臨安,重臣齊聚。

六部尚書、左右散騎常侍、左右相公、參知政事、樞密院相公和副相公,加上坤王趙颯,以及地位卓著權兼了右散騎常侍的趙晉,皆在一室。

沒有人懷疑西軍高麗仙和霍姓武將那封摺子。

東土雄師,真的來了。

來了咱們辦。

只有一戰。

可如今大涼這個局勢,哪怕大家不內訌,聯合起來對戰東土雄師,可不合心,戰力大降的情況下,能贏得了很可能有百萬之巨的雄師?

難!

直到今天,趙晉等人才知曉東土究竟有多可怕。

僅僅是一個王朝,就能有百萬雄師。

這樣的王朝,在東土不是一個兩個,而是有三個,簡直不敢想象,東土那片世界究竟有多麼寬廣的疆域,纔能有如此多的人口養得出如此龐大的軍隊。

絕對數倍甚至十倍於大涼天下!

人多,自然意見也多。

熙熙攘攘吵了三個時辰,直到天黑也沒個結果,最終的爭吵在於禁軍要不要去蜀中,若是不去,西軍失敗了的結果誰也承擔不了。

可若是去了,萬一西軍並不領情,反而會鬧出不可收拾的局面。

樞密院那邊是想去。

六部這邊,加上趙颯和左右相公,則認爲應該先等等再看。

最後鬧了個不歡而散,

在大家彼此心裡窩了一口氣離開時,衆人心中,終於想念大涼女帝的好了,也終於想起了那個死在琅琊山的藩王。

走出大門,趙晉一個人獨行。

身後忽然傳來沉穩腳步聲,一身王袍的趙颯和樞密院狄相公快步而來,趙颯神情凝重,“無解之局了。”

趙晉終究是謀臣。

他的目光比趙颯看的更遠。

聞言苦笑,“也不算無解之局,東土雄師雖然兵力優勢明顯,可別忘了,大涼雄師亦不差,且陣中多異人,以少勝多並不算難,未嘗不能再現‘名師大將莫自牢,千軍萬馬避白袍’的傳奇,須知那位白袍將軍,恰好就在鐵脊軍中。”

不僅如此,鐵脊軍還有殺神白起。

西軍之中有霍姓武將和滅一國的高麗仙,鎮北軍中有無雙嶽單、儒將虞棄文,守城天下無雙的郝照,而禁軍也有一位安梨花和你這位三箭定天山的一代神將。

無解的是,如此衆多的人傑,不能齊心。

狄相公也點頭,“確實如此,畢竟這座天下,和東土那座天下因爲異人的出現,已經不能以常理度之,可也要知曉,我大涼雄師之中有諸多異人,難道東土雄師裡就沒有,說不準這一次領軍而來的,就是那三國之中多智近乎妖的諸葛亮、郭嘉、荀彧之流,又或者是大唐軍神李績呢。”

情況着實不容樂觀。

趙颯苦笑,狄相公說的這些人他都知曉,而且也自認不如,當然只是謙虛,是否真的不如,作爲一代名將,絕對不會服輸。

還是要打過才知道。

趙晉想了許久,“其實,我也覺得樞相公說的在理。”

狄相公也嘆氣,“我也知道你兩位的憂慮所在,一旦這一次禁軍率先去了蜀中,那麼無形之中,禁軍便不再擁有得天獨厚的地位,而是和邊軍一般地位。”

還有一句話沒有點明。

須知禁軍是趙室最後的憑仗,若是禁軍損失過大,那麼就算打退了東土雄師,也很可能讓地方勢力做大,導致出現盛唐的藩王割據的困局。

可若是禁軍不出,那麼西軍的霍姓武將和高麗仙會不會也這麼想。

西軍不出力,避戰廣西的話,那麼東土雄師長驅直入大涼腹地,這個千古罪名,誰背得起?

我等皆爲異人,青史垂名。

然而在大涼天下卻如此行事,別說自己那一關過不去,恐怕也會被天下人嗤笑。

再長嘆一聲,“可惜陛下不在。”

趙颯和趙晉明白,這個陛下當然不是指幼帝,而是指女帝。

在狄相公心中,恐怕只有兩位陛下。

一位是異人世界的大宋君王宋仁宗趙禎,一位是大涼天下的女帝,巧的是,如今的幼帝,也叫趙禎……然而卻無法得到狄相公的不二忠心。

趙晉沉吟半晌,“若是讓陛下隨禁軍出行蜀中,御駕親征,可行?”

這個陛下,是大涼幼帝趙禎。

趙颯沉默不語。

狄相公也沉默不語。

這倒是可行,正是幼帝在天下民心樹立君王之望的時候,然而問題在於:幼帝年幼,無法服衆,就算大功告成,功勞也只會被記在臣子身上。

幼帝麼,最多就是得一個天德的歌頌。

一念及此,趙晉苦笑。

狄相公搖了搖頭,率先離去,走了十數步,忽然回首,“趙普,你後悔了嗎?”

稱呼的是趙普!

趙晉愣了一下,和趙颯面面相覷,最後倔強的說了句,沒有!

狄相公大步而去。

趙颯沉默了許久,才拍了拍趙晉的肩頭離去。

臨了,神情無奈的說了四個字。

趙晉更是愣在原地,趙颯說的五個字很簡單:我後悔了。

一個人站在那裡許久。

直到遠處傳來更夫鼓聲,趙晉才拉了拉衣衫,擡頭望天,“有些冷了啊。”

趙颯後悔了。

我趙晉呢?

雖然不能說,但趙颯的話,真真確確的就是自己想說的話。

我趙晉也後悔了。

如今的大涼天下,確實需要一根定海神針,確實需要一個人來當那個中流砥柱的人,趙颯不行,趙晉不行,狄相公不行,霍姓武將不行,高麗仙不行,徐驍不行,君子旗不行,嶽單不行,白起不行……

連幼帝趙禎也不行。

只有女帝可以。

可惜女帝已經東去。

沒了女帝的大涼天下,也許真的就應該按照女帝的意思那般。

那個人,應該活着。

————————————————

PS:章節名對應619章的章節名“殺楚王,你後悔了麼”。

251章 婦人慾對少年做那人神共憤事139章 雖死不辭346章 驚天陰謀!513章 仙人撫我頂,宋詞念初心118章 滾字冠京華656章 衣錦歸故鄉,佳人守桑牀106章 兵道,重樓326章 常山趙子龍566章 世間最賢內助534章 等我雄師百萬君臨東土173章 勿負朕望222章 少年讀書,焚香,品茶,奉劍,等槍來474章 誅聖人之心257章 好大的手筆466章 墨家亂局507章 風騷505章 女帝的心思你別猜32章 講理和不講理,誰說了算476章 一場劍雨229章 劍氣起蒼黃263章 平地起驚雷371章 一顆拳頭從天而降655章 陛下,您家的皇后真漂亮374章 一念靜心花開遍世間280章 雅騷177章 一羣瘋子40章 魚龍三十年562章 女帝的遠征459章 人間有劍魔612章 那一劍的風情100章 且讓他遊一陣284章 大唐李青蓮,請受大宋黃裳一拜531章 一出好戲49章 翻臉426章 這是我李汝魚的軍隊!293章 東海盡頭是星空156章 盛世王妃335章 劍聖506章 一族之白聯,卻是萬家燈火78章 女子舞劍,文人屠龍318章 一杯敬明月,一杯敬故鄉226章 北鎮撫司與異人408章 大鳥棲屋宇,尚未成鳳34章 透心涼,心飛揚241章 快雪時晴355章 東方不敗?149章 坐擁天下,卻與天下爲敵310章 西軍欲亮劍293章 東海盡頭是星空255章 大慶殿之爭615章 戰?383章 騷年,你應該補腎了15章 初見雪269章 大雪夜,書生劍出鞘!569章 利益之爭,立場之論73章 國士無雙456章 好猛的辛棄疾!580章 跳霓裳舞的豐滿女子212章 賤人就是矯情189章 大涼槍神353章 虎賁王越,帝師史阿588章 天穹立劍客,自稱柳生167章 他該死了589章 天狗?劍聖?忍者!555章 人間再無劍魔571章 趙晉可爲王乎?105章 紀曉嵐你個大傻逼132章 草書如蛟,行書如龍222章 少年讀書,焚香,品茶,奉劍,等槍來134章 我要讓你成爲我的……男人445章 一片丹心照汗青374章 一念靜心花開遍世間461章 墨家矩子,成聖(下)198章 暗涌潮動421 襄陽猶在,不見郭巨俠224章 傾城等一人455章 墨家鉅子26章 北鎮撫司與異人265章 聖賢不沾紅塵48章 蜀中有仙,江秋有女517章 又聞“劍來”436章 郡公駕到408章 大鳥棲屋宇,尚未成鳳457章 我打爛你的碗哦171章 大河之劍天上來531章 一出好戲155章 大唐詩仙拐跑了女詞魁354章 少年一劍,墨池掛空416章 又遭雷劈531章 一出好戲427章 王者422章 朝廷無力?我來!193章 人間有聖人16章 愉悅的夫子300章 先生你不行啊551章 南北之戰,天下大定516章 會被日的645章 塵埃落定538章 一人守一片天下84章 槍來!
251章 婦人慾對少年做那人神共憤事139章 雖死不辭346章 驚天陰謀!513章 仙人撫我頂,宋詞念初心118章 滾字冠京華656章 衣錦歸故鄉,佳人守桑牀106章 兵道,重樓326章 常山趙子龍566章 世間最賢內助534章 等我雄師百萬君臨東土173章 勿負朕望222章 少年讀書,焚香,品茶,奉劍,等槍來474章 誅聖人之心257章 好大的手筆466章 墨家亂局507章 風騷505章 女帝的心思你別猜32章 講理和不講理,誰說了算476章 一場劍雨229章 劍氣起蒼黃263章 平地起驚雷371章 一顆拳頭從天而降655章 陛下,您家的皇后真漂亮374章 一念靜心花開遍世間280章 雅騷177章 一羣瘋子40章 魚龍三十年562章 女帝的遠征459章 人間有劍魔612章 那一劍的風情100章 且讓他遊一陣284章 大唐李青蓮,請受大宋黃裳一拜531章 一出好戲49章 翻臉426章 這是我李汝魚的軍隊!293章 東海盡頭是星空156章 盛世王妃335章 劍聖506章 一族之白聯,卻是萬家燈火78章 女子舞劍,文人屠龍318章 一杯敬明月,一杯敬故鄉226章 北鎮撫司與異人408章 大鳥棲屋宇,尚未成鳳34章 透心涼,心飛揚241章 快雪時晴355章 東方不敗?149章 坐擁天下,卻與天下爲敵310章 西軍欲亮劍293章 東海盡頭是星空255章 大慶殿之爭615章 戰?383章 騷年,你應該補腎了15章 初見雪269章 大雪夜,書生劍出鞘!569章 利益之爭,立場之論73章 國士無雙456章 好猛的辛棄疾!580章 跳霓裳舞的豐滿女子212章 賤人就是矯情189章 大涼槍神353章 虎賁王越,帝師史阿588章 天穹立劍客,自稱柳生167章 他該死了589章 天狗?劍聖?忍者!555章 人間再無劍魔571章 趙晉可爲王乎?105章 紀曉嵐你個大傻逼132章 草書如蛟,行書如龍222章 少年讀書,焚香,品茶,奉劍,等槍來134章 我要讓你成爲我的……男人445章 一片丹心照汗青374章 一念靜心花開遍世間461章 墨家矩子,成聖(下)198章 暗涌潮動421 襄陽猶在,不見郭巨俠224章 傾城等一人455章 墨家鉅子26章 北鎮撫司與異人265章 聖賢不沾紅塵48章 蜀中有仙,江秋有女517章 又聞“劍來”436章 郡公駕到408章 大鳥棲屋宇,尚未成鳳457章 我打爛你的碗哦171章 大河之劍天上來531章 一出好戲155章 大唐詩仙拐跑了女詞魁354章 少年一劍,墨池掛空416章 又遭雷劈531章 一出好戲427章 王者422章 朝廷無力?我來!193章 人間有聖人16章 愉悅的夫子300章 先生你不行啊551章 南北之戰,天下大定516章 會被日的645章 塵埃落定538章 一人守一片天下84章 槍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