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章 進宮

言不由衷。

太后已經說的這麼直白,徐素瑤再聽不出來就是傻子。

她稍稍擡了擡眼眸,用眼角的餘光打量了一下屋內的場景,見太后身邊坐着的似乎是舞陽公主,除卻舞陽,剩下的只有一位嬤嬤。那嬤嬤給她一種似曾相識的感覺,她猛然憶起宮宴那日如芒在背的眼神來。

看清了局勢,徐素瑤忙裝作誠惶誠恐的樣子說道,“素瑤不敢,婚姻大事、媒妁之言,自當聽憑太后、聖上做主。”

當年眉馨長公主執意要嫁駙馬徐克仁,太后不允,曾將公主禁足一個月,最後不知爲何同意了,卻態度分明的告訴所有人她不喜徐克仁,此時徐素瑤自然不提那個便宜父親。

太后似乎很滿意徐素瑤的態度,這纔拿正眼去看她,“既如此……”

等見到徐素瑤的容貌,話語卻戛然而止,眼眸中閃過一瞬怨毒,表情也僵硬了一瞬,可她很快恢復神色,硬生生的轉移了話題,“素瑤過來坐,讓哀家好好看看。”

好像剛剛那怨毒醜陋的模樣是別人看花了眼。

徐素瑤卻不知情,她款步走到太后身邊,微笑着做足了貴女的姿態,讓她看個夠。

太后細細的摩挲着徐素瑤的手,心裡一遍又一遍的唸叨,像,真像,就是不知道才智遺傳了幾分……

這麼想着,太后靈光一現,拉着徐素瑤的手說道,“哀家多年不曾召見你,竟不知道你與你母親如此相似,早知如此,當年就該將你留在膝下……”

徐素瑤自然順着太后的話勸慰,“母親早逝,太后心傷,素瑤年幼不懂事,若是惹了太后憂傷,豈不是素瑤不孝。”

又陪着太后說了好幾句沒營養的寒暄話,才聽太后感慨道,“大齊皇長孫殿下來勢洶洶,所說之話大元竟無人能辯,這兩日來聖上同哀家皆心憂不已,難道要讓他大齊騎在大元頭上不成?”

太祖之時,大元勢微,爲藉助大齊之力,派人去大齊求學,大齊的聖上卻連面也不見,只讓宮人端了一碗水出來,揚言大元的使者若能在這一碗水裡再加入水,大齊才歡迎大元人。

當年大元的使者想了三天三夜,纔有一個智謀高膽子大的人想出一個點子來。

他取了一個一模一樣的碗,裝了滿滿一碗的水,又小心翼翼的往碗裡融入鹽,最後將兩隻碗一同送進宮裡,同大齊的聖上說,大元如同鹽,大齊如同水,鹽不僅可以讓水變得有滋有味,還可以減緩水的蒸發速度,大齊聖上聽了果然心動,允了大元學子來大齊學習。

再十幾年,大元強盛起來,兩國交往逐漸對等,最後演變成兩國形成結盟,相約每隔三年互派一次使者。

因是太祖時期之事,大元不好駁回老祖宗當年的話,又不能任由蕭楠霆一人主導統一文字貨幣度量衡一事,這才陷於兩難之地。

大元的後宮並不禁止干涉朝政,太后提及此事也情有可原,可作爲剛剛及笄的素瑤來說,此時討論此事卻有些不合時宜。

可考慮到機會難得,徐素瑤只得答話,她先是出了一個不好的點子作爲引子,“太祖聖明,可太祖時的使者僅僅融入了一點鹽,尚可入口,大齊這次卻意義鮮明的表示互通有無,豈不是暗指將鹽的分量加大數倍,那豈不是鹹的發苦,無從入口?聖上便以此爲由打發了人去不也使得?”

太后眼中露出失望,“到底是孩子,想法過於單純,大齊怎會如此莽撞,他們這次來送回的可不是原來的碗,而是比原來的碗足足大了百倍。”

昨夜蕭楠霆並未將所謂“裝着鹽水的碗”搬進大殿,因此徐素瑤並不知道還有這麼一個插曲,如今聽來,滿頭黑線。

這哪裡是碗,分明是缸啊!

這可是意義分明的告訴大元,如今的大齊已今非昔比,其強勢之姿,赫然可見。

徐素瑤聽了,裝作沉思的模樣,好半天一聲輕笑,引發了太后的注意,“皇長孫殿下只怕還沒考慮到一種情況。”

“哦?”太后眼底隱藏不住期盼。

就聽徐素瑤說道,“皇長孫殿下必定想不到,入了水的鹽還可以取出來。若是將水中的鹽取了出來,豈不是沒有了東風壓倒西風的尷尬境地?那大齊還有什麼硬氣令我大元如何?”

如今蕭楠霆仗的,不過是大元已與大齊盤根交錯,如鹽入水,只能繼續互相融合,互惠互利,不能劃清界限。蕭楠霆更是主動提出用聯姻的方式爲統一文字貨幣度量衡作引子。

可若是清楚明白的表明,大元與大齊依舊可以一刀了斷,大齊自然會先做退步。

一旁的舞陽見太后身心全在徐素瑤身上,未免着急,卻苦於一直插不進話來,此時聽見徐素瑤有此言論,連忙嗤笑一聲道,“將融了水的鹽取出來?真是天大的笑話!莫非素瑤妹妹以爲可以蒸發了大齊,徒留完好無缺的大元?”

將鹽從水裡取出來,除非蒸發乾淨水,要不然就是癡人說夢!

太后面色不再熱衷,看了徐素瑤一眼,終於認命,這人與眉馨相差甚遠。

徐素瑤感知到太后的態度,心神一凜,不知何故,卻面色不顯,不慌不忙的回道,“舞陽姐姐說笑,大齊與大元兵力相當,若是真發生戰爭,必是殺敵一千自損八百,可若是將鹽從水中取出,卻無須如此費力。”

“你真有辦法?”太后心思又活轉開來。

得到徐素瑤的肯定,太后連說了三個好字,命徐素瑤說出那個方法,徐素瑤說完後,太后與舞陽都不相信,最後聽到徐素瑤說方法說來簡單做起來難,才恍然大悟,最後議定讓徐素瑤回府準備,次日再進宮,當場解難。

徐素瑤答應了,出宮回府。

回到徐府,先是去見徐思銘,與徐思銘交換了各自的消息,徐思銘從董閣老那裡得知聖上已擺明了態度,意欲促成此事,又因太后已經請了素瑤,徐思銘自然不用去找閔夫人了。

徐素瑤則把自己進宮的事情說了一遍,當提到太后本打算說蕭楠霆求娶皇室貴女之事卻在開口後變成“鹽水”之案時,徐思銘禁不住打斷道,“這事太詭異了。”

徐素瑤苦笑道,“你也看出來了?”

第220章 驚醒第301章 要他的理由第354章 篝火第409章 天賜第225章 線索第358章 皇宮第149章 戰事第114章 魑魅魍魎第401章 躲不過第74章 巧計(上)第10章 長孫殿下第332章 緣故?第24章 破計第170章 幕後第117章 利用第399章 受傷第390章 追回第367章 聚集第411章 做戲第360章 竇坦之第401章 躲不過第12章 林月茹第175章 事畢第122章 風聲第154章 鑰匙第323章 誰輸誰贏?第332章 緣故?第321章 洞房花燭夜第166章 相親第428章 進宮第248章 不是故意騙錢的第330章 突發的事件第359章 火災第144章 約會第234章 冰山一角第54章 微瀾第44章 猜測第59章 引雷第325章 關於後事的讖言第122章 風聲第96章 報官第160章 膽量第12章 林月茹第378章 境況第284章 簡單的幸福第194章 親密第325章 關於後事的讖言第42章 白影第51章 清算第305章 多出來的東西第1章 楔子第248章 不是故意騙錢的第110章 取出第253章 薑還是老的辣第196章 履行第280章 因緣第432章 解決第83章 奇葩第195章 賭約第409章 天賜第325章 關於後事的讖言第53章 針鋒第346章 珍珠第328章 路人皆知,瞞得了誰?第84章 暖心第395章 逃跑第425章 隱情第212章 破解第209章 上門第287章 慢慢享受……第136章 組織——暗第433章 鋪路第413章 儀式第277章 本王娶她,無論怎樣第93章 平安第220章 驚醒第96章 報官第315章 成親前的準備第418章 危險第225章 線索第32章 破計第424章 主意第166章 相親第280章 因緣第225章 線索第224章 交心第344章 印記第369章 臉紅第44章 猜測第229章 探索第171章 坦誠第128章 東落第225章 線索第265章 不吃飯,想不到辦法第297章 吵架弱爆了第332章 緣故?第291章 暗藏的心思第353章 情致第244章 萬萬沒想到第237章 混沌地帶
第220章 驚醒第301章 要他的理由第354章 篝火第409章 天賜第225章 線索第358章 皇宮第149章 戰事第114章 魑魅魍魎第401章 躲不過第74章 巧計(上)第10章 長孫殿下第332章 緣故?第24章 破計第170章 幕後第117章 利用第399章 受傷第390章 追回第367章 聚集第411章 做戲第360章 竇坦之第401章 躲不過第12章 林月茹第175章 事畢第122章 風聲第154章 鑰匙第323章 誰輸誰贏?第332章 緣故?第321章 洞房花燭夜第166章 相親第428章 進宮第248章 不是故意騙錢的第330章 突發的事件第359章 火災第144章 約會第234章 冰山一角第54章 微瀾第44章 猜測第59章 引雷第325章 關於後事的讖言第122章 風聲第96章 報官第160章 膽量第12章 林月茹第378章 境況第284章 簡單的幸福第194章 親密第325章 關於後事的讖言第42章 白影第51章 清算第305章 多出來的東西第1章 楔子第248章 不是故意騙錢的第110章 取出第253章 薑還是老的辣第196章 履行第280章 因緣第432章 解決第83章 奇葩第195章 賭約第409章 天賜第325章 關於後事的讖言第53章 針鋒第346章 珍珠第328章 路人皆知,瞞得了誰?第84章 暖心第395章 逃跑第425章 隱情第212章 破解第209章 上門第287章 慢慢享受……第136章 組織——暗第433章 鋪路第413章 儀式第277章 本王娶她,無論怎樣第93章 平安第220章 驚醒第96章 報官第315章 成親前的準備第418章 危險第225章 線索第32章 破計第424章 主意第166章 相親第280章 因緣第225章 線索第224章 交心第344章 印記第369章 臉紅第44章 猜測第229章 探索第171章 坦誠第128章 東落第225章 線索第265章 不吃飯,想不到辦法第297章 吵架弱爆了第332章 緣故?第291章 暗藏的心思第353章 情致第244章 萬萬沒想到第237章 混沌地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