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34章 一次就夠了!

就在伊--20起飛前10分鐘,跑道上那架作爲觀測空中姿態的雙座型米格1已經升空,駕駛飛機的是二號試飛員圖科列夫少校,後座觀察員爲設計師拉維爾、波利卡爾波夫的副手之一。

前兩次試飛都是伊留申科擔任試飛員,他已經掌握了這種新動力飛機的起飛特性:伊--20滑跑加速較慢,而起飛速度要求又高,起飛特性同螺旋槳戰鬥機有極大不同。

在座機超過起飛速度後,伊留申科拉動了操縱桿,飛機以5度的仰角開始爬升,很快消失在機場人羣的視線中。

波利卡爾波夫這會已經在機場塔臺指揮,戴着有通話器的耳機,而指揮室擴音器裡清晰傳來伊留申科對飛機的各項指數報告。

“一切正常,正在爬升,高度800。”

一分鐘後,伊留申科就測出了新飛機滿負荷狀態下在低海拔空域的爬升能力,每分鐘1300米。其實伊--20這會還不算真正的“滿負荷”:在波利卡爾波夫的設計中,它還能在機腹下攜帶一個500升的可拋棄副油箱以增大航程,或在進行截擊任務時在機翼兩個發動機艙內側掛載兩個12發76毫米空對空火箭發射巢。

設計師按照副統帥的指示,並沒有爲伊--20設計什麼炸彈掛架,雖然它的最大負荷能夠滿足在機腹掛載一枚500公斤航彈----掛載航彈不僅僅會增加啓動阻力、大大影響飛機機動性,更重要的是伊--20的機體結構強度根本不能承受俯衝轟炸時巨大的應力。

如果當戰鬥轟炸機用,伊-20就只能進行水平轟炸,進行角度稍大點的俯衝就可能導致飛機空中解體!用伊20進行低空水平轟炸波利卡爾波夫是想都不用想,而高度稍高些,彈着點偏差就可能是以“公里”計算,完全沒有實際價值!

伊--20根本不適合當轟炸機用,也不屬於早起的“驅逐機”範疇,機體結構強度加上本身其它特性的限制,它甚至可以說就是一架純粹的截擊機。

伊留申科在機艙裡帶着飛行帽都能聽到兩側噴氣式發動機那種特殊的運轉聲。而基地附近的農莊莊員們更是聽到了要劇烈地多的噪音!

不過那個“曙光農場”的同志們已經習慣了那種近乎恐怖的聲音,前幾天他們第一次聽到猶如雷神發威一般的轟鳴時,那反應才叫激烈,特別是正在養殖場裡工作的人更是感觸頗深----豬場裡地豬和養雞場裡的活雞都開始造反了!

巨大地轟鳴聲讓人都心驚膽顫。那些動物更是變得煩躁不安。大概以爲是世界末日到了!

在戶外地莊員們看到空中一架飛機呼嘯而過。因爲距離原因都沒怎麼看清楚:遠處有個空軍基地他們知道。因爲“曙光農場”地小麥田就連着基地左翼地圍牆。這一帶除了曙光農場。方圓十多公里都沒有其它建築物。這都是航空需要。

而農場地同志也都接受過軍隊地安全教育。對於從機場裡飛出來地那些飛機除了望一眼地興趣外。其它都似乎與他們無關。更不會有多餘地好奇心----這點甚至連那些孩子都知道!

好奇心害死貓。俄羅斯人對這個道理非常清楚。做好本職工作纔是本分:基地裡有什麼對莊員們來說就像西伯利亞地雪原一樣遙遠。和自己沒什麼關係。

根據估計。伊--20地高空最大速度應該會超過每小時850公里。伊留申科以兜圈子地方式。採取高速爬升將飛機拉昇至800米高度改平。圖科列夫駕駛地米格1已經在8500米高度等待。

“指揮塔。我是02。油料儲備大約百分之七十。開始平飛加速。”

“塔臺明白,批准加速。”

伊留申科將已經縮回一截的油門推杆向前推,兩臺dp-1-2發動機發出最大1850公斤的總推力,飛機速度越來越快!

不僅僅伊留申科在加速,那架米格1也在加速。儘量跟上伊--20的速度。“拉威爾,02速度已經高過我們。”

圖科列夫眼前的速度表表明時速640公里,而那架伊--20仍然在加速,兩機距離越來越遠,用不了幾分鐘它就會離開自己的視野。

後座的拉維爾要比圖科列夫忙,剛纔他一直在記錄那架試驗機地狀態,而這會它顯示出來的速度特性非常令人興奮,超過設計指標應該不是問題!

“塔臺,速度780。姿態平穩,仍在加速。”

伊留申科的報告聲清晰傳到機場塔臺指揮室,不過從雷達上看,伊--20的加速性只能說一般,但在現在的速度下它已經是無敵的----在起飛加速階段,它的動作慢得就像是架笨拙的運輸機!

在駕駛艙內的伊留申科感覺噪音開始增大,不過飛機並沒有出現最讓人擔心地顫動,一切正常。“速度880,已經達到極限十秒。飛機沒有繼續加速的趨勢。五十秒後我將減小速度。至速度600。”

“02,塔臺明白。”

一分鐘的最大速度測試。指揮塔裡的所有人心裡都捏着把汗,在最高的運轉速度下,那些葉輪可別出現什麼問題!

一分鐘就像一個小時那麼漫長,擴音器裡再次傳來伊留申科的報告:“一切正常,我已回收油門,飛機正在減速,至650時進行轉彎,然後保持航速

波利卡爾波夫在身前的筆記本上記了幾筆,上頭是一副簡單手繪的試飛航線圖,“880”的數字被記錄在標高8000公尺地一條直線上。

“我們造了架世界上飛第二快地飛機,茹科夫的同志們要是知道我們這裡地數據,估計會狂歡一次。”波利卡爾波夫和身邊人說了一句。

不過茹科夫的“幽靈”研究所還不會知道這裡的數據,這屬於最高機密,反而“幽靈”地數據高爾基會知道,因爲那個速度快得難以想象的“幽靈”算是伊--20的目標之一。

不過看來飛翼的特性讓伊-20是無論如何也趕不上“幽靈”的速度了,波利卡爾波夫不可能對其只進行小修小補就讓伊--2的最大速度高上那麼一百多公里。

不過就是最大880公里地時速,也比其他國家的螺旋槳戰鬥機最大時速快上至少兩百公里。技術優勢非常明顯。

“塔臺,02轉彎完畢,速度降至600。”

“塔臺明白,靶標已經在7號空域等待,高度4000。”

“02明白,七號空域。高度4000。”

7號空域在機場右側,那是飛機進行射擊訓練空域,方圓近500平方公里都是無人區.

擔任拖靶任務的彼-2轟炸機已經在預定空域放出絞車連接的帶穩定翼面全金屬硬質拖靶,飛機時速400公里,模擬一般的轟炸機速度。如果情況需要,它還將增速至500公里,讓伊--20進行第二次攻擊。

5分鐘後,伊留申科已經用肉眼看到那架彼-2;很快,那個飛機後邊300米距離上小小的拖靶也清晰可見。

以10度小俯角。伊留申科將油門向前推了一節,飛機開始加速----他要以至少650公里以上的速度進入攻擊,雖然這會導致與目標之間250公里以上的速度差。這樣的速度差其實並不是理想地攻擊速度差。伊--2將會很快就衝過目標,但伊--2的特性註定了它不是一種適於纏鬥的戰鬥機,要做地就是這樣的高速接近,一次攻擊後就脫離,然後根據情況決定是否轉彎,高速進入再進行一次攻擊。

伊--20空戰機動性相對較差,加速度與橫滾速率較遲鈍,不適合同高機動性的螺旋槳戰鬥機進行纏鬥。不過如果進行高速接近式的攻擊,對轟炸機一類的目標就是餓虎撲羊。就是對手是戰鬥機,只要對方稍有疏忽就會被打得空中解體!

彼2上的所有人都精神高度緊張,這大概也算是拖靶任務中的特點之一,更不用說今天還是那架新式飛機第一次進行空中對拖靶射擊。300米的距離說長不長、說短不短,但如果進入攻擊的飛機在角度上出點問題,飛過來幾發炮彈就不是鬧着玩地!

不過彼-2上的機長同志對那架駕駛伊--20上的試飛員還是很有信心的----伊留申科是整個空軍最好的試飛員之一,就是給他個風箏,估計也不會把炮彈砸到拖靶機頭上。

注視着從米格1上“借用”的瞄準儀,伊留申科打開了操縱桿上的射擊保險蓋。拇指虛按在紅色發射鈕上。瞄準器內光環已經出現在靶標上方,距離300米。

如果目標是轟炸機羣,這會伊留申科就該下壓機頭進行攻擊,三門30毫米航炮射出的彈雨能徹底撕碎對手!但現在是小小的靶標,他繼續保持飛行姿態地平穩,繼續靠近。兩秒後,伊留申科以左側20度切角進入,在不到150米的位置按下了機炮發射鈕!

頓時空中響起悶雷一樣的轟鳴,三門nr-30航炮發出怒吼。炮口焰出現。航炮以每門每秒15發的速度將炮彈冰雹般射向靶標!

就一秒不到一個點射,超過30發炮彈被髮射出去。彈道清晰指示在空中,至少有5發以上炮彈在零點二秒的短暫時間內擊中靶標!

伊留申科沒時間觀察,座機已經越過目標下方,微擺操縱桿向右進行小角度轉彎。三門30毫米航炮齊射產生的後坐力非常大,不過nr-30航炮極高的射速並沒有導致飛機偏航或發生破壞性震顫,極高的射速產生的是令人發麻地震動,射擊中能夠很好把握飛行姿態地平穩。

在彼2後部的絞車操縱員清晰地看到了剛纔的攻擊,就一個短點射,炮彈颳風一樣傾斜而下!300米外的靶標火焰四射,還有被擊碎的金屬碎片炸開!那個帶穩定翼面全金屬硬質拖靶飛行姿態立刻變得不穩定,在伊-20脫離時已經左右搖晃。

“機長,拖靶已經被擊中,成個篩子了!我要切斷鋼纜,它在亂晃!”

“立刻切斷鋼纜!”聽到絞車操作員的報告,機長毫不猶豫的下達命令。“塔臺,塔臺,我是拖車,拖靶被擊中,我已切斷鋼纜,注意回收。”

“塔臺明白,塔臺明白。”

因爲通信頻率相同,伊留申科也聽到了拖靶機的報告:原本還要進行的高速狀態攻擊只能取消。

那個靶標最多在5個零點4平方米破洞的情況下保持姿態平衡,伊留申科那“打靶一樣的精度”已經讓靶子失去了再次使用的價值,拖靶機只能切斷纜繩以保證安全。

一次攻擊就解決問題,三門航炮的火力密集程度非常好,沒有什麼散射現象。而隨着塔臺的命令,在地面防炮壕內的回收分隊立刻行動!士兵們快速鑽出掩體,空中那個顯眼的紅色靶標正在掉落,開上卡車追!

“02,我是塔臺,返航。”

“02明白。航向090,高度3500。”進過兩次轉彎,伊--20出現在塔臺觀測員的視野中。前三點起落架放下,伊留申科駕機平穩降落。

飛機剛挺穩,幾輛汽車就已經開到飛機邊上。關閉了所有電子開關後,伊留申科才往後推開座艙蓋,爬出座艙從機翼上跳下飛機。

機械師們開始初步檢查飛機,在得出一切正常的結論後,拖車將牽引鉤連到飛機前輪,緩緩將飛機往機庫牽引,而這會伊留申科已經在作戰室向設計師們彙報這次試飛的所有細節。

圖科列夫也駕機降落,同拉維爾一道前往作戰室,看到伊留申科連飛行服都沒脫正在彙報。

“空中射擊平穩,但這次我最多發射了40發炮彈,如果進行長點射會出現什麼情況還很難說。我建議下次使用軟質拖靶,測試長點射時飛機的穩定性。我認爲不管是什麼飛機,只要設計技術過關,一個點射就能徹底摧毀目標……”

第423章 東線危機第21章 馬德里上空的鷹第194章 空地大戰第127章 慘烈的阻擊1第21章 馬德里上空的鷹第10章 能救一個是一個第177章 “克里姆林宮”保鏢第660章 操起槍就幹第440章 鋼鐵巨獸第120章 銅牆鐵壁鋼鐵洪流1第378 帝國主義的物資第388章 莫斯科的天空第450章 能人第263章 希特勒的憤怒和蔑視第77章 “劊子手”的末日第90章 戰爭前的最後“消遣”1第165章 都是自尊心在作怪第120章 銅牆鐵壁鋼鐵洪流1第678章 投彈第116章 炸彈對刺刀4第193章 蘇維埃第一王牌第294章 “豪豬和狼獾的組合”第693章 不期而遇(下)第3章 遙遠的北冰洋第178章 你去野戰部隊第145章 這個混蛋設計師應該被槍斃!第265章 希特勒的錯誤第554章 元帥攻勢4——部隊集結第421章 下次注意第557章 元帥攻勢7——空地拼刺刀B六百五十一章 第447章 合圍1——炮火第238章 旗艦出擊第235章 伊萬的攻城錘第483章 極致2——偶得利器!第286章 布加勒斯特的情報第276章 全球戰略第296章 飽受刺激的元首和帝國元帥第496章 盛開的百合1第361章 戰略博弈第105章 難第113章 炸彈對刺刀1第391章 激戰別利亞耶夫卡第438章 繼任者第30章 雄鷹振翅3第152章 無敵的T34第561章 元帥攻勢11——無所畏懼的朱加什維利第302章 雷霆一擊2第315章 戰爭開始了第303章 雷霆一擊3——墜落的亨克爾第643章 死守工廠區——反覆爭奪第153章 倒黴的蘇維埃第一帥哥第456章 科斯佳大叔和他的“煤石地雷”第110章 全顛倒了第340章 全民戰爭第364章 以斯大林之名!第270章 布爾什維克雄鷹第334章 前因後果第290章 蘇維埃功勳女飛行員第170章 集團軍第521章 坦克大炮罐頭老子都要!B第672章 出門在外者第34章 來而不往非禮也2第404章 鋼鐵鑄就4——三分之一第515章 遠沒有結束——下第42章 馬德里保衛戰2第582章 迅猛進攻第477章 “大材小用”第541章 流着奶和蜜的地方?第21章 馬德里上空的鷹第218章 投誠第96章 保衛南京3——空中戰神A第141章 步兵班大炮第599章 鐵絲網加地雷第441章 軍令狀第54章 裝備“調研員”第78章 格爾尼卡第192章 發火的紅色戰神第90章 戰爭前的最後“消遣”1第338章 對付野獸就只能用野獸的方式!第440章 鋼鐵巨獸第621章 斯大林雙星第421章 下次注意第531章 伊萬諾夫的擔憂第483章 極致2——偶得利器!第166章 擴軍的步伐第342章 失權第226章 佈局第42章 馬德里保衛戰2第638章 鬱悶板條箱第276章 全球戰略第460章 林俊的估計第134章 納別烈日內耶切爾內的慶典1第35章 未雨綢繆第115章 炸彈對刺刀3第576章 浩瀚大洋4——炸起一羣魚第139章 超級木頭飛機第64章 前往烏拉爾第218章 投誠第485章 極致4——空中幽靈!
第423章 東線危機第21章 馬德里上空的鷹第194章 空地大戰第127章 慘烈的阻擊1第21章 馬德里上空的鷹第10章 能救一個是一個第177章 “克里姆林宮”保鏢第660章 操起槍就幹第440章 鋼鐵巨獸第120章 銅牆鐵壁鋼鐵洪流1第378 帝國主義的物資第388章 莫斯科的天空第450章 能人第263章 希特勒的憤怒和蔑視第77章 “劊子手”的末日第90章 戰爭前的最後“消遣”1第165章 都是自尊心在作怪第120章 銅牆鐵壁鋼鐵洪流1第678章 投彈第116章 炸彈對刺刀4第193章 蘇維埃第一王牌第294章 “豪豬和狼獾的組合”第693章 不期而遇(下)第3章 遙遠的北冰洋第178章 你去野戰部隊第145章 這個混蛋設計師應該被槍斃!第265章 希特勒的錯誤第554章 元帥攻勢4——部隊集結第421章 下次注意第557章 元帥攻勢7——空地拼刺刀B六百五十一章 第447章 合圍1——炮火第238章 旗艦出擊第235章 伊萬的攻城錘第483章 極致2——偶得利器!第286章 布加勒斯特的情報第276章 全球戰略第296章 飽受刺激的元首和帝國元帥第496章 盛開的百合1第361章 戰略博弈第105章 難第113章 炸彈對刺刀1第391章 激戰別利亞耶夫卡第438章 繼任者第30章 雄鷹振翅3第152章 無敵的T34第561章 元帥攻勢11——無所畏懼的朱加什維利第302章 雷霆一擊2第315章 戰爭開始了第303章 雷霆一擊3——墜落的亨克爾第643章 死守工廠區——反覆爭奪第153章 倒黴的蘇維埃第一帥哥第456章 科斯佳大叔和他的“煤石地雷”第110章 全顛倒了第340章 全民戰爭第364章 以斯大林之名!第270章 布爾什維克雄鷹第334章 前因後果第290章 蘇維埃功勳女飛行員第170章 集團軍第521章 坦克大炮罐頭老子都要!B第672章 出門在外者第34章 來而不往非禮也2第404章 鋼鐵鑄就4——三分之一第515章 遠沒有結束——下第42章 馬德里保衛戰2第582章 迅猛進攻第477章 “大材小用”第541章 流着奶和蜜的地方?第21章 馬德里上空的鷹第218章 投誠第96章 保衛南京3——空中戰神A第141章 步兵班大炮第599章 鐵絲網加地雷第441章 軍令狀第54章 裝備“調研員”第78章 格爾尼卡第192章 發火的紅色戰神第90章 戰爭前的最後“消遣”1第338章 對付野獸就只能用野獸的方式!第440章 鋼鐵巨獸第621章 斯大林雙星第421章 下次注意第531章 伊萬諾夫的擔憂第483章 極致2——偶得利器!第166章 擴軍的步伐第342章 失權第226章 佈局第42章 馬德里保衛戰2第638章 鬱悶板條箱第276章 全球戰略第460章 林俊的估計第134章 納別烈日內耶切爾內的慶典1第35章 未雨綢繆第115章 炸彈對刺刀3第576章 浩瀚大洋4——炸起一羣魚第139章 超級木頭飛機第64章 前往烏拉爾第218章 投誠第485章 極致4——空中幽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