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96章 安得良策援嗣業

金殿早朝。

年輕的皇太子坐在金殿之上,在皇帝的龍椅旁邊擺了一張稍小點的蟠龍椅。

身穿玄色袞龍袍的皇太子坐在那裡,一臉嚴肅,十分正經。

百官上殿,對着太子朝拜。

太子也很得體的虛擡手,“衆愛卿平身。”

常參官於是各自跪坐於蒲團之上,而對於政事堂宰相和翰林院的大學士們,對這些府院的紫袍玉帶大佬們,太子更是賜他們交椅,以示尊榮。

早朝,尤其是平時的常朝,其實不過是例行其事,重要的事務也不會拿到這裡來討論,頂多就是當衆宣佈一些詔令而已。

而這些詔令,也都是經過了府院一衆宰相、學士們,並且得到了甘露殿休養的那位皇帝的同意的。

太子的身後不遠,還有一道屏風,屏風後皇后單氏坐在裡面聽政。

當然,皇后聽政也並不掌有決策大權,她不過是照顧年幼皇太子的,同時她坐在那,也代表着皇帝。

“詔令,冊封阿史那莫賀咄爲突厥侯屈利俟毗可汗,賜封吐火羅國王爵,授輔國大將軍階。”

“詔令,授左神威虎賁將軍阿史那大奈爲伊吾郡太守。”

旨意當殿宣下,無人反對。

這兩條旨意,由皇帝親自提出,然後政事堂與翰林院皆通過。

對於大秦君臣們來說,既然西突厥要向大秦亮劍,那麼大秦就必然反擊。不限手段的反擊,持持莫賀咄爲新可汗,那不過是分化西突厥的一個計策而已。

這時,宣旨官宣讀第三道詔令。

“冊封鐵勒真珠可汗乙失鉢爲金山國王,加輔國大將軍階。”

甘露殿。

羽林郎推着皇帝在宮院之中,今天天氣陰暗,但很涼爽。

年幼的太子走在旁邊,正一五一十的向皇帝彙報早朝的情形。

這就跟作業似的,現在皇帝要求太子每天早上臨朝聽政,然後回來向他轉述,並且皇帝會不時的把一些朝堂上的事情拿來詢問太子。

“嗯,說的很清楚,看來上朝的時候沒有打瞌睡。”

聽了父親的誇獎,嘉文很欣喜。

“嘉文,你說爲何朝廷要授那俘虜莫賀咄爲可汗呢?”

“父皇是要讓莫賀咄與射匱伯侄兩個內亂相鬥,咱們大秦就好坐收漁翁之利。”

“哈哈哈,想不到你也這份悟性,不錯。”

太子有些害羞的道,“其實這些不是兒臣想到的,是李詹事教兒臣的。”

“哦,原來是李綱說的,不過你能記住也不錯。”

李綱在北周時曾擔任齊王宇文憲的參軍,入隋後,又擔任了太子楊勇的太子冼馬。後來李淵立唐,又授他爲建成的東宮詹事。

這是一個很有才華,且十分正直之人,崇尚高風亮節。

當年他在北周任齊王參軍,周宣帝要殺宇文憲,讓李綱誣陷編造罪名,但李綱誓死不從。

等宇文憲還是被冤殺後,李綱不懼危險,獨自推車去爲宇文憲收屍,而其它的屬官全都躲的遠遠的,只有李綱爲宇文憲收屍並安葬。

他做楊勇的太子冼馬的時候,也經常規勸太子楊勇,可惜不爲其所聽。成爲李建成的太子詹事,依然是盡職盡責。

羅成正是因爲李綱的這些言行操守,才特意授他爲禮部侍郎兼太子詹事,讓他成爲嘉文的老師,負責教導太子的言行。

現在看來,效果還是不錯的,起碼如今的太子很讓羅成滿意。

尤其是這段時間,他突然中風,太子表現出來的孝心,還有那份認真都讓人滿意。小小年紀,每天早早起來上朝聽政,雖然基本上聽不懂,但他很努力的去做。

“李綱是一個很好的老師,你要尊重他,也要多聽他的教誨,明白嗎?”

“好的,父皇。”太子看着皇帝,“父皇,你還要多久能夠好起來?”

“怎麼,嫌上朝煩嗎?”

“如果替父皇上朝聽政,父皇就能夠早點好起來,兒臣願意每天早起上朝聽政。”

“哈哈哈,你小子這話說的父親高興。”羅成伸手撫了撫太子的腦袋,“放心吧,父皇的身體恢復的很快,你看現在,父皇的手已經基本上恢復了,可以自己拿東西,甚至都能提筆寫幾個字了。”

“父皇,爲何不讓楚王吳王他們也來長安啊,好久沒有見他們了,十分想念他們呢。”

當初羅成突然中風昏迷,宰相們想到的第一件事就是秘密接太子來長安。

他們沒有接其它皇子來,同時還讓洛陽留守官員,嚴密監視諸皇子們的動向,禁止有人帶他們離開洛陽,目的自然是防止有人擁他們作亂。

但現在局勢漸漸明朗,皇帝每天都會召見幾個臣子。

外面的一些流言,也就不攻自破。

“一路這麼遠,就讓他們留在洛陽偷偷懶吧。”

羅成躺在輪椅上,靜靜的思考着眼下的局勢。

他生病的這段日子,朝廷最大的危險還不是外敵,而是內患。

宰相們把存孝、士信、羅藝等宗室盡皆趕到封國就藩,直接免去了他們所有的實職,他清楚宰相們這是擔心有人趁機做亂。

雖說羅成是很相信這些兄弟的,但宰相們的做法也沒有錯,實封宗室後,本就不應當再讓宗室擔任重要的官職,尤其是掌握兵權。

歷史上西晉一開始分封宗室,也只是給封地食邑,並不讓宗室離京就藩。到了後來,爲壓制異姓功臣以及門閥貴族,於是讓這些宗室出鎮,各個擔任都督,統一至數州。

等到後來,這些皇帝的叔伯子侄們的權柄極大,於是皇帝又只能大肆分封自己的皇子們,讓他們擁有更大的封國,擔任更重要的官職。

結果,這根本沒有改變什麼,反而讓宗室皇族掌握了嚴重威脅到皇帝的權力,最終有了八王之亂。

對於他病重那段時間,宰相們分封出去的諸王,羅成無意更改,不論是他們的封地還是封號。

對其它諸王他現在都不擔心,分封出去也就分封出去了,唯有嗣業是他現在心裡始終牽掛的。

嗣業的那九萬人馬,已經困在大非嶺足有兩個多月了。

三十萬的敵軍,現在依然還四成圍困着。

如今朝中已經有大臣上奏,請求與吐蕃、西突厥和談,甚至是乾脆放棄掉吐谷渾,以換取戰爭的結束。

戰爭全面升級,久久不得結束,反而遙遙無期,朝廷現在的軍費開支極其巨大,徵召了太多士兵和民夫,動用了太多的錢糧,這樣打下去,極其危險,江南三藩已經在蠢蠢欲動。

嗣業必須守住。

一旦嗣業失守,大非嶺上的九萬軍民將萬劫不復。而一旦嗣業軍團兵敗,朝廷只怕會有更多的人反對繼續打下去。

第328章 危險期第1119章 人情世故第469章 驍果揚威,天子破城第740章 驍果北上,皇泰天子第1395章 官逼民反第1301章 府院之爭第701章 李靖收徒第591章 末世(第三更)第364章 結燕唐之好第377章 百里突襲第591章 末世(第三更)第1532章 子孫滿堂第660章 血鷹第248章 道士下山第754章 奉正朔第1231章 毋動,動,滅國矣!第1022章 賠了夫人又折兵第109章 擴充第1504章 殺伐第579章 太子太傅第962章 但使龍城飛將在第1001章 党項封建成國丈第608章 誰是英雄!(爆炸十連更!)第1469章 五年巡邊第1286章 兵臨城下第900章 下克上第158章 逼宮(第五更)第195章 鄉兵聯盟第257章 不屑一顧第1008章 聖文神武天皇帝第1482章 檢閱第231章 你想當皇帝嗎第868章 羊入虎口第575章 爲奴爲婢第1350章 釣魚執法最爲致命第1255章 狗奴第1054章 白衣暮登天子堂第1405章 吳王黨第1476章 太子旅賁第736章 還君以命第1232章 君子第1304章 黃金酒器第52章 兄弟第1005章 壯士飢餐胡虜肉第701章 李靖收徒第103章 兵臨城下第789章 偏師第400章 軟禁、稱王第564章 流放宇文述第1310章 量入爲出第566章 兩京十三道第211章 千軍易得一將難求第33章 打到服爲止第897章 三月滅夏第89章 獅子大開口第256章 天降爵位第528章 八大總督第849章 平楊天子第589章 虎斑突騎第1422章 講究第1050章 鳥盡弓藏誅功臣第1103章 宣政殿第1046章 弓長之君當別都第1333章 再戰江湖第1388章 象林縣男爵第515章 軍生怨氣第676章 江都、驍果第1315章 警報第39章 西廂小娘子第718章 必殺此老賊第550章 去意已決第999章 傲視西山我爲王第352章 羅家鐵軍第423章 病虎第1043章 朝廷請借天子錢第547章 遼東留守第611章 教突厥騎戰第1444章 金光破曉第774章 投降也有講究第1013章 皇帝賦詩決戰心第1343章 平步青雲第647章 昏君奸臣第823章 母以子貴·後戚得寵第418章 五軍舊部,七家之女第796章 蠢動的舊貴族第26章 分地第576章 軟刀子殺人第719章 三藩第23章 狐假虎威第887章 斜陽欲落、黯然銷魂第998章 茶馬古道入黨項第866章 向南,向南第116章 侍從扈衛第1363章 獵騎兵第1046章 弓長之君當別都第1416章 劍出鞘第62章 私放要犯第111章 再次徵召第447章 大掃蕩第699章 萬事俱備
第328章 危險期第1119章 人情世故第469章 驍果揚威,天子破城第740章 驍果北上,皇泰天子第1395章 官逼民反第1301章 府院之爭第701章 李靖收徒第591章 末世(第三更)第364章 結燕唐之好第377章 百里突襲第591章 末世(第三更)第1532章 子孫滿堂第660章 血鷹第248章 道士下山第754章 奉正朔第1231章 毋動,動,滅國矣!第1022章 賠了夫人又折兵第109章 擴充第1504章 殺伐第579章 太子太傅第962章 但使龍城飛將在第1001章 党項封建成國丈第608章 誰是英雄!(爆炸十連更!)第1469章 五年巡邊第1286章 兵臨城下第900章 下克上第158章 逼宮(第五更)第195章 鄉兵聯盟第257章 不屑一顧第1008章 聖文神武天皇帝第1482章 檢閱第231章 你想當皇帝嗎第868章 羊入虎口第575章 爲奴爲婢第1350章 釣魚執法最爲致命第1255章 狗奴第1054章 白衣暮登天子堂第1405章 吳王黨第1476章 太子旅賁第736章 還君以命第1232章 君子第1304章 黃金酒器第52章 兄弟第1005章 壯士飢餐胡虜肉第701章 李靖收徒第103章 兵臨城下第789章 偏師第400章 軟禁、稱王第564章 流放宇文述第1310章 量入爲出第566章 兩京十三道第211章 千軍易得一將難求第33章 打到服爲止第897章 三月滅夏第89章 獅子大開口第256章 天降爵位第528章 八大總督第849章 平楊天子第589章 虎斑突騎第1422章 講究第1050章 鳥盡弓藏誅功臣第1103章 宣政殿第1046章 弓長之君當別都第1333章 再戰江湖第1388章 象林縣男爵第515章 軍生怨氣第676章 江都、驍果第1315章 警報第39章 西廂小娘子第718章 必殺此老賊第550章 去意已決第999章 傲視西山我爲王第352章 羅家鐵軍第423章 病虎第1043章 朝廷請借天子錢第547章 遼東留守第611章 教突厥騎戰第1444章 金光破曉第774章 投降也有講究第1013章 皇帝賦詩決戰心第1343章 平步青雲第647章 昏君奸臣第823章 母以子貴·後戚得寵第418章 五軍舊部,七家之女第796章 蠢動的舊貴族第26章 分地第576章 軟刀子殺人第719章 三藩第23章 狐假虎威第887章 斜陽欲落、黯然銷魂第998章 茶馬古道入黨項第866章 向南,向南第116章 侍從扈衛第1363章 獵騎兵第1046章 弓長之君當別都第1416章 劍出鞘第62章 私放要犯第111章 再次徵召第447章 大掃蕩第699章 萬事俱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