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百五十七章 陛下,臣帶銀子去見您

南直隸的糧價這段時間漲勢驚人。

原本南直隸的糧價就比其它地方高,米價爲每石三四百文,麥價則爲七八十文,豆子百文。

結果,現在蘇鬆一帶的米價騰至一石一兩二三錢,個別地區如上海縣米價更高達一斗就是一錢六分,叫人驚歎。

糧價之所以暴漲,乃是因爲江南鎮守衙門到處派人購糧。

蘇州、松江、常州乃至揚州、泰州、嘉興等地的糧商都接到了來自江南鎮守中官衙門的糧食訂單。

鎮守中官衙門給出的利潤十分可觀,導致各地糧商將原本應放到市面上出售的糧食轉運吳鬆特區,使得市面上的糧食存量一下減少,自然就導致糧價上漲。

江南之地,本就因大規模種植經濟作物而減少了莊稼種植,使得糧價比其它地方高出不少。再經此大規模收糧,糧價若不瘋漲纔是奇事。

各地官府對糧價上漲不能坐視,這是涉及民生根本問題,應對不及時會出民亂的。

可是無論是應天巡撫還是地方官吏,都拿大肆購糧的鎮守中官沒辦法,只能一邊痛罵魏閹禍亂地方,一邊派人往更遠的地方購糧。

甚至有些地方的官府出面強迫糧商必須留出一定糧食供應市面,而如上海縣等糧價上漲重災區,則是直接開了平倉,這才勉強把糧價壓了一些下去。

鎮守中官魏公公對外界的指責也很無辜,他老人家真金白銀的買糧食,不偷不搶,也不強買強賣,怎麼能是壞人呢。

公公也難辦,他要養人,養人就得有糧食。

特區這巴掌大的地方哪有糧食產出,只能靠買。

甭管什麼時候,大筆購買某種商品,肯定會導致商品價格上漲,這是市場經濟所決定的,非人力可挽回。

好在,糧價上漲也就是一波的事情,滿足基本需求後,魏公公也不可能再買下去。

畢竟,他的錢也有限。

公公給未來特區乃至大明朝糧食需求地規劃在安南,隨着天氣逐漸變冷,不出十年,國內糧食生產肯定會遇到大問題。

屆時,解決問題只有兩個方案。

一是大規模屠殺,人爲減少人口,緩解糧食壓力,便如滿清入關後那般。人都被殺了,地方就騰出來了,也沒那麼多流民了,生產秩序自是能慢慢恢復。要不然,八旗再能打,也得面對崇禎時期的流寇之亂。

二則是大規模從國外輸入糧食。

毫無疑問,魏公公肯定選擇第二個方案。

再配以強制性的屯田或有條件的土地流轉,應當能最小程度的減輕天災影響,儘可能的保留民力和國家元氣。

這一次大規模購糧,總計開銷達二十餘萬兩。

另外,除了買糧外,油鹽這些也要大量採辦,衣食住行,無一不包,只要是特區和官兵需要的,公公就叫下面去辦。

他從南都弄了很多銀子不假,可銀子再多得花出去纔有價值,要不然跟廢鐵有什麼區別。

江北商會揚州分會的部分商人從中尋到商機,自告奮勇要包辦這些業務。一來是可以從中獲得利潤,二來則是能更近一步和魏公公及海事特區綁定關係。

對這些商人的請求,魏公公不會不允,但要這些人將廠子設在特區內,美其名曰帶動特區經濟發展。

無論是榨油,還是紡織,亦或染布,哪怕是開個裁縫鋪,都能僱傭一定人員從事生產。上游、下游全套商業體系下來,再有中間和服務業,何愁特區人氣不旺,何愁特區的商業氣氛不進一步活躍起來。

海事特區整體是爲海事服務,但最終的目標是要成爲大明朝對外商業的窗口,也是大明朝對外輸出影響的基地。

只要是商品,能夠流通的,魏公公都鼓勵商人或平民參於其中。只有更多的人蔘與進來,更多的產業在其中,特區才能慢慢向周邊影響,最終通過商業影響驅逐東林黨人的政治影響。

正如公公不斷強調的,經濟帶動民生,進而富民強國。

“經濟”二字如今是海事特區人人掛在嘴上的,因爲不管他們到哪,都能看到用石灰刷在牆上的標語。這兩個字出現的頻率之高,比聖人講的道理都多。

回到特區的第七天,公公正式決定擴建大明皇軍,建立大明皇軍的第一支師團級部隊。

爲此,他在參考了戚家軍及當下明軍制度,熬夜擬定了一個師團擴編方案。

該方案中,一個師團擁有兵員28000人左右。

每師團下轄3個旅團,定兵額9000左右。

每旅團下轄兩個步兵聯隊,一個工兵聯隊,一個炮兵聯隊,以及一個輜重聯隊。

步兵聯隊擁戰鬥兵員2800人,非戰鬥人員400人,計3200人一聯隊。

聯隊下轄四個大隊,每個大隊800人左右。

炮兵聯隊所用雙軟車120輛,炮車120輛,糧車60輛,共300輛。

火炮配置上,佛郎機炮104門,其餘各式銅鐵炮150,虎蹲及大杆子銃200門左右。

一個炮兵聯隊連同非戰鬥人員計1800人左右。

輜重聯隊暫爲一個大隊編制,擁各式車輛400餘,兵員1000人左右。

方案有了,但卻不是馬上就能落實的,必須報請皇帝同意。

故而,魏公公又提書給皇帝陛下上了密揭。

“…行之爲陣,止之爲營。遇大敵,先以炮兵聯隊更迭擊之,敵在近,則以步兵聯隊出擊之。若敵騎來,則復以炮兵聯隊攻擊之,亦可以步兵聯隊擊之…”

開篇,公公先對皇爺講了師團作戰方案,重點提出了火炮單獨編組使之發揮更大效力,而非從前和步兵、車營混合使用。

“此則實選實練所致,非未教之民可猝得也。而不如是,又不足以破敵。臣言五年後皇軍當編爲不低於三個師團九萬人,以爲永久常備師團…若悉皆招募,錢糧開銷爲鉅額。因而臣先練一師團,募得備齊人員武器裝備,實兵實額…待征討東番、琉球,實戰檢驗之。若師團可,則可繼辦。”

這一段也是公公必須跟萬曆點明,大明皇軍要額兵實定,要真正加強訓練,這樣錢糧開銷便是鉅額。有鑑於於目前資金有限,他只能先編一個師團,等在實戰中檢驗了戰鬥力後,錢糧方面有了收穫後,再考慮擴編第二個師團。

這叫一步一個腳印,萬不能隨意擴編,以拉低皇軍戰鬥力。

“臣以爲,若有甲等常備師團三五支,可聚可散,則不憂海事,亦可用於遼東、西北,出則當大敵遇戰,近則可協助大城爲守…爲使師團官兵熟悉戰法,臣以爲當選募西洋教練配署,教練同習,營陣同法,器械同利。官兵人等亦不侷限於我大明子弟,海外之人但歸化我朝者皆可募之…”

寫完自己的擴編計劃後,魏良臣反覆看了,確認沒有問題後,又落筆提寫:“臣將於近日回京面聖,是否照準當由陛下決定。臣此行,亦將攜銀四十五萬餘兩解遞內庫。”

第九百三十七章 糟老頭壞的很第三百三十八章 做人,得有良心第五百三十二章 有種人,不誅不行第二百五十六章 裁撤驛站 內廷堪驗第二百二十六章 欲與天公試比高第二百二十五章 多國部隊第一百八十六章 這李進忠,什麼來頭?(求訂閱)第八百四十四章 二叔的人生軌道第一千章 黑番第一百六十三章 皇協軍第二混成旅團第一百九十六章 不裝了,攤牌了第二百四十三章 朝廷裡有壞人吶第二百一十六章 咱怎麼說,你們怎麼做第五百九十二章 小臣不治國,豈知治國難第三十二章 要想活,多殺韃第八十章 浩然正氣由臉而生第一千一百二十九章 養虎才能爲患第九十三章 假的,統統都是假的第五百六十五章 李大相公成了李相公第九百三十一章 皇爺過不好,咱就不好過第一百一十八章 憑這個行不行?第一百一十六章 你敢說你喜歡我!第四百四十六章 公主請客第三十四章 會飛的人死的快第三百九十七章 西李,我來了第五百四十四章 我不會坑大夥的第七百四十四章 放人是不可能放人的第一百三十五章 牢記魏公公教誨第三百四十章 蠻夷安敢稱太子第五百五十七章 聽話就有油水第一百一十九章 陛下會動手的第一百四十一章 甲等第一(四更)第三百零三章 黑圖阿拉易幟第九百三十八章 不要逼咱家放火第一百四十二章 嘉義講話第九百四十一章 太監不畏死,豈能以死逼之第六百七十三章 千總大人別嫌累第一千二百五十八章 要你幹什麼的?第六十四章 黃泉路上做個伴第八百四十五章 東哥要嫁人第四百四十二章 公公隨意,我幹了第四十六章 東奴免送第七百二十三章 後人至此,拜咱三拜第一百九十二章 膽小鬼,莫怕第四十三章 二叔可是弼馬溫第二十三章 善人第五百一十三章 天行健,我是君子第一百八十二章 山海關軍變第五百七十八章 魏公公校兵第一百三十七章 這,就有點尷尬了(四更)第三百二十五章 下官明白第八十四章 巨資第二百零五章 咱家的小太保第一百一十八章 憑這個行不行?第二百一十一章 那小子是貴妃娘娘的人第五百七十五章 他不介意的第四百一十二章 打死幾個也好第二百九十一章 聽我一番話,勝讀十年書(下)第三百四十六章 親兄弟明算帳第二百三十六章 公公吩咐要善待駙馬第一百八十五章 俺是爲國除奸咧第二百章 歡喜的淚水第三百四十一章 智慧與英俊並重第三百一十章 建州的熟又貴第五百一十一章 你個倭呆子懂個屁第五百一十六章 反東林大同盟第五百零四章 選兵第四百三十三章 虎軀一震第一百八十五章 關東合戰第一百四十一章 公公出新書(重發,已訂勿訂)第三百二十八章 清夫人第四百六十二章 殺人償命(上)第二百零九章 阿瑪要去告發他們第二百七十一章 北京的勳戚第一百二十二章 咱家不想做汪直咧第三百一十章 帝國興盛全在今朝第一百二十二章 咱家不想做汪直咧第三百三十章 內外豈能有別第二十七章 世人皆羨高位者第一百七十三章 統一的大決戰第一百九十四章 魏士奇第四百二十七章 小魏公公真是屈材了第四百六十章 死不瞑目的道兄第一百九十七章 陛下的題字第一百三十三章 皇爺重託不得閒第六百八十章 咱家真的很爲難第八百零一章 咱家講幾句咧第一百九十三章 中宮娘娘啊!第八百一十四章 合作的前提是先打第六百七十五章 咱家的命別人取不得咧第一百六十七章 新的合戰第一百九十六章 不裝了,攤牌了第二百三十二章 陛下說可以第六十三章 一動不動是王八第四章 夫子,我錯了第一百七十九章 泥石流來了第三十七章 咱大明,就是仁義(求訂閱)第三百零四章 魏公公將發表重要講話第一百三十二章 事後一根菸第七百一十七章 生死以之
第九百三十七章 糟老頭壞的很第三百三十八章 做人,得有良心第五百三十二章 有種人,不誅不行第二百五十六章 裁撤驛站 內廷堪驗第二百二十六章 欲與天公試比高第二百二十五章 多國部隊第一百八十六章 這李進忠,什麼來頭?(求訂閱)第八百四十四章 二叔的人生軌道第一千章 黑番第一百六十三章 皇協軍第二混成旅團第一百九十六章 不裝了,攤牌了第二百四十三章 朝廷裡有壞人吶第二百一十六章 咱怎麼說,你們怎麼做第五百九十二章 小臣不治國,豈知治國難第三十二章 要想活,多殺韃第八十章 浩然正氣由臉而生第一千一百二十九章 養虎才能爲患第九十三章 假的,統統都是假的第五百六十五章 李大相公成了李相公第九百三十一章 皇爺過不好,咱就不好過第一百一十八章 憑這個行不行?第一百一十六章 你敢說你喜歡我!第四百四十六章 公主請客第三十四章 會飛的人死的快第三百九十七章 西李,我來了第五百四十四章 我不會坑大夥的第七百四十四章 放人是不可能放人的第一百三十五章 牢記魏公公教誨第三百四十章 蠻夷安敢稱太子第五百五十七章 聽話就有油水第一百一十九章 陛下會動手的第一百四十一章 甲等第一(四更)第三百零三章 黑圖阿拉易幟第九百三十八章 不要逼咱家放火第一百四十二章 嘉義講話第九百四十一章 太監不畏死,豈能以死逼之第六百七十三章 千總大人別嫌累第一千二百五十八章 要你幹什麼的?第六十四章 黃泉路上做個伴第八百四十五章 東哥要嫁人第四百四十二章 公公隨意,我幹了第四十六章 東奴免送第七百二十三章 後人至此,拜咱三拜第一百九十二章 膽小鬼,莫怕第四十三章 二叔可是弼馬溫第二十三章 善人第五百一十三章 天行健,我是君子第一百八十二章 山海關軍變第五百七十八章 魏公公校兵第一百三十七章 這,就有點尷尬了(四更)第三百二十五章 下官明白第八十四章 巨資第二百零五章 咱家的小太保第一百一十八章 憑這個行不行?第二百一十一章 那小子是貴妃娘娘的人第五百七十五章 他不介意的第四百一十二章 打死幾個也好第二百九十一章 聽我一番話,勝讀十年書(下)第三百四十六章 親兄弟明算帳第二百三十六章 公公吩咐要善待駙馬第一百八十五章 俺是爲國除奸咧第二百章 歡喜的淚水第三百四十一章 智慧與英俊並重第三百一十章 建州的熟又貴第五百一十一章 你個倭呆子懂個屁第五百一十六章 反東林大同盟第五百零四章 選兵第四百三十三章 虎軀一震第一百八十五章 關東合戰第一百四十一章 公公出新書(重發,已訂勿訂)第三百二十八章 清夫人第四百六十二章 殺人償命(上)第二百零九章 阿瑪要去告發他們第二百七十一章 北京的勳戚第一百二十二章 咱家不想做汪直咧第三百一十章 帝國興盛全在今朝第一百二十二章 咱家不想做汪直咧第三百三十章 內外豈能有別第二十七章 世人皆羨高位者第一百七十三章 統一的大決戰第一百九十四章 魏士奇第四百二十七章 小魏公公真是屈材了第四百六十章 死不瞑目的道兄第一百九十七章 陛下的題字第一百三十三章 皇爺重託不得閒第六百八十章 咱家真的很爲難第八百零一章 咱家講幾句咧第一百九十三章 中宮娘娘啊!第八百一十四章 合作的前提是先打第六百七十五章 咱家的命別人取不得咧第一百六十七章 新的合戰第一百九十六章 不裝了,攤牌了第二百三十二章 陛下說可以第六十三章 一動不動是王八第四章 夫子,我錯了第一百七十九章 泥石流來了第三十七章 咱大明,就是仁義(求訂閱)第三百零四章 魏公公將發表重要講話第一百三十二章 事後一根菸第七百一十七章 生死以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