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66章 人心向背

徐六覺得他這話有輕視之意,笑了笑,催動戰馬奔離大陣,直朝對方過去。他到底是參知政事,折彥質一見,吩咐道:";派人跟着他,他要有個閃失,徐九那裡我見了面也不好說話。”

折彥文回頭喝了一聲,便有數十騎尾隨而去。徐六奔至場中,殿前司駐軍也派了人出來。那人剛奔出不多遠,看到徐良,仔細辨認之後,居然掉頭就回。一直奔入陣中,大聲稟報道:";都指揮,來人是徐參政”

“你沒認錯?”軍中主將是一名殿前司捧日軍都指揮使,聽到這話,吃了一驚。

“絕不會認錯,他分管軍務,曾經檢閱過殿前司部隊,卑職識得他”那軍官肯定道。

徐良已經被罷免“參知政事”差遣,朝廷明令嶺南安置,他怎麼出現在這裡?又怎會跟折彥質攪在一起?

以這捧日軍都指揮使的身份地位,自然無法參與機要。不過,這一個月以來,行在謠言四起。百姓們都在議論,說是太上皇復辟。徐參政是官家倚重的大臣,他領着兵馬來到此地,又豎起“奉詔勤王”的大旗,這裡頭到底是怎麼回事?

可這些事情,不是他一個小小的都指揮使能夠想得通,管得着的。徐良既來,必有話說,也罷,且聽聽他有何說法。想到此處,這都指揮使再次打馬出陣,迎向徐良。

雙方僅隔着幾步距離停下,折家的士兵想把徐六圍在中間保護,卻被徐良制止,立於衆人之前,朗聲道:";你等認得我麼?”

那都指揮使點點頭。

“那就好,廢話我不多說。朝中逆臣脅迫太上皇,發動政變。我奉天子詔命,徵得江西宣撫司,兩淮安撫司部隊前來勤王。你等若能明大義,當調轉矛頭,共襄義舉。否則,立即撤去。”徐六肅色道。

一席話,說得對方滿頭水霧。逆臣脅迫太上皇?這怎麼回事?

“我等殿前司部隊,負有拱衛行在之重任,責無旁貸。”那都指揮使說道。

徐六聞言,自身旁取出寫有趙諶御筆親詔的黃袍,一抖開,示於衆人道:";這是當日在葛嶺,官家危急之時,御筆親書的勤王詔。信與不信,在你們,但我提醒一句,你們自忖是折宣撫的對手麼?”

這句卻是大實話,莫說兵力懸殊,殿前司的部隊一直跟着皇帝跑,多少年了沒打過仗,跟百戰餘生折家軍相比,何異於一個天上,一個地下?那都指揮使有些猶豫,打吧,必敗無疑,不打,又違背了節制,這卻如何是好?

徐六見他動搖,步步進逼道:";今折宣撫率兩司八萬精兵而來,士卒何罪之有,白白送死?”江中見趙點時,他說帶了五萬兵來,現在又稱八萬,可見自古以來行軍作戰,對外宣稱的兵力十有八九都是虛的。

“茲事體大,請容商議。”那都指揮使終於鬆口道。

徐良將黃袍一收:";可以,但我有耐性,折宣撫未必有,好自爲之吧。”語畢,不再多說,引衛兵回陣。

這頭,捧日軍都指揮使也打馬回陣,迅速召集軍官商議對策。他將徐六的話原封不動傳達給軍官們,而後道:";徐良手持黃袍一領,上面寫有‘聽良號令,如朕親臨’的字樣,自稱是官家御筆親書,如之奈何?”

一衆軍官皆沉默不語,這些人大多都是粗鄙軍漢出身,一些人連字都不認識,哪裡懂得什麼朝政大事?只知道雙方兵力實力都懸殊,打起來只有一個結果。

“徐良之言,且不論真假,但今天這場仗,九死一生”有人道。

“都指揮,有句話我不知當說不當說。”此時,一名副統領軍官壓低聲音道。

幾人都將目光轉向他,都指揮使問道:";卻有何妨?”

“我妻弟在內殿直供職,本月十一,他隨聖駕往葛嶺,給道君作法事。據他說,十三日那天,王殿帥帶着兵馬……”

“噤聲”都指揮使聽到這兒,再不敢讓他說下去。

“你說這作甚,又不是不知道。”同僚們責怪道。

那副統領一怔,小聲道:";怎麼?都知道?”

“這事還有人不知道麼?”同僚反問道。這事在杭州城裡早就已經傳開了,只不過民間傳說素來有添枝加葉的習慣。現在杭州里出現多個版本,有說王宗濋拿着刀架着天子押回城,還有人說亂軍逼迫聖上之時,道君曾經顯靈;最扯的,莫過於還有人說徐良忠義無雙,挺身護駕,被亂軍斬殺。

那副統領左右一張望,極力壓低嗓門:";當時上山的人都被帶回城,獨獨少了這個。我妻弟說,他有些手段,趁亂脫身,另有所圖。莫非就是指這事?”

都指揮使扯着下巴上的鬍鬚,照這麼說來,徐良手持的黃袍御詔,真假還就說不準了。爲難道:";依你們看,這事如何處置?”

“這裡頭的水有多深,我等也摸不清。反正打,幾敗無疑現在殿前司在杭州的部隊不滿萬,後頭的事天才曉得會怎麼樣。”那副統領道。

“但不打又能怎地?還真去聽折宣撫號令?萬一……”有人擔憂道。

“反水做不得,但既然明知不敵,何苦白白送死?不如撤回城去,對上只說折宣撫人多勢衆,我等抵擋不住,如何?”有人道。

那都指揮使還拿不定主意,忽聽對方陣中號角齊鳴,高亢而急促駭得他臉色一變,切齒道:";罷了,傳令,撤”

軍令一下,正合士卒們心意,也不消軍官指揮,紛紛掉頭往杭州城方向跑。幾千人馬,眨眼之間跑了個乾乾淨淨。

那一頭剛失去耐性的折彥質一見,不禁扭頭對徐良道:";徐參政幾句話,就說得數千人馬偃旗息鼓,佩服。”

徐六輕笑道:";這都是折宣撫威名所至,與徐某何干?他們是自知不敵,與其白白送死,還不如遁去。”

折彥質亦笑,也不多言,吸了口氣,朗聲道:";傳我將令,向杭州城進發”

第460章 棄城逃跑第16章 殺!殺!殺!第七百四十二章第222章 捅月亮第26章 三個月能幹什麼第28章 閻王與小鬼第209章 招討副使第622章 莫望西軍第七百四十三章第604章 邊境衝突第63章 來了第439章 鎮江來人第196章 託媒說親第647章 瓜分西夏第421章 陳兵耀武第89章 勸降第434章 回家第702章 直撲燕雲?第767章 噩耗傳來第630章 天賜良機第605章 與衆不同第八百三十六章第504章 軍事會議第756章 河北!河北!第58章 報捷第340章 徐衛的轉折點第576章 二次勸降第572章 旗開得勝第300章 鐵管火器第802章 我的地盤我作主第223章 這潭水很渾第四百零八章第46章 死戰第424章 鋼鐵雄師第300章 鐵管火器第5章 有本事你咬我第76章 死戰第428章 矢志復仇第539章 收復全陝第324章 兩日破城第619章 白瑪達娃第401章 出事了第460章 棄城逃跑第454章 太上趙佶第370章 趁夜突進第257章 愛護有加第164章 惺惺相惜第540章 早渡黃河第八百八十章第513章 突來之戰第736章 怎麼回事第199章 大功告成第631章 扼西夏之喉第377章 全軍狂怒第四百零九章第四百一十三章第728章 將二代第794章 徐母去世第513章 突來之戰第684章 打回家鄉第384章 興師問罪第94章 退兵第42章 小螞蚱第八百三十九章第111章 睚眥必報第625章 以退爲進第17章 別高興得太早第540章 早渡黃河第131章 人氣第282章 愛莫能助第211章 重大發現第386章 潼關送別第134章 徐家將第104章 內情第336章 謠言?事實?第213章 大戰在即第311章 不聽徐九言第八百五十一章第816章 真會來事第635章 請爲附庸第182章 糾結第782章 另一場戰爭第90章 狗血淋頭第623章 擅自調兵第八百六十七章第497章 陰雲密佈第350章 授予全權第21章 八品官都不要第35章 瓦罐裡捉王八第403章 爲何冒險第273章 沙場老將第454章 太上趙佶第157章 圖窮匕見第315章 集結耀州第431章 調虎離山第540章 早渡黃河第四百四十五章第86章 盾陣第574章 回回炮第51章 風將
第460章 棄城逃跑第16章 殺!殺!殺!第七百四十二章第222章 捅月亮第26章 三個月能幹什麼第28章 閻王與小鬼第209章 招討副使第622章 莫望西軍第七百四十三章第604章 邊境衝突第63章 來了第439章 鎮江來人第196章 託媒說親第647章 瓜分西夏第421章 陳兵耀武第89章 勸降第434章 回家第702章 直撲燕雲?第767章 噩耗傳來第630章 天賜良機第605章 與衆不同第八百三十六章第504章 軍事會議第756章 河北!河北!第58章 報捷第340章 徐衛的轉折點第576章 二次勸降第572章 旗開得勝第300章 鐵管火器第802章 我的地盤我作主第223章 這潭水很渾第四百零八章第46章 死戰第424章 鋼鐵雄師第300章 鐵管火器第5章 有本事你咬我第76章 死戰第428章 矢志復仇第539章 收復全陝第324章 兩日破城第619章 白瑪達娃第401章 出事了第460章 棄城逃跑第454章 太上趙佶第370章 趁夜突進第257章 愛護有加第164章 惺惺相惜第540章 早渡黃河第八百八十章第513章 突來之戰第736章 怎麼回事第199章 大功告成第631章 扼西夏之喉第377章 全軍狂怒第四百零九章第四百一十三章第728章 將二代第794章 徐母去世第513章 突來之戰第684章 打回家鄉第384章 興師問罪第94章 退兵第42章 小螞蚱第八百三十九章第111章 睚眥必報第625章 以退爲進第17章 別高興得太早第540章 早渡黃河第131章 人氣第282章 愛莫能助第211章 重大發現第386章 潼關送別第134章 徐家將第104章 內情第336章 謠言?事實?第213章 大戰在即第311章 不聽徐九言第八百五十一章第816章 真會來事第635章 請爲附庸第182章 糾結第782章 另一場戰爭第90章 狗血淋頭第623章 擅自調兵第八百六十七章第497章 陰雲密佈第350章 授予全權第21章 八品官都不要第35章 瓦罐裡捉王八第403章 爲何冒險第273章 沙場老將第454章 太上趙佶第157章 圖窮匕見第315章 集結耀州第431章 調虎離山第540章 早渡黃河第四百四十五章第86章 盾陣第574章 回回炮第51章 風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