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十三章 暗潮洶涌

按照北周祖制,歷代都是立嫡子嫡孫爲太子,然而現今的皇后一直無所出,立嫡子爲太子已是不可能。也正是因爲如此,皇子們之間爭奪皇位的競爭就愈加激烈,十幾年來,前十個皇子之中除了腿腳不方便的九皇子以外,其他皇子都先後意外夭折。

十一皇子景安雖不是正宮嫡出,但也是由皇后親自撫養長大,目前除了殘疾的九皇子以外,衆皇子之中就屬他的年齡最合適。當陛下決定立他爲太子的時候,丞相杜知秋就在旁邊,他一聽到陛下要立十一皇子爲太子,一句話脫口而出:“端王生行好玩,頑劣難訓,不宜爲擔國之大任。”

當陛下聽到這句話的時候,眉頭微微一皺,他又問了朝中其他幾位德高望重的大臣。這些大臣原本就對連任十年宰相的杜知秋感到不滿,尤其是與杜知秋同屆及第的彭太師,第一個站出來表示陛下的決策很正確,他的言辭很有底氣:十一皇子是陛下的子嗣,必然繼承了陛下的優良血統,將來也會是一代明君。

簡單幾句話立時就說得陛下面帶笑意,其他幾位大臣見到陛下默認的表情,哪裡還敢跟陛下唱反調,也都紛紛表示陛下的決策無比正確。

這一下子,杜知秋被完全孤立,他在官場打滾多年,自然也是個察言觀色的厲害人物。他早就察覺了陛下心裡的意思,只是自己方纔一時嘴快,如今話一說出,想要挽回已是無望。可十一皇子的名聲他也是見識過得,汴京城裡出了名的浪蕩好玩,說話有槍糊掉不止,而且還舉止輕浮,做事從來沒規沒距,最重要的是,這人向來與他不和,倘若當真讓他做了太子,這今後的日子恐怕還有得熬

他又向陛下進言,請求陛下對立太子之事三思而後行。

奈何陛下心中主意已定,這杜知秋越是勸諫,他心裡就越是打定主意要立十一皇子。直到杜知秋說到十一皇子行爲舉止不修邊幅之時,陛下的臉色也不大好看了:“子不教,父之過。愛卿言下之意,是在指責朕沒教好兒子嗎?”

此話一出,杜知秋立刻就跪倒在地,額頭緊緊貼在地上:“臣不敢臣只是爲了北周朝的未來着想,端王爺固然繼承了陛下愛民如子勤政好學的優點,但他素來行事沒有規矩,成天流連於煙花之地。此事天下皆知,並非臣捏造,立太子之事關乎天下民生,還請陛下爲了天下再行三思”

“所以朕給他娶了個好妻子,讓他收了玩心,好好呆在宮中學習朝政。”

旁邊的彭太師又趁機說上一句:“陛下如今正值壯年,距離太子繼位之日遙遙無期,饒是端王爺年輕氣盛不懂事,這麼長的時間也足夠端王爺學好的了。端王爺是陛下的親生兒子,身上流着陛下的血,必然是天資聰穎,若是能努力學習,日後肯定能成就一番大事業”

另外幾位大臣見縫插針,忙不迭地跟着附和,見到衆人意見一致,杜知秋心中一慌,又要在說話,卻被陛下出言打斷。

“安兒是朕的親生兒子,知子莫若父,他是個什麼樣的人朕比任何人都要清楚,愛卿心繫天下本是好事,只是在這件事上,愛卿未免太過固執了。朕主意已定,愛卿不必多言,傳召史官,就此擬定詔書吧。”

太子的事情就這麼被定下來了,當杜知秋從宮裡走出來的時候,他的眉頭緊緊皺成了一團。撇開他和端王之前的恩怨不說,單單今天他說“端王不宜擔國之大任”這句話,若是傳了出去,必將令端王極其黨羽對他心生恨意。只可惜如今木已成舟,倘若他日端王登上皇位,莫說他頭頂這頂烏紗帽,就連他這顆人頭只怕也有危險

思前想後,他愈發覺得立太子這件事情對自己不利,如今唯一之計就是先下手爲強,一定要趕在端王登上皇位之前將他從太子之位上拉下來

太子確立的事情公佈天下,端王府立刻就變得門庭若市,那端王府的門檻幾乎都快要被人踏平了,送禮拜見的人絡繹不絕,連同剛剛與端王定下親事的陵南侯府也人氣高漲,人人都要趁這個時候快些抱緊未來天子的大腿,好爲自己今後的仕途鋪好路。

當然,也有少數巋然不動的主兒,而沈家就是其中一個。

沈書才這個時候還在按時上朝,每天早出晚歸,勤勤懇懇地努力幹活兒,每日在翰林院埋首於各色書籍之中,似乎對外面的事情全然未知。

沈書華在得知這個消息的時候,也是爲之一愣,她知道景安是個有野心的人,只是沒想到,他的皇帝老爹會這麼大方,這麼快就趕着將太子之位送給了他。

這事兒多想一想,倒也不是想不通的。陛下子嗣單薄,如今不早點選好太子,日後等到後面皇子長大了,免不了又是一番爭鬥,萬一鬥得兩敗俱傷,他估計連剩下的幾個兒子都會保不住。至於他一定會選擇景安的理由,其實也不難猜,一個皇帝最怕的事情莫過於有人奪他皇位,即便是親生兒子也難免心懷猜疑,可景安平日的言行很是輕浮,酒色貪慾都表現在臉上。換句話說,就是景安將自己的缺點都暴露在外面,讓陛下都看得清清楚楚,藉此讓陛下覺得他是一個容易掌控的人,猜疑之心自然也會降低不少。

對於陛下來說,培養一個接替人,要遠比提防一個接替人安全得多。

只不過,一想起景安平日裡那副輕浮的樣子是裝出來的,書華這心裡就難免對其生出幾分懼意。一個城府如此之深的人,必是早已對皇位虎視眈眈的,如今如願以償,日後必當不擇手段地鞏固位置

幸而二哥平日裡沒參加什麼黨派,爲人處世也還算低調,所以書華對他還算是放心的。父親臨死前說的話很對,沈家絕對不能捲入爭儲的爭鬥之中,否則必當惹禍上身

書華還在每日修補母親留下來的那批書,隔三差五地還會將書籍全部搬出來曬一曬,有時候二哥也回來湊湊熱鬧,拿走一兩本書回去看。

他也注意到了書本最後一頁的紅色小印章,他說這是母親的私人印章,上面刻着的是母親的小字。也就是說,這些書都是母親一本一本收集起來的,說不定,她還一本本地全都看完了

書華不得不暗自咂舌,這麼多的書都能看完,想來母親也是個極其愛書的人。只可惜死得早,要不然她還真像與其探討一番,問一問她是怎麼弄來這些書的.

端王被立爲太子,隨後就搬進了皇宮裡,正式入住東宮。兩個月後,就傳出了太子婚事將至的消息。

一些有心人士早就等着這個時候來巴結,一聽到這個消息,立刻就大張旗鼓地準備賀喜禮物。

紅白相忌,按道理說,身帶重孝的沈家是不能參加喜宴的。可奇怪的是,沈家偏偏就收到了太子殿下親筆書寫的請柬,而且請柬上面還清楚寫明瞭沈書才與沈書華二人的名字。

書華有些不解,問二哥這事兒該怎麼辦。

二哥稍作思忖:“讓人備些厚禮送過去,至於參加宴席之事,就說沈家一身白鎬,實在不宜衝撞了殿下的大喜事。若是再不行,就說你病了,我要留在家裡照顧你,等到你病好了,改日再親自進宮賠罪。”

他這麼說了,管事們也的確是這麼照辦的,在這個人人都擠破頭想要巴結太子殿下的時候,沈家卻是避之如蛇。就連杜知秋知道這件事之後,也不免對沈家那兩兄妹產生了濃厚的興趣。

直到太子正式與王平熙正式大婚的那天,汴京城內張燈結綵,受到邀請的官宦貴族相繼涌入汴京城,個個都提着漂亮的大禮盒,容光煥發地進了皇宮。沈書華卻在這個時候躺在牀上,病怏怏地裹着被子,雙眼朦朧地望着牀頂。

請注意,她這副樣子可不是裝出來的,是真的受了風寒,病了

至於受寒的原因,也是有些狗血——她昨天下午自己跑到冰窖裡頭呆了好幾個時辰,生生將自己的體溫降了好幾度,等到出來時候又吹了好一會子的夜風,這樣不着涼都怪了

景安的爲人她很清楚,景安在沈家安插眼線的事情她也很清楚,所以她同樣很清楚,光憑二哥幾句話,根本就瞞不了景安。既然要做戲,乾脆就來做全套,即便被景安知道她是故意的,也只當是她自己心中嫉恨王平熙而不願去參加婚宴,不至於牽連到沈家與二哥。

此時,二哥就坐在旁邊,瞅着她小臉通紅的樣子,心中憐惜:“隨便折騰一下就好了,何苦弄得這般嚴重?倘若真病壞了怎生了得”

書華猛地一吸鼻子,帶着濃重的鼻音說道:“沒事兒的,我的身子我自己有數,不至於玩過頭的。”

二哥忍不住又是一聲嘆息。

當天晚上,太子大婚,普天同慶,汴京城整晚都沒有熄燈,家家戶戶都掛着鮮紅的大燈籠,其景堪比過大年。更難得的是,皇宮居然還特別放了煙火,燦爛輝煌的煙火在夜空之中絢麗綻放,將整座汴京城都照得亮如白晝。

書華披着斗篷,扶着青巧站在院子裡透,擡頭看向夜空。那些美麗的煙火,帶着那一段隱藏在心底的心動時光,一起消失在了深不見底的夜色之中……。

第六十五章 請辭第三十八章 情敵上門第七十八章 一見鍾情第四十五章 打草驚蛇第六十七章 意外驚喜第三十五章 書雪歸寧第六十二章 退婚第十一章 無關情愛第五十八章 時光啊,就是瘋長的狗尾巴草第四十三章 豬八戒照鏡子第六十六章 該怎麼辦就怎麼辦第五十二章 二夫人的萬全之策第一百零五章 再喪第四十五章 情敵相見,分外眼紅第四十三章 豬八戒照鏡子第三章 權利是把雙刃刀第八十一章 陰魂不散的牛皮糖第六十九章 平安是福第六十八章 唯恐天下不亂上架感言(我很無奈)第六十三章 正好湊成兩臺大戲!第六十四章 心思第二十三章 死者爲大第二十九章 一夫當關,萬夫莫開第五十一章 妾室第一百一十七章 陷害第八十九章 其心可誅第四十七章 湊巧的線索第八章 來報恩了!第三十三章 倒是個粗中有細的人第八章 來報恩了!第七十四章 人命第十九章 請神容易送神難第七十九章 這一屋子的女人啊第九十四章 含血噴人第七十九章 報復第六章 內賊第五十一章 有福之人第九十章 祭拜第五十四章 情敵之間的患難與共第九十四章 斬草必除根第四十七章 湊巧的線索第二十四章 謠言四起第二十二章 三姑六婆,搬弄是非第七十六章 江浙段家第一十九章 有幸或者不幸?第一百二十八章 猜忌之心(二更)第九十一章 到嘴的鴨子飛了第一百零四章 風雨飄搖時第十五章 全部人道毀滅第二十七章 防人之心不可無第三十九章 避嫌第三十二章 小侯爺的三圍是多少呢第四十六章 見利忘義第五十一章 有福之人第五十四章 往事如煙第七十一章 賠了夫人又折兵第五十一章 妾室第一百零九章 落井下石第五十章 你纔是最討厭的人!第七章 傾慕之情第二十四章 是該還回去了第九十章 無價之寶第九十八章 提親第五十九章 偷雞不成蝕把米第一百零一章 世態炎涼,人情淡薄第三十章 不自量力第九十三章 活該遭雷劈第五十七章 都是一家人第三十八章 好大的小姐脾氣第十三章 賊人第八十八章 向着愛情,前進!第二十六章 嫁出去的女兒潑出去的水第四十章 危險的第一百一十四章 大宅院裡女人們第六十三章 正好湊成兩臺大戲!第五章 不問自取視爲偷第二十五章 三個女人一臺戲第一百一十四章 大宅院裡女人們第一百一十九章 以死明志第四十八章 美麗的誤會第一十六章 她到底錯哪兒了?第五十六章 惡人自有惡人磨第六十二章 退婚第九十八章 意外收穫第一百零七章 胳膊找朝外拐第三十五章 書雪歸寧第九十七章 人不可貌相第二十四章 謠言四起第一章 上街遇到狗第四十三章 絕對不會放過!第三十章 不自量力第一百零一章 世態炎涼,人情淡薄第六十八章 得了便宜還賣乖第十四章 好事不見人,壞事成堆來(大修)第八十章 書畫的婚事第一百零一章 鴻門宴第十八章 好一個叔奪侄財!第五十二章 二夫人的萬全之策第九十章 祭拜
第六十五章 請辭第三十八章 情敵上門第七十八章 一見鍾情第四十五章 打草驚蛇第六十七章 意外驚喜第三十五章 書雪歸寧第六十二章 退婚第十一章 無關情愛第五十八章 時光啊,就是瘋長的狗尾巴草第四十三章 豬八戒照鏡子第六十六章 該怎麼辦就怎麼辦第五十二章 二夫人的萬全之策第一百零五章 再喪第四十五章 情敵相見,分外眼紅第四十三章 豬八戒照鏡子第三章 權利是把雙刃刀第八十一章 陰魂不散的牛皮糖第六十九章 平安是福第六十八章 唯恐天下不亂上架感言(我很無奈)第六十三章 正好湊成兩臺大戲!第六十四章 心思第二十三章 死者爲大第二十九章 一夫當關,萬夫莫開第五十一章 妾室第一百一十七章 陷害第八十九章 其心可誅第四十七章 湊巧的線索第八章 來報恩了!第三十三章 倒是個粗中有細的人第八章 來報恩了!第七十四章 人命第十九章 請神容易送神難第七十九章 這一屋子的女人啊第九十四章 含血噴人第七十九章 報復第六章 內賊第五十一章 有福之人第九十章 祭拜第五十四章 情敵之間的患難與共第九十四章 斬草必除根第四十七章 湊巧的線索第二十四章 謠言四起第二十二章 三姑六婆,搬弄是非第七十六章 江浙段家第一十九章 有幸或者不幸?第一百二十八章 猜忌之心(二更)第九十一章 到嘴的鴨子飛了第一百零四章 風雨飄搖時第十五章 全部人道毀滅第二十七章 防人之心不可無第三十九章 避嫌第三十二章 小侯爺的三圍是多少呢第四十六章 見利忘義第五十一章 有福之人第五十四章 往事如煙第七十一章 賠了夫人又折兵第五十一章 妾室第一百零九章 落井下石第五十章 你纔是最討厭的人!第七章 傾慕之情第二十四章 是該還回去了第九十章 無價之寶第九十八章 提親第五十九章 偷雞不成蝕把米第一百零一章 世態炎涼,人情淡薄第三十章 不自量力第九十三章 活該遭雷劈第五十七章 都是一家人第三十八章 好大的小姐脾氣第十三章 賊人第八十八章 向着愛情,前進!第二十六章 嫁出去的女兒潑出去的水第四十章 危險的第一百一十四章 大宅院裡女人們第六十三章 正好湊成兩臺大戲!第五章 不問自取視爲偷第二十五章 三個女人一臺戲第一百一十四章 大宅院裡女人們第一百一十九章 以死明志第四十八章 美麗的誤會第一十六章 她到底錯哪兒了?第五十六章 惡人自有惡人磨第六十二章 退婚第九十八章 意外收穫第一百零七章 胳膊找朝外拐第三十五章 書雪歸寧第九十七章 人不可貌相第二十四章 謠言四起第一章 上街遇到狗第四十三章 絕對不會放過!第三十章 不自量力第一百零一章 世態炎涼,人情淡薄第六十八章 得了便宜還賣乖第十四章 好事不見人,壞事成堆來(大修)第八十章 書畫的婚事第一百零一章 鴻門宴第十八章 好一個叔奪侄財!第五十二章 二夫人的萬全之策第九十章 祭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