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八十六章 東北小強高句麗(二)

ps:感謝網友愷子笑,liyw的月票支持,大家的鼓勵就是天道繼續創作的動力。

高句麗國自從建立之初,就表現了極強烈的侵略性和擴張性,不停地向着東扶餘國、北扶餘國和其他周邊的小部落發動兼併戰爭。

到了西漢末年,王莽篡位的時候,高句麗已經發展成一個橫跨鴨綠江兩岸,地方數千裡的龐大國家,並趁着漢朝內亂,把魔爪伸向了漢朝的正式統治區域。

東漢光武年間,高句麗王曾經出兵主動攻擊漢朝的樂浪郡(真番臨屯二郡在設立了不到二十年後就併入了樂浪郡)與玄菟郡,一舉擺脫了漢朝的統治。

漢光武帝掃平亂世,建立東漢後,派兵收復了樂浪郡,又與高句麗約定朝鮮半島上的薩水(清川江)以南區域屬於漢土,高句麗不許染指,卻同時默許了高句麗可以攻略薩水以北,鴨綠江以南的這片廣大區域。

這是中原王朝與高句麗的第一次正面交鋒,漢朝取得了軍事上的勝利,卻沒有打消高句麗的擴張野心。

到了東漢末年乃至中原的三國時期,漢朝的遼東區域被土豪公孫家族控制,從公孫度到公孫淵,祖孫三代世代爲遼東太守,事實上形成了割據自立,不再遵從中原王朝的號令。

公孫家族在幾十年的時間內屢次攻擊高句麗國,並且一直佔據上風,一直到曹魏的大將司馬懿率軍徵遼東掃平公孫淵時,高句麗王一看有機會翻身。趕忙與司馬懿結盟。共同攻打公孫淵。

司馬懿順利地消滅了公孫氏。遼東郡又重歸中原王朝之手,魏軍一退兵後,高句麗看着原來公孫氏的遼東故地,就如同一個餓漢盯着塊大肥肉,心動不已,終於忍不住主動發兵攻擊遼東,這一背盟行爲遭到了曹魏大將毌丘儉的報復。

wωw¤ Tтkan¤ co

時任幽州刺史的毌丘儉率領步騎兵數萬,出遼東攻擊高句麗。連公孫淵都打不過的高句麗如何能抵擋來自中原的雄兵。幾戰下來,精銳盡喪,連首都丸都城(在今吉林集安南邊的丸都山上)也被攻陷。

當時高句麗的東川王就象是被追着攆的兔子的一樣,一路從遼東被追到了朝鮮的東海,後來又逃到了位於今天俄羅斯濱海區的肅慎一帶,那可是徹頭徹尾的蠻荒之地,最後東川王在逃亡的過程中鬱悶地死去。

毌丘儉一直追到海邊,才刻石紀功而還。此後的五十多年時間內,高句麗都不敢再對遼東有任何非份之想了。高句麗的第二次與中原王朝的碰撞以差點滅國的慘敗收場。

毌丘儉攻破丸都城,又聽到了東川王的死訊後。還以爲高句麗已經滅亡了,就撤回了國內。

高句麗在默默地恢復與發展了七十年後。又重建了丸都山城,並且東方不亮西方亮,他們在朝鮮半島勢力擴展到漢江一帶,與此時半島南部開始崛起的的百濟與新羅交戰。

當時高句麗的美川王還趁着晉末五胡亂華,中原大亂,朝廷無力再管轄遼東一帶的機會,一舉吞併了樂浪與玄菟郡,控制了半個遼東。

正當美川王志得意滿,想要進一步控制整個遼東,進而圖謀中原的時候,卻遭到了當頭一擊,這回他們碰到的對手是剽悍的前燕帝國的鮮卑慕容氏。

慕容氏的歷史無需多說,世人皆知他們後來一度入主中原,建立了龐大的前燕帝國,可是此時的鮮卑慕容氏也不過是一個發跡於遼東一帶的遊牧部落,但實力仍然遠遠強過了自認爲很強悍的高句麗。

不怕不識貨,就怕貨比貨,高句麗在二十多年的時間與與慕容鮮卑屢戰屢敗又屢敗屢戰,鐵了心地要向遼東滲透。

美川王死了以後,他的兒子故國原王繼承了高句麗歷代國王那種打不死的小強精神,不斷地繼續騷擾着遼東,指望鮮卑人也能和漢人一樣,最後能不厭其煩,舉族離去。

慕容鮮卑在成功地打趴了同爲鮮卑部落的段氏和宇文氏之後,也面臨了一個發展方向的問題,是向南進入中原加入爭霸的行列,還是向東滅掉高句麗割據一方,這成爲擺在當時慕容鮮卑的首領慕容俊面前的難題。

最後心高氣傲的鮮卑人還是選擇了南下,但在這之前,他們爲了確保後方的安寧,對高句麗發動了一場決定性的攻勢。

慕容鮮卑兵分兩路,一路在鴨綠江一帶與高句麗的主力相持,另一路則由此時只有十四歲的名將慕容垂率領,兵行小路,奇襲高句麗的都城平壤(丸都被攻破後就遷到這裡了),把美川王(此時已死)的屍體和高句麗的太后周氏都俘虜了,一路大搖大擺地回到了遼東。

高句麗遭到了堪比上次差點滅國的那種打擊,更是受了連前國王屍體和太后都無法保護的奇恥大辱,屋漏偏逢連夜雨,百濟聽說高句麗被前燕一陣暴打後,本着趁你病要你命的痛打落水狗精神,傾全國之兵北上,包圍了平壤城。

這次高句麗已經無力對抗百濟大軍,只能退保都城,故國原王也在出城戰鬥時中箭身亡,但部下受到國王戰死的激勵,奮起一戰,最終打退了百濟的大軍。可是此戰後,朝鮮半島上百濟成了第一強國,高句麗也只能名義上臣服於百濟。

此後的高句麗便忍氣吞聲,一連兩代高句麗王都只能暗中積蓄力量,在蜇伏了數十年後,終於迎來了一代英明君主好太王(又名廣開土大王,聽這名字就知道這傢伙是個縮水版的漢武大帝),此人也稱得上是一代雄主,上臺之後就積極整軍備戰,準備一雪前恥。

好太王先是跟慕容鮮卑的後燕帝國交好、稱臣,穩定了西方後全力對南邊的百濟開戰,經過十幾年的戰爭,終於打敗了百濟,重新奪回了朝鮮半島的霸主權,然後又把目光轉向了遼東。

當年慕容垂建立的後燕帝國傳到慕容寶之手,多次與好太王交戰,勝少敗多,但總體上雙方也只是在遼水一帶拉鋸,最後好太王佔據了遼水以東的遼東,而後燕則穩穩地控制着遼西。

此後好太王在佔據了遼東之後轉而繼續向南征服百濟與新羅,當時日本的前身倭國也開始對朝鮮半島有了想法,在這一時期大規模地渡海攻擊百濟,強行把百濟變成了自己的殖民地與屬國。

好太王幾次與倭軍大戰,終於驅逐了倭軍,成爲了百濟和新羅的宗主國,名義上一統朝鮮半島。

好太王終於完成了幾百年來歷代高句麗君主想要達成的心願,而好太王(廣開土大王)也無疑成爲了高句麗歷史上最偉大的一代大帝,在39歲的英年早逝,後來開始在朝鮮流傳起來的跆拳道有三十九招,就是爲了紀念這位偉大而傳奇的一代帝王。

好太王死後,他的兒子長壽王高璉知道自己沒有老爹的本事,於是把目光轉向了鞏固內政,經營朝鮮半島上,還把都城從遼東的丸都遷回了平壤。

公元409年,後燕被北魏擊破後,遼西一帶的慕容鮮卑故土由燕國宗室慕容熙建立起了北燕這個小國家,建都龍城,後來北燕的實權被作爲權臣的漢人馮跋篡奪(嶺南馮盎的祖先)。

北魏立國之初,一代大帝拓跋燾征伐四方,北燕不能抵擋,末代皇帝馮弘率三四萬戶軍民渡過遼水遷入高句麗,北燕滅亡。

馮弘到了高句麗後還不安份,想重複當年衛滿入朝鮮時鳩佔雀巢的歷史,一方面派人(馮盎的伯祖父)到南朝劉宋去尋求支持,另一方面準備靠着手裡的人篡奪高句麗的王位。

第九百零八章 教可汗折腰第五百三十一章 長孫晟進京第一千四百零八章 暴怒楊家將(33更)第一千九百三十四章 裴寂獻策第一千五百二十四章 紅拂夜奔第二千零五十六章 兵敗如山倒(一更)第六百三十章 父子交心(二)第二千四百六十二章 衆臣勸進(6更)第一千零六十六章 正妻之位第七百八十章 聯手出征第一千二百八十二章 東都的秘密武器第一千一百三十四章 神箭相助第七百七十九章 玄感求官第一千七百二十三章 李世民的破局第四百五十六章 新的合作(一)第一千二百零九章 只有死的李密,纔是好李密第二千零四十八章 內鬼測試第一千一百七十五章 百不存一第一千八百六十五章 留軍監視第一千一百二十四章 準備攻城第三百四十五章 南蠻戰議(一)第一千六百七十四章 李淵的絕境第二千一百五十七章 北地狼煙第四百四十五章 入骨三分第二千一百九十章 段達遇伏第六百六十二章 世充得官第一百七十四章 重瞳猛將第四百三十四章 鬥毆(一)第一千二百八十七章 雪地潛伏者第二千三百三十五章 龜縮大法第一千四百九十二章 滿門抄斬(48更)第五百六十一章 幽州薛世雄(一)第四章 跋扈將軍第二千四百五十六章 山道劫殺(10更)第二千二百六十章 段達告密第一千九百四十五章 誅殺監軍第一千一百零九章 朝奸來投第七百二十六章 寸土不讓第三百五十四章 大戰烏蠻第一千五百九十九章 草根與世家第二千零七十一章 指天盟誓有關貓鬼案的說明,附感謝名單第一千六百六十六章 望都關下第一千六百六十八章 按兵不動第二百零九章 爭功(三更)第七百三十四章 蕭氏的陰謀第二千三百八十五章 老邪回魂第二千四百六十三章 華強建國(7更)第一千六百七十四章 李淵的絕境第二千一百零六章 越柵出擊第一百零九章 忽悠麥鐵杖第一千七百四十三章 反間計第二千二百四十四章 盾陣與飛槊第二千六百章 牀弩轟城第二千四百九十三章 勾引與誘惑第一千一百六十三章 受降使者第一千六百二十章 高掛免戰牌第一百零八章 草原少女第二百五十五章 以蠻制蠻(一更)第一千九百零三章 深夜出擊第一千一百八十章 涿郡見駕第一千六百二十一章 孟讓分兵第一千零二十六章 出賣與背叛第二千零七十三章 人心向背第一千零三十章 臨別良言第二千三百八十七章 血帶詔第八百三十三章 張定和的逆襲第八百四十七章 重返東都第八百五十九章 撮合交易第一千零二十七章 封倫的盤算第一百八十章 約定 (三更求月票)第一千二百二十七章 陳年舊賬(一)第一千八百四十一章 預留後路(54更)第一千九百五十二章 購置馬匹第一千零七十四章 渡海遠征第二千四百六十三章 華強建國(7更)第七百九十八章 斛斯政的老朋友第一千五百八十一章 毒氣擴散第一千三百七十五章 老王躺槍第一千四百一十九章 中路突擊(44更)第二千零八十二章 列陣攻城第一千三百五十章 紅拂出城第二千一百六十六章 腹背受敵第九百七十二章 孤軍深入,中心開花第二千一百五十二章 屈突通的反常第一千一百零五章 連山城堡第四百四十三章 皇甫孝諧的逆襲(二)第二千三百零六章 勝負手第二千二百七十三章 河間府的陷落第六百零九章 馳援朔州第二千章 三舉烽火第九十一章 策勳十二轉第一千一百九十四章 魏徵的憂慮第六百八十九回 小樓接風宴第二千四百三十八章 詐敗回城(2更)第四百五十七章 新的合作(二)第五百五十九章 女相的真面目第一千七百二十九章 反制蕭氏第一千七百八十九章 螳螂捕蟬,黃雀在後第一千零二十三章 獲取兵權
第九百零八章 教可汗折腰第五百三十一章 長孫晟進京第一千四百零八章 暴怒楊家將(33更)第一千九百三十四章 裴寂獻策第一千五百二十四章 紅拂夜奔第二千零五十六章 兵敗如山倒(一更)第六百三十章 父子交心(二)第二千四百六十二章 衆臣勸進(6更)第一千零六十六章 正妻之位第七百八十章 聯手出征第一千二百八十二章 東都的秘密武器第一千一百三十四章 神箭相助第七百七十九章 玄感求官第一千七百二十三章 李世民的破局第四百五十六章 新的合作(一)第一千二百零九章 只有死的李密,纔是好李密第二千零四十八章 內鬼測試第一千一百七十五章 百不存一第一千八百六十五章 留軍監視第一千一百二十四章 準備攻城第三百四十五章 南蠻戰議(一)第一千六百七十四章 李淵的絕境第二千一百五十七章 北地狼煙第四百四十五章 入骨三分第二千一百九十章 段達遇伏第六百六十二章 世充得官第一百七十四章 重瞳猛將第四百三十四章 鬥毆(一)第一千二百八十七章 雪地潛伏者第二千三百三十五章 龜縮大法第一千四百九十二章 滿門抄斬(48更)第五百六十一章 幽州薛世雄(一)第四章 跋扈將軍第二千四百五十六章 山道劫殺(10更)第二千二百六十章 段達告密第一千九百四十五章 誅殺監軍第一千一百零九章 朝奸來投第七百二十六章 寸土不讓第三百五十四章 大戰烏蠻第一千五百九十九章 草根與世家第二千零七十一章 指天盟誓有關貓鬼案的說明,附感謝名單第一千六百六十六章 望都關下第一千六百六十八章 按兵不動第二百零九章 爭功(三更)第七百三十四章 蕭氏的陰謀第二千三百八十五章 老邪回魂第二千四百六十三章 華強建國(7更)第一千六百七十四章 李淵的絕境第二千一百零六章 越柵出擊第一百零九章 忽悠麥鐵杖第一千七百四十三章 反間計第二千二百四十四章 盾陣與飛槊第二千六百章 牀弩轟城第二千四百九十三章 勾引與誘惑第一千一百六十三章 受降使者第一千六百二十章 高掛免戰牌第一百零八章 草原少女第二百五十五章 以蠻制蠻(一更)第一千九百零三章 深夜出擊第一千一百八十章 涿郡見駕第一千六百二十一章 孟讓分兵第一千零二十六章 出賣與背叛第二千零七十三章 人心向背第一千零三十章 臨別良言第二千三百八十七章 血帶詔第八百三十三章 張定和的逆襲第八百四十七章 重返東都第八百五十九章 撮合交易第一千零二十七章 封倫的盤算第一百八十章 約定 (三更求月票)第一千二百二十七章 陳年舊賬(一)第一千八百四十一章 預留後路(54更)第一千九百五十二章 購置馬匹第一千零七十四章 渡海遠征第二千四百六十三章 華強建國(7更)第七百九十八章 斛斯政的老朋友第一千五百八十一章 毒氣擴散第一千三百七十五章 老王躺槍第一千四百一十九章 中路突擊(44更)第二千零八十二章 列陣攻城第一千三百五十章 紅拂出城第二千一百六十六章 腹背受敵第九百七十二章 孤軍深入,中心開花第二千一百五十二章 屈突通的反常第一千一百零五章 連山城堡第四百四十三章 皇甫孝諧的逆襲(二)第二千三百零六章 勝負手第二千二百七十三章 河間府的陷落第六百零九章 馳援朔州第二千章 三舉烽火第九十一章 策勳十二轉第一千一百九十四章 魏徵的憂慮第六百八十九回 小樓接風宴第二千四百三十八章 詐敗回城(2更)第四百五十七章 新的合作(二)第五百五十九章 女相的真面目第一千七百二十九章 反制蕭氏第一千七百八十九章 螳螂捕蟬,黃雀在後第一千零二十三章 獲取兵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