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22章 字典

“官家的詩篇當真是越發氣魄雄渾,今後你在朝中,可是要多加小心,侍奉英主,可不同於守成之君,你懂嗎?”

呂好問笑吟吟對着黑瘦了許多的兒子呂本中道。

卻是呂本中,他眉頭微皺,有些不以爲然。

“父親,呂相公和劉相公是位極人臣,爲相時間太長,不得不讓出位置,更何況他們是去開封,依舊執掌權柄。父親居然打算請辭,回鄉耕田著書,這又是什麼道理?”

呂好問呵呵道:“小子,你是不一樣了……功成身退,悠遊歲月,難道不好嗎?”

“當然不好!”呂本中氣咻咻道:“父親,還有太多的事情需要有人去做,哪裡就到了退居山林的時候?”

呂好問將眉頭挑了又挑,沉聲道:“你跟我說實話,到底有什麼打算?”

呂本中努力吸口氣,突然喜滋滋道:“父親,你知道孩兒這段時間,辦了多少學堂嗎?”呂本中是奉命去真定府建立學堂的,老呂也挺關心這事的,畢竟這是兒子的政績,實打實的,關係到日後的前程。

“有幾十所嗎?”呂好問已經儘量高估。

可呂本中微笑着搖頭,“父親,已經有一百八十多座學堂了。”

“怎麼會?”呂好問驚得老臉變色,不敢置信,“怎麼會那麼多?小子,你不會謊報政績吧?區區一個府,又是北方的府,怎麼會有這麼多?而且這麼多學堂,要多少書籍,要多少筆墨紙硯,又要多少教書先生?”

呂好問接連提問,因爲這個數字完全超出了他的預計,一個府就有一兩百個學堂,一個路有多少?全國有多少?

一萬?

還是十萬?

尤其是真定府,這屬於淪陷區,說句不客氣的,就是文脈斷絕的蠻夷之地,沒有個幾十年,上百年,根本恢復不起來。

就拿國初的巴蜀來說,也是如此,直到三蘇崛起,巴蜀的文人才終於在朝野有了自己的地位,計算時間,也是差不多一百年。

“如果按照這個速度,再有十年,河北之地就會恢復昔日的文脈,甚至百尺竿頭更進一步。”呂好問微微嘆息,“我還是想不通!”

呂本中輕嘆道:“父親,孩兒最初也想不通……可是當朝廷大力剷除豪強,在地方推動興學的時候,民間的力量一下子就爆發出來,每個村鎮都把最好的地方貢獻出來,甚至還有人家拆了祠堂的磚瓦木料,用來建學堂。”

“荒唐!如何能怠慢了祖宗!”呂好問感嘆之後,卻也意識到了問題所在。

有些東西,自上而下,怎麼都推不動,可自下而上,卻會顯得輕而易舉。舊的豪強被解決掉,毫無疑問,意味着新的機會出現了。

下面的百姓看到了機會,自然願意投入教育,該換門庭,提升地位……殺了地主,分了田,當然不會讓人人都過上地主的日子,但是卻打開了上升通道,可以努力向上,不至於躺平待捶。

自然而然就有了動力。

這其中的奧秘呂好問未必情況,可他知道了一件事,讀書人會比原來多太多了。他們呂家能夠世代宰執,在大宋朝獨領風騷。這裡面就跟呂家的雙重身份很有關係。

他們既是高官,又是大儒,兩條腿走路,在道學一脈有着相當的份量。

“小子,你說要是把這些年輕學子,爭取到咱們呂家門下,又該如何呢?”

呂本中認真想了想,用更認真的態度對呂好問道:“我猜官家會砍了咱們的腦袋吧!”

一句話,險些把呂好問噎死。

“你想氣死我啊!我的意思是讓這些年輕學子接受咱們呂家的學問,這總不會惡了官家吧?”

呂本中思索了一陣子,還是搖頭了。

“父親,說實話,孩兒覺得咱們家的學問未必能得到認可。”

“爲什麼?是學問不好?”呂好問急了,這是之一他們呂家祖宗,豈能忍了!

“倒不是學問不好,是不接地氣。”

“不接地氣?什麼意思?”

“父親請想,這麼多人讀書,如果還是空談天理人慾,氣理之爭,只怕會被人嗤之以鼻吧?”

“呸!這是學問的根本,放在哪裡,都是如此,怎麼會被嫌棄?”呂好問覺得他這個兒子越來越不對勁了。

只不過老呂稍微沉吟,也不得不承認,兒子講的有點道理。

就像他們講學,一次能聚集幾十人,就算是盛會了。

過百,過千,那是要在太學這種地方,還要遇上科舉,才能登壇講學,廣收門徒。

可是像呂本中介紹的這樣,一個府就有那麼多的學堂,如果畢業的學生都只會辯經,誰來養活他們啊?

呂好問再三沉吟,“我明白了,這是要學以致用啊!”

呂本中眼前一亮,“老爹總結的到位!”

“什麼到位!這是斷了咱們家幾代人的辛苦!推到一切,要重新來過!”呂好問氣哼哼道。

呂本中只是訕訕一笑,不敢言對。

過了一會兒,呂好問突然以手擊額,怒道:“你給爲父說清楚,是不是有人指點你的?憑你的本事,還想不到這些,不想挨家法,你就給我說清楚。”

呂本中扛不住,只能道:“這些時候,官家不斷下手諭,詢問孩兒辦差情形,又跟孩兒講了不少想法……”

“懂了!”

老呂一屁股坐在了椅子上,這個結果不出預料,卻又讓呂好問心中凜然,看起來官家是早有準備,全都算計到了。

所謂再造乾坤,必定是要重新洗牌,改天換地的。

名門大族,如李太師,那是以卵擊石,自然會被淘汰……像什麼桐木韓氏,梅花韓式,已經被官家碾碎。

九牧林家倒是聰明,林景貞的前程基本無憂。

現在又到了他們呂家頭上了,是該下本錢了。

“我明白了……對了,前些時候是不是太上皇得了官家的要求,正在修書?”

呂本中點頭,“確實如此,太上皇萬事皆可,唯獨不能爲君啊!父親,你能勝過太上皇嗎?”

呂好問翻白眼了,笑話!

趙佶那是文采,你爹的強項是治學,懂不?

呂好問揹着手,反覆思忖,漸漸的心中有了定計。

不日,呂好問面見趙桓,官家很是熱情,給呂好問準備了座位。

“呂卿,令郎在真定府做得很不錯,朕打算將真定經驗推廣兩河,擇機向全國推廣……你可教了個好兒子。”

呂好問連連點頭,又道:“官家,老臣以爲推行教化的事情可不簡單,必須要思慮周全才行。”

趙桓眉頭挑了挑,笑道:“呂卿有何高見?”

“官家,老臣以爲興學之後,讀書學子會增加十倍,甚至更多……這麼多人讀書,總該有個規範……就拿最基本的字來說,天南地北,各地方言不同,讀法也不盡相同。本朝在仁宗年間,修了《集韻》,是按韻編字,後來又修了《類編》,是按照部首編排,兩本書合在一起,是許多學子必備之物。只是如今又過了幾十年,且要通行天下,是不是該重新編一本書,規正文字,一統讀音?”

趙桓眼前一亮,好一個老呂啊,你發現了盲點。

“呂卿,你既然提了,那就由你來修,如何?”

呂好問躬身道:“老臣責無旁貸,只是老臣還想請官家賜一個名號,臣纔好辦事。”

趙桓一笑,“你這是萬事俱備只欠東風……好,名號嗎,就叫字典如何?”

呂好問點頭,“好,臣這就去籌備……這個字典臣打算以部首和筆畫兩個方法查字,部首查普通的字,筆畫查難以分辨的生僻字……臣粗略估算了一下,差不多能收錄四五萬個字,如果順利編成,必定是每個學子,人手一本!”

趙桓含笑,“如此人人識字,教化大興啊!呂卿……朕要給你提個建議。”

“官家請講。”

“你要修字典,先修一個常用字版的,保證在一萬多字就夠了,儘量簡化,準確,便於尋常學子使用,至於複雜的部分,再修一部大書,留給需要進一步鑽研的學子使用。”

呂好問連連點頭,“官家思慮周全,臣五體投地。”老呂毫不猶豫答應。

趙桓又道:“還有一件事,就是這個字典的稿費。”

“稿費?”老呂哭笑不得,“官家,臣是爲國修書,可不敢奢望發財啊!”

“不發財也不能受窮。”趙桓沉吟道:“這樣吧,讓禮部出面,跟你籤個約書,每本字典給你一文錢。”

趙桓道:“呂卿,你可別嫌少,日後每年要是有一萬個年輕人入學,你就有十貫,一百萬就是一千貫……除了學子之外,市面上買賣,也是如此。算不上太多,你就當做功德了。”

呂好問簡直大喜過望,這算什麼做功德,這是撿便宜好不好?

老呂可是知道有不少人寫書,爲了讓自己的想法流傳出去,甚至不惜冒用他們名義,倒貼錢也不是不行,只要能有人看,能擴大影響力就夠了。

他這一次盯上了字典,就是想通過這一本人人必備的工具書,搶佔先機……卻沒有了得,竟然是個名利雙收的局面!

“官家,這,這筆錢只是給老臣的?”

趙桓一笑,“是給你們呂家的,能夠世代傳承……你看還滿意嗎?”

第574章 唯一的太陽第581章 少年大宋第177章伐夏第146章 父子對決第393章 官家還是孝順啊!第134章 兩個天子第322章 出師北伐第402章 被買通的大宋君臣第202章 大金皇帝都哭了第435章 軍事科技第171章 血肉第566章 興百科之學第420章 巡邊第175章西夏變天第88章 誅殺名王第224章 立馬燕雲第380章 馬上天子第168章 雪恥第13章 赴死之戰第225章 殺人不用刀第266章 河北男兒第482章 曲端多謀第46章 大怒第1章 靖康天子第130章 殺樑王(三更求票)第575章 亞歷山大不值一提第415章 重拳第257章 戰鬥英雄第391章 溫與飽第503章 耶律大石的巔峰第234章 一國興一國亡第280章 大才第165章 興漢侯第288章 官家出題第216章 金盃白刃第305章 四大戰區第507章 族產第454章 華夏大家庭第310章 熱鬧第146章 父子對決第187章 主動出招第286章 趙佶的畫第273章 過河,過河第411章 一門十知州第300章 風骨第62章 短斧揚威第249章 官家要跟你當兄弟第44章 人傑第535章 物流第516章 陸游的壯舉第23章 龍德宮養馬場第233章 大交易第76章 借刀第57章 全力以赴第135章 三國同盟第32章 交換第552章 白旗第354章 重拳第148章 全數收服第185章 瘋子第39章 分兵第1章 靖康天子第324章 趙桓微操第511章 討伐倭國第91章 兵權第469章 我要見官家第259章 最厲害的是趙官家第17章 全殲第383章 再造乾坤第124章 野鴨子(萬字求訂閱)第199章 去救宗爺爺第92章 重用岳飛第201章 殺向燕山府第584章 思想的威力第297章 衍聖公來了第464章 鄭太后第311章 大宋如父第72章 死個明白第525章 小太監,大貪官第179章又一個太上皇誕生了第170章 勇氣第388章 公道第235章 有錢第345章 勝利第115章 岳飛麻煩了第124章 野鴨子(萬字求訂閱)第505章 六十大壽第453章 主持公道第129章 火燒興慶府第359章 翁婿第259章 最厲害的是趙官家第98章 夜訪相國寺(求收藏票票)第360章 民心第153章 爭取人心第319章 趙佶的新工作第183章 又一個盟友第578章 上帝是趙官家第41章 易安居士第187章 主動出招第60章 優勢
第574章 唯一的太陽第581章 少年大宋第177章伐夏第146章 父子對決第393章 官家還是孝順啊!第134章 兩個天子第322章 出師北伐第402章 被買通的大宋君臣第202章 大金皇帝都哭了第435章 軍事科技第171章 血肉第566章 興百科之學第420章 巡邊第175章西夏變天第88章 誅殺名王第224章 立馬燕雲第380章 馬上天子第168章 雪恥第13章 赴死之戰第225章 殺人不用刀第266章 河北男兒第482章 曲端多謀第46章 大怒第1章 靖康天子第130章 殺樑王(三更求票)第575章 亞歷山大不值一提第415章 重拳第257章 戰鬥英雄第391章 溫與飽第503章 耶律大石的巔峰第234章 一國興一國亡第280章 大才第165章 興漢侯第288章 官家出題第216章 金盃白刃第305章 四大戰區第507章 族產第454章 華夏大家庭第310章 熱鬧第146章 父子對決第187章 主動出招第286章 趙佶的畫第273章 過河,過河第411章 一門十知州第300章 風骨第62章 短斧揚威第249章 官家要跟你當兄弟第44章 人傑第535章 物流第516章 陸游的壯舉第23章 龍德宮養馬場第233章 大交易第76章 借刀第57章 全力以赴第135章 三國同盟第32章 交換第552章 白旗第354章 重拳第148章 全數收服第185章 瘋子第39章 分兵第1章 靖康天子第324章 趙桓微操第511章 討伐倭國第91章 兵權第469章 我要見官家第259章 最厲害的是趙官家第17章 全殲第383章 再造乾坤第124章 野鴨子(萬字求訂閱)第199章 去救宗爺爺第92章 重用岳飛第201章 殺向燕山府第584章 思想的威力第297章 衍聖公來了第464章 鄭太后第311章 大宋如父第72章 死個明白第525章 小太監,大貪官第179章又一個太上皇誕生了第170章 勇氣第388章 公道第235章 有錢第345章 勝利第115章 岳飛麻煩了第124章 野鴨子(萬字求訂閱)第505章 六十大壽第453章 主持公道第129章 火燒興慶府第359章 翁婿第259章 最厲害的是趙官家第98章 夜訪相國寺(求收藏票票)第360章 民心第153章 爭取人心第319章 趙佶的新工作第183章 又一個盟友第578章 上帝是趙官家第41章 易安居士第187章 主動出招第60章 優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