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74章 郭橋鎮(二)

陽光明媚,不冷不熱。

隨着春天的到來,大地回春,萬物復甦。

昨晚的小雨,讓道路顯得有些泥濘和溼滑,行軍的速度,也變得有些緩慢。玉尹有些着急,催促背嵬軍加快行軍速度,心裡面也不知是和緣故,總覺有些不安。

按道理說,時間尚充足。

可不知爲什麼,在天亮之後,玉尹的眼皮子,就跳個不停。

一千兵馬的行進速度,其實很快。

沒有許多輜重拖累,所以也就少了很多負擔。

可即便如此,玉尹還是讓大家走的再快一些。他開始感到後悔,爲什麼不從天駟監提出一千匹馬來,也好過走的這麼慢。

“哥哥,怎地如此心神不安?”

“我也不知道,反正就是覺着不踏實。”

高寵輕聲安慰道:“哥哥休要想太多,老龐的兵馬,這時候說不得已經到了郭橋鎮,若是有什麼變故,他定然會派人回來稟報。哥哥想來是昨日歇息的不好,所以纔會如此。等到了郭橋鎮,哥哥便睡一會兒,明日醒來,也就沒甚大事了。”

玉尹聽了,不禁點點頭。

他剛要開口,忽聽前方有人喊道:“玉指揮在那裡,玉指揮在哪裡……我乃黑旗箭隊袁朝年,奉龐將軍之命,有緊急軍情稟報。”

玉尹聽了,心裡頓時咯噔一下:莫非,出事了?

“把人帶來!”

玉尹忙催馬上前,高寵與何元慶忙緊隨其後。

來到陣前。就見一個青年已滾鞍落馬,正快步走來。

玉尹對這青年倒是有些印象,似乎是龐萬春身邊的親隨。他也連忙下馬,走上前道:“袁朝年,有何軍情?”

“滑州,滑州反了!”

“啊?”

袁朝年風塵僕僕,一臉的疲憊之色。

“回稟指揮。我家將軍摔我等在廣濟河渡口準備渡河時,遇到從封丘潰敗下來的兵馬。

滑州指揮使曹榮,率部歸降虜賊。

他親率三千兵馬。在昨日傍晚攻陷封丘,正朝郭橋鎮迅速逼來。郭橋鎮而今已經亂作一團,那郭橋鎮保甲官已不知去向。郭橋鎮百姓也正朝着廣濟河渡口逃逸。

將軍命小底趕回來稟報,請指揮速做決定,是繼續前進,還是暫時後退。”

曹榮,真的反了……

玉尹這心裡,也是一陣慌亂。

昨日他說曹榮投降,但也只是猜測而已。

哪知道,曹榮竟然真的想了,而且還率領兵馬,攻克了封丘縣城。封丘一丟失。開封府的北大門就算是徹底打開。只要金兵順勢而下,佔領郭橋鎮和陳橋鎮,便等於拿下了廣濟河渡口。而後直逼開封,也不過一日光景……虜賊,可真快啊!

“袁朝年!”

“小底在。”

“你立刻回去。告訴老龐,讓他不管怎樣,先拿下郭橋鎮。

另外,留五十人在廣濟河渡口,務必保證河道通暢。我會下令加快速度,渡口絕不可以有失。另外。老龐到了郭橋鎮後,便立刻派出斥候,打探虜賊消息,並派人告與我知。”

“喏!”

袁朝年不敢怠慢,忙領命起身,翻身上馬而去。

玉尹心裡面已經亂成一團,不過臉上,卻始終保持着幾分震驚。

“讓宗安六宗安七兄弟,一個返回牟駝崗通知朱三郎和少陽,讓他們加快轉移速度。若實在是來不及轉移,便一把火燒了牟駝崗軍寨,絕不可以留下半點糧草與虜賊。

另外一人,則立刻趕回開封,通知宗老大人,並讓他告知李尚書。

就說我會盡力守住郭橋鎮,爲他爭取時間……最多兩天,我也只能堅守兩天時間。”

何元慶忙派人去通知宗家兄弟,玉尹這心裡,卻是砰砰跳個不停。

“十三郎,通知牛伯遠和董覺民,讓他們再快一些,午時必須抵達廣濟河,命一部人馬先行渡河,另一部人馬留守保證渡口暢通。這個時候,咱們可不能慌亂。”

努力平定了一下心情,玉尹發出一連串的命令。

高寵連忙下去安排,他則督促兵馬,加快速度。

“哥哥,咱們能擋住虜賊嗎?”

封況催馬到玉尹身旁,忍不住輕聲問道。

玉尹這時候,腦袋裡已亂成了一鍋粥。原以爲,自己已經做好了完全的準備,可誰又想到,事到臨頭還是手足無措。也難怪,玉尹雖然在漠北參戰,更在杭州組建了背嵬軍,可實戰經驗,卻少的可憐。即便是他曾親自指揮過幾次剿匪,但與眼下的情況,卻不一樣。他將要面對的是虜賊,那如狼似虎的女真人,心裡如何不慌。

好在,他如今已不是那個剛重生過來的毛頭小子,經歷兩年曆練,也沉穩許多。

在片刻慌亂之後,玉尹深吸一口氣,冷靜下來。

“擋不擋得住,打了才知道。”

他搔搔頭,突然問道:“三郎,把樑玉成叫來。”

封況忙撥轉馬頭離去,不一會兒的功夫,便帶着樑玉成來到玉尹馬前。

“那三百枚掌心雷,可保管妥當?”

樑玉成是凌振介紹來的炮手,這火器自然便交給他來管理。

聽玉尹相詢,樑玉成忙道:“回稟指揮,保管的非常妥當,隨時可以拿來使用。”

“甚好,等到了郭橋鎮,你挑選五十個人出來,要那臂力好,投擲遠的好漢,我有用處。”

“喏!”

樑玉成也不敢怠慢,忙躬身領命。

玉尹也不再拖延,催馬便走,督促麾下兵丁。朝郭橋鎮奔行……這郭橋鎮,位於廣濟河北岸。

歷史上,這個地名少爲人知,可能只在一些典籍中,有零星記載。這裡原本只是一個驛站,後來逐漸發展成爲集鎮。與它相距不遠,大約八十里之遙。便是歷史上鼎鼎有名,宋太祖趙匡胤黃袍加身的陳橋鎮。不過如今,郭橋鎮的發展。早已超過陳橋鎮,成爲從封丘到開封府的必經之路。

神宗元豐初年,郭橋鎮成爲開封府府界。並設立保甲官。

只是,連東京禁軍的軍備都糜爛不堪,更不要說那類似於後世民兵設置的保甲制度。

靖康元年正月初四,滑州指揮使曹榮,在郭藥師的勸說下率部投降。

易州降將韓民毅,則迅速佔領滑州,以阻擋雄州宋軍。曹榮父子歸降之後,眼見郭藥師甚得完顏宗望器重,也不禁生出嫉妒之心,便自告奮勇爲前鋒軍。奔襲開封府。

郭藥師則因爲要尋找穿着,搭設浮橋,協助完顏宗望大軍渡河。

他也知道兵貴神速的道理,見曹榮父子立功心切,便調撥三千馬軍與曹榮爲先鋒。直奔開封而來。

從白馬到開封,中間必經封丘縣城。

原本以爲,這封丘會有一場惡戰,誰料到那封丘縣令聽聞金軍來犯,根本不予抵抗,帶着十幾個妻妾。便連夜逃離封丘縣城。曹榮抵達封丘,幾乎是兵不刃血佔領。

原本想連夜追擊,可是從白馬津出兵到封丘縣城,兵士們已有些疲憊。

無奈之下,曹榮之後下令休整,準備天亮之後繼續攻擊。封丘不堪一擊,那麼想來郭橋鎮,也不足爲慮。

殊不知,正是因爲曹榮這一夜休整,也給了玉尹機會。

當玉尹抵達廣濟河南岸渡口的時候,就見整個渡口已亂成一團。

從封丘和郭橋鎮逃來的百姓和潰兵,擠成了一團,爭先恐後的想要渡河逃難。幸虧龐萬春讓袁朝年領了五十個人守住一座浮橋,才使得背嵬軍抵達之後,不至於無法渡河。董先已率部渡過廣濟河,正朝着郭橋鎮趕去。牛皋則率領兵馬,維持着渡口秩序,阻止潰兵和難民搶佔浮橋。

“我乃封丘縣令,瞎了你的狗眼,還不給我讓路!”

一行車隊,在北岸渡口被袁朝年率部阻攔。

從車隊中走出一個官員打扮的男子,破口大罵,口沫橫飛。

袁朝年卻板着臉,不與那男子說話。

只是他身後的背嵬軍,已經拔出明晃晃的鋼刀來。若非是這樣,那官員說不定已下令強行渡河了。

“你是封丘縣令?”

玉尹渡河之後,來到那男子跟前。

“自家封丘縣令汪梃,你又是何處勾當?”

有宋以來,重文輕武,一個縣令面對武將,總是有着很難解釋清楚的優越感。

“你既是封丘縣令,不再封丘抵禦虜賊,爲何會在此地?”

“我……你一個指揮使,焉管得許多事情?我告訴你,我兄長乃直龍圖閣大學士汪伯彥。

若聰明的,便趕快讓我渡河,否則必要你好看。”

汪伯彥?

玉尹倒是知道此人。

此人屬東宮一系,欽宗皇帝登基之後,因上《河北邊防十策》合了欽宗皇帝的心思,故而授直龍圖閣,知相州。玉尹不但知道此人,還知道這傢伙是徹頭徹尾的議和派。

此前女真人再次提出割讓太原三鎮,這汪伯彥便是力主割讓的一員。

除此之外,玉尹還知道,汪伯彥是秦檜的舅舅。

若這汪梃好好說話,玉尹說不得也不會爲難他……可他這麼一說,卻激起了玉尹那隱藏在骨子裡的孤傲和執拗。

眸光頓時變得冰冷,片刻之後他森然道:“既然是封丘縣令,不思禦敵治下,卻來此地張狂。這裡是開封府,不是封丘縣……若你心中還感懷天恩,便隨我去郭橋鎮,與那虜賊決一生死。如若不然,便立刻給我滾開。否則便治你貽誤軍機之罪。”

汪梃勃然大怒!

他雖說只是個縣令,卻是個同進士出身。

“你這鄙夫,焉敢如此……待我回去之後,必參你一本,讓你不得好死。”

玉尹已懶得和他廢話,探手拔出虎出長刀,就見刀光一閃。血光崩現。

汪梃人頭落地,那一腔子熱血噴涌而出。

“封丘縣令汪梃不戰而逃,有辱國體。合該被殺……爾等都給我聽清楚,今國難當頭,我輩正該奮起死戰。你們若逃便逃了。可誰若要耽擱了軍務,便格殺勿論。”

剎那間,方纔還亂糟糟的廣濟河渡口,鴉雀無聲。

誰又能想到,玉尹會突然殺人,而且還是用如此酷戾的手段殺人。

玉尹見無人再鬧,便冷哼一聲,把渡**還給袁朝年之後,率部繼續向郭橋鎮奔行。

“袁朝年!”

“小底在。”

“我與你留下五十人,給我看好這座浮橋……

我不管你用什麼方式。這座浮橋絕不能有失。若有人膽敢擅自搶佔浮橋,不問貴賤,就地格殺。”

袁朝年本就是悍匪出身,有點無法無天的性子。

先前那些人要強行渡河,他便是耐着性子周旋。而今有了玉尹軍令。他再不猶豫,便大聲道:“謹遵指揮之名,有敢強佔浮橋者,格殺勿論。”

玉尹這才放下心,率部離去。

一旦郭橋鎮丟失,這浮橋便是他唯一退路。

所以無論如何。玉尹都不能丟了這座浮橋……而今大難將至,他也顧不得許多。反正已經違犯了軍紀,殺人便殺了,總好過被一個連敵人都沒看到便望風而逃的傢伙羞辱。

只是,他這一殺汪梃,倒是讓先前還亂糟糟的渡口,一下子變得井然有序起來……玉尹擅自調撥兵馬,前往郭橋鎮?”

開封府兵部大堂裡,李綱長身而起,露出駭然之色。

乍聞玉尹率部開拔,着實讓李綱大吃一驚。不過驚怒之後,他也覺得有些奇怪。

玉尹說,滑州萬一投降,虜賊便會在幾日光景兵臨開封府城下。

李綱不信,甚至覺得玉尹這個猜測,有些荒謬。

那滑州指揮使曹榮,卻是正經的武學出身,累受天恩,怎可能投降?在內心深處,李綱對玉尹並不喜愛,甚至還有些討厭。畢竟李逸風因爲玉尹的緣故,丟棄了功名和前程,一個人跑去真定受苦。而且這傢伙太能折騰,這開封府這兩年發生的種種是非,似乎都和他有關係。這麼一個市井中人,連個功名都沒有,憑什麼竊據禁軍指揮使的位子?說穿了,在李綱眼裡,玉尹就是個運氣好一些的小人。

“這混賬東西,哪個給他的膽子,竟敢擅自行動?”

李綱氣得在兵部大堂徘徊,片刻後走到長案前,抄起一支令箭,“來人!”

兵部大堂外,自有人守候。

聽聞李綱的呼喚,立刻有人進來:“李公……”

“給我……”

李綱本想讓人持兵部令箭趕去郭橋鎮把玉尹抓回來,就在這時候,卻見宗澤帶着宗安六,一臉焦慮之色,跑進大堂。

“李公,大事不好了!”

“汝霖先等一下,待我先讓人把那個膽大妄爲的玉小乙抓回來再說。”

“不能抓!”

宗澤上前一步,一把抓住了李綱的胳膊。

“汝霖這是何意?”

“剛得了我家六郎傳訊,玉指揮在前往郭橋鎮途中得到消息,滑州指揮使曹榮父子已經歸降虜賊,更顯出白馬。今那逆賊父子,更率部爲先鋒,在昨夜攻佔封丘縣城。估計最遲今夜,便會抵達廣濟河畔……若李公這時候把玉指揮抓回來,只怕虜賊兵馬可直抵開封城下。倒不如加快整備,並派援軍,支援玉指揮……”

李綱聞聽,臉色頓時大變。

他一把抓住宗澤的手臂,“汝霖所言當真?”

“李公,這時候我怎可能拿這種事情說笑?”

曹榮真的反了!

李綱這心裡,頓時掀起滔天巨浪。

玉尹又怎會知道,曹榮會反呢?

仔細想來,自愛子李逸風和玉尹結識以來,那玉尹所說的事情,幾乎沒有一件落空。

女真人會和大宋開戰,果然開戰了!

郭藥師有可能會投降女真人,結果也投降了……

而現在,曹榮也如同玉尹所說的那樣,率部歸降,還成了女真人的先鋒。

要知道,玉尹可是提醒過他,還專門書信一封。可當時李綱覺着,玉尹那是無稽之談。

更不要說你一個小小的指揮使,怎能妄自議論朝中官員?

誰又料想到,那曹榮竟然真的反了!

“李公,這時候還在猶豫什麼?小乙率本部兵馬,已經趕赴郭橋鎮。

他不過千餘人,又如何抵擋得住女真兵馬?此時派出援兵,至少可以憑藉廣濟河,拖延一下虜賊腳步。再不濟,也能爲開封爭取一些時間準備,不至於太過倉促。”

李綱聞聽,卻苦笑一聲。

“汝霖說的輕巧,而今開封兵馬,大都已經派出,我又從何處抽調兵馬?”

八十萬禁軍,聽上去很美。

可實際上,可堪一戰的又有多少?更不要說,自宣和以來,禁軍兵備鬆弛,八十萬禁軍幾乎是形同虛設。而今整個開封,禁軍、廂軍和保甲民兵加起來也不過二十萬人。而在這二十萬人當中,真正算得上強兵的,恐怕也只有四五萬人而已。

李綱已經把兵馬安排下去,若這時候調動,只怕會令開封防務,變得混亂不堪……

宗澤在兵部也待了數日,對於東京的情況,也算了解。

聽了李綱的話,他也沉默了。

片刻後,李綱輕聲道:“玉尹擅自率部迎戰,已是觸犯了律法。

我便下一道軍令,命牟駝崗兵馬換防郭橋鎮……汝霖,我能做的,也只有這些。”

“那玉指揮怎麼辦?”

一旁宗安六聽了,頓時急了眼。

“六郎,休得胡言。”

李綱擺了擺手,示意宗澤莫怪罪宗安六。

他猶豫半晌,只得一聲嘆息道:“玉小乙,也只能看他運氣……”()RQ

第175章 史上第一份報紙第321章 死士(一)第182章 魯智深第45章 那一夜(下)第330章 竟是故人來第38章 小高衙內(上)第29章 一氣貫通論陰陽(下)第56章 樓蘭寶刀第351章 漠北變局第329章 相逢一笑泯恩仇第42章 手有餘香(上)第28章 睚眥必報(下)第292章 這算不算改變歷史?第218章 你莫非被人騙了?第29章 一氣貫通論陰陽(下)第157章 拳頭講道理第116章 唱徹陽關淚未乾第46章 感覺好厲害(下)感恩並提前預定九月的保底月票第46章 感覺很厲害(上)第142章 賜命從何來?(四)第37章 楊家大郎(中)第167章 尋師第361章 再見凌晨後兩連更結束求推薦啊求推薦第282章 開封之圍(五)第36章 我爸是李綱(下)第215章 機關算盡第305章 陳橋大捷風雲起(一)第161章 西行記第366章 曙光第145章 鷗鷺忘機第329章 相逢一笑泯恩仇第61章 水軍效用第234章 再遇魯智深第149章 大宋時代週刊(三)第34章 未雨綢繆(下)第272章 風雨第196章 與你一個前程(一)第136章 接踵而來第114章 人生若只如初見第8章 二泉映月(上)第169章 觀音院,木魚僧第18章 李大官人(下)第110章 骨那裡第187章 寧從直中取(一)第20章 誰是第一人(上)第39章 爭跤(下)第15章 麻煩來了!(下)第333章 會盟木刀溝(一)第76章 蒲輦孛堇第83章 血戰金河泊(完)第25章 鬥琴(下)第27章 聲名鵲起(下)第22章 金蛇狂舞(中)第155章 便橋屠場第264章 前夜第223章 殺虜(三)第44章 過尤不及(下)第123章 將軍氣節高千古第146章 二三事第96章 忽見大光明第331章 嶽兵馬第342章 漠北變局(三)第288章 太子諸率府率第150章 大宋時代週刊(四)第6章 師兄(上)第24章 鶯鶯燕燕翠翠紅紅(中)第84章 各懷心思第343章 漠北變局(四)第338章 花塔子鋪(二)第328章 海上劫殺(二)第238章 東窗事發第233章 救人第361章 再見第179章 衙內兇猛第237章 佈局續第23章 並非人人柳三變(下)第234章 再遇魯智深第138章 喉舌第124章 爲靖康謀第294章 好戲,剛開始!第196章 與你一個前程(一)第303章 生?死?第97章 陳年舊事第128章 所爲何來?第167章 尋師第37章 楊家大郎(下)第65章 忻州團練使第328章 海上劫殺(二)第20章 誰是第一人(上)第264章 前夜第52章 新梅花三弄(上)第99章 血色可敦城(一)第80章 血戰金河泊(三)第193章 聲音第14章 唱叫(下)第90章 可敦城第169章 觀音院,木魚僧第365章 最長一夜(四)
第175章 史上第一份報紙第321章 死士(一)第182章 魯智深第45章 那一夜(下)第330章 竟是故人來第38章 小高衙內(上)第29章 一氣貫通論陰陽(下)第56章 樓蘭寶刀第351章 漠北變局第329章 相逢一笑泯恩仇第42章 手有餘香(上)第28章 睚眥必報(下)第292章 這算不算改變歷史?第218章 你莫非被人騙了?第29章 一氣貫通論陰陽(下)第157章 拳頭講道理第116章 唱徹陽關淚未乾第46章 感覺好厲害(下)感恩並提前預定九月的保底月票第46章 感覺很厲害(上)第142章 賜命從何來?(四)第37章 楊家大郎(中)第167章 尋師第361章 再見凌晨後兩連更結束求推薦啊求推薦第282章 開封之圍(五)第36章 我爸是李綱(下)第215章 機關算盡第305章 陳橋大捷風雲起(一)第161章 西行記第366章 曙光第145章 鷗鷺忘機第329章 相逢一笑泯恩仇第61章 水軍效用第234章 再遇魯智深第149章 大宋時代週刊(三)第34章 未雨綢繆(下)第272章 風雨第196章 與你一個前程(一)第136章 接踵而來第114章 人生若只如初見第8章 二泉映月(上)第169章 觀音院,木魚僧第18章 李大官人(下)第110章 骨那裡第187章 寧從直中取(一)第20章 誰是第一人(上)第39章 爭跤(下)第15章 麻煩來了!(下)第333章 會盟木刀溝(一)第76章 蒲輦孛堇第83章 血戰金河泊(完)第25章 鬥琴(下)第27章 聲名鵲起(下)第22章 金蛇狂舞(中)第155章 便橋屠場第264章 前夜第223章 殺虜(三)第44章 過尤不及(下)第123章 將軍氣節高千古第146章 二三事第96章 忽見大光明第331章 嶽兵馬第342章 漠北變局(三)第288章 太子諸率府率第150章 大宋時代週刊(四)第6章 師兄(上)第24章 鶯鶯燕燕翠翠紅紅(中)第84章 各懷心思第343章 漠北變局(四)第338章 花塔子鋪(二)第328章 海上劫殺(二)第238章 東窗事發第233章 救人第361章 再見第179章 衙內兇猛第237章 佈局續第23章 並非人人柳三變(下)第234章 再遇魯智深第138章 喉舌第124章 爲靖康謀第294章 好戲,剛開始!第196章 與你一個前程(一)第303章 生?死?第97章 陳年舊事第128章 所爲何來?第167章 尋師第37章 楊家大郎(下)第65章 忻州團練使第328章 海上劫殺(二)第20章 誰是第一人(上)第264章 前夜第52章 新梅花三弄(上)第99章 血色可敦城(一)第80章 血戰金河泊(三)第193章 聲音第14章 唱叫(下)第90章 可敦城第169章 觀音院,木魚僧第365章 最長一夜(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