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4章 還你一個美嬌娘

三更了,還欠了一更,爭取明天能補上。

玉尹不知道,智深長老是否清楚,那個時常隔牆撫琴的人,便是自己。

但他卻相信智深長老知道!

這聽上去似乎是很怪異,但是玉尹便這麼認爲。

也許,智深長老的功夫比不得,但是從精神上而言,卻比陳希真更加高明。

陳希真說,智深長老可以指點玉尹功夫。

就目前這階段來說,這個花和尚智深長老,可能是玉尹最適合的老師。

從牀邊取出那口虎出寶刀,玉尹拔刀出鞘,輕輕擦拭了一番。也許明日,便要用虎出和他較量一番。今日由於匆忙,玉尹並沒有合適的兵器。那木魚槌雖然有分量,但對玉尹而言,還是有些輕了。且看看用虎出對陣,會是怎樣一個結果?

晚飯時,從玉家鋪子回來。

她帶來了一個消息,張二姐說的那家人,已經到了開封。

“哪家人?”

玉尹有些遲鈍,詫異問道。

燕奴說:“便是二姐說的同鄉……不過,那一家共有四口人,只怕是有些麻煩。”

“四口人?”

玉尹聞聽,眉頭頓蹙。

他倒不是在意多幾個人,而是這小院本十分安靜,一下子多這麼多人,會不會變得鬧騰?玉尹本身就是個好安靜的人,張擇端也好,安道全也罷,也不好熱鬧。

如果一下子增加四口人……

“那一家叫甚名字,莫不是舉家而來?”

燕奴輕聲道:“當家的叫做高世光,是湯陰一個莊稼漢。

妻子叫趙十娘,倒也是個精明能幹的人,夫妻二人都很老實,那高世光看上去和廿九叔頗有些相似。他二人膝下本只有一子,名叫高澤民,年十五歲,倒也是個機靈的小子。本來他一家只三口人,偏臨來前又收養了一個女兒,叫芮紅奴,方十歲。

說那芮紅奴本是高世光家的鄰居,不想年初鬧水患,父母雙亡,便只剩下那小女兒一人。高世光也是見她可憐,便收養在身邊……沒成想自家的日子越發難過。”

聽上去,的確是個老實人家。

玉尹向燕奴看去,從那雙水汪汪的大眼睛裡,看出了一絲乞求。

“也罷,既然來了,便過來吧。

不過有件事你明天去和他們說清楚,咱這家裡,都是喜歡安靜的。來這邊做事,卻不能太過吵鬧。特別是正道兄畫畫,還有安叔父煉丹,可都不能輕易被打攪。”

玉尹說的也是事實。

燕奴想了想,便答應下來。

“那今晚便讓他們在二姐家先住下,明日奴晌午過去,把他們帶過來。

順便再買些被褥和洗漱的東西,免得到時候又要一番折騰……小乙哥看這樣可好?”

玉尹點頭道:“那便這麼說吧。”

吃了飯沒多久,徐婆惜便來了。

這新居修好之後,玉尹也就不必天天跑去流蘇園指點徐婆惜,那實在是太麻煩……

“老師,從明日開始,奴便不得天天來聆聽教誨了。”

徐婆惜話語中,帶着些許哀怨。

眼眉兒挑了一下,用眼角餘光掃了一眼旁邊的楊再興。

“爲什麼?”

楊再興果然忍不住開口詢問。

“封姐姐說,準備在八月十五,開唱牡丹亭。”

“啊?”

“近來那豐樂樓連番上演《梁祝》,着實給潘樓帶來了壓力。封姐姐和司馬大官人商量了一下,便決定把《牡丹亭》提前,先唱一折子,試探一下外面的反響。

所以從明日開始,奴便要在潘樓演練,怕沒得空閒前來。”

徐婆惜表面上是給玉尹解釋,但實際上,卻是向楊再興解釋。

楊再興那張臉,頓時陰沉下來,整個人也變得有氣無力,看上去沒精打采。

玉尹心知,這《牡丹亭》開唱可能是一個原因,但最近一段時間,楊再興和徐婆惜走的近,怕是另一個原因。封宜奴也不是傻子,徐婆惜怎可能瞞得過她的眼睛?

“如此,便請轉告封娘子,祝她馬到功成。”

“老師……到時候不去嗎?”

玉尹算了算日子,苦笑道:“怕是當天沒得時間,近一段來,確是瑣事纏身……不過若當天得了閒,定去爲婆惜捧場。”

“那奴便恭候老師前來。”

徐婆惜說完,猶豫了一下。

玉尹看她似有心事,便笑道:“婆惜莫不是還有事情?”

“封姐姐來時,讓婆惜請教老師,昨夜老師使得那兩首曲子,是否已經賣了出去?”

“啊?”

“封姐姐說,她可以使錢買來。

不過那首《》,不免有些俚俗,怕是出不得高價。不過兩首曲子,她願出八千貫,不知老師是否滿意?”

滄海一聲笑也能賣出去嗎?

這倒是真個出乎了玉尹的意料之外。

不過後一想,那《滄海一聲笑》的格律雖說不合而今時代,但曲子確真是依照傳統古曲所寫。據說當時《滄海一聲笑》的作者黃沾,爲創作這首歌填寫了好幾篇曲子,但都不得滿意。後來還是在無意間翻閱古書《樂志》時,看到其中一句‘大樂必易’的話,纔有了靈感。於是便用宮商角徵羽這傳統五階,創造了《滄海一聲笑》。

這曲子與而今俚俗,並非上品。

但勝在一個‘新’、一個‘奇’、一個‘易’。

一首歌曲,符合了這新奇易三點,便足以傳唱開來。

如果按照之前玉尹賣曲的價錢計算,想來《良宵》可價值五千貫,那《滄海一聲笑》,恐怕要價值三千貫。當然了,玉尹並不認爲這首歌曲真個便值三千貫。這裡面恐怕還有一些人情,甚至包括了玉尹自身的名氣在內,封宜奴才開出這個價。

玉尹沉吟片刻,對徐婆惜道:“婆惜且稍等片刻。”

說完,他回到了書房。

片刻後拿着一封書信回來,遞給徐婆惜道:“把這封信交給封娘子,便說只要她應下這件事,自家便可以把曲子給她。呵呵,若應了,八千貫太多,五千貫足矣。

滄海一聲笑,便作自家謝禮。”

衆人聞聽一怔,都露出了愕然之色。

不過,安道全很快便猜出了玉尹那信中的內容,暗自點了點頭,看玉尹的目光裡,旋即透出了幾分讚賞。

徐婆惜有點弄不明白玉尹的意思,不過還是順從接過書信,告辭離去。

只是這一次,她沒讓楊再興送,因爲在巷口處,停着一架二人兜轎,想來是封宜奴安排。

徐婆惜走後,楊再興頓時垂頭喪氣。

先前那識字讀書的興致,也一下子蕩然無存。

玉尹看了他一眼,搖搖頭,轉身走了。

“那自家也回去了!”

楊再興有氣無力的道了一聲,起身便走。

“大郎,你今日功課還沒有學完。”

“學甚功課,自家今日沒那心思,不學了……”

楊再興說話很衝,卻頓時惹怒了安道全,上前攔住他,擡手就是一記耳光,狠狠抽在楊再興臉上。這一巴掌着實響亮,打得楊再興腮幫子,頓時變得紅腫起來。

“安叔父,你幹什麼?”

“便要打醒你這混小子……不過些許挫折,就變成如此模樣,將來又談什麼成就事業?

沒錯,那徐婆惜從明日便不會來了。

可是與你而言,卻是一個真正開始……你以爲你日日與她相會,便可以走在一起嗎?蠢貨,便是她真個喜歡你,你若沒得事業,又拿什麼來娶她回家?小乙爲你規劃好了前程,你這廝卻渾渾噩噩的混日子。你知不知道,方纔小乙那封信裡寫的什麼?”

“什麼?”

“我雖沒看那封書信,但卻大體上能夠猜出。

小乙定是要封娘子和那司馬大官人維護好徐婆惜……爲此他願意拿出三千貫做謝禮。雖不知道,那司馬大官人能維護徐婆惜多久,可是卻給了你足夠的機會。

只要你能成了事業,到時候便要風光迎娶那妮子,又有何難?便是司馬大官人也阻攔不得。可你一無功名,二無事業,身上更不存分文,如何能娶得美嬌娘還家。”

楊再興聞聽,頓時愣住了!

卻在這時,玉尹從大堂裡走出來,幽幽道:“安叔父猜得不錯,我方纔書信,要封宜奴和司馬大官人保徐婆惜兩年清倌人……三千貫,想必也只能是兩年。若大郎不能成就事業,到時候便是自家再有臉面,也無法保的她清白,你自己考慮。”

兩年?

說實話,這院子裡的人都覺着有些奇怪,難道玉尹便有把握,讓楊再興兩年之內,出人頭地嗎?

兩年時間,說長不長,說短不短。

也許楊再興能有所成就,但是……這大宋官場,是個極講究資歷。便是楊再興再有本事,也不可能兩年之內脫穎而出,考個秀才出來,又如何能迎娶到徐婆惜?

可是,看玉尹自信滿滿,安道全等人到嘴邊的話,復又咽了回去。

而楊再興確是眼睛一亮,他咬着嘴脣,片刻後來到玉尹跟前,拱手一揖到地。

“哥哥這份恩義,俺楊再興必不忘懷。

他日不管哥哥有何差遣,只需一聲令下,楊大郎若說個不字,便來世投入畜生道。”

玉尹呵呵笑了。

他伸出手,一把攙扶起楊再興,“你我兄弟,又何必說這些話。

總之,哥哥不敢保證你一定能功成名就,但兩年之後,卻定保你一個美嬌娘還家。”

第72章 蝴蝶振翅第一彈第294章 好戲,剛開始!第260章 禪位(一)凌晨後兩連更結束求推薦啊求推薦第246章 十萬貫本金第43章 這一幕,好熟悉(下)第324章 登州(一)第324章 登州(一)第268章 一團麻第226章 殺虜(六)第223章 殺虜(三)第48章 錦衣樓(上)第128章 所爲何來?第148章 大宋時代週刊(二)第138章 喉舌第351章 漠北變局第313章 誓言第17章 一生一世跟你走(下)第303章 生?死?第6章 師兄(下)第235章 八段錦第215章 機關算盡第338章 花塔子鋪(二)第243章 背嵬第57章 斷碑溝第172章 宣和六年驚天大案第19章 序曲(下)第328章 海上劫殺(二)第129章 枯木龍吟第291章 太子親軍第一戰第73章 爭執第155章 便橋屠場第242章 趙不尤(下)第55章 流傳在東京的傳說(二)第124章 爲靖康謀第106章 國之忠臣第216章 割袍斷義第133章 刀名虎出第253章 高太尉(一)第77章 蒲察石家奴第17章 一生一世跟你走(上)第118章 前路不通第93章 你在威脅我?第327章 海上劫殺(一)第8章 二泉映月(中)第185章 帝姬心思第39章 爭跤(中)第206章 練兵(三)第263章 誅賊第323章 恐懼第88章 牟那山中月第359章 八方風雨會東京(一)第168章 教不得你第257章 將夜(一)第247章 急先鋒第193章 聲音第50章 兩位帝姬(下)第224章 殺虜(四)第40章 角力記(中)第97章 陳年舊事後記第319章 偶遇第287章 市井聯盟第292章 這算不算改變歷史?第33章 兩千貫恩義(下)第314章 暗花,二十萬貫!第70章 女人野心第163章 衙內有請第148章 大宋時代週刊(二)第47章 強筋壯骨散(上)第21章 燕歸來(中)第133章 刀名虎出第57章 斷碑溝第141章 賜命從何來?(三)第96章 忽見大光明第38章 小高衙內(上)第97章 陳年舊事第8章 二泉映月(上)第262章 十萬家財換平安第104章 血色可敦城(完)第10章 八閃十二翻(上)第79章 血戰金河泊(二)第4章 殺豬(中)第27章 聲名鵲起(下)第142章 賜命從何來?(四)第345章 漠北變局(六)第222章 殺虜(二)第272章 風雨第50章 兩位帝姬(下)第22章 金蛇狂舞(下)第112章 林牙雜記第19章 序曲(上)第173章 此事非一般第2章 燕奴(上)第22章 金蛇狂舞(下)第74章 第一次交鋒第260章 禪位(一)第310章 陳橋大捷風雲起(六)第270章 又是何方神聖?第73章 爭執
第72章 蝴蝶振翅第一彈第294章 好戲,剛開始!第260章 禪位(一)凌晨後兩連更結束求推薦啊求推薦第246章 十萬貫本金第43章 這一幕,好熟悉(下)第324章 登州(一)第324章 登州(一)第268章 一團麻第226章 殺虜(六)第223章 殺虜(三)第48章 錦衣樓(上)第128章 所爲何來?第148章 大宋時代週刊(二)第138章 喉舌第351章 漠北變局第313章 誓言第17章 一生一世跟你走(下)第303章 生?死?第6章 師兄(下)第235章 八段錦第215章 機關算盡第338章 花塔子鋪(二)第243章 背嵬第57章 斷碑溝第172章 宣和六年驚天大案第19章 序曲(下)第328章 海上劫殺(二)第129章 枯木龍吟第291章 太子親軍第一戰第73章 爭執第155章 便橋屠場第242章 趙不尤(下)第55章 流傳在東京的傳說(二)第124章 爲靖康謀第106章 國之忠臣第216章 割袍斷義第133章 刀名虎出第253章 高太尉(一)第77章 蒲察石家奴第17章 一生一世跟你走(上)第118章 前路不通第93章 你在威脅我?第327章 海上劫殺(一)第8章 二泉映月(中)第185章 帝姬心思第39章 爭跤(中)第206章 練兵(三)第263章 誅賊第323章 恐懼第88章 牟那山中月第359章 八方風雨會東京(一)第168章 教不得你第257章 將夜(一)第247章 急先鋒第193章 聲音第50章 兩位帝姬(下)第224章 殺虜(四)第40章 角力記(中)第97章 陳年舊事後記第319章 偶遇第287章 市井聯盟第292章 這算不算改變歷史?第33章 兩千貫恩義(下)第314章 暗花,二十萬貫!第70章 女人野心第163章 衙內有請第148章 大宋時代週刊(二)第47章 強筋壯骨散(上)第21章 燕歸來(中)第133章 刀名虎出第57章 斷碑溝第141章 賜命從何來?(三)第96章 忽見大光明第38章 小高衙內(上)第97章 陳年舊事第8章 二泉映月(上)第262章 十萬家財換平安第104章 血色可敦城(完)第10章 八閃十二翻(上)第79章 血戰金河泊(二)第4章 殺豬(中)第27章 聲名鵲起(下)第142章 賜命從何來?(四)第345章 漠北變局(六)第222章 殺虜(二)第272章 風雨第50章 兩位帝姬(下)第22章 金蛇狂舞(下)第112章 林牙雜記第19章 序曲(上)第173章 此事非一般第2章 燕奴(上)第22章 金蛇狂舞(下)第74章 第一次交鋒第260章 禪位(一)第310章 陳橋大捷風雲起(六)第270章 又是何方神聖?第73章 爭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