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52 石生參魔

聽聞石生問話,傅則陽在座上反問:“你道他爲何道號‘枯竹’?爲何以道家之身於青靈竹中參佛教的禪法?又何爲叫枯竹禪?”

這幾個問題非但石生不知,便是在場如此多千年積修的大佬也無從知曉,實在是枯竹老人修行年限太久,法力又高,他的根底,只有昔年跟他同時代的人和三教中修到極高境界的人才能知道三分,並且也沒人敢背後說他的閒話。

石生乖巧跪拜:“弟子不知,還請恩師開示。”

傅則陽說:“人生苦短,道家求長生,紅塵苦多,佛家求苦盡。於魔看來,長生者受苦亦多,苦盡者人生亦盡,於有限生中求無限之樂,於無限苦中求有限長生。此三者皆旁門之根,有此根者,未來必結旁門之花,得旁門之果,從根到果,一脈相承,其性不變,因此稱作旁門根性。三家有旁門根性,亦有正道根性,旁門根性者,修正法亦得旁門花果,正道根性者,修旁門法亦得正花正果,三教相類,亦復如是。”

石生恍然:“依恩師所言,枯竹前輩是旁門根性,即便給他玄門正宗心法,他亦不能得金仙正果,一樣在旁門路上?可是枯竹前輩一千多年道行,法力高絕,神通廣大,爲何不會知曉此事?從而改變心性呢?”

傅則陽笑道:“本根難移,本性難變,旁門根性見了正法,或是質疑其臆想胡編,或是嗤笑此法愚不可及,或是望洋興嘆不能做到,疑者棄如敝屣,笑者傲慢無視,嘆者束之高閣,雖有正法,如同無有。如強修之,雖能得其術而不能得其法,雖能得其法而不能得其道,以旁門之道御正道之法術,無異於三歲孩童舞弄刀劍,終免不了傷人害己。”

石生有點不敢相信:“以枯竹前輩那般心性,還算不得正道根性嗎?他見了正法不會疑、笑、嘆,他修了玄門正宗之法,難道還會傷人害己嗎?”

傅則陽說:“你不知道枯竹道友性情原來有多麼偏激,又是何等古怪,比你在幻波池所見盧嫗有過之而無不及!千餘年來,他的法力修煉越來越高,境界上卻怎麼都不能突破,有金仙之法力,無金仙之境界,終不能圓滿金仙不死不壞之身。”

石生悵然道:“原來如此,那師父可有辦法幫幫他麼?”

傅則陽說:“道言旁門,佛說外道,旁門亦有門戶,外道亦有道路,忽的一日,他在大荒山巔,劈破旁門見月明,見得大道,醒悟自己乃是焦芽敗種,無論修煉何法,終不能得成正果,纔給自己改以‘枯竹’爲號,爲了磨練心性,對治偏激,他把本體留在靈竹之中參禪,元神到中土轉世,體悟人情冷暖,世態炎涼,又大發慈悲心,廣修佈施,以慈悲對治嗔慢,如今已經過去了好幾百年,他的心情已經平和通透了許多。

只是他法力太高,資格又老,嗔心亦消,慢心難除,境界越高,慢心越盛。要幫他的話也只能由你這無知孩童講起,若是我說,他必心生不快,復起嗔念,徒生事端。將來等他從旁門轉入正道的一剎那,又是慢心急劇增長之時,極易爲魔所擾,一個把持不住,便要走火入魔,成爲禍亂天下,草菅萬靈的大魔頭。他自己對此事也已深知,才提前做準備,給了你們天心環,那寶貝正是守護天心,不失人心,以祛魔心之靈物。”

石生恍然大悟:“原來如此!枯竹前輩與我有救護指教之恩,未來他有什麼……差遣,我必帶着金蟬、瑾魚二人,全力以赴!”

傅則陽笑道:“他與我也有指點之恩,卻不屑我還,只能將來由你們帶我還他了。”

他這話不單指石生幾人,而是環顧左右,把所有弟子都算在內了。

衆弟子連忙同時躬身答應:“弟子謹記!”

傅則陽說:“在離此地萬里之外,有一座神劍峰,峰上有一座阿修羅魔宮,宮中住着一位屍毗老人,屍毗老人是阿修羅教主,法力高強,因着昔年一點緣法,三百年前忽然升起向佛之念,這些年都在自修自學,但依然在魔境之中不能突破。當初在大雪山,我曾遇尊勝禪師,說起他跟屍毗老人這段緣分,尊勝禪師留下舍利子,請我帶他渡化屍毗。你可願意替爲師去渡化他導歸佛門?”

石生詫異:“弟子願意爲師父分憂,只是弟子從未學過佛法,恐怕難當此大任。”

“沒有學過佛法,未必所作所爲都不合乎佛法,也未必不能令他人去修佛法。況且,你沒學過佛法還沒學過魔法嗎?你不能將他導入佛門還不能將他導入魔門嗎?”

石生深吸了口氣:“既然這樣,弟子勉強一試。”

傅則陽取出一顆青熒熒的寶珠,隔空交給石生:“這是昔年尊勝禪師涅盤以後遺留舍利子,你可戴在身上,藉此緣法,引他入門。”

石生接過舍利子收好,正要起身,又被傅則陽叫住:“你打算如何渡化他?”

石生忖度道:“他是宇宙六怪,魔法高深莫測,我不管使什麼花招都會被他輕易識破,任何算計都瞞他不住,索性直接開大門,走大路,找上門去,直到宮殿前面,告訴他尊勝禪師和您的這段因果,教他修佛便是。”

傅則陽大笑道:“你這孩子,雖要直指人心,卻不該這樣。極樂真人昔年評論宇宙六怪,每個人既然叫一個‘怪’字,那脾氣又豈是易與的?稍有不慎,動了他的嗔心,你就要白受許多苦楚了。”他頓了頓,又說,“佛經上記載,善財童子五十三參,拜過五十三位善知識而入法界。你今日也可仿效善財童子,不過無須五十三參,只參此一魔即可。”

石生眉頭微蹙:“那屍毗老人有何值得我參?”

“佛法!”傅則陽用手指向他的眉心,“你不是說你沒有學過佛法嗎?你這就去神劍峰參拜屍毗老人,向他請教佛法,若能從此魔處習得佛門真諦,你二人盡入真流!”

在場衆人全都奇怪,石生更是不解,如何從一個天下聞名的大魔頭處學習佛法?若是普通的佛門道理也還罷了,若說佛門真諦,普天之下能夠懂得的佛門高僧神尼不會超過十位,屍毗老人即便這三百年來改惡相善,棄魔學佛,但都是從人間蒐集的經書自修自學,如何能夠教導石生佛門真諦?

雖然搞不懂爲什麼,石生還是騰雲離開,下了光明頂,架起遁光直奔東南。

他飛走以後,傅則陽說:“諸位且隨我觀看,我教下童子拜魔參佛!”

鳩盤婆開口道:“教主可是要施展法術隔空觀影?那屍毗老人精擅天視地聽之法,神劍峰周圍方圓五千裡之內如在對面,若用法術窺探恐爲他發覺,若是擔心石生小友觸怒老怪,有什麼危險,不若移駕過去,當面觀看?”

傅則陽取出一件法寶祭在空中:“不必如此,我有聖人所遺昊天寶鏡,他決計發覺不了!”他放出去的正是昊天鏡,飛在空中,化作一片直徑千餘米的巨大光輪,裡面金霞翻涌,金花飛舞,落英繽紛,傅則陽伸手一指,鏡內陡然一清,顯出一座山峰。

那山峰極高極陡,彷彿一柄巨劍倒插進大地之中,周圍羣山起伏,峰巒疊翠,正是亙古以來人跡罕見的洪荒野地,阿修羅宮正在“劍柄”所在的兩端。

在遠處的高空往下看,那魔宮彷彿一個袖珍的建築模型,只有火柴盒般大,實際上卻有近千畝方圓,傅則陽沒有拉進視角,光明頂上衆人全憑各自功力深淺,以發用眼裡去看。

只見那魔宮後面,有個類似於花園般的所在,園中奇花異卉之下站着一對少年男女,男的長身玉立,重瞳青衫,容貌英俊,正是妙一真人弟子阮徵,女的看相貌要比她小一些,紅衣羅裙,美若天仙,一派天真爛漫,此是屍毗老人唯一愛女明珠。

二人坐於花樹叢中,明珠滿面擔憂:“哥哥,你不該來此!當初我爹爹那般折磨你未肯依從,後來我私放你逃走,本擬一刀兩斷,從此再無瓜葛,這次你來,爹爹以爲你回心轉意,願意與我……沒想到你奉有師命,要與我只做名色夫妻,我爹爹只當你辱我太甚,焉能容你活命?因爹爹算計最近劫數臨頭,多爲迎接準備,不堪其憂,沒工夫管你,才只把你禁在此處,等他騰出手來,不知道會用多麼厲害的毒刑對付你呢!”

阮徵說:“我這次來也是因爲家師算知你爹劫數來臨,特來助他渡劫。”

明珠哽咽道:“可能是你師父齊真人自持玄門正宗,言語上有什麼輕慢之處,我爹爹心高氣傲,咽不下這口氣,反動了怒火,這可如何是好?”說着眼淚便像斷線珠子一樣,撲簌簌地往下滾落,伸手來抓阮徵的手。

阮徵被她柔軟的小手握住,身子像觸電般一抖,想要收回,但頓了下,想起來前師父囑託和自己所發誓言,終於沒有躲開,握住明珠雙手安慰她:“莫要擔憂,我師父已經做了萬全的準備,只要你爹爹肯依照昔年所發宏願,一心向善,皈依佛門,這事肯定能成,非但這次劫數能夠輕鬆度過,還能修證正果!”

明珠哭道:“可是他若度過劫數,再反過來折磨你,那又該怎麼辦?”

阮徵見她梨花帶雨,哭得傷心,心中不禁一蕩,想要把她擁在懷裡,好生安慰,但修煉峨眉派紫青寶籙必須童貞入道,似師父齊漱溟和師孃荀蘭因,生過三個孩兒以後,還要再轉一世,重新以童貞之身回山修行,雖然九世夫妻,互相扶持,但已經不再行夫妻之事。

他最終只摸了摸明珠的頭髮,嘆息道:“你放心吧,你爹現在偏激嗔恨,待過了這場劫數,轉了心性,退了怒火傲慢,會看清很多事情,對於我倆的事也必然不再反對……”

與此同時,魔宮其他地方,有宮女在灑掃,有童子在看爐,有屍毗老人的雙胞胎徒弟在修煉道法,有兇惡的魔頭在魔牢之中嘶吼咆哮。

光明頂上昊天寶鏡是宇宙至寶,越是凝神望得越深,理論上只有功力足夠,是能夠看到無限遠的地方。衆人道行有深淺,眼力有強弱,各依能力愛好看自己所能見到的,有的看魔宮美女一顰一笑,有的看宮中陳設靈器古物,有厲害的能夠從鏡中看到宮中隱形的禁制陣法,功力淺的連魔宮內景都看不到,只能看看神劍峰周邊的山巒風水,白雲飄蕩。

卻說石生飛來神劍峰,到宮前報上自家名號,宮中出來一對孿生少年,俱十五六歲左右年紀,各穿一身短裝,頭上頂着一朵拳頭大的金蓮花,相貌也頗清修俊美,毫無邪氣,似乎早知道石生要來,眼神裡充滿戒備,將石生引進宮中。

屍毗老人,身材高大,滿頭銀絲梳得一絲不苟籠在頭上,用一根碧玉簪子彆着,胸前漂浮雪白長髯,身穿大紅袍,白襪芒鞋,手裡拿着一柄白玉拂塵,於殿上端坐,表情不怒自威,帶着一分期盼和三分防備,高高在上地問:“我跟光明教素無往來,聽聞他在光明頂上召集萬魔,開光明法會,你既是他的傳人不在崑崙上聽他講法,來我這裡做什麼?”

石生見他性情高傲,說出來的話讓人很不舒服,心中不禁有氣,正想不能弱了自家的氣勢,打算反駁幾句,忽然間想起來時在法會上聽師父講的那些話,竟然福靈心至,行大禮頂足叩拜,然後起身右繞三匝,在屍毗老人動容的眼神中恭聲回道:“師父教我如善財童子五十三參一般來參拜前輩,要我向前輩求教佛法,說是隻參前輩一人,便抵得過善財五十三參了!弟子聽說過一些善財童子的故事,當效法其禮參拜前輩,便如參佛一般!”

032 血焰煉形232 生吞綠袍314 魔道之劫110 通天神劍293 石生戰穿心007 尋找救兵070 天高浪遠161 南羅北古100 秘魔神陣352 石生參魔197 五鬼分屍351 光明法會243 佛魔來信225 三教聯防196 姜雪君VS尚和陽117 顛倒乾坤346 崑崙長老369 逃跑的白骨鎖心錘097 倚天摳地107 滄海桑田310 元磁神箭370 九陽問心345 癲僧216 看破放下068 絕滅五行369 逃跑的白骨鎖心錘244 天下爲棋362 紫青雙劍109 青囊仙子276 天地不仁087 拉上魔船057 玩火自焚371 媖姆法身092 人力有窮272 神駝乙休171 天狐設計251 言出法隨368 天魔百靈比翼飛017 五行真經110 通天神劍022 則陽嫁姐314 魔道之劫020 五行禁法016 仙童傳說361 李英瓊308 南明血影211 生命慧命081 神舟鎮海056 以魔制魔362 紫青雙劍245 紅蓮佈局229 綠袍的食物292 魔劍穿心384 萬佛大陣292 魔劍穿心008 萬屍神砂328 吃醋121 長眉飛昇372 尚和陽VS沙神童子364 真假李英瓊351 光明法會139 天劫真相118 凌家玉兒037 七箭封神242 飛個鳥升140 佛道魔道015 紅塵難出252 拆解劫數279 百禽道人060 九天魔女055 綱目主次245 紅蓮佈局302 公子允中085 冷雲仙子236 天魔顯聖348 太姥姥364 真假李英瓊095 核武法寶106 五方神叟135 寶相夫人379 買路錢302 公子允中329 劫數344 金石221 造化衆生157 玄陰劍氣347 雲九姑202 仙都二女125 觀在大師005 太陰搜魂156 鐵傘祖師185 光明傳習047 蚩尤三盤365 癩尼歸西304 逆心大法058 含憤出走329 劫數259 沙神童子282 鄧隱之謀287 藍色血神
032 血焰煉形232 生吞綠袍314 魔道之劫110 通天神劍293 石生戰穿心007 尋找救兵070 天高浪遠161 南羅北古100 秘魔神陣352 石生參魔197 五鬼分屍351 光明法會243 佛魔來信225 三教聯防196 姜雪君VS尚和陽117 顛倒乾坤346 崑崙長老369 逃跑的白骨鎖心錘097 倚天摳地107 滄海桑田310 元磁神箭370 九陽問心345 癲僧216 看破放下068 絕滅五行369 逃跑的白骨鎖心錘244 天下爲棋362 紫青雙劍109 青囊仙子276 天地不仁087 拉上魔船057 玩火自焚371 媖姆法身092 人力有窮272 神駝乙休171 天狐設計251 言出法隨368 天魔百靈比翼飛017 五行真經110 通天神劍022 則陽嫁姐314 魔道之劫020 五行禁法016 仙童傳說361 李英瓊308 南明血影211 生命慧命081 神舟鎮海056 以魔制魔362 紫青雙劍245 紅蓮佈局229 綠袍的食物292 魔劍穿心384 萬佛大陣292 魔劍穿心008 萬屍神砂328 吃醋121 長眉飛昇372 尚和陽VS沙神童子364 真假李英瓊351 光明法會139 天劫真相118 凌家玉兒037 七箭封神242 飛個鳥升140 佛道魔道015 紅塵難出252 拆解劫數279 百禽道人060 九天魔女055 綱目主次245 紅蓮佈局302 公子允中085 冷雲仙子236 天魔顯聖348 太姥姥364 真假李英瓊095 核武法寶106 五方神叟135 寶相夫人379 買路錢302 公子允中329 劫數344 金石221 造化衆生157 玄陰劍氣347 雲九姑202 仙都二女125 觀在大師005 太陰搜魂156 鐵傘祖師185 光明傳習047 蚩尤三盤365 癩尼歸西304 逆心大法058 含憤出走329 劫數259 沙神童子282 鄧隱之謀287 藍色血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