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1章 問婚

三叔之所以這麼做,家族恩怨的因素不說沒有,但幾乎可以忽略,肯定另有原因。試想,他是趙佶一朝的老臣,已經做到籤書樞密院事。新君登基,必然會對舊臣老臣進行一定程度的清洗,在朝中安插進自己的人,歷朝歷代都是如此。以三叔的年紀、資歷、背景來看,即便趙桓不動他,恐怕升遷之路也已經走到盡頭,如果不出差錯,將會以“籤書樞密院事”致仕退休。

而終宋一朝,無論文官武將,幹到七八十歲的大有人在。三叔還有很長的路要走,他不會甘心就守着現在的地位一直到致仕,必會通過各種渠道,動用各種手段以求得到新君的認可。現在他做到了,成爲樞密院的二把手。可他還不放心,擔憂地位不穩,這個時候自己從前線來到京城,還立下了戰功。對武臣的敘功升賞是樞密院的事,於是乎,他就來了一出“大公無私”,讓人看到,即便是我徐紹的親侄兒,我還是秉公辦事,秉公到近乎苛刻。

此時,何灌見徐衛久久不語,也和种師道一樣,擔心他心裡不痛快,會有什麼想法。寬慰道:“徐九不必煩惱。你還不到二十歲,仕途上還有好幾十年的光陰。說句不中聽的話,戰事一起,正是我輩殺敵報國,搏取功名之際。亂世出英雄,以後機會多得是。”略停一下,低着頭若有所思,僅片刻之後,鄭重說道“金軍一路打到黃河北岸,河北河東部署的禁軍部隊幾乎全部被打殘打散,朝廷當務之急,是重整這兩地防務,眼下正是用人之際。我替你留意一下,有合適位置,自會替你周全。”以步帥的身份,對一個後生晚輩,七品軍官做出這樣的承諾,何灌對徐衛的看法,恐怕不僅僅是一個“欣賞”就能說得過去的。即便何灌是軍人出身,豪邁奔放,不像文官那樣機關算盡,城府極深。可爬到三衙長官之列,能是普通人?官做得越大,就越圓滑,越虛僞,他現在對徐九可謂是開誠佈公,就算是欣賞他的才幹,也不會做到這種程度。

徐衛倒不鬱悶,官場上互相傾軋,踩着別人的肩膀往上爬是再普通不過的事情了。哪怕就是親爹老子也一樣,君不見蔡京蔡攸雖爲父子,卻搞得水火不容,欲置對方於死地而後快麼?徐紹雖然是自己的親叔叔,可那又怎樣?

但何灌的一片誠意,他還是感受得到,以恭敬的語氣回道:“多謝太尉美意,只是眼下局勢混亂,太尉身爲三衙長官,就不必爲我點小事費神了。知足常樂,我對現在的位置已經很滿意。”他當然不會滿意,可坦白說,這個安排對現在的他來說,幾乎是最好的選擇。

可以肯定,今年七八月金軍還會再來,那時候局面會比現在更艱難。自己就算在哪位大將手下做個兵馬鈐轄,升個四品五品,可終究是受制於人。可能到最後也免不了兵敗如山倒的下場。在沒有足夠的實力以前,不要想着出風頭,小心風頭出多了,人頭都沒了。

歷史上的姚平仲就是一個很好的例子。趙桓登基以後,因爲聽說過他的名號,遂召入宮中詢問抗金退敵之策。可姚希晏大概被這種榮寵衝昏了頭,自告奮勇率領精兵去夜劫金營。趙桓大喜,厚賜金帛壯其行,並許諾若得成功,保他一世前程。結果,劫營失敗,姚平仲想到自己在官家面前誇了海口,這一回去不但沒臉見人,恐怕還會受責罰。於是乎,隻身一人騎着匹騾子連夜奔逃,一直跑到鄧州纔敢稍作歇息。可還擔心離京城太近,會被捉拿,又倉皇逃竄。最後跑到後來的四川青城山道觀,再鑽入深山做野人了。他這一撂挑子不要緊,卻直接導致趙桓抗金的信念徹底倒塌,北宋隨後滅亡。

何灌見他這麼說,點頭以示讚許。一陣沉默後,感覺話題太過沉重,徐衛又剛從前線回來,要商議軍務日後有的是時間。隨口問道:“國事多事之秋,你又帶兵在外,想是連婚事也耽擱了吧?”徐衛已經快到弱冠之年,這個年代的男子,十六七歲成婚是很平常的事情,所以他有此一問。

徐衛聞言笑道:“卑職從前頑劣,被鄉里視爲周處之流,誰肯把女兒嫁我。所以拖到現在也不曾定親,也就談不上婚娶了。”

何灌大笑起來,俗語說“寧生浪蕩子,莫養孥鈍兒”小時候調皮搗蛋,長大了未必就沒有出息。若是從小就聽說聽教,安安分分,成年後也未必就能出人頭地。徐衛還不到二十歲,已經做到正七品武官,而且不是“蔭官”,在同輩人來說,已算是難能可貴了。

“人無妻如屋無樑,這可是人倫大事,耽誤不得。”何灌笑着囑咐道。

徐衛連連稱是,希望趕緊敷衍過去,何灌自然看出他的意思,也不多說。反正這婚姻大事,全憑父母做主,當事人只需接受便是。

又說了一陣閒話,何灌一拍雙腿站起身來,說是還有事要忙,讓徐衛自便。後者起身相送,可走到轉角時,何太尉又停了下來,回首笑道:“當日你救下我妻女,夫人一直念着當面答謝,不如你去後堂見見如何?”

徐衛心知這是場面話,聽三姐和四嫂說,那位何夫人牛氣沖天。自己救了她,還安置在家中休養。姐姐嫂子又悉心照顧,可何夫人從沒好臉色。臨走之時,一副打賞下人的模樣,氣得三姐直想罵人。但何太尉親自開了口,他也不好推辭,遂答應下來。

上次來何府時,他曾經遊覽過,依稀記得門路。待何灌走後,便自行向後堂而去。那府中僕婦丫頭有些認得他,也不阻攔詢問。就算不認得的,見他儀表堂堂,腰裡還繫條金帶,誰敢去多嘴?一路通行,直走到後院那個池塘邊上,不自覺地停下腳步打望過去。

第88章 漢奸第582章 長期圍困第629章 郡王跋扈第350章 授予全權第347章 承壇拜將第814章 服不服第八百四十九章第85章 箭雨第499章 政變(中)第267章 總攻在即第574章 回回炮第133章 川陝第495章 引蛇出洞第七百四十五章第431章 調虎離山第604章 邊境衝突第72章 開戰第703章 巨炮轟城第700章 表示無壓力第515章 西軍團結第590章 威震狄夷第76章 死戰第691章 決戰在即第676章 遼軍東來第八百七十章第812章 女真陰險第515章 西軍團結第257章 愛護有加第152章 東京來客第八百三十五章第273章 沙場老將第八百四十六章第691章 決戰在即第789章 風雲再起第382章 樂極生悲第八百四十八章第112章 帶御器械第192章 班師凱旋第213章 大戰在即第631章 扼西夏之喉第359章 研討戰術第823章 別來惹我第240章 挖祖墳第377章 全軍狂怒第528章 宜將剩勇追窮寇第七百四十六章第360章 勸說徐原第691章 決戰在即第359章 研討戰術第2章 夏津小霸王第357章 一樣文官兩種本色第389章 劉子羽第187章 迂迴出擊第405章 雙管齊下第20章 知府的垂青第229章 三司派員第321章 便宜行事第738章 兩相相爭第35章 瓦罐裡捉王八第241章 策反李植第567章 各方角力第451章 小徐的鬱悶第509章 殺入敵境第452章 吉凶未卜第523章 戰機閃現第480章 女人的撫慰第七百八十八章第614章 河西走廊第八百三十二章第103章 無拘無束第616章 進攻第65章 後生可畏第448章 胡馬南來第229章 三司派員第112章 帶御器械第603章 視察藏區第49章 欲擒故縱第354章 準備大幹第598章 姐妹較勁第512章 生財之道第606章 納妾記第447章 君前留對第726章 整個世界清靜了第670章 徐六拜相第447章 君前留對第274章 知軍夫人第426章 來之不易的勝利第662章 峰迴路第595章 兩強相遇第八百一十九章第664章 迫退千軍第774章 識時務者爲俊傑第144章 小小縣城 固若金湯第五百一十章第282章 愛莫能助第555章 鎩羽而還第474章 未有之敗第646章 首倡分割第66章 長輩第453章 總管諸軍
第88章 漢奸第582章 長期圍困第629章 郡王跋扈第350章 授予全權第347章 承壇拜將第814章 服不服第八百四十九章第85章 箭雨第499章 政變(中)第267章 總攻在即第574章 回回炮第133章 川陝第495章 引蛇出洞第七百四十五章第431章 調虎離山第604章 邊境衝突第72章 開戰第703章 巨炮轟城第700章 表示無壓力第515章 西軍團結第590章 威震狄夷第76章 死戰第691章 決戰在即第676章 遼軍東來第八百七十章第812章 女真陰險第515章 西軍團結第257章 愛護有加第152章 東京來客第八百三十五章第273章 沙場老將第八百四十六章第691章 決戰在即第789章 風雲再起第382章 樂極生悲第八百四十八章第112章 帶御器械第192章 班師凱旋第213章 大戰在即第631章 扼西夏之喉第359章 研討戰術第823章 別來惹我第240章 挖祖墳第377章 全軍狂怒第528章 宜將剩勇追窮寇第七百四十六章第360章 勸說徐原第691章 決戰在即第359章 研討戰術第2章 夏津小霸王第357章 一樣文官兩種本色第389章 劉子羽第187章 迂迴出擊第405章 雙管齊下第20章 知府的垂青第229章 三司派員第321章 便宜行事第738章 兩相相爭第35章 瓦罐裡捉王八第241章 策反李植第567章 各方角力第451章 小徐的鬱悶第509章 殺入敵境第452章 吉凶未卜第523章 戰機閃現第480章 女人的撫慰第七百八十八章第614章 河西走廊第八百三十二章第103章 無拘無束第616章 進攻第65章 後生可畏第448章 胡馬南來第229章 三司派員第112章 帶御器械第603章 視察藏區第49章 欲擒故縱第354章 準備大幹第598章 姐妹較勁第512章 生財之道第606章 納妾記第447章 君前留對第726章 整個世界清靜了第670章 徐六拜相第447章 君前留對第274章 知軍夫人第426章 來之不易的勝利第662章 峰迴路第595章 兩強相遇第八百一十九章第664章 迫退千軍第774章 識時務者爲俊傑第144章 小小縣城 固若金湯第五百一十章第282章 愛莫能助第555章 鎩羽而還第474章 未有之敗第646章 首倡分割第66章 長輩第453章 總管諸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