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八章 炮聲

三更奉上,求個推薦票……票太少了,兄弟們,居然六百多名。

*************

防毒面具的密封性的確很好,再加上延長管足夠粗,所以在水下可以順暢的呼吸。

舒爾卡喜歡這種感覺:聽不到外面的槍炮聲,也沒有了鮮血和爛泥的惡臭,透過圓開視窗往上望,外面炮火炸開的火光就像是放焰火一般的絢爛……這就像是與世隔絕了一般,彷彿所有的痛苦和危險都不存在了。

當然,唯一不足的就是有點冷。

¸ттkan ¸C ○

舒爾卡打了個寒顫,情不自禁的蜷在一起,然後他就看到戰友們一個接着一個的下水然後聚集在周圍……這有些恐怖,蘇聯的防毒面具很醜,士兵們稱它爲“死人頭”,再加上光線不好又是在水裡,聚在一堆活像是恐怖片裡的殭屍。

舒爾卡蹲在水底,打着了特製的手電筒……所謂的“特製”,其實就是用黑布裹着降低亮度再嚴嚴實實的包幾層防水布只在亮光處開一個小孔,只要小心使用,反方向的德軍看不到亮光。

這手電筒的作用一個是可以照亮手錶讓舒爾卡看到時間,另一個則是指引着戰士們朝它靠攏並朝正確的方向前進。

類似的東西在戰場上很常見,比如德國人就有一種特製的熒光棒,他們的偵察兵用這種熒光棒引導坦克在黑夜中前進,蘇軍方向則完全看不到亮光於是就不會暴露位置。

好不容易,舒爾卡纔看清了時間:凌晨三點五十,距離天亮只有一個多小時,就像加夫裡洛夫少校說的那樣,時間的確很緊。

普卡雷夫也有一個這樣的手電筒,他舉着手電筒畫了一個圈,然後士兵們就朝他靠攏過來。

接着,普卡雷夫就反握着手電筒率先朝河對岸走去……這是舒爾卡無法完成的,他的方向感很差,甚至說是路癡也不爲過,剛纔那一陣子他都不知道該往哪個方向走了。

不過很幸運,他只需要跟着前方的亮光就可以。

一行人在水下緩緩移動,用“摸着石頭過河”這話來形容也不爲過,雖然可以透過防毒面具上的圓形視窗觀察,但能見度很差,僅僅只能看到一點點影子。

好幾次,幾名戰士不知道被什麼東西絆倒。

幸運的是這一切都是在水底進行,水面上根本就看不出多大的異常,所以一路有驚無險,二十分鐘後就順利到達了對岸。

上面傳來了一陣槍聲……那是德軍士兵在用火力封鎖河岸使蘇軍無法取水,這證明舒爾卡等人沒有走錯路。

然後戰士們就在水裡等着,盯着舒爾卡和普卡雷夫等着他們的命令。

舒爾卡則看着表,看着時間一分一秒的跳動。

四點三十分,隨着加夫裡洛夫少校一聲令下,埋伏在東面的蘇軍就“轟轟”的朝河對岸打去了幾發炮彈,緊接着就是一陣吶喊,一隊隊蘇軍士兵擡着木筏從黑暗中衝了出來直奔布格河。

接着又是一陣炮響,十餘發煙霧彈打到周圍,很快河道附近就騰起一片濃霧。

見此情況,負責防禦河岸的德軍指揮官正是盧卡斯上校,炮聲在第一時間就將正在牀上休息的他驚醒……事實上盧卡斯上校並沒有睡着,他知道在這種情況下蘇聯人只有在夜裡纔有機會突圍,所以他只有在白天才能放心的睡一覺。

副官曾經對他說:“放心吧,上校,蘇聯人已經沒有突圍的機會了!”

但盧卡斯上校卻不敢吊以輕心。

“永遠不要小看自己的敵人,安德烈!”盧卡斯上校說:“何況,我們的對手打得如此英勇,不久前還讓我們上當差點就成功突圍,誰又能保證不會有另一次呢?”

事後證明盧卡斯上校是對的,只不過他自己並不希望對!

此時的盧卡斯上校鑽出指揮部後就舉起望遠鏡往外望,一片煙霧,雖然有照明彈但還是什麼都看不到,只有隱隱約約的木筏及蘇軍的身影。

依靠煙霧強渡?

盧卡斯不由皺了皺眉頭,這不是個好方法……他有些不明白,對面的蘇聯指揮官爲什麼有時很聰明有時卻又很笨。

比如現在,德軍早就用炮火標定了這片河道,只要一聲令下,不管是否有煙霧炮彈都能精準的在河道里炸開。

所以,他們的進攻是註定要失敗的。

“上校!”副官在旁催促着。

如果再不聯繫下令開炮,蘇聯人就很有可能越過警戒線了。

通訊兵拿着話筒望着上校,他已經聯繫好了炮兵讓他們做好準備,只等着盧卡斯上校下令。

盧卡斯上校心裡雖然有些疑慮,但遲疑了下,最終他還是點了點頭。

“開火!”隨着通訊員一聲令下,炮彈的嘯聲就在空中響了起來。

接着只聽“轟轟”的一陣亂響,成片的炮彈就在河道附近爆起一片火光,炸在河水裡的就激起一道道沖天水柱。

偶爾還有幾聲劇烈的震動……那是德軍超大口徑迫擊炮。

德軍在此時使用這種迫擊炮的目的並不是炸燬要塞的城牆或是炸死多少敵人,而是希望能在心理上對敵人構成某種威攝使他們投降。

德軍以及盧卡斯上校不知道的是,這些炮聲不僅無法起到威攝的作用,反而成了蘇軍突圍戰的開始甚至是種掩護……

東面的強渡當然是假的,煙霧彈並不是爲了掩護強渡,而是爲了不讓德軍看穿它是佯攻。

其目的就是爲了讓德軍開炮。

舒爾卡相信德軍會開炮,這一方面是因爲此時的德軍不缺炮彈,另一方面則是有一條軍事原則,就是在情況不明的情況下,就寧可信其有不可信其無。

開炮能有什麼損失呢?頂多就是消耗一些炮彈。

但如果蘇軍的進攻是真的而德軍不開炮,那德軍的損失就大了……這不是說蘇軍能成功突圍,而是蘇軍至少能順利渡過河並與德軍近戰,這無論如何都會給德軍造成一些傷亡。

盧卡斯上校當然不願意冒這個險,所以就算他有所懷疑,最終還是會開炮。

於是……

霍爾姆橋下,躲在水裡的普卡雷夫就用手電筒打了個信號,戰士們一個個從水裡爬了出來。

第八十五章 渡河第八十七章 檢查第五百八十六章 糧倉第四百七十三章 下水道第六百五十九章 榜樣第六十一章 木屋僞裝第七百一十四章 頓河集團軍第二百一十七章 掩蓋第三百六十一章 勒熱夫第六百四十六章 計劃書第一百一十四章 彼得羅夫第一百零八章 連鎖反應(第一更)第七百三十二章 堅守第六百二十六章 危險第867章 目的第四百三十四章 麻煩第六百一十章 進退兩難第854章 政委第四百九十八章 意義第七百五十六章 問題第三百四十二章 決定第五十六章 木屋第九十一章 水雷第810章 原因第六百七十九章 命令第五百七十四章 情報網第一百五十章第五百二十六章 包圍第866章 新兵第二百三十九章 士氣第一百五十六章 打理第三百六十四章 山路第836章 目標第850章 制度第二百八十五章 缺口第八十六章 進攻第三百五十五章 崩潰第八十五章 基輔防線第四百七十九章 疏散第七百六十六章 討論第一百九十四章 反坦克壕第四百六十四章 轟炸第二百一十二章 指揮部第821章 文件第二章 距離第二百四十八章 準備第二百七十二章 示敵以弱第863章 問題第二百三十五章 鐵路第五百七十五章 相信第四百零七章 惰性第九十九章 風險第六百七十七章 命運第一百二十一章 反攻第二百八十八章 快速突破第二百八十六章 狙擊手第五百九十六章 訓練第五百一十三章 上校第一百四十一章 組建第853章 變動第六十七章 準備第六百九十六章 雪中送炭第二百八十五章 缺口第七百零三章 爲難第五百零七章 隊形第二百九十四章 求救第873章 坑第二百九十六章 夜襲第882章 防禦第838章 謊言第五百八十八章 封鎖第三百三十七章 陽奉陰違第七十九章 封閉第五百四十一章 分配第六百零七章 麻煩第六百一十五章 亂投醫第二百一十八章 埋伏第二百四十四章 哥薩克第五百零四章 隱藏第844章 危險第三百四十六章 增援第六百八十二章 指揮部第二百七十五章 明爭暗鬥第七十六章 防線第一百八十六章 火車第七百零一章 陽奉陰違第四百二十六章 虎式第五百九十九章 面談第六百零八章 虎式第五百二十章 意圖第八十二章 套路第四百四十六章 整頓第一百四十九章第五百五十七章 運輸第五十五章 熟悉第821章 文件第844章 危險第797章 兌現第六百四十五章 以多打少
第八十五章 渡河第八十七章 檢查第五百八十六章 糧倉第四百七十三章 下水道第六百五十九章 榜樣第六十一章 木屋僞裝第七百一十四章 頓河集團軍第二百一十七章 掩蓋第三百六十一章 勒熱夫第六百四十六章 計劃書第一百一十四章 彼得羅夫第一百零八章 連鎖反應(第一更)第七百三十二章 堅守第六百二十六章 危險第867章 目的第四百三十四章 麻煩第六百一十章 進退兩難第854章 政委第四百九十八章 意義第七百五十六章 問題第三百四十二章 決定第五十六章 木屋第九十一章 水雷第810章 原因第六百七十九章 命令第五百七十四章 情報網第一百五十章第五百二十六章 包圍第866章 新兵第二百三十九章 士氣第一百五十六章 打理第三百六十四章 山路第836章 目標第850章 制度第二百八十五章 缺口第八十六章 進攻第三百五十五章 崩潰第八十五章 基輔防線第四百七十九章 疏散第七百六十六章 討論第一百九十四章 反坦克壕第四百六十四章 轟炸第二百一十二章 指揮部第821章 文件第二章 距離第二百四十八章 準備第二百七十二章 示敵以弱第863章 問題第二百三十五章 鐵路第五百七十五章 相信第四百零七章 惰性第九十九章 風險第六百七十七章 命運第一百二十一章 反攻第二百八十八章 快速突破第二百八十六章 狙擊手第五百九十六章 訓練第五百一十三章 上校第一百四十一章 組建第853章 變動第六十七章 準備第六百九十六章 雪中送炭第二百八十五章 缺口第七百零三章 爲難第五百零七章 隊形第二百九十四章 求救第873章 坑第二百九十六章 夜襲第882章 防禦第838章 謊言第五百八十八章 封鎖第三百三十七章 陽奉陰違第七十九章 封閉第五百四十一章 分配第六百零七章 麻煩第六百一十五章 亂投醫第二百一十八章 埋伏第二百四十四章 哥薩克第五百零四章 隱藏第844章 危險第三百四十六章 增援第六百八十二章 指揮部第二百七十五章 明爭暗鬥第七十六章 防線第一百八十六章 火車第七百零一章 陽奉陰違第四百二十六章 虎式第五百九十九章 面談第六百零八章 虎式第五百二十章 意圖第八十二章 套路第四百四十六章 整頓第一百四十九章第五百五十七章 運輸第五十五章 熟悉第821章 文件第844章 危險第797章 兌現第六百四十五章 以多打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