郊外沒多久就成了白茫茫一片。
徐慶送走爺爺奶奶與二爸他們離開後,回了肉聯廠的辦公室,一邊暖和雙手,一邊朝二麻子道;
“麻子哥,等下拉糧的車過來,你過去庫房盯一下。”
“好嘞,慶子,我這就過去!”
二麻子放下火鉤子,穿上軍大衣,抓起羊剪絨帽子扣在頭上,又圍上圍巾,掀開門簾,走了出去。
今天糧站庫房那邊要給城裡的糧站拉糧過去,同時,紅星軋鋼廠的幾個分廠也得送。
這事徐慶從上個周開始,就交由二麻子辦。
肉聯廠目前沒啥太忙的事,業務來往,也僅限於紅星三廠和五廠的兩個分廠食堂。
眼看距離元旦沒多長時間了,肉聯廠的運轉是不錯。
就是生豬不多。
這是國內所有肉聯廠都共同面臨的難題。
改開的風是在吹,但養豬一直沒得到重視。
就眼下國內形勢來說,國家對農村的要求,還是以種莊稼產糧爲主。
豬肉雖然所有人都知道好吃,可主食沒得到解決。
國家也就沒可能號召大力發展養豬產業。
而徐慶的重心雖然明面上是在肉聯廠,但實則還是以糧站爲主。
等明年之後,收豬漸漸不再是問題了,糧站那邊,他自然會慢慢放手。
畢竟豬肉比糧食要貴好多。
而且利潤空間也大。
二麻子走後,徐慶身子暖和下來,抓起今天的報紙坐在辦公桌前翻看。
報紙上還是以改開邁向‘四個現代化’爲大標題。
徐慶看了看,見沒啥令他感興趣的內容,就折起放在一旁。
以後的動向,他是知曉的。
經濟發展是必然,農業方面也會大踏步前進。
不過徐慶這兩年裡,開了糧站,又辦肉聯廠,不管是加工後的糧食還是豬肉,他都用能力分了一次。
算是間接地爲國家物資短缺的局面,做出了貢獻。
當然,他也掙了錢。
但是相比賺錢來說,他如今的能力使用,已經由以前拉扯弟弟妹妹,逐漸轉向了惠利社會。
從層面上來說,可謂是由小家到了大家。
就是能力使用每個月有次數限制。
再加上,國內人口衆多,他又是改開之後,纔開始做起生意。
短暫的一年多時間,分出來的糧食和豬肉,在四九城內能起到一定作用,已非常不容易了。
徐慶擡手端起一旁冒着熱氣的搪瓷茶缸,喝了兩口熱茶,起身走出辦公室,去屠宰車間轉了一圈,又去了儲藏車間。
儲藏車間內的三臺冷櫃,此時已經不用通電了,進入冬季,天氣本就又冷又凍,無需再用電來製冷保存豬肉。
徐慶看着面前的三臺冷櫃,想起這還是之前賒的,直到現在錢還沒給完,眉頭微微皺了一下。
馬上就年底了,該清的帳,得清一下。
國營商店的劉主任能大方的將這三臺冷櫃沒二話,直接一擡手賒給他。
徐慶哪能做出讓劉主任心寒的事。
冬天本來就寒,要是劉主任再一心寒,他能想象到,上國營商店再見劉主任的時候,恐怕會被對方暗戳戳的說一句:“徐慶同志,你這辦了肉聯廠,開了糧站,成了大老闆,怎麼貴人多忘事了。”
徐慶暗思片刻,便忙走出從沒生過一天火,凍的人雙腿發麻的儲藏車間。
陰暗天空,雪悄然飄大起來。
廠院地上,像是長了一層白色絨毛。
飼養車間那邊,豬嚎聲與羊咩聲,不斷傳出。
徐慶呼了出氣,穿着淺綠色的呢子大衣,佇立在廠院中間。
二麻子先前買的羊,他一隻都還沒讓宰。
打算留到臘月二十以後,過年之前的幾天再宰殺掉,用來送人。
他是沒打算開展羊肉售賣業務。
畢竟今年攏共沒收下幾頭,倒是紅星軋鋼廠的三廠和五廠,前些日子分別訂了一隻。
讓元旦當天宰殺,然後連同豬肉一塊交給採購員。
雖說元旦不是春節,可好歹也是新一年的第一天。
兩個分廠,準備犒勞一下辛苦了一年的工人。
只是一隻羊讓一個廠所有人都吃上肉,顯然不現實。
可要是熬羊湯,上千號的工人,多多少少還能喝上一口。
只不過到底三廠和五廠會怎麼料理。徐慶是管不着的。
也懶得去想。
他現今不是在三廠上班的人,也不再管五分廠,不在其位,便不謀其政,更沒工夫去操心。
把自己的事情做好,這纔是當務之急。
正所謂,一屋不掃,何以掃天下。
想幹一番事業,那就踏踏實實,做該做的事情。
徐慶擡頭瞧了一眼陰蒙天色,雙手搓了搓,轉身回到辦公室,把皮手套和圍巾一拿,就閉上辦公室的門,出了肉聯廠,走着去糧站庫房,瞧瞧糧食裝的怎麼樣了。
二麻子做事,他是放心的,就是今天下雪,怕要多費一番周折。
徐慶到糧站庫房門口時,加工糧食的工人們,正肩扛裝白麪和棒子麪的袋子,陸陸續續地走出庫房,往門口的卡車上放。
卡車上站着五名工人,正接過袋子,整齊地一摞摞壘起。
二麻子和老吳就立在庫房門口盯着,見徐慶來了,二人忙走向徐慶身邊。
“掌櫃的,這大冷的天,還下着雪,你怎麼來了,咋不在辦公室歇着,有我跟二掌櫃的,保證不會出差錯。”
徐慶笑了笑,扭頭朝卡車上又望了兩眼,接過老吳遞的經濟煙,放在嘴角,微低下頭,在老吳划着的火柴中點着,吸了一口,直起身子道:
“老吳,這車是先送糧站還是三廠那邊?”
二麻子站在一旁,低頭也把老吳給的煙,用還沒燃盡的火柴點着,晃着腦袋道:
“慶子,先送五廠,上次送糧,五廠放在了最後,今兒就把五廠排最前頭了。”
老吳連聲附和道:“大掌櫃的,二掌櫃說的沒錯,今天三個地方的糧食都得送,這先後應該沒啥的吧?”
徐慶點了下頭,“沒啥,就是得先緊着五廠和三廠。糧站那邊,除了週末忙,平時上班時間,沒多少人光顧,只要不下午太晚送就成。”
老吳連聲應道:“大掌櫃您說的是,我跟二掌櫃的,往後就按您說的來。”
十一點半左右,五分廠的第一車糧食裝完,司機打開車門,把二麻子拉上車後,便開着車,轟隆隆地朝城裡的紅星軋鋼廠第五分廠過去。
徐慶低頭看了一下手腕處的雷達表,見時候不早,朝老吳道:
“老吳,快飯點了,開動機器加工糧食就算了,伱讓工人都休息一會兒,然後把加工好的白麪和棒子麪先搬到庫房門口,等中午吃完飯,卡車回來,好方便裝第二車。”
“掌櫃的,聽您的!”
老吳叼着煙說完,轉身大手一揮,對工人吩咐去了。
下午四點,雪停了。
肅冷的天空,沒一片雪花在飄。
三廠和五廠的糧食也都送完了。
徐慶等送往東單自家糧站的一車糧食裝好後,攔住要跟車走的二麻子道:
“麻子哥,你就別去了,我過去,你留下照看這邊和肉聯廠,已經下午四點多了,今天下雪,你和老吳記得讓大家夥兒早點下班回去。”
二麻子應聲道:“成,沒問題,慶子,那你騎摩托車路上慢點。”
徐慶笑着道:“嗯。”
說完,轉身叫了幾個自家糧站庫房的工人,讓坐在卡車上面,然後他自己騎着摩托車跟在後面進了城。
城裡街道上的雪,早被碾成污水,把整個路面浸的溼淋淋一片。
雪沒下多久,城裡人多,自行車,汽車也多。
環衛工都不用掃,就沒了。
徐慶一到糧站門口,就見左右四鄰開店做生意的老闆和營業員,紛紛圍攏向他,七嘴八舌起來。
“徐老闆,您今兒倒黴嘍,您這摩托車剛剛被人抽走了。”
“那啥,徐老闆,知道誰抽中了嗎?菜市場裡的李老四,算賬都不利索的一個人,沒想到,今年手氣這麼好!”
“哎呀,都別說了,徐老闆剛買一年多的摩托車,這就成別人的了,咱們少說兩句。”
徐慶坐在摩托車上,見跟前的人說的有鼻子有眼,心想大概是真的。
不過,他本來就是拿摩托車等頭獎的。
既然今天有人抽中,那就給唄。
這時,糧站內,三虎子媳婦跑了出來,一個勁兒地給徐慶使眼色,示意快走。
徐慶翻身下車道:“王姐,抽中摩托車的人,在店裡?”
三虎子媳婦嗯了一聲,擡手朝圍在徐慶身邊的街坊道:
“去去去,你們自個店裡生意不應酬了,湊啥熱鬧,忙你們的去。”
徐慶笑着攔住道:“王姐,沒事,大傢伙想瞧,那就瞧,既然抽中的人是菜市場的李老四,那待會兒,我就當咱街坊四鄰的面兒,把摩托車給他。”
一時間,衆人嚷嚷動了,
街上來往的路人,連同從糧站庫房過來卸糧食的工人,全都望向徐慶。
馬靜紅跟徐曉雅讓惠麗華招呼工人卸糧食,走到徐慶。
“慶哥,菜市場的李老四抽中了那粒金米。”
馬靜紅臉上露出一絲憂色說道。
徐曉雅道:“大哥,摩托車真給啊?”
徐慶嗯了一聲,把摩托車停在糧站門口,道:
“曉雅,你去報社找記者過來,就說咱們糧站摩托車被人抽中了。”
徐曉雅一下沒明白自個大哥用意,秀氣的眉毛蹙起,噢了一聲,騎着自己的女士自行車就趕快去報社。
這會兒,抽中金米的李老四,雙手戴着平時賣菜的藍套袖,攥着金米,站在糧站門口神情激動地朝徐慶道:
“徐老闆,您是做大生意的人,我抽中了你們的頭獎,摩托車.”
徐慶笑答道;“李師傅,頭獎摩托車,肯定給您,我說話算話。”
李老四滿是褶子的臉上,頓時露出興奮表情,一口黃牙從大張的嘴裡露出。
“徐老闆,您是這個!”
李老四大拇哥一翹,眼眶裡滿是喜色。
徐慶沒進糧站,這會兒庫房來的工人還在把糧食從卡車上卸下,往糧站裡搬。
他就站在街上,掏出煙,遞給李老四一根道:
“李師傅,我這摩托車騎了快一年時間,您介意的話,我過些日子,弄一輛新的給你,不介意,你等下就直接推走。”
李老四腦袋直搖,“徐老闆,新的舊的,我都無所謂,您要是能把你現在這輛摩托車給我,我就心滿意足了。”
徐慶哈哈一笑,見李老四是個實誠人,點頭道:
“那好,這輛就歸你了。”
李老四瞬間眉開眼笑起來,因天冷縮起的身子,也猛地不覺得冷了,笑不攏嘴的繞着摩托車不斷打轉。
二十分鐘後,徐曉雅帶着四九城報社的人回來了,而卡車上的糧食,也剛好卸完。
徐慶讓報社的人進到糧站,給上了茶後,把事情一說。
報社來的兩個小青年,挎着相機,對徐慶和李老四一頓狂拍。
這對他們來說,可是個好素材。
去年元旦期間,徐慶搞活動的時候,他們其實來過一次。
沒曾想,這一年還沒到頭,徐慶糧站的頭獎就被人抽走了。
兩個小青年拍完照,掏出隨着攜帶的鋼筆和本子,對徐慶和李老師採訪起來。
徐慶經過這種場面很多次,有經驗,很輕鬆就應付過去。
李老四卻是第一次被報社的人採訪,本來抽中摩托車就情緒激動的不行,報社的人又拍照,又採訪,整個人變的緊張不已,說話哆哆嗦嗦。
“同志.我.我沒啥好說的,都是徐老闆,是他.做生意誠信,說話一言九鼎!”
徐慶坐在一旁,一邊看着李老四接受採訪,一邊腦海中思索着,等明天報社把摩托車抽中的事情發表上報後,能給自家糧站的名聲,提高多少,帶來多少生意。
雖說摩托車以後是騎不上了,但借用這件事,能把自家糧站的名聲和誠信招牌再次打響,生意要是再趁機大火一把。
別說一輛摩托車,就是三輛,五輛都能賺回來。
另外,他剛纔還對報社的人,把開的肉聯廠提了一下。
算是又順勢給肉聯廠也做了個廣告。
兩者相加下來,這效應,可不是用一輛摩托車的價值能衡量的。
騎了一年的摩托車,換一個誠信名聲,在市民心中留下口碑,又還打了廣告,這買賣有啥不划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