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53【大變革之前奏】

開平七年,十月二十七日,午後。

劉賢循例來到景仁宮給吳太后請安。

吳太后神色溫和,望着劉賢臉上尚未消散的煩悶之色,關切地道:“皇帝近來朝政繁忙,無需每日午間過來請安。哀家知道衛國公遇刺一事讓你很爲難,倘若不將此事查清楚,多半會引起朝野物議。可要是真查到了一些人頭上,難保局勢會更加複雜。”

劉賢苦笑一聲道:“兒臣知道此事內有乾坤,還望母后能爲兒臣解惑。”

吳太后沉吟道:“襄國府那邊可曾查出一些蛛絲馬跡?”

劉賢搖頭道:“前日陳安便稟報於兒臣,鑾儀衛沒有任何收穫。襄國府後牆上的血跡早已乾涸,不能證明這與刺客有關。至於襄國府後街道旁草叢裡的雙刀,經過裴越的親兵與當日在古水街上目睹刺殺的百姓辨認,的確是刺客所用的兵刃。”

“這般說來,蕭瑾確有嫌疑?”

“母后,襄城侯何等城府,怎會犯下這種淺顯的錯誤?倘若刺客真是受他指派,事後便不可能再回到襄國府附近,更不可能將帶血的雙刀隨意丟棄在那裡。兒臣委實不信,襄國府傳承近百年,襄城侯在軍中根基深厚,難道連一個忠心的死士都拿不出來?故此,兒臣已經讓蕭瑾出宮歸府。”

“的確破綻百出,這種證據等同兒戲。按理來說這個問題不難解決,皇帝爲何悶悶不樂?”

“母后,這事怪就怪在這裡,連兒臣都能看出其中蹊蹺,竟然還有一些人堅持不懈地彈劾蕭瑾。”

他輕輕嘆了一聲,皺眉道:“這些人究竟想做什麼?”

吳太后默然不語。

片刻過後,她輕聲問道:“有人既然要栽贓陷害,爲的自然是後面推波助瀾。”

劉賢心中一緊:“母后是指裴越?”

吳太后頷首道:“未嘗沒有可能。皇帝,你有沒有想過所謂刺殺其實是裴越矇騙世人的戲碼?”

“不瞞母后,兒臣起初確有這樣的懷疑,所以那日去看望裴越時特地帶上太醫。他們在檢查之後告訴兒臣,裴越的傷勢並非作假。”

劉賢凝望着太后沉肅的面容,

繼續解釋道:“母后,鑾儀衛和太史臺閣都有眼線盯着裴越,兩邊相互制約與監視,不會出現什麼紕漏。那刺客武道修爲極高,絕非等閒之輩,也不是裴越豢養的死士,所以這次的刺殺理應不是裴越故弄玄虛。”

吳太后沒有爭論這個問題,緩緩道:“那麼皇帝打算如何處理?”

劉賢道:“無論如何,兒臣都要查明刺殺案的幕後主使。”

吳太后眼中浮現一抹複雜的情緒,隨即話鋒一轉道:“蕭瑾雖有派人刺殺裴越的嫌疑,可是這麼多年以來他一直忠心耿耿,因而皇帝照拂於他並無不妥,否則會寒了那些忠耿之臣的心。只不過,眼下他暫時無法離京,巡視南軍只能延後。”

劉賢不解地道:“母后的意思是?”

吳太后道:“雖然蕭瑾無法離京,南境應該無礙,畢竟有天滄江分隔南北,如今南周水師亦不復往日強大。南周即便有用兵的念頭,只要水師還沒有恢復元氣,短時間內便不會妄動。可是西境不同,高陽平原擋不住西吳騎兵,於他們而言反倒是一馬平川朝發夕至。”

聽到“蕭瑾無法離京”這幾個字,劉賢腦海中仿若劈下一道驚雷。

依照吳太后的建議,他讓穀梁去西境巡視防務,讓蕭瑾去南境查看軍情,這樣既可以應對邊境上可能出現的戰事,也不至於繼續加重裴越的權柄。

但如果蕭瑾栽倒在這件事裡,南下之人自然非裴越莫屬。

難道此事真是他的陰謀?

見劉賢失神沉默,吳太后輕聲道:“皇帝,穀梁代天巡視不可再拖延下去了。”

劉賢回過神來,略顯猶豫地道:“母后,兒臣以爲讓穀梁暫時留在都中更加穩妥。”

吳太后蹙眉道:“你既然那般信任裴越,便不能忽視他之前提出來的隱憂。西吳和南周聯手發兵極有可能,如今大梁西軍相較以前實力削弱不少,四座大營改爲三營,軍寨裁撤大半,一旦遭遇戰事便可能陷入危局。在這個時候,你可以不派欽差去南境巡視邊軍防務,但絕對不能輕視西吳騎兵的威脅。”

劉賢心中並不贊成,尤其是那個令他驚懼的念頭出現之後,然而從小到大他都不敢違逆太后的想法,只得遲疑道:“兒臣領受母后教誨,會盡快讓廣平侯去西境。”

吳太后讚許地點點頭。

劉賢心事重重,並未注意到吳太后眼中一閃而過的凌厲之色,他只是微微垂首掩飾自己心中的惶然。

裴越對他來說亦師亦友,而且一直以來襄助良多。

如果沒有裴越的支持,他絕對不可能那般輕鬆地成爲儲君,更不提在王平章謀反之時,裴越力挽狂瀾匡扶社稷。在他登基之後,幾項至關重要的變法之策都出自裴越的手筆,大梁各地因此開始煥發生機,他內心裡無比欣慰。

可如果古水街刺殺真是裴越自己所爲,接下來又將矛頭對準蕭瑾行構陷之舉,豈不是意味着裴越想要獨攬大權?

他果真會這樣做?

他爲何要這樣做?

……

十月二十九日,朔望大朝。

距裴越遇刺整整十一日,刺客仍未捉拿歸案,朝堂之上的分歧愈發明顯。

當看見那位年輕國公的身影出現在承天殿內,很多朝臣不禁悄然皺起眉頭。

眼下無論是哪一邊都沒有實證,彈劾蕭瑾的人拿不出他和刺客有關的證據,彈劾裴越的人亦無法證明這是他的陰謀詭計,所以局勢便陷入激烈的僵持之中。

其實絕大多數朝臣心裡都如明鏡一般,到了這個地步是否有證據並不重要。

一山不容二虎,裴越和蕭瑾的爭鬥已經公之於衆,似乎只有其中一方交出權柄離開朝堂才能平息這場風波。

例行公事之後,當即便有數位大臣站出來彈劾蕭瑾,而且他們彈劾的內容皆與刺殺案無關,直指蕭瑾任人唯親,譬如裴城年紀輕輕便成爲京都守備師副帥。

又說他剋扣軍餉中飽私囊,在虎城的那十年裡斂財無數。

甚至還有人彈劾他欺壓百姓脅迫女子爲妾室。

林林總總,不一而足。

與先前大多是中下層官員出面不同,今日竟然有兩位衣紫重臣出場。

局勢並非一面倒,很快便有支持蕭瑾的文武官員站了出來。

殿內猶如滾水沸騰,氣氛無比緊張。

劉賢端坐於龍椅之上,對下方的喧雜聲恍若未覺,他的視線停留在武勳班首,遙望着身穿國公朝服氣度愈發沉凝的裴越。

便在這時,裴越忽然出班向前,一步步走到中央位置。

這一幕彷彿讓時間的流逝變得緩慢,那些爭執不休的聲音隨之消散。

所有人不約而同地看向那位年輕國公。

裴越面向龍椅上的皇帝,不慌不忙地躬身行禮,然後稟道:“陛下,臣有事啓奏。”

劉賢清了清嗓子,擡手道:“說來。”

裴越擡起頭,清澈的目光望向劉賢,徐徐道:“陛下,臣在府中養傷這些日子裡,亦曾聽說過朝堂上的紛爭。如今刺客下落不明,而且似乎此事與襄城侯有關,因此臣想說說自己的看法。”

右側不遠處,此前面對小部分朝臣的攻訐時, 始終沉默鎮定的蕭瑾扭頭看了裴越一眼。

滿殿朝臣神色各異,有人暗含期盼,有人滿面擔憂。

他們不禁想起在兩個月之前,言紙事件爆發後,蕭瑾在朝堂上對裴越的咄咄相逼。

依照那位年輕國公過往展現出來的性情,今日怕是要以牙還牙。

裴越彷彿沒有察覺到身後的騷動,他始終望着劉賢,提高語調道:“啓奏陛下,臣決計不相信刺殺一案與襄城侯有關,這不過是那些奸詐之徒離間國朝君臣的卑劣計策!”

擲地有聲,猶如金石之音。

又似黃鐘大呂,遽然奏響。

劉賢迎着裴越的目光,靜靜地體會着這句話,那根連日來緊繃的心絃終於鬆弛。

606【大喜】252【假戲真做】1264【大風起兮雲飛揚】1116【一根長長的銅管】608【君子不慍】362【天機】676【欽差】915【醉中不知身是客】416【席捲】(一十二)1078【平生不下淚】542煙花絢爛1297【奈何青雲士】1051【穀梁的抉擇】710【攤牌】1119【漫天紙如雪】100【破局】862【我願意】1279【風吹一片葉】111【糾纏】801【晚涼天淨月華開】11【人心】859【天似穹廬】618【御街行】755【論勢】152【膽大包天】428【孤城】254【陳希之】1235【直掛雲帆濟滄海】(一十七)188【七寶閣】882【夜宴】53【鴛鴦陣】1227【直掛雲帆濟滄海】(九)3【頭可破】871【封疆大吏】119【侍寢】72【進京】1251【殺破狼】1057【天若有情天亦老】(五)347【長歌當哭】(四)1265【何謂君臣】1214【長風破浪會有時】(十)280【折服】62【席先生】1292【以人間爲棋局】782【刺裴】(九)1066【人間正道是滄桑】(三)969【皇子亦棋子】973【君臣聯手】134【大小】681【生殺之權】757【人生始終】404【洪流】(完)634【終成空】1178【一點浩然氣】(三)1090【南境無戰事】1247【朝野震動】1036【窮途末路】1241落花時節又逢君96【打造】706【前車之鑑】736【舉重若輕】1019【總爲浮雲能蔽日】1036【窮途末路】440【我來殺你】291【誰人橫刀立馬】355【長歌當哭】(一十二)823【消失的騎兵】(下)108【王見王】742【雪浪亭記】924【玉如意】1237【直掛雲帆濟滄海】(一十九)410【席捲】(六)551【一箭雙鵰】306【執劍人】1022【衣冠成古丘】749【鼓譟】160【鬼日行】184【新年】1291【歷史的天空】581【醉翁之意】772【醉酒成篇】944【二虎相爭】251【摘心】1223【直掛雲帆濟滄海】(五)790【刺裴】(一十七)1029【如山之韌】247【蘇幕遮】606【大喜】1192【裡快哉風】(六)44【不夠】780【刺裴】(七)413【席捲】(九)20【轉機】37【籌謀】844【纏綿悱惻】271【西風烈】533【直抒胸臆】162【拂曉】27【京都有雨】
606【大喜】252【假戲真做】1264【大風起兮雲飛揚】1116【一根長長的銅管】608【君子不慍】362【天機】676【欽差】915【醉中不知身是客】416【席捲】(一十二)1078【平生不下淚】542煙花絢爛1297【奈何青雲士】1051【穀梁的抉擇】710【攤牌】1119【漫天紙如雪】100【破局】862【我願意】1279【風吹一片葉】111【糾纏】801【晚涼天淨月華開】11【人心】859【天似穹廬】618【御街行】755【論勢】152【膽大包天】428【孤城】254【陳希之】1235【直掛雲帆濟滄海】(一十七)188【七寶閣】882【夜宴】53【鴛鴦陣】1227【直掛雲帆濟滄海】(九)3【頭可破】871【封疆大吏】119【侍寢】72【進京】1251【殺破狼】1057【天若有情天亦老】(五)347【長歌當哭】(四)1265【何謂君臣】1214【長風破浪會有時】(十)280【折服】62【席先生】1292【以人間爲棋局】782【刺裴】(九)1066【人間正道是滄桑】(三)969【皇子亦棋子】973【君臣聯手】134【大小】681【生殺之權】757【人生始終】404【洪流】(完)634【終成空】1178【一點浩然氣】(三)1090【南境無戰事】1247【朝野震動】1036【窮途末路】1241落花時節又逢君96【打造】706【前車之鑑】736【舉重若輕】1019【總爲浮雲能蔽日】1036【窮途末路】440【我來殺你】291【誰人橫刀立馬】355【長歌當哭】(一十二)823【消失的騎兵】(下)108【王見王】742【雪浪亭記】924【玉如意】1237【直掛雲帆濟滄海】(一十九)410【席捲】(六)551【一箭雙鵰】306【執劍人】1022【衣冠成古丘】749【鼓譟】160【鬼日行】184【新年】1291【歷史的天空】581【醉翁之意】772【醉酒成篇】944【二虎相爭】251【摘心】1223【直掛雲帆濟滄海】(五)790【刺裴】(一十七)1029【如山之韌】247【蘇幕遮】606【大喜】1192【裡快哉風】(六)44【不夠】780【刺裴】(七)413【席捲】(九)20【轉機】37【籌謀】844【纏綿悱惻】271【西風烈】533【直抒胸臆】162【拂曉】27【京都有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