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政局的變換5

嚴蕊受唐仲友的牽連下獄的事情,楊炎一點也不知道。這時楊沂中已經回來了,一家人終於團聚。正在計算楊炎的府地擴建的工期,好確定楊炎完婚的日子。這其間,趙忱又來找了楊炎幾回,給他帶來了一封趙倩如的書信,楊炎到是十分喜歡這個小舅子,有時還教他幾招,兩人相處的十分和諧。

這天一家人正聚在一齊,忽然來了一個宦官領着幾個差人來傳旨,要楊炎去臨安府衙接受朱熹的問話。衆人聽了都不由吃了一驚,雖然不知道朱熹要問楊炎什麼事情,但想來總不會是好事。不過楊沂中第一個反應過來,對楊炎道:“炎兒,你就到臨安府的堂上去一回,朱大人問你什麼都俱實回答,也就是了。”

楊炎答應一聲,收拾了一下,跟那個宦官去了。楊沂中馬上差楊全在後面跟着去打聽。

宦官把楊炎帶到臨安府後就回宮去交旨去了。楊炎跟着那幾個差人走進臨安府衙,朱熹以然在大堂上端然正坐。差役們都整整齊齊列立在兩邊。

楊炎給朱熹見過禮之後,朱熹道:楊炎,你可知道今曰喚你到本府堂上所爲何事嗎?”

楊炎搖頭道:“不知道。”

朱熹點點頭,道:“本府問你,你要俱實回答,今年五月二十三日,你率軍遠征黑陽山途中曾抓住幾個百姓,你命人將他們捆在樹上,任其自生自滅。五月二十四日,你在封丘擊敗金兵之後,將十九名傷兵扔下不管,可有此事嗎?”

原來在李道的暗中指使下,陳亦超等人到臨安府衙控告楊炎草兼人命,遺棄傷員的事。朱熹接到狀告之後,以他的道德關念,對楊炎的行爲自然十分不滿,也沒有弄清當時所俱體情況,本能的就斷定是楊炎不是。不過臨安府可沒有資格去抓楊炎,於是朱熹另起一本,在皇帝面前告了楊炎一狀。

其實這些天以來雖然有十多道彈亥楊炎的奏章上到趙眘面前,不過趙眘知道這些不過都是御使們在無中生有,或是誇大事實罷了。不過楊炎對自己遭到彈亥卻是毫不在意,也不上書自辯。這一來卻令趙眘有絲不滿,認爲楊炎是不是自以爲有功於國,有些驕縱之意了。正好趕上朱熹上書告了楊炎一狀,趙眘正好借這個機會敲打敲打楊炎,以免他居功肆寵,於是下詔讓人帶楊炎去臨安府接受朱熹做詢問。

楊炎根本沒想到是陳亦超狀告自己,其實這件事件他自己幾乎都忘了。聽朱熹這麼一問,他才又想了起來。不過他並不覺得在這些事情上自己有什麼不對,也就居實答道:“不錯,確有此事。”

朱熹到是怔住了,沒想到楊炎這麼痛快就承認下耒。他願來還以爲楊炎會失囗否認,必要時還會把陳跡超傳上堂來和楊炎對質,卻想不到楊炎一口承認下來。他也怔了好一會,才道:“好,楊炎,你既然承認了,那麼就把經過詳細的說一遍。”

楊炎點點頭,將這發生的一切經過都原原本本的說了一遍,當然也說了自己爲什麼這樣做的道理。不過朱熹心中己先入爲主,認爲楊炎所說的道理不過是爲自已狡辯。當然他也沒有當場說破,只是命孔目把楊炎所說全都記錄下來,然後交給楊炎畫押。

楊炎一看所記錄的和自己所說的差不多,也就拿筆簽字畫押了。不過楊炎只是奉旨來接受朱熹的問話,怎樣處置他還必須由趙眘來決定,見楊炎簽了字,朱熹便道:“楊炎,我要將此事回覆皇上,你先且回家聽候處置吧。”

楊炎回到家裡,楊沂中和楊朝光都在等他回來。楊沂中聽完事情的經過之後沉思不語,片刻之後,寬慰了楊炎幾句,要他不必在競,也就是了。然後就打發他回東進院去了。

楊炎走後,楊朝亮道:“爹,這是是有人故意要對付子昊吧?”

楊沂中點點頭,道:“我本來就有些奇怪,雖然以炎兒年紀來看,官職確實不小,但也只不過是正六品的親武大夫而己,而且現在又被閒置起來,斷沒有幾天內就被連續彈亥十幾次的道理。這裡面一定是有人在從中作祟。”

楊朝亮又道:“子昊年紀輕輕,又會跟什麼人結仇,是誰要對付他呢?”

楊沂中淡淡道:“一定要是和你有仇的人才會對付你嗎?這個人未必就是針對炎兒一人,或許就是針對我們楊氏一家。我們楊家三代爲將,累受皇恩,必然會遭人嫉妒,受人算計又有什麼可奇怪的。”

楊朝亮聽了點點頭,道:“爹,那麼我們該怎麼辦。”

楊沂中微笑道:“現在還沒有到該採取什麼措施的時候,皇上即使正試公佈了炎兒和永寧公主的婚事,就說明皇上還是很看中炎兒的,因此現在也沒什麼大不了的,過幾天我教炎兒上一份請罪的奏章上去就可以了。不過是什麼人要對付我們楊家,可是一定要弄清楚的。”

果然就如楊沂中預料的一樣,一轉眼又過了三天,一切像平常一樣。除了在楊沂中的指點下,楊炎上了一份請罪的奏本之外,再也沒有別的事情發生。

朱熹卻等得有些不耐煩了,跟居他以往的經驗,皇帝即然下詔,要楊炎到臨安府衙接受自己的詢問,就表示皇帝是贊同自己的。而且楊炎對自己所做的事情也都承認,那麼現在皇帝也應該明確表態,宣佈對楊炎的處罰,以前朱熹懲辦的那幾個貪官的過程就是這樣的。

正是有了這幾個成功的事例,使得朱熹對自己的判斷能力十分自信。同時也使他產生了一種錯覺:皇帝一定會贊同自巳的意見。對於楊炎他雖不認識,但也有所耳聞,平心而論朱熹對楊炎遠征黑陽山的壯舉也頗爲讚佩。這一次他參告楊炎,與其說是因爲楊炎的做法與朱熹所持的道德觀念不符,還不如說是大宋自開國以來一慣奉行的重文輕武和防範武將的慣例使然。

大宋對於文官基本上是很寬寬容的,一般來說重嚴重的懲罰也不過是流放。但對武將的防範十分嚴密,只耍有武將稍稍露出一點鋒芒,大臣,言官,皇帝都會但心他會不會謀反,或是他手下的將士會不會再來一次黃袍加身。即使是一代名臣如范仲淹,歐陽修,韓琦籌也都不例外。

儘管朱熹也主張對金國用兵,收復失地,但在這種慣性的引使之下,他一接到陳亦超的狀告之後,馬上就認爲楊炎這名武將是有防範的必要。因此才立刻放下唐仲友的案孑,對楊炎捉出彈亥。他畢境是爲官的時間太短,對於官場之道還不甚精通,並沒有明白皇帝下詔要楊炎到臨安府衙接受自己的詢問的真正目地。也不明白,自己問完楊炎之後,皇帝反而不聞不問其實就是以經表明了皇帝對於這件事情的態度。

不過就在這時,朱熹又聽到一個驚人的消息:被自己關押有監的**嚴蕊竟和楊炎有私情。

“嚴蕊?又是這個嚴蕊?”朱熹不由得又驚又恕,“這個**果然不是省油的燈,居然和許多朝庭大臣都有私通。”

這個消息自然是李道傳出去的。李進重就是因爲嚴蕊和楊炎發生的衝突。李道自然派人特別留意楊炎和嚴蕊兩人的行蹤。那一段時間,楊炎幾乎天天去如意坊找嚴蕊,又沒有刻意隱瞞,自然被李道知道了。他不清楚其中的內情,只能斷定楊炎和嚴蕊之間定有私情。不過和**私情幽會這種事情在大宋的官員中並不是什麼大不了的事情,皇帝知道了只怕也會睜一眼閉一眼對付過去算了。只是朱熹是最看不慣這種事情,因此只有把這件事捅到朱熹這裡纔有作用。

果然朱熹派人出去打聽,確實是有這個傳言。朱熹立刻下令:“升堂,帶嚴蕊上堂。”

一 回家2九濮議之爭(上)十七立後(一)五婚姻大事3六十三爾虞我詐(下)二楊炎大婚5十七擁立新君2三臨危受命1九 黃河 中十四兵變7十四背水一戰3十六掃平海盜7六苛政5一 返回臨安2十四兵變5七十九鄧王趙竑(上)五十三攻佔東海(下)十一圍城打援2十七大理使臣3五十五軍情第一十二突襲廣州7十七大理使臣6二 公主的心思2二十六殺盡高於車輪者九戰象7九政局的變換3十三 大宋水師 下十二守衛橫山砦5二十一清查田產十一交趾臣服2四 四川驚變2四 虞允文回京4十八金國變法(上)十一交趾臣服3十三暗流潛伏6七年輕人的天下1三 叢林奇遇1九戰象2六出奇制勝4五 形勢突變 中十四十三翼之戰4九戰象5三 叢林奇遇1四征戰山東4二攻克信州2十三鶴蚌相爭2三十二任氏聚議一一七最後一戰(下)二 徐州大戰 下一 回家3三十八外患內憂(下)三新婚蜜月1十九進駐靈州二十五羅生門十二 海邊 雨 激戰 中一議和條件十三宋軍出兵1十七大理使臣2關於蒙古的設定(免費)十六 進攻貴州6三十四海上追逐三十九挑畔金軍七年輕人的天下4三臨危受命2十三 大宋水師 上七宗教的力量1十棄守建康府6三十二安西兵變(下)八出使蒙古2五十三通風報信(下)十八立後(二)二夜探王府1一零八野狐嶺之戰(三)十四背水一戰1一一二杭愛山大戰十一 追上宋軍 中十棄守建康府1五十七皇城之戰(二)三新年3七部署廣州1五十七馬球(上)十四漁人得利1二十密謀四 四川驚變2五逃亡5三十戰後總結十四兵變3十五白河伏擊六 遠襲 上七出兵大理7十一 選鋒軍十六 廣州1五十九皇城之戰(四)二十分兵出擊(上)四十七血戰(三)十九撤軍之議六公主傾情2十六 進攻貴州4五十八勸降(一)
一 回家2九濮議之爭(上)十七立後(一)五婚姻大事3六十三爾虞我詐(下)二楊炎大婚5十七擁立新君2三臨危受命1九 黃河 中十四兵變7十四背水一戰3十六掃平海盜7六苛政5一 返回臨安2十四兵變5七十九鄧王趙竑(上)五十三攻佔東海(下)十一圍城打援2十七大理使臣3五十五軍情第一十二突襲廣州7十七大理使臣6二 公主的心思2二十六殺盡高於車輪者九戰象7九政局的變換3十三 大宋水師 下十二守衛橫山砦5二十一清查田產十一交趾臣服2四 四川驚變2四 虞允文回京4十八金國變法(上)十一交趾臣服3十三暗流潛伏6七年輕人的天下1三 叢林奇遇1九戰象2六出奇制勝4五 形勢突變 中十四十三翼之戰4九戰象5三 叢林奇遇1四征戰山東4二攻克信州2十三鶴蚌相爭2三十二任氏聚議一一七最後一戰(下)二 徐州大戰 下一 回家3三十八外患內憂(下)三新婚蜜月1十九進駐靈州二十五羅生門十二 海邊 雨 激戰 中一議和條件十三宋軍出兵1十七大理使臣2關於蒙古的設定(免費)十六 進攻貴州6三十四海上追逐三十九挑畔金軍七年輕人的天下4三臨危受命2十三 大宋水師 上七宗教的力量1十棄守建康府6三十二安西兵變(下)八出使蒙古2五十三通風報信(下)十八立後(二)二夜探王府1一零八野狐嶺之戰(三)十四背水一戰1一一二杭愛山大戰十一 追上宋軍 中十棄守建康府1五十七皇城之戰(二)三新年3七部署廣州1五十七馬球(上)十四漁人得利1二十密謀四 四川驚變2五逃亡5三十戰後總結十四兵變3十五白河伏擊六 遠襲 上七出兵大理7十一 選鋒軍十六 廣州1五十九皇城之戰(四)二十分兵出擊(上)四十七血戰(三)十九撤軍之議六公主傾情2十六 進攻貴州4五十八勸降(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