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75章 清除後患

以四城爲中心,各自聯結周邊的軍鎮戍堡兵站烽墩,派駐兵馬,屯田訓練。

“以遼河西岸之兵駐懷遠,鎮遼西以及遼北。以遼東周邊之兵,駐遼東城········”

這樣便打破原來把忠武軍分屬六郡的分配,並且重新調整鎮城堡壘等,對於一些已經是腹內的鎮城可以降級減少駐兵,對於邊界要地,可以升級鎮城堡壘的級別,增派兵馬。

總的來說,第一軍駐懷遠,負責鎮守的是遼河一線。

而第二軍駐新城,負責鎮守的是小遼河一線,即渾河流域。

第三軍駐遼東,負責鎮守大梁水一線,即太子河流域。

第四軍駐守旅順,負責的是遼南沿海一線。

四軍的戰略支撐點,便是懷遠城、新城、遼東城和旅順城。

四大城下,各擇六座險要之地的大城設爲軍鎮,各派一廂兵馬分駐。

這樣一來,便等於是把整個安東道劃分爲四大戰區,每戰區下再設六個軍分區。

一個軍對應一個戰區,一個廂對應一個軍分區。

對於柳城啊、瀘河啊、建安啊、營口啊這樣的腹心之城,雖然城大,如今也很繁華,人口多,處於商路上或是海港,可也並不需要派太多兵馬駐守。

主要的府兵郡兵,還是應當駐於邊境線上,把守好每一條重要的孔道關隘。至於建安啊柳城這些大城,可以少量駐守兵馬,配以土團鄉兵協防就夠了。

畢竟真打起來,還是外線作戰,而不會任敵人突破到後方去。

羅成點頭。

對於李靖的這個戰略部署很滿意。

“那我們接下來就按藥師你的計劃,重新調整劃分這些府兵郡兵的隸屬。”

“對,最好是就地隸屬駐防原則,這樣較爲方便。”

比如張三如果是在遼西,那他就劃到第一軍去,如果他剛好處於懷遠城下,那麼可以將他編到第一軍的牙兵中軍,或者編到左近的通定軍鎮,或是旁邊的哪個軍堡、或兵所、兵站、兵墩去。

這樣就近隸屬,就近居住,就近駐防,比較方便。

再比如張三如果只是個組長,他又分到一個兵墩,那他就可以兼任墩長。如果他是個火長,那他如果是在一個兵站,就可以兼任站長。

總之,就是儘量讓士兵就近駐守,越近越好。

“好,趁着夏收過後,趕緊開始這輪整編調整。待秋收過後,我們正好可以拿扶余川試試手。”羅成撫着下巴道。

羅成自迫淵氏求降之後,已經兩年多沒有再跟高句麗人開戰了。

現在中原紛亂不止,而安東道卻是一片欣欣向榮,經過兩年多的屯田積蓄,如今忠武軍不但糧食充足,而且戰馬也充足,更不用說羅成還組建訓練出了近五萬郡兵,使得現在忠武軍名面上還是五萬人,實際上已經翻了一倍的兵馬。

甚至他還有雄厚的戰備力量,隨時能夠徵召出不下十萬人的土團鄉兵來助戰。

積蓄了這麼久的實力,也是時候可以再啓戰端了。

第一個目標,羅成便是瞄準了扶余川。

扶余川曾經是扶余古國所在之地,這裡是松遼平原的中部腹地。說細緻點,扶余川便是在松花江流域,確切的說是西流松花江,此時也叫粟末水。

扶余川中不但有高句麗重城扶余城,而且周邊還有四十餘城,人口不下百萬。對於羅成來說,現在扶余川其實是被羅成切斷了與淵氏國內城的聯繫的,孤懸北部。

因此,拿下扶余川其實有很不錯的條件。

這比直接進攻國內要容易的多,而拿下後,又能有極大的收穫。更不要說,拿下扶余川后,還能從此解除安東道北面之威脅。

以後羅成便能放心的向東進攻淵氏,再無後顧之憂。

柳城太守李靖對於羅成的這個攻奪扶余川的計劃,也是持完全贊成態度。不直接去打國內城,而是先打扶余城,這在李靖看來完全正確。

畢竟淵氏現在手裡還是有十幾萬兵馬的,而且向國內城方向,雖然孔道已經打開,但沿途全是大小山城,更別說烏骨、國內諸城還都十分險要龐大,易守難攻。

倒不如先去斷掉扶余這一臂,既能重創淵氏,又能解後顧之憂,還能奪得百萬人口壯大忠武軍實力。

“藥師,若攻打扶余川,則懷遠的第一軍和新城的第二軍,必爲主力。你是柳城太守,所以我欲請你來擔任這第一軍的軍使之職,還請不要推辭。”

羅成對李靖的能力可從不懷疑,況且在馬邑,也親自見證過他統兵和謀劃的能力了。

李靖大爲驚訝,他是剛調來安東道,在忠武軍裡算是新人。可羅成卻一來就把第一軍軍使這樣的要職給他,如何不驚訝。

這可是兩萬四千人馬啊,忠武軍四分之一的家當。

李靖跟當今皇帝差不多年紀,也是快五十歲的人了,當年還跟着羅成父親羅貴一起在親衛做過殿前侍衛的,可依然激動的不知道如何說話。

“什麼也不用說,替我把第一軍帶起來,等到秋後打扶余川時,不拉稀就行了。”

李靖哈哈一笑。

“這個你放心,若是到時第一軍帶不好,大帥你直接砍了我腦袋去當球踢。”

安排李靖爲第一軍軍使,不過剩下的三軍軍使羅成倒有些爲難了,麾下猛將不少,但一軍軍使就是要獨鎮一方,這不比平時打仗,聽令就行了。

“藥師,你看由羅存孝擔任第四軍軍使,由趙貴任第二軍軍使,由馮孝慈將軍任第三軍軍使可行否?”

李靖答道,“其實大帥也可以自統一軍啊!”

“我就算了吧,我是節度使,統四千牙兵就行了,至於四軍,還是交給其它人吧。”羅成沒有再兼任一軍軍使的念頭。

“論資歷,趙貴將軍和存孝將軍都是足夠擔任一軍之主的,當然,兩位將軍以往的表現也是足夠的優秀。”李靖道,在他看來,羅成麾下猛將不少,但真正帥才卻也不多,羅成不用說,侯莫陳乂也算一個。

至於其它,如羅士信,那是衝鋒陷陣的猛將,而慕容長生、尉遲亮、秦瓊、單雄信等也大抵如此。

“我也知道存孝不是最佳人選,其實我更看好徐世績和薛萬徹,他們更有帥才,然二人資歷卻是差些,威望不足。”羅成道。

“那大帥可以令他們爲軍副,協助存孝和趙貴將軍統領一軍。”

“哈哈,英雄所見略同,我也正是此意。”

於是當下便決定,由李靖出任第一軍軍使,副軍使爲周德威。

趙貴擔任第二軍軍使,薛萬徹爲其副軍使。

馮孝慈擔任第三軍軍使,慕容長生擔任其副軍使。

羅存孝擔任第四軍軍使,由徐世績擔任其副軍使。

又選秦瓊接任慕容長生出任都押牙兵馬使,統領忠武軍牙兵併兼牙兵三千輕騎兵馬使。授尉遲恭爲副都押牙兵馬使,併兼牙兵一千重騎的兵馬使,授李世民、長孫無忌爲牙內指揮使,協助秦瓊,各領一團白馬義從輕騎。

第1100章 七十二營羽林郎第598章 皇帝突圍(十連更!)第295章 山頭第292章 往死裡得罪第905章 喪心病狂第979章 夜闖宮門救聖駕第578章 分封建國第433章 羣龍聚首第29章 勇三郎王伯當第304章 大業八年第806章 御前帶刀第733章 李淵起兵第1365章 失守第571章 長孫無忌第59章 身披明光甲,揚威羅成名!第1374章 獅子之城第1328章 天蝦雞排第519章 裂土封疆第1344章 木秀於林第565章 羅藝鎮嶺南第605章 漢家公主(第七更!)第514章 賴封不賞第981章 龍戰於野血玄黃第710章 五鳳第1382章 摘桃子第1020章 寇可往吾亦可往第565章 羅藝鎮嶺南第787章 後宮三千第988章 主少國疑身不免第1089章 你要戰,便來戰!第1418章 泰山封神第280章 前廂都將第1503章 玩火第507章 江都第625章 殺胡口第306章 賠了夫人又折兵第1045章 錦衣衛都督謀反第592章 勤王令第803章 北邙山第977章 一旦山崩龍馭天第234章 動員第1394章 奴隸起義第873章 鎮國神器第935章 禁令第261章 宇文承都第1514章 戰爭紅利第962章 但使龍城飛將在第1381章 天補平均第962章 但使龍城飛將在第601章 羅嗣業無敵第1084章 血戰到底一當十第376章 平壤陷落第1250章 積極進取的渤海艦隊第1246章 東屠第369章 拿下羅成第900章 下克上第259章 遼西第233章 東征令第39章 西廂小娘子第10章 上堂領賞第495章 臉面第1439章 漢委奴國王第733章 李淵起兵第488章 聖心大悅,召見第1385章 鷺島第774章 投降也有講究第1523章 另做打算第1262章 長生藥第1239章 公主請兵第222章 後院起火第19章 人在江湖第1099章 上將軍硬懟監軍第407章 班師回朝第1325章 今年過節不收禮第949章 天柱王的使者第688章 不殺李靖,留着過年嗎第1030章 伊麗封侯鎮安西第397章 羅藝大破新城,李世民初顯威第847章 最後防線第275章 來遲一步第1408章 承包到戶第977章 一旦山崩龍馭天第1273章 龜茲王子第663章 娘子軍再起第284章 死戰第336章 驅逐宇文化及第787章 後宮三千第474章 遼東撤退第266章 烏雲壓城城欲催第1304章 黃金酒器第148章 革職第1372章 鷹犬第1530章 直叩宮門第429章 謀反者第631章 自相殘殺第653章 威震中原第77章 羅士信第19章 人在江湖第469章 驍果揚威,天子破城第766章 竇建德完了
第1100章 七十二營羽林郎第598章 皇帝突圍(十連更!)第295章 山頭第292章 往死裡得罪第905章 喪心病狂第979章 夜闖宮門救聖駕第578章 分封建國第433章 羣龍聚首第29章 勇三郎王伯當第304章 大業八年第806章 御前帶刀第733章 李淵起兵第1365章 失守第571章 長孫無忌第59章 身披明光甲,揚威羅成名!第1374章 獅子之城第1328章 天蝦雞排第519章 裂土封疆第1344章 木秀於林第565章 羅藝鎮嶺南第605章 漢家公主(第七更!)第514章 賴封不賞第981章 龍戰於野血玄黃第710章 五鳳第1382章 摘桃子第1020章 寇可往吾亦可往第565章 羅藝鎮嶺南第787章 後宮三千第988章 主少國疑身不免第1089章 你要戰,便來戰!第1418章 泰山封神第280章 前廂都將第1503章 玩火第507章 江都第625章 殺胡口第306章 賠了夫人又折兵第1045章 錦衣衛都督謀反第592章 勤王令第803章 北邙山第977章 一旦山崩龍馭天第234章 動員第1394章 奴隸起義第873章 鎮國神器第935章 禁令第261章 宇文承都第1514章 戰爭紅利第962章 但使龍城飛將在第1381章 天補平均第962章 但使龍城飛將在第601章 羅嗣業無敵第1084章 血戰到底一當十第376章 平壤陷落第1250章 積極進取的渤海艦隊第1246章 東屠第369章 拿下羅成第900章 下克上第259章 遼西第233章 東征令第39章 西廂小娘子第10章 上堂領賞第495章 臉面第1439章 漢委奴國王第733章 李淵起兵第488章 聖心大悅,召見第1385章 鷺島第774章 投降也有講究第1523章 另做打算第1262章 長生藥第1239章 公主請兵第222章 後院起火第19章 人在江湖第1099章 上將軍硬懟監軍第407章 班師回朝第1325章 今年過節不收禮第949章 天柱王的使者第688章 不殺李靖,留着過年嗎第1030章 伊麗封侯鎮安西第397章 羅藝大破新城,李世民初顯威第847章 最後防線第275章 來遲一步第1408章 承包到戶第977章 一旦山崩龍馭天第1273章 龜茲王子第663章 娘子軍再起第284章 死戰第336章 驅逐宇文化及第787章 後宮三千第474章 遼東撤退第266章 烏雲壓城城欲催第1304章 黃金酒器第148章 革職第1372章 鷹犬第1530章 直叩宮門第429章 謀反者第631章 自相殘殺第653章 威震中原第77章 羅士信第19章 人在江湖第469章 驍果揚威,天子破城第766章 竇建德完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