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72章 世外桃園

處處都是歡欣的人羣。

爲了能夠多把力氣,大家也都殺雞宰鴨加餐,捨得下本。

不少人口少的家庭,甚至還幾家一起合夥收割。

而在軍屯裡,軍士們更加是熱情飽滿,甚至展開了割麥子、挑麥子、打麥子的比賽,還對前三名以錢帛獎賞,刺激的大家更是嗷嗷叫。

天公也很作美。

一連十餘天,都是火辣辣的大晴天,沒有一絲絲雨,這讓無數的麥子都搶收下來,得以安全入倉。

收糧之後,便是交倉。

軍屯田裡的糧食,一分留屯倉,一分交軍鎮,一分交帥府。官屯裡的糧食,一分留屯倉,一分交郡縣,一分交帥府。

而百姓們也都在收穫後,拉着糧食排隊上交。

府兵們的軍田不需要交田租公糧,但是需要按畝數交納一筆社倉糧和義倉糧,社倉糧是由郡中統一管理調度的糧食,以備災荒之用。而義倉糧,則是設在縣中,由縣府代爲管理,只在本縣災荒時救濟備災,或在平時救濟本縣孤寡病殘所用。

社倉糧和義倉糧都是按畝徵收,都是畝納二升。

相對於畝收起碼一石的產量,這個畝納二升的義倉、義倉糧,其實所納不高,加起來也不到百分之四。但另一方面,因爲沒有上限,只按畝徵收,所以又比起現在中原的社倉、義倉糧要多,畢竟中原規定,義倉糧按戶徵收,最高的上上戶也才五石,其餘各有差等。

而一個府兵如果家裡有一千畝地,那麼義倉糧就得交二十石,社倉糧還得交二十石。

但總的來說,還算合理,畢竟是在田地的基礎上徵收,你交的多,說明你地多,自己能留的也多。

百姓並沒有多少不滿。

府兵只交義倉和社倉糧,但他們家眷名下所授的田地,卻是要交租的。

按之前羅成與他們的約定,除府兵外,其餘均田授地的百姓,也是按畝收租,按照平均畝產一石這個平均量,定的是每畝取粟三鬥,原本還訂了要徵草一稱,後來取消了,只一畝徵粟三鬥。

一畝徵粟三鬥,比起最初定下的徵一半產出要低的多,實際是也就三成甚至不到。但因遼東人少地多,均田到位,因此有資格授田的每丁實際上都有一百畝地,甚至妻子也能分到五十畝,未成丁的中男也分到五十畝,所以一個家庭一般都有二三百畝地。

如此一個家庭如果是一夫一妻加上三個孩子五口人,則可能有地三百畝,一年田租公糧是九十石,這個數量比起中原的租庸調製又有巨大區別。中原是按丁收租,一丁收租兩石。

相差巨大,不過中原的百姓多數均田都不到位,均地百畝只是田額,實際上沒幾個能達到這個數目的,且中原各種攤派費用也多。

五口之家,授田三百畝,交租九十石,再加上社倉和義倉糧共十二石,則總共需交納一百零二石粟。

可除此外,不需要再交納絹布的調,只需再服二十天免費役,就無其它負擔了。

三百畝地,除掉這交掉的一百零二石糧,再扣去種子等,其實也還是能有不少餘留的。

而如果遇災,導致歉收或絕收,官府也會根據實際情況減少或免除田租。

另外一方面,安東道對於糧食的管控又非常嚴格。

百姓交完公糧以後,餘留的糧食,除了自留之外,如果要出售,那麼便只能賣給官府。

由官府以高於市價約一成的價格和糴。

和糴其實就是官府統購,這種制度其實從北魏就開始了,但安東道的糴買要好些,雖不讓其它商人來收購百姓手中的糧食,但他們卻以高於市價一成的價格糴入,然後入倉儲存。等到災荒缺糧之時,再糶出,以市價出售糧食,既能賑災濟民,又能平穩糧價,維護民生。

同時,官府又把糧食這種重要的民生和軍用物資,儘可能的掌握在了自己的手中。

官府用收稅得來的錢,糴買百姓的糧食,百姓賣糧得錢,然後又有錢消費,於是這就能在安東道內形成一個極好的經濟環境,良性循環。

事實也確實是如此。

安東節度使府有專門的糴米司,組織安排各郡縣糴糧,將府庫中的大量銅錢、絹、布等拿出來糴百姓之糧,把那些稅收等得來的錢帛又流到了百姓手中。

各鄉各縣,到處都是交糧的百姓。

大家只要把糧從家中送到鄉里收糧處,就能賣掉糧換到錢絹布,並不用跑太遠去縣或郡倉交糧,甚至公糧也是如此,由官府下鄉收糧,然後再由官府出腳力錢組織鄉民把糧運到各個倉中。

賣了糧,錢到手。

大家自然也就攜妻牽娃,逛逛趁機跑到鄉下來賣貨的商人貨攤,扯點花布紅頭繩,買點首飾,再割點肉買條魚,甚至是買幾個雞崽小鴨啥的。

還有許多百姓,也把自己平時做的一些手工活拿過來賣,什麼柳筐啊籃子啊木桶啊。

到處都是一片熱鬧的集市。

縣裡也都及時的派出差役民兵巡邏,派出市場管理員過來管理監督。

安東道六郡十八縣,在夏收後熱鬧無比。

等公糧交完,又把口糧留好後,其它的糧都賣出,縣裡也開始組織鄉里村屯踏歌舞,辦社戲,飲鄉酒。

羅成這位節度使,也一樣身着紫金玉帶樑冠,帶着一衆屬官將校們,在遼東城與民同樂,共慶豐收。

遼河上,甚至還組織了極爲隆重的端午龍舟競渡比賽,來自各縣到的代表隊,在遼河中爭划龍舟,勇搶第一。

第一名的隊伍,有足足八萬錢的重賞,第二名也有五萬,第三名三萬。

此外,還有射箭比賽。

不限軍民,都可以參加。

射中的,能得到獎品糉子。

而成績最好的,甚至能得到精品良弓的賞賜。

遼河上划龍舟比賽,遼東城外射箭比賽,最後還有百姓喜聞樂見的馬球比賽。羅成充分發揮與民同樂的宗旨,不但讓府兵各軍派出代表隊參賽,也讓郡兵、土團、鄉兵等選派代表隊參賽。

此外,還有各郡縣的代表隊。

有一些大商號的代表隊。

第34章 老子的隊伍纔開張第291章 大水衝了龍王廟第1429章 那津第221章 亂披風錘法第576章 軟刀子殺人第1237章 鄉賓第247章 魏道士第1269章 孤膽英雄第543章 遼東兵變第994章 西出陽關滅伊吾第746章 死地(感謝大吾王萬賞!)第1249章 倭軍覆滅第825章 唐帝第1260章 狼妻第854章 功臣謀反第1448章 帝王之下皆螻蟻第650章 李密獵虎第792章 瘋王第1358章 秋狩第84章 殺威第607章 背水列陣第1182章 程咬金第1324章 代言人第578章 分封建國第301章 雪中送炭第228章 上門惡犬第684章 造反吧,兄弟!第477章 駙馬第891章 夜哭第461章 半渡而擊、大獲全勝第131章 七戰七捷(第五更!求訂閱!)第458章 海鮮和困獸第75章 重賞酬功第1321章 李縣丞第1412章 霸皇第248章 道士下山第1370章 聰明人第144章 書生(再爲極品滴書蟲萬賞加更!)第485章 槊挑楚皇第544章 形勢所逼第61章 八風第1095章 下龍灣中李世民第798章 虯髯客第545章 李世民的猜疑(感謝徒步者1989萬賞!)第857章 羣起而攻第1405章 吳王黨第687章 忠義無雙李靖第339章 風聲鶴唳第1528章 煌煌帝都第31章 伏威第654章 矇蔽聖聽第219章 訂親第992章 風勁弓鳴獵羌戎第755章 降服第923章 進貢美人第900章 下克上第1239章 公主請兵第21章 孃家人第198章 李密第50章 逐鹿第560章 辭相第526章 男人的尊嚴第267章 兩千戰十萬第289章 遼東郡丞第56章 捷報第1048章 英雄難過美人關第993章 今日帝王親出狩第275章 來遲一步第148章 革職第221章 亂披風錘法第1514章 戰爭紅利第379章 瘋狂第77章 羅士信第160章 軟硬兼施第1246章 東屠第1241章 朕又胖了第1128章 女婿爲王第1500章 聖眷第105章 鬥將第1328章 天蝦雞排第388章 後宮第952章 前軍夜戰洮河北第218章 卑鄙無恥之徒第1024章 敬酒不吃吃罰酒第1456章 以一擊十第107章 龍兄虎弟第577章 誰當爲太子第1302章 聖心獨裁第351章 各爲其主第790章 長安第443章 久別重逢第6章 賞識第248章 道士下山第1398章 不謀萬世第1353章 南水北調第668章 洛水河邊第849章 平楊天子第574章 三十年河東,三十年河西第394章 李玄霸第1529章 民心所向
第34章 老子的隊伍纔開張第291章 大水衝了龍王廟第1429章 那津第221章 亂披風錘法第576章 軟刀子殺人第1237章 鄉賓第247章 魏道士第1269章 孤膽英雄第543章 遼東兵變第994章 西出陽關滅伊吾第746章 死地(感謝大吾王萬賞!)第1249章 倭軍覆滅第825章 唐帝第1260章 狼妻第854章 功臣謀反第1448章 帝王之下皆螻蟻第650章 李密獵虎第792章 瘋王第1358章 秋狩第84章 殺威第607章 背水列陣第1182章 程咬金第1324章 代言人第578章 分封建國第301章 雪中送炭第228章 上門惡犬第684章 造反吧,兄弟!第477章 駙馬第891章 夜哭第461章 半渡而擊、大獲全勝第131章 七戰七捷(第五更!求訂閱!)第458章 海鮮和困獸第75章 重賞酬功第1321章 李縣丞第1412章 霸皇第248章 道士下山第1370章 聰明人第144章 書生(再爲極品滴書蟲萬賞加更!)第485章 槊挑楚皇第544章 形勢所逼第61章 八風第1095章 下龍灣中李世民第798章 虯髯客第545章 李世民的猜疑(感謝徒步者1989萬賞!)第857章 羣起而攻第1405章 吳王黨第687章 忠義無雙李靖第339章 風聲鶴唳第1528章 煌煌帝都第31章 伏威第654章 矇蔽聖聽第219章 訂親第992章 風勁弓鳴獵羌戎第755章 降服第923章 進貢美人第900章 下克上第1239章 公主請兵第21章 孃家人第198章 李密第50章 逐鹿第560章 辭相第526章 男人的尊嚴第267章 兩千戰十萬第289章 遼東郡丞第56章 捷報第1048章 英雄難過美人關第993章 今日帝王親出狩第275章 來遲一步第148章 革職第221章 亂披風錘法第1514章 戰爭紅利第379章 瘋狂第77章 羅士信第160章 軟硬兼施第1246章 東屠第1241章 朕又胖了第1128章 女婿爲王第1500章 聖眷第105章 鬥將第1328章 天蝦雞排第388章 後宮第952章 前軍夜戰洮河北第218章 卑鄙無恥之徒第1024章 敬酒不吃吃罰酒第1456章 以一擊十第107章 龍兄虎弟第577章 誰當爲太子第1302章 聖心獨裁第351章 各爲其主第790章 長安第443章 久別重逢第6章 賞識第248章 道士下山第1398章 不謀萬世第1353章 南水北調第668章 洛水河邊第849章 平楊天子第574章 三十年河東,三十年河西第394章 李玄霸第1529章 民心所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