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08【長風破浪會有時】(四)

對於如今的大梁而言,邊疆有名帥勇將,朝中有賢臣能吏,縱然西吳來勢洶洶,三線戰場齊頭並進,但是國內依舊非常穩定。

從這幾個月各地呈遞的奏表來看,西境戰事並未造成民心動盪,反而讓大梁百姓愈發心向朝廷,各州府縣的變法推行出人意料地順利。

劉賢已經隱約意識到這是千載難逢的良機,與西吳這一戰或能確立大梁真正的霸主地位,席捲天下未必就是幻想。因此他一邊開始提拔朝中的新晉官員,一邊對裴越給予極大的信任。開平帝大行前的叮囑是原因之一,更重要的是他不想錯過這個機會。

這個時候若是猜忌裴越,不僅僅是何以爲繼的問題,更有可能影響大梁百萬將士的軍心,以至於全線潰敗大廈傾倒。

想到這兒,劉賢不禁滿含期待地問道:“裴卿,朕想知道邊軍有沒有希望擊潰吳軍,然後趁勢越過高陽平原直取吳國安陽城?”

從三十多年前冼春秋叛逃南周開始,大梁朝堂上逐漸形成一個共識,四海一統乃是不容置疑的國策,具體戰略則是先南後西。即便是在裴貞拿下虎城後,這個想法也沒有發生動搖,根源在於遼闊的高陽平原是西吳騎兵的主場。

另外一點,南周富庶而西吳相對貧瘠,甚至很多朝臣並不認爲有必要主動進攻吳國。收復南朝故土之後便可萬事大吉,只需要維持住西軍和京營的戰力便可。

年輕天子突然拋出這個問題,顯然是因爲他也看出西境之戰的危難和機遇。

西軍潰敗,靈州和鄧州將會變成焦土,西吳鐵騎甚至可以長驅直入進逼京都。

反之,西吳若是將數十萬大軍葬送在樑吳邊境,爲何樑軍不能痛打落水狗,直接發起反攻一路攻城拔寨,直取吳國京城安陽?

如果真能做到這一點,南周再怎麼蹦躂也無濟於事。

望着眼神逐漸熱切的劉賢,裴越的神色反而嚴肅起來,認真地道:“陛下,吳軍可不是軟柿子。”

劉賢微微一怔,似有不解。

裴越正色道:“臣明白,因爲左軍機接連取得大勝,不光是陛下會認爲吳軍不堪一擊,朝堂諸公之中也有很多人這樣想。臣之所以不曾駁斥他們的想法,是因爲大梁腹背受敵,從上到下都必須保持強大的自信,這樣才能讓朝廷更加高效地運轉起來。”

劉賢點了點頭。

裴越繼續說道:“但是陛下既然看過虎尾原之戰和古平之戰的戰報,理應明白這不是吳軍戰力孱弱,而是左軍機提前拿出了殺手鐗。虎尾原之戰,西吳騎兵敗於那兩種火器,但那也是首陽山這大半年來所有的儲備,短時間內無法補足。至於古平之戰,一方面是因爲周德威所率的並非西吳主力,絕大多數都是次一等的步卒,另一方面是因爲藏鋒衛忽然出現,徹底改變戰場上雙方的實力對比。”

劉賢漸漸回過味來,面色平靜地道:“也就是說,接下來纔是真正的硬仗?”

裴越頷首道:“沒錯。其實西吳三路大軍,僅有北路軍的騎兵遭受重創,其餘基本沒有損失,更何況西吳皇帝麾下的安陽龍騎依舊按兵不動。按照臣的估計,西境之戰接下來會進入僵持態勢,至少一個月之內我軍仍以防守爲主,除非對面出現明顯的破綻,否則左軍機不會輕率求戰。”

劉賢沉吟不語。

心中的熱切消退之後,他很快便意識到局勢沒有想象中的那麼簡單。

裴越見狀便說道:“當然,這不意味着朝中什麼都不做,相反陛下可以利用這個機會推動相關的改制。”

劉賢溫和地道:“你且說來。”

裴越道:“臣請設立火器局,歸於西府管轄,內設大使一名,副使二人,廣招民間工匠研究火器技術。臣會讓首陽山將所有掌握的技術呈交火器局,同時在首陽山附近可以劃出一塊地作爲試驗場所。”

劉賢思忖片刻,緩緩道:“可。”

裴越目光微凝,隨即說道:“臣請改制五軍都督府,下設兵、吏、戶、禮、京、西、北、南、水、支差、教閱、兵籍、知雜、支馬共計十四房。”

他從袖中取出一本奏摺,起身雙手呈遞御前。

劉賢接過仔細地看着,上面有十四房詳細的權責劃定,對於五軍都督府來說不算面貌全非的改制,只不過是進一步明確權力的劃分。

劉賢花了很長時間看完,隨後意味深長地說道:“裴卿深思熟慮,朕認爲此舉極爲妥當。不過,愛卿的改制方略是爲將來裁撤五軍都督府做準備?”

裴越微微一笑,坦然道:“陛下聖明。”

劉賢暗中思忖。

當年高祖立國時,在西府軍事院下面增設五軍都督府,表面上看是多此一舉,其實是削弱了軍機的權力,畢竟中間多一道可以操作的程序。軍機的決斷必須通過五軍都督府施行,這便決定他們無法直接向領兵大將發號施令。

雖然在具體的過程中,大都督這個人選一般會是左軍機的心腹,但也有例外的存在,比如現任大都督柳公綽。

此人乃是文臣出身,在朝中素有清名,這段時間經常向劉賢稟報軍務詳情。

增設火器局、改制五軍都督府,甚至以後直接取消都督府,最終的結果是增加軍機手裡的權力。

劉賢自然信任裴越,但是他必須要考慮這個決策的後果。

裴越對此心知肚明,不急不緩地道:“朝廷六部之中,兵部的地位一直很尷尬,尤其近年來逐漸淪爲清水衙門。故此,臣在思考之後,認爲五軍都督府應該將發放和稽覈軍餉的權力還給兵部。如此一來,西府主管軍事,糧秣餉銀則掌握在東府執政手中。”

劉賢猛然動容,不可置信地望着面前這張年輕俊逸的面龐。

兵部形同虛設,並非是文官老爺們甘願如此,原因要追溯到大梁立國之初。

世人皆知,前魏覆滅後天下大亂,連年混戰征伐不休,原本孱弱的武人趁勢崛起。打天下極其艱難,守天下同樣要依靠這些武人,他們當然不願繼續像在前魏王朝末期時那般,對文官卑躬屈膝笑臉相迎。

爲了安撫日益強大的武勳親貴,同時也要刺激他們繼續爲大梁開疆拓土,於是高祖皇帝分設兩府,又將至關重要的財權交給五軍都督府。

簡而言之,大梁軍方每年都是直接從國庫中領銀子,接下來如何分配和下發,由西府軍機、知院和五軍大都督商議決定,最後奏報皇帝批覆。兵部和御史臺有監察之權,其實五軍都督府內部也有稽覈的衙門,但是隨着時間的流逝,軍方自然就形成一個封閉的勢力階層。

歷任軍機之所以讓大梁天子忌憚,因爲他們不僅掌握着軍中武將調動任免的權力,同時又握着百萬將士的錢袋子。他們不必貪墨軍餉,但只需要稍稍掐緊下面某地大營的餉銀,就足以讓一方大將俯首帖耳。

在這個時代, 天子即便一言九鼎也不可能對下面的詳情瞭如指掌,這便給了軍機們廣立山頭的機會。

如果將財權從五軍都督府移交給兵部,表面上只是換了一個衙門,兵部也沒那個膽子拒絕不給,內裡的意義則完全不同。

從今往後,西府每動用一筆銀子,都必須通過兵部或者說東府的同意,每一筆銀子的去向也會被文臣知曉,最大的影響則是軍頭們無法肆意揮灑銀子收買人心。

劉賢不是沒有考慮過這個問題,但每次只要想一想就頭疼。

西吳和南周都是甲兵數十萬的大國,他如果提出收回武人集團的財權,甚至可能會動搖到大梁的根基!

與這個舉措的深遠影響相比,區區一個火器局算什麼?

五軍都督府改制或者裁撤又算什麼?

請假一天,順便聊聊這本書295【恍若隔世】366【杯酒】(中)853【何論對錯】761【血色黃昏】56【生辰】818一場風花雪月的局1108【直道相思了無益】900【老而不死是爲賊】607【天地不仁】835【逐漸揭開的大幕】281【大地烽煙】605【一葉障目】589【聲東擊西】800【謀斷天下】808【劍鋒所指】404【洪流】(完)806【大宴將啓】898【國公之爵】1143【不畏風波危】618【御街行】838【風繼續吹】460【玲瓏一指】398【洪流】(七)1299【落日心猶壯】188【七寶閣】387【衝突】621【東風寒】470【爾虞我詐】690【未雨綢繆】547【平原鎮】請假一天,內有原因63【酒與劍】1138【父女】1293【青雲之上】796【水中觀月】602【爲將之道】364柳暗花明1170【老夫聊發少年狂】242【相爭】547【平原鎮】33【春日即事】1048【勤王救駕】363【浮生半日】1233【直掛雲帆濟滄海】(一十五)1214【長風破浪會有時】(十)1134【再入定國府】1219【直掛雲帆濟滄海】(一)255【微雨聽竹】268【誰是棄子】953【垂暮之年】911【鐵與血的開端】24【大禮】870【席先生的底牌】890【今日一別】217【錚錚】338【提刀】1229【直掛雲帆濟滄海】(一十一)575【殘陽似血】請假一天~532【疾風驟雨】237【九層樓】358【弄玉】199【春秋之始】890【今日一別】218【收官】772【醉酒成篇】858【天下三分】31【鋒芒初露】1072【人間正道是滄桑】(九)1157【菩薩低眉】846浪花淘盡英雄578【萬物生】79【登堂】849【天心難測】1223【直掛雲帆濟滄海】(五)1023【不破蠻族誓不還】594【塵埃落定】597【權柄】332【三言】169【顛倒黑白】953【垂暮之年】985【徐家有女初長成】852【歷史的塵埃】946【烽火連三月】1027【刀鋒所指】700【適可而止】464【葉七之謎】430【前夜】101【進山】384【草蛇灰線】1271【故事裡的錚鳴】(下)1230【直掛雲帆濟滄海】(一十二)18【壽禮】215【步步爲營】959【破我執】294【指揮使】437【三千】670【何似在人間】(一十九)661【何似在人間】(十)
請假一天,順便聊聊這本書295【恍若隔世】366【杯酒】(中)853【何論對錯】761【血色黃昏】56【生辰】818一場風花雪月的局1108【直道相思了無益】900【老而不死是爲賊】607【天地不仁】835【逐漸揭開的大幕】281【大地烽煙】605【一葉障目】589【聲東擊西】800【謀斷天下】808【劍鋒所指】404【洪流】(完)806【大宴將啓】898【國公之爵】1143【不畏風波危】618【御街行】838【風繼續吹】460【玲瓏一指】398【洪流】(七)1299【落日心猶壯】188【七寶閣】387【衝突】621【東風寒】470【爾虞我詐】690【未雨綢繆】547【平原鎮】請假一天,內有原因63【酒與劍】1138【父女】1293【青雲之上】796【水中觀月】602【爲將之道】364柳暗花明1170【老夫聊發少年狂】242【相爭】547【平原鎮】33【春日即事】1048【勤王救駕】363【浮生半日】1233【直掛雲帆濟滄海】(一十五)1214【長風破浪會有時】(十)1134【再入定國府】1219【直掛雲帆濟滄海】(一)255【微雨聽竹】268【誰是棄子】953【垂暮之年】911【鐵與血的開端】24【大禮】870【席先生的底牌】890【今日一別】217【錚錚】338【提刀】1229【直掛雲帆濟滄海】(一十一)575【殘陽似血】請假一天~532【疾風驟雨】237【九層樓】358【弄玉】199【春秋之始】890【今日一別】218【收官】772【醉酒成篇】858【天下三分】31【鋒芒初露】1072【人間正道是滄桑】(九)1157【菩薩低眉】846浪花淘盡英雄578【萬物生】79【登堂】849【天心難測】1223【直掛雲帆濟滄海】(五)1023【不破蠻族誓不還】594【塵埃落定】597【權柄】332【三言】169【顛倒黑白】953【垂暮之年】985【徐家有女初長成】852【歷史的塵埃】946【烽火連三月】1027【刀鋒所指】700【適可而止】464【葉七之謎】430【前夜】101【進山】384【草蛇灰線】1271【故事裡的錚鳴】(下)1230【直掛雲帆濟滄海】(一十二)18【壽禮】215【步步爲營】959【破我執】294【指揮使】437【三千】670【何似在人間】(一十九)661【何似在人間】(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