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九十四章 揭傷疤

蘭子義稱病數日,今天被人硬擡過來自然便要受人“好生”招待,蘭子義對此相當清楚,與其受制於人,不如干脆搶先手,致人而不致於人。

蘭子義剛來便把這筆陳年舊賬翻出來說事,屋內衆人無不側目。不過章鳴嶽可非等閒之輩,他聽着蘭子義問話只是笑了笑,並未作答。倒是剛和蘭子義一起進門的杜畿聞言說道:

“衛侯,解宣明的事情早有定論,衛侯一次又一次的提及此事究竟是何居心?”

蘭子義坐下後魚公公便派人端過茶水來,只是茶水送到的當口正好是杜畿發難的當口,蘭子義哪裡有心情去喝茶。

只見蘭子義一把推開遞到面前的茶碗,扭頭看向杜畿便道:

“早有定論是何定論?我怎麼不知道有定論?橫遭妖賊禍患,我大正江南江北已經遍地餓殍,而直接造成這後果的解宣明,他的家人卻在府中安枕無憂,吃喝無恙,解宣明背後的罪魁禍首現在還高舉內閣首輔之位。我倒想問問杜大人,您所說的定論是什麼定論,又有什麼定論能給在野地裡無人收屍的百姓們一個交代?”

蘭子義說道“遍地餓殍”時本想說“陣亡軍士們的家屬衣食無着”,但轉念一想今天章鳴嶽把他找來就是爲了問他隨意賞賜的罪,要真是說出“軍戶衣食無着”這種話來,怕是會被章鳴嶽抓住話柄,所以蘭子義改口江南江北餓殍遍地。反正在外打仗那幾個月,沿江諸道都已經民不聊生,現在說餓殍遍地也八九不離十,不會說錯。

蘭子義說得義正言辭,所據論點又都有出處,杜畿聞言一時都找不出反駁的話來,他只得道:

“朝廷抄家自有法度,衛侯不必着急。倒是衛侯你,口口聲聲說首輔大人與解宣明有牽連,你倒是拿出真憑實據來?

戰時衛侯入京面聖之時,朝堂之上便有定論,解宣明之事乃是解宣明自作主張,與首輔無關。結果在爲衆將士接風的時候衛侯又拿這件事情出來說事,當時便被駁回。現在衛侯再提此事我就不知道衛侯是想幹什麼了。“

蘭子義聞言看着杜畿,一字一句的答道:

“我只想爲死去的將士百姓討一個公道。“

杜畿聽聞此言起身對坐在章鳴嶽對面的魚公公、隆公公拱手道:

“公公,解宣明之事早有定論,公公當時都在場,現在總不能放着蘭子義在這裡撒潑打諢吧?“

內閣裡面幾位閣老都有自己的文案和文員,兩位公公並沒有,他們只是在一衆內廷太監的簇擁下坐在章鳴嶽他們几案對面喝茶品點心罷了。

時值初夏,地處江東的京城雖有梅雨降溫,卻也顯得悶熱。內閣擠了這麼多人早就讓人覺得透不過氣,坐在人羣中的兩位公公各自穿着紫紅的內廷袍子,一身上下整整齊齊,即使有人在旁扇風,也難以降溫。

魚公公也不知是被惹得還是被煩的,反正他臉上全是不耐煩,聽到杜畿發問,他剝了一顆荔枝塞進嘴裡,含着一口汁水咕噥道:

“杜大人說我在場,那我哪次在場啊?“

魚公公說話的樣子可謂無禮至極,杜畿不傻,他自然能讀出魚公公無禮背後打算食言的意思。再看隆公公,乃是一副風輕雲淡,事不關己的樣子。

杜畿心知不妙,看這兩個公公的樣子,搞不好蘭子義就是受他二人指使。不過事情發展到這一步也並不出人意料,章鳴嶽和杜畿他們等人從來就沒有把賭注壓在兩個公公身上。

情況雖然不妙,但杜畿該問的還是要問,該說的還是要說,他得打頭陣替章鳴嶽把局面撐開。只聽杜畿問道:

“當時魚公公兵敗江北,帶殘兵渡江之時,在朝堂上當着衆臣的面說解宣明所謂乃其一人所爲,大半月前在將士們的接風宴上魚公公也說過類似的話,怎麼現在就不記得了?“

魚公公聞言把臉撇開,把荔枝核啐到地上。然後他接過旁邊伺候着的太監遞過來的手絹把嘴擦乾,慢慢悠悠的說道:

“那兩次我都軍務繁忙,沒時間多調查裕州的事情,現在我有時間了,仔細勘核當時發生之事,我覺得事情很是蹊蹺。

解宣明區區一個郎中,哪來的膽子奪衛侯軍權?“

說着魚公公便眯縫着眼看向了對面的章鳴嶽。

魚公公既然已經表態,那就剩下隆公公了,於是杜畿問道:

“隆公公當時也都在場,難道隆公公也要食言?“

隆公公聞言放下茶碗,搓着手上扳指說道:

“我記得我兩次都只是勸阻衛侯,並未說過解宣明與章大人無關,杜大人所言食言之事,從何談起?“

隆公公這樣說,意思就很明顯,不用杜畿多追問,大家都明白內廷兩大太監的意思了。

杜畿與章鳴嶽換了個眼神,然後便道:

“公公,當日東軍在前辛苦抗賊,勝負未分。身爲主帥的德王卻率先逃命而歸,私自叫開城門不說,還沿途擅傳前軍已敗的消息。德王此番作爲不僅無德還無膽略才氣,就這模樣兩位公公還要整日讓德王率軍入城,受皇上獎賞,這叫什麼道理?“

蘭子義聽聞此言知道今次兩位公公放他出來死咬章鳴嶽乃是開劫爭,下了這手棋可就不知道兩邊要殺到何時才能把手,估計只能等到斷氣了吧。

魚公公聞言笑了一聲道:

“前幾日章首輔只說國庫空虛,不便嘉獎將士,今日杜大人又說德王無德,我看兩位大人還真是無所不用其極呀。“

接着隆公公則說道:

“我與魚公公何德何能?有什麼資格讓德王去讓德王率隊?這都是皇上的意思,皇上寵愛德王,想讓德王立功,杜大人你又爲何要忤逆皇上?“

隆公公說完後杜畿還未來的及說話,章鳴嶽便開口了,他道:

“皇上若是言之有理,爲國爲民,我等自當奉旨而行;皇上要是僅憑一己寵愛,便空耗國庫,爲德王立威,這是獨夫所爲,我身爲大正首輔,理應封還此敕,請皇上三思。這點道理都不懂,我還做什麼內閣首輔?“

章鳴嶽此番言論一出,魚、隆兩位公公臉色都不好看,尤其是隆公公,臉色可用鐵青來形容。

接着,章鳴嶽又道:

“此次出征,勞民傷財,死傷將士無數,還讓妖賊入寇京畿。妖賊本是小股流寇,硬是被德王放到最後,養成龐然大物,這番罪責,德王可該怎麼給天下人一個交代?“

隆公公聞言問道:

“勝敗乃兵家常事,章首輔怎麼就把罪責扣在德王頭上了?“

章鳴嶽笑道:

“自出兵以來,軍中消耗的糧草銀錢都是我在內閣居中調撥的,各道各府上報給朝廷的奏章我全都看到,大軍動向我知道。

德王出征之後一路走走停停,遊山玩水,圍場射獵,玩的不亦樂乎,就是不去前線剿匪。前線真刀真槍和妖賊拼命地,在江南時只有衛侯率領的五千輯虎營和戚侯率領的三千神機營,過了江北纔得到禁軍接濟。就這種打法如何剿匪?若非有衛侯與戚侯壓陣,妖賊估計不用渡江,早就擊潰德王順流而下來京城了吧?“

蘭子義聽到章鳴嶽說自己,心頭一緊,精神一驚,章鳴嶽這番話明顯是在褒獎蘭子義。雖然蘭子義覺得章鳴嶽早就在他心中死掉,但士林魁首怎麼說都是蘭子義的榜樣,哪怕是被壓在心底。現在能當衆得其褒獎,那種興奮,足以令蘭子義意亂神迷。

隆公公自然聽出章鳴嶽話裡的弦外之音,他趕忙說道:

“我不知首輔大人從何處聽到這種沒緣由的消息。江南自開春大雨,一直至今,大軍出行困難,走得慢也屬正常,怎麼就能扯上德王圍獵?“

章鳴嶽笑道:

“怎麼能叫沒緣由?沿江府縣的奏章現在都在庫裡存放着呢,公公要不要親自看一看?“

隆公公聞言皺着眉頭道:

“之前怎麼沒聽大人提起?“

章鳴嶽笑道:

“之前我忙於軍務,沒時間細看公文。“

隆公公聞言嘆了口氣道:

“那是州縣籌措糧草不及時,推卸責任的一派胡言。魚公公和衛侯都在前軍,他們可以作證德王絕無圍獵逗留之事。“

第八百一十一章 再奏一事第五百四十六章 招婿樓(下)地六百六十四章 小民第八百六十三章 戡亂第七百四十五章 請君入甕第二百八十八章 太監遇到兵第三百一十八章 名將之後(下)第八百八十二章 知難而上第二百二十章 螳螂捕蟬(四)第一百四十七章 孤城勇將第四百七十一章 收尾第五百六十九章 請君入甕第三百五十五章 一念之間第十二章 慶功宴(下)第六百九十八章 半大小子第一百五十五章 項城夜第一百七十六章 十箭平賊第五百九十七章 入京城第五百三十四章 手足兄弟(下)第八十三章 出師不利第一百三十六章 衆生相第七百一十九章 鎮場第八百四十五章 步行第六十二章 兄弟有難第四百二十二章 有心無力(下)序章三 觀軍容使第六百七十一章 暫回城中第三百二十九章 插標賣首第二百二十一章 螳螂捕蟬(五)第四百八十二章 要餉第八百五十一章 能言善辯第五百五十九章 能臣第二百一十五章 螳螂捕蟬第二十九章 臺城親軍第十七章 南下入京第四百八十九章 智囊肚量第六十五章 好戲開場第二十七章 草堂小敘第四百六十八章 杯酒釋兵權(下)第一百二十三章 悍勇南蠻第一百六十九章 騎兵野戰序章五 開始的終結第三百二十一章 大計第七百一十四章 死裡逃生第四十七章 大正太子第四百六十八章 杯酒釋兵權(下)第八百零二章 無奈赴宴第二百二十五章 入壽春(上)第五百七十章 有求於人(下)第一百一十三章 烏合之衆第三百三十八章 刀下留人(下)第七百五十七章 一拍即合第六十一章 話裡話外第三百六十一章 大戰險勝(下)第一百章 賊中智將第八百七十七章 古寺晨鐘第七百三十七章 智囊本色第六百一十六章 狡兔三窟第六百七十章 閒漢第一百六十五章 有驚無險第四百五十章 戚將軍第五百四十九章 默契第九百零一章 巧合第五百二十七章 埋寶室中(四)第四百三十七章 深陷其中第五百二十八章 埋寶室中(五)第七百零二章 妥協第四百三十二章 馬失前蹄第二百五十六章 罵陣第四百四十八章 火急火燎第八百六十一章 怒火中燒第四十二章 烈士暮年第二百零一章 退敵第七百零四章 離府第二百八十二章 黑鍋第六百零一章 逛京城(中)第八百九十六章 皇太弟第一百四十八章 狂浪扁舟第三百三十九章 無眠之夜第八百五十七章 動身第八百五十三章 爲民請命第一百六十四章 至尊天妹第四百一十五章 貽誤戰機(中)第七百七十六章 無米之炊第五百一十九章 欲加之罪(下)第五十三章 不歸路第一百零七章 裕州之亂第四十九章 帝室貴胄第七百七十一章 皮肉之苦第七百二十四章 車中閒聊第三百五十六章 決勝時刻(中)第三百零五章 虛張聲勢第七百六十三章 鹿苑賞花第八百五十三章 爲民請命第五十章 春雨綿綿第二百七十三章 神機營第一百三十三章 重回大營第三百六十七章 戰場小憩第一百三十七章 轉生天王
第八百一十一章 再奏一事第五百四十六章 招婿樓(下)地六百六十四章 小民第八百六十三章 戡亂第七百四十五章 請君入甕第二百八十八章 太監遇到兵第三百一十八章 名將之後(下)第八百八十二章 知難而上第二百二十章 螳螂捕蟬(四)第一百四十七章 孤城勇將第四百七十一章 收尾第五百六十九章 請君入甕第三百五十五章 一念之間第十二章 慶功宴(下)第六百九十八章 半大小子第一百五十五章 項城夜第一百七十六章 十箭平賊第五百九十七章 入京城第五百三十四章 手足兄弟(下)第八十三章 出師不利第一百三十六章 衆生相第七百一十九章 鎮場第八百四十五章 步行第六十二章 兄弟有難第四百二十二章 有心無力(下)序章三 觀軍容使第六百七十一章 暫回城中第三百二十九章 插標賣首第二百二十一章 螳螂捕蟬(五)第四百八十二章 要餉第八百五十一章 能言善辯第五百五十九章 能臣第二百一十五章 螳螂捕蟬第二十九章 臺城親軍第十七章 南下入京第四百八十九章 智囊肚量第六十五章 好戲開場第二十七章 草堂小敘第四百六十八章 杯酒釋兵權(下)第一百二十三章 悍勇南蠻第一百六十九章 騎兵野戰序章五 開始的終結第三百二十一章 大計第七百一十四章 死裡逃生第四十七章 大正太子第四百六十八章 杯酒釋兵權(下)第八百零二章 無奈赴宴第二百二十五章 入壽春(上)第五百七十章 有求於人(下)第一百一十三章 烏合之衆第三百三十八章 刀下留人(下)第七百五十七章 一拍即合第六十一章 話裡話外第三百六十一章 大戰險勝(下)第一百章 賊中智將第八百七十七章 古寺晨鐘第七百三十七章 智囊本色第六百一十六章 狡兔三窟第六百七十章 閒漢第一百六十五章 有驚無險第四百五十章 戚將軍第五百四十九章 默契第九百零一章 巧合第五百二十七章 埋寶室中(四)第四百三十七章 深陷其中第五百二十八章 埋寶室中(五)第七百零二章 妥協第四百三十二章 馬失前蹄第二百五十六章 罵陣第四百四十八章 火急火燎第八百六十一章 怒火中燒第四十二章 烈士暮年第二百零一章 退敵第七百零四章 離府第二百八十二章 黑鍋第六百零一章 逛京城(中)第八百九十六章 皇太弟第一百四十八章 狂浪扁舟第三百三十九章 無眠之夜第八百五十七章 動身第八百五十三章 爲民請命第一百六十四章 至尊天妹第四百一十五章 貽誤戰機(中)第七百七十六章 無米之炊第五百一十九章 欲加之罪(下)第五十三章 不歸路第一百零七章 裕州之亂第四十九章 帝室貴胄第七百七十一章 皮肉之苦第七百二十四章 車中閒聊第三百五十六章 決勝時刻(中)第三百零五章 虛張聲勢第七百六十三章 鹿苑賞花第八百五十三章 爲民請命第五十章 春雨綿綿第二百七十三章 神機營第一百三十三章 重回大營第三百六十七章 戰場小憩第一百三十七章 轉生天王